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知識點——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古代地方三大制度: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的相同點表述錯誤的是( )①實行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鞏固統治? ②都有效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一③長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襲??????? ④都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過積極影響。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 D.②③ 答案 D2、下列有關省份的汽車號牌,其簡稱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A.川Q-Z5821 ???? B.京BL9276? ??????? C.渝88888? ??????? D.魯HM9000? 答案 D3、我國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一現象源于(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D.行省制答案 A4、下列關于中國商周時期政治制度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皇權至上②最高決策集團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④深受宗法等級觀念的影響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5、張蔭麟的《中國史綱》敘述:“鄭始祖為周厲王少子友,宣王時始封,在今陜西華縣。幽王之亂,鄭友寄家于鄶及東虢,因而奪占其地,別建新國。”對此材料分析錯誤的是( )A.受封的鄭國國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 B.鄭國是拱衛王室的主要諸侯國C.鄭國的版圖在春秋時期發生變化????? D.幽王時期分封制開始遭到破壞 答案 D6、國學大師王國維用“任天者定,任人者爭;定之以天,爭乃不生。”解釋西周宗法制。這里的“天”是指( )A.確定繼承人選的天子 B.表現自然主義的天道C.決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辨別是非善惡的天理 答案 C7、(西周)時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權漸漸于無形中轉移給了‘君’,而成為‘君有合族之道’。君權既并吞了宗權,于是形成君不見宗的‘有君無宗狀態’。”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君權與宗權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權體制??? B.君權擴充為以君權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C.周天子的權威得以強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隨著君權的加強而消弭答案 B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中國人強調姓所反映的實質是( )A.男尊女卑思想嚴重???????? B.家族宗法觀念濃厚C.個人觀念淡漠?????????? ? D.專制王權強大答案 B9、西周封國魯國是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時人稱“周禮盡在魯矣”。《禮記·明堂位》也記載說:“凡四代之服器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和對山東的影響分別是( )A.宗法制 禮儀之地 ?? B.分封制 儒學發源地C.分封制 經濟大省???? ?????D.宗法制 儒學發源地答案 B10、《周禮》記載: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保障這一飲食禮俗得以實施的是( )A.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度 B.按照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C.貴賤有序的禮樂制度? D.社會關系融洽的宗族制度 答案 C11、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職官吏在政權機構中大為削弱。一切有關喪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屬于掌禮機構管理,司巫在這一機構中地位是較低的。史官的地位,則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可以說明( )A.巫術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 B.古代史官主張輕搖薄賦得到統治者認可C.儒學崇尚道德的主張成為社會風氣主流??? D.周代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政治進步 答案 D12、戰國時代各國對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祿制度代替過去的食邑制度。俸祿制度的實行在當時的主要作用是( )A.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 B.肯定了郡縣制進步性C.促進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國家選拔人才 答案 C13、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錠次,以紙錢置墳頭。”該材料中的習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 B.僅流傳于中國北方? ????????????? C.受外來文化影響 ?????????????? D.受宗法制的影響 答案 D宗法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材料的描述和所學知識可以看出,清明時節祭祀自己的祖先的習俗是受宗法制的影響,所以本題答案是D。14、《中國早期文明研究札記》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對相對于四夷的中國傳統的形成與擴大、對中國文化自先秦以來日益壯大與普遍認同的獲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這里主要強調( )A.分封制擴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鞏固西周統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礙了中華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動中原文明的傳播 答案 D分封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材料信息,分封制對中國傳統的形成和與擴大,對中國文化的壯大與認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相對于四夷的中國傳統”可知,此處“中國”即“中原”,因此D為正確答案。