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三單元 海水中的化學單元整體提優 整理與提升思維導圖一、海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1.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海水淡化過程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B.可燃冰具有熱值高,不產生殘渣、廢氣等優點,被譽為“未來能源”C.利用海水漲落,推動水輪轉動從而可以發電D.利用蒸發結晶,可以從海水中得到粗鹽[解析] 海水淡化屬于物理變化;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具有熱值高,不產生殘渣、廢氣等優點,被譽為“未來能源”;海水漲落屬于海洋動力資源,可以發電;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利用蒸發結晶可獲得粗鹽。典例分析2.海水淡化有助于應對淡水短缺,下列方法能對海水進行淡化的是( )D①②③④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 ①采用蒸餾法,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雜質,可用來進行海水淡化;②采用活性炭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異味,不能用于海水淡化;③采用加絮凝劑,只能吸附雜質使其沉降,不能用于海水淡化;④采用反滲透法,可用來進行海水淡化。二、海水曬鹽、制鎂、制堿3.(2023鐵嶺中考)完成“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BA.稱量B.溶解C.過濾D.蒸發[解析] 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4.如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溫度不變),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A.進入貯水池的海水中不含雜質 B.①為蒸發池,②為結晶池C.①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逐漸減小 D.母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解析] 海水中含有水和豐富的化學資源;在蒸發池中,水分逐漸減少,氯化鈉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析出晶體后的母液不能繼續溶解氯化鈉,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5.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我國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下列有關海洋資源利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A.海水“曬鹽”所得廢液俗稱“苦鹵”,是工業制取金屬鎂的原料,實現資源的再利用,體現了化學可持續發展理念B.可以利用蒸餾法從海水中獲得淡水C.可以直接電解濃縮后的海水獲得金屬鎂D.海水“制堿”得到的“堿”是一種鹽[解析] 苦鹵中氯化鎂的含量更高,生產金屬鎂的效率更高;蒸餾能夠得到蒸餾水,可以利用蒸餾法從海水中獲得淡水;電解熔融狀態的氯化鎂可制取金屬鎂,直接電解濃縮后的海水不能獲得金屬鎂;海水“制堿”得到的“堿”是指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一種鹽。6.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制堿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用粗鹽水(含、、等雜質)制備純堿的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精制”除雜添加試劑的順序為、、B.為,為C.相同條件下,溶解度:,熱穩定性:D.可以從母液中獲取氮肥[解析] 在粗鹽“精制”中,加入的除雜試劑碳酸鈉有兩個作用:與鈣離子結合為碳酸鈣沉淀,與過量的鋇離子結合為碳酸鋇沉淀,故“精制”除雜添加試劑的順序中碳酸鈉要放在氯化鋇之后;相同條件下,碳酸氫鈉的溶解度比碳酸鈉的小,由加熱碳酸氫鈉可得到碳酸鈉,說明碳酸鈉的熱穩定性大于碳酸氫鈉;母液中含有氯化銨,氯化銨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7.21世紀是海洋開發與利用的世紀。煙臺的“十二五”規劃確立了“藍色經濟”發展戰略,海洋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將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1)海水淡化:熱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分離出淡水;高壓反滲透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不同分離出淡水。沸點顆粒大小(2)制鹽①制粗鹽。從鹵水中提取粗鹽用的結晶方法是__________。蒸發結晶[解析] 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所以采用蒸發結晶提取粗鹽;②粗鹽純化。粗鹽中含有泥沙、硫酸鎂、氯化鈣等雜質。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通過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較純的氯化鈉:.過濾;.加過量的溶液; .加適量的鹽酸;.加過量的溶液; .蒸發。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填字母)。[解析] 要除去粗鹽中含有的可溶性雜質,可以加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除去硫酸鎂,加過量的 溶液除去氯化鈣和過量的氫氧化鋇,通過過濾把不溶于水的物質除去,加適量的鹽酸除去氫氧化鈉和過量的碳酸鈉,通過蒸發除去鹽酸。(3)制堿:氨堿法制純堿的流程圖如下:完成圖中的內容: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__________。熱解(或加熱)[解析] 根據題中所給生成物進行分析,要制備飽和氨鹽水是將氨水通入食鹽水中,由飽和的氨鹽水制備碳酸氫鈉,根據物質的性質和元素守恒可知應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即得碳酸鈉。(4) 設計流程圖 制鎂:工業上一般用電解熔融狀態的氯化鎂制金屬鎂,若以鹵水(含有硫酸鎂、氯化鈉和氯化鈣)為起始原料來制取金屬鎂,請畫出制鎂的流程圖。[答案]三、鹽的化學性質8.下列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DA.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證明該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C.向某固體物質中滴加稀鹽酸,有氣體生成,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D.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試液變紅色,證明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解析]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可能是氯化銀、硫酸鋇或碳酸鋇,不能證明該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 ;向某固體物質中滴加稀鹽酸,有氣體生成,該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氫氣;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試液變紅色,證明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9.(2023常德中考)雞蛋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化學興趣小組對雞蛋殼進行了實驗探究,具體實驗如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實驗一實驗二A.實驗1中,打開分液漏斗,滴加鹽酸,一段時間后,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B.實驗2中,溫度計會顯示溶液的溫度升高C.實驗2中顯示的操作都是規范的D.