15、春秋時期出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聽”的局面,這說明( )A.周王室權威至高無上??? B.中央集權制度得到鞏固C.大國已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D.大國開展爭奪霸權的斗爭 答案 D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時期出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聽”說明王室衰微,反被大國挾制,A排除;B也不對,周王室的權威已經受到挑戰;C不對,秦統一中國后完全取代周天子的地位;D符合題意,原文出自《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論伐蜀》,意思是:秦國憑借九鼎,依據地圖戶籍,挾持周天子以號令天下,天下沒有敢于抗拒的,這才是帝王的大業啊,因此反映了大國開展爭奪霸權的斗爭。16、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國頒行“分異令”,規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即分家)者,倍其賦”。也就是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財”,實行“諸子有份”。此規定( )A.受分封制影響的產物? B.推動了郡縣制的建立C.沖擊了傳統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 答案 C本題主要考查秦國的法律。從材料可知,秦國的法律規定:男子自到了一定的年齡必須與父母分居,否則就要受到“倍其賦”、“分割財產”等處罰,這與傳統宗法制下由嫡長子繼承家庭中的政治地位和主要財產相悖,沖擊了傳統的宗法制。分析選項,A項與題干無關,分封制是地方制度,而材料體現的是家庭問題;B項與史實不符;D是君主專制是秦統一后出現的,故排除。所以應選C17、2014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的 “家風是什么” 節目反應強烈。傳統中的 “忠孝傳家”、“耕讀傳家”是家風的重要內容。下列與“忠孝”、“耕讀”關聯,不恰當的是( )A.“忠”——世襲制? B.“孝”——宗法制??? C.“耕”——農本觀? D.“讀”——科舉制 答案 A宗法制、科舉制等。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并作出正確認知和判斷的能力。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家風”、“忠孝”、“耕讀”等,結合所學知識,解讀題干材料,不難知道,“忠孝”與儒家思想及宗法制相關,可知,A項表述錯誤,B兩項符合史實,正確; “耕”與農本思想,即重視農耕相關;“讀”古代重要選官制度科舉制相關,即“學而優則仕”。可知,CD兩項均符合史實,正確。綜上,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18、下圖是《中國古代社會家庭關系示意圖》。形成和維護圖中家庭關系特征的因素有( )①宗法觀念 ②自然經濟??? ③皇權專制 ④理學思想 ⑤社會習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C宋明理學。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本題最好用排除法,圖中社會家庭關系顯然和“③皇權專制”毫無關系,所以本題凡是含③均是錯誤的,所以本題答案就是C。而①宗法觀念、②自然經濟④理學思想、⑤社會習俗顯然和圖中社會家庭關系是有密切關系的。19、《太史公自序》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從這段材料中所獲得的最全面最準確的信息應是( )A.爭霸戰爭使諸侯國數目減少 B.諸侯國之間相互兼并C.諸侯棄國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壞 答案 D分封制。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可知,春秋時期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壞。所以選D。20、以下對圖7所示郵票《燕侯盂》內容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中國人民郵政”的字體系甲骨文????????????? ②它反映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歷史事實③此盂象征著燕侯的政治權力與地位????????????? ④該青銅器由私營作坊精心制作而成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圖片中“中國人民郵政”的字體為篆體,故①錯誤;《燕侯盂》中的“燕侯”一詞說明了當時實行了分封制,故②正確;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往往是權力的象征,故③正確;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都為官營手工作坊制造,故④錯誤,選擇B項符合題意。21、“宗”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宮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銅兵器????? B.鐵制農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寶座 答案 C宗法制。由于宗是一個會意字,所以這個字的每個部分都有一定的含義,題干中說表示宮室屋宇,所以“”就有可能是擺在宮室屋宇內的祖先牌位,再結合我們平時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廟等說法,就可以確定該選C。皇帝出現在秦朝,鐵制農具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故排除掉BD;表示宮室屋宇,兵器象征戰爭,而戰爭不可能在“宮室屋宇”下進行,故排除A。22、《孟子·告子》曰:“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杰在位,則有慶(獎賞),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貪官)在位,則有讓(責罰)。”這說明(??? )A.中央集權已經確立????????????? B.周王權威至高無上C.獎賞諸侯以地為據?? D.考察監督維護分封 答案 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題干所材料中“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則有慶(獎賞)”“則有讓(責罰)”表明周天子考查監督諸侯,故D項正確。中央集權制確立于秦朝,這與題干中“《孟子·告子》”不符,故A項錯誤。在分封制下,諸侯具有相當的獨立性,故B項錯誤。獎賞諸侯以地為據與題干中“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杰在位”不符,故C項錯誤。23、《左傳》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材料表明(?? )A.周天子建立起絕對權威的統治秩序??? B.西周中樞管理機構與蠻夷之間關系C.西周貴族實行集體統治的基本方式??? D.同姓與異姓諸侯權力與義務的差異 答案 C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與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中等。依據“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可知西周加強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實行各級貴族集體統治的方式。C項正確。周代未建立君主專制,A項錯誤;材料未反映蠻夷的相關信息,B項錯誤;異性諸侯與材料信息無關,D項錯誤。【易錯警示】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與分封制密切相關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與宗法制最突出的特點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宗法制是分封制實行的基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體體現。它們互為表里,相互依存,成為維系統治階級內部關系,加強奴隸主貴族世襲統治的工具。層層的分封,形成森嚴的等級,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宗法關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24、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政治從西周時代的“禮儀政治”到大秦帝國時代的郡縣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無疑體現了政治形態的一種“現代化”趨勢。對材料中“現代化”的內涵理解準確是(?? )A.郡縣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現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D.由君主專制到君民共治 答案 C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古代政治制度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準確理解的能力。根據材料,西周時代的“禮儀政治”,此時主要實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為核心的貴族政治,至秦帝國時代實行郡縣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這是一種官僚的政治體系,故“現代化”的內涵應該為C項;A項是C項的表現之一,不全面,排除;BD項不符合史實,說法錯誤。故選:C。25、《禮記》載,“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這主要反映了西周(???? )A.維護嫡長子的特殊地位????????????? ??B.宗法制與郡縣制相結合C.按地域分割政治權力????????????? ????D.天子為“天下共主” 答案 A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宗法制,考查學生對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信息所涉及的知識概念的理解和認識能力。難度中等。由題中所給的“諸侯”、“天子”和“西周”這些信息可以基本判斷試題考查的是西周奴隸社會的分封制或是與其有關的宗法制,進一步結合材料中的“祖”可以知道是涉及祖先血緣的宗法制的,根據宗法制的規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權利只有繼承天子之位的嫡長子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諸侯的天子的其他兒子是沒有此權利的。故本題選A。26、學者黃中業指出,“分封”一詞源于《左傳》,指的是周初“封建親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詞的“分”字,是說受封的諸侯國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詞的“建”,是說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國家。這說明西周的分封制(???? )A.諸侯國與中央是松散的聯盟關系????? B.諸侯國與周王室之間毫無關系C.是由殷人后裔和姬姓貴族建立的????? D.諸侯國成為了周王室的臣屬地 答案 D本題旨在考查分封制。根據材料中諸侯國是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的和分封的目的是“以屏宗周”兩點信息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諸侯國是周王室的臣屬地,故D項正確。雖然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但周王室與諸侯還保持著君臣隸屬關系,諸侯要定期朝見周天子,納貢稱臣。諸侯在政治上并非處于獨立地位。所以ABC三項不正確。27、“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堂亂。”但事與愿違,這種繼承制度在政治上給西周帶來的最不利的影響是(??? )A、權力世襲制度漸漸地消亡??? ?????B、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隸屬關系失控C、貴族普遍地轉化成為庶人??? ?????D、使世卿世祿的貴族特權自生自滅 答案 B本題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在政治制度上主要是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宗法制建立的血緣關系是維系分封制穩定的一個條件,一旦血緣關系淡薄,分封制的統治就會受到威脅。因此就會使中央的權力受到削弱。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28、香港中學歷史教材《新理論中國歷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治地位,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書中的“封建制度”在我們大陸歷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會??????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度 答案 A分封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統治地位,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可知西周時期實行的分封制,答案選A項,B項開始于秦代,C項強調的是社會形態而非某種制度,D項不是某種具體的政治制度而是多種政治制度呈現出的總體特征。29、根據中國古代宗法制,能夠繼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 )A、周王最聰明的兒子 B、周王最寵愛的兒子C、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兒子 D、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兒子 答案 D30、周初實行分封制是為了(???? )A、建立軍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C、排斥異姓諸侯、團結同姓諸侯? D、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 答案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