實驗2中,燒杯中溶液會變紅[解析] 實驗1中,打開分液漏斗,滴加鹽酸,碳酸鈣和鹽酸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2中,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放熱,所以溫度計會顯示溶液的溫度升高;膠頭滴管應該豎直懸空滴加液體,圖中操作錯誤;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10.提純分離樣品和 的方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BA.步驟1中加入足量水使樣品完全溶解B.步驟2中加入足量碳酸鉀溶液,并過濾C.步驟3和5中加入過量稀鹽酸不會影響氯化鈉和氯化鈣的純度D.步驟4中用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白色沉淀物表面的溶液[解析] 分離和提純主要是利用物質性質的差異性實現的。氯化鈉和氯化鈣的差異性主要來自和 ,步驟2將溶液A變為一種溶液和一種沉淀,顯然該沉淀是形成的,后續步驟加入稀鹽酸形成氯化鈣,且溶液B加入稀鹽酸形成氯化鈉,故步驟2應加入的是碳酸鈉溶液,而不能加入足量碳酸鉀溶液,否則會引入新的雜質氯化鉀。稀鹽酸具有揮發性,蒸發時可除去,加入過量稀鹽酸不會影響氯化鈉和氯化鈣的純度。步驟4中用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除去白色沉淀物表面的溶液,防止最后蒸發導致氯化鈣不純。11.如圖所示,溶液與、 、三種溶液發生反應均生成白色沉淀。則 可能是下列哪種物質的溶液( )CA. B. C. D.[解析] 解答本題有兩種方法:一是逐一將選項代入檢驗即可;二是推理分析,分析如下:與形成的沉淀一般為,故推得中含有 ,該白色沉淀的陽離子既可以與結合生成沉淀,又可以與 結合生成沉淀,因此初步推知該陽離子是,綜上分析可知,是 。12. 引導學習方法 及時歸納是學好化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圖所示的結構圖歸納鹽的四個方面的化學性質(圖中編號①~④),請歸納有關知識。(提示:鹽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金屬)(1)在歸納性質②時,選取了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兩種物質,它們在溶液中相互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紅褐色沉淀[解析] 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現象是生成紅褐色沉淀。(2)在性質③中, 代表____(填“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中一種)類物質。酸[解析] 鹽能與某些酸反應生成鹽和酸。(3)在歸納性質④時,從“某些鹽”中選取了硝酸鈣,寫出與硝酸鈣反應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合理即可)[解析] 硝酸鈣與鹽反應必須要生成鈣鹽沉淀,即要引入 ,且該鹽必須可溶于水,故可以是 。四、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和應用13.下列選項中各溶質的溶液混合,無明顯現象的是( )AA.、、 B.、、C.、、 D.、、[解析] 該題的實質是利用復分解反應的實質進行分析。、、 三種物質解離出的離子之間不會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無明顯現象。、之間會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 之間會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之間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和之間會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14.我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們利用“硫酸、硝酸鋇、氫氧化鈉、碳酸鉀”四種物質的溶液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再探究。【知識回放】 通過判斷上述四種溶液兩兩之間能否發生反應,我能寫出其中一個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1) 圖1是和在水中解離出離子的示意圖,我發現 和在水中會解離出相應離子,以此類推硝酸鋇在水中會解離出 和_____(填離子符號)。圖1(2)圖2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該化學反應的實質可以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和 濃度減小,我用同樣的方式表示碳酸鉀與稀硫酸反應的實質是 ,溶液中 和濃度減小。圖2(3)通過探究上述四種溶液兩兩之間是否發生反應的實質,我發現和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因為溶液中的和不能大量共存;和 溶液也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因為和 在溶液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和 溶液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因為___________(填微粒符號)和、 能大量共存。不能、【實驗結論】 通過對“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的再探究,我得出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實質是離子交換的反應。只要反應物中某些離子以______、氣體或水分子的形式使其濃度減小了,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發生。沉淀興趣小組的同學接到任課老師布置的社會實踐任務:參觀海水鹽場,并對海水曬鹽相關問題展開項目式學習和研究。項目任務一 參觀海水鹽場,繪制海水曬鹽流程圖。同學們繪制的流程圖如下,請結合流程圖回答問題。(1)海水曬鹽的事實在《水經注》中早有記載:“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边@樣得到食鹽的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____,這是因為氯化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發結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不大(2)從結晶池中分離得到粗鹽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飽和項目任務二 對粗鹽樣品進行預處理。同學們從鹽場帶回一部分粗鹽樣品(除氯化鈉外,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以及少量泥沙等雜質),在實驗室對樣品進行了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預處理。(1)操作①中用到的一種儀器是______。(2)操作②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研缽加速食鹽的溶解(3)操作③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③中,其操作規范的是____(填字母)。.用玻璃棒引流 .濾紙邊緣高出漏斗.將濾紙濕潤,使其緊貼漏斗內壁 .漏斗末端頸尖未緊靠燒杯內壁.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輕輕攪動以加快過濾速度鐵架臺(帶鐵圈)、燒杯、玻璃棒、漏斗(4)操作③得到的濾液渾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5)操作④的名稱是______。濾紙破損蒸發(6)分離混合物有多種方法,比如:蒸餾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______的不同,對物質進行分離。對以上分離方法進行整理,分離混合物的思路是根據混合物各成分之間____________,可以分離混合物得到純凈物。沸點性質的差異項目任務三 對得到的精鹽進行精制。得到的精鹽仍含有可溶性雜質、 ,同學們為除掉這些雜質,又研究設計了如下流程,最終得到了純凈的氯化鈉晶體,過程如圖所示:(1)試劑 為___(填字母)。AA. B. C.(2)濾渣中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質化學式)。(3)加適量鹽酸的作用是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填物質化學式)。、、(4)為檢驗所得精制食鹽中是否還有殘留的氯化鈣雜質,取精制食鹽少許,加入適量的水,制得精制食鹽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現THANKS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