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2講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2講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2講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以鋅銅原電池為例,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會書寫其電極反應式。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進一步理解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認識從簡單原電池發展到帶有鹽橋原電池的變化過程,并能理解帶有鹽橋原電池的實用性。
一、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1)定義:能把 轉化為 的裝置。
(2)構成條件:
2.實驗探究:鋅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含鹽橋)
裝置示意圖 注:鹽橋中裝有含KCl飽和溶液的瓊膠
現象 鋅片 ,銅片上 物質生成,電流表指針發生
能量轉換 轉化為
微觀探析 在硫酸鋅溶液中,負極一端的 失去電子形成 進入溶液 在硫酸銅溶液中,正極一端的 獲得電子變成 沉積在銅片上
電子或離子移動方向 電子: 極流向 極 鹽橋: 移向ZnSO4溶液, 移向CuSO4溶液
工作原理 負極:Zn-2e-===Zn2+( 反應) 正極:Cu2++2e-===Cu( 反應) 總反應:Zn+Cu2+===Zn2++Cu
【特別提醒】
(1)鹽橋作用:離子通道,形成閉合回路。避免電極與電解質溶液直接反應,減少電流的衰減。
(2)原電池輸出電能的能力,取決于組成原電池的反應物的氧化還原能力。
【歸納總結】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二、原電池的應用
1.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在鋅與稀H2SO4反應時加入少量CuSO4溶液,CuSO4與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Cu,從而形成Cu-Zn微小 , 產生H2的速率。
2.金屬活動性強弱比較
一般來說,作負極的金屬的活動性 于正極金屬。
如:有兩種金屬a和b,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到a極溶解,b極上有氣泡產生。由此可判斷出a是負極、b是正極,且金屬活動性:a>b。
3.設計原電池
理論上,任何一個 的 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1)外電路
負極——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正極——活潑性弱的物質,一般選碳棒
(2)內電路:化合價降低的物質作 。
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負極:
②活潑性較弱的物質 正極:
③化合價降低的物質 電解質溶液:
示意圖
【方法技巧】設計原電池時電解質溶液和電極材料的選擇
(1)電解質溶液一般要能夠與負極材料發生反應。但若是兩個半反應分別在兩個燒杯中進行,則燒杯中的電解質溶液應有與電極材料相同元素的陽離子。
(2)電池的電極材料必須能導電。
考點01 原電池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例1】原電池工作時
A.正極發生氧化反應 B.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C.電子從正極流出 D.負極質量一定減輕
【變式1-1】下列裝置中,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變式1-2】如圖是Zn和Cu形成的原電池,某實驗興趣小組做完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實驗后的記錄:
①Zn為正極,Cu為負極。
②H+向負極移動。
③電子流動方向:從Zn經外電路流向Cu。
④Cu極上有H2產生。
⑤若有1mol電子流過導線,則產生H2為0.5mol。
⑥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考點02 原電池電極的判斷和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例2】用銅片、銀片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電子通過鹽橋從乙池移向甲池
B.鹽橋中K+向左移動
C.開始時,銀片上發生的反應是Ag-e-=Ag+
D.電路中每轉移2mole-,正極材料增重216g
【變式2-1】下圖為鋅銅原電池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外電路電子由銅片流向鋅片
B.鋅片上發生還原反應
C.銅片做正極,電極反應是:
D.鹽橋中的陽離子移向銅電極
【變式2-2】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原電池工作時,電子從電極流出,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B.該裝置中和不直接接觸,使電流更持續更穩定
C.溶液的作用是離子導體,可用溶液代替
D.鹽橋中的移向溶液
考點03 原電池的設計
【例3】某原電池的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不能實現該反應的原電池為
A.正極為Cu,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Cl3溶液
B.正極為Fe,負極為Zn,電解質溶液為Fe2(SO4)3溶液
C.正極為C,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2(SO4)3溶液
D.正極為Ag,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NO3)3溶液
【變式3-1】原電池的電極名稱不僅與電極材料的性質有關,也與電解質溶液有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由Al、Cu、稀硫酸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4OH-=AlO+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D.由Al、Cu、濃硝酸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變式3-2】理論上不能設計為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是
A.CH4(g)+2O2(g)=CO2(g)+2H2O(l)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C.2H2(g)+O2(g)=2H2O(l) D.2FeCl3(aq)+Fe(s)= 3FeCl2(aq)
考點04 原電池的應用
【例4】a、b、c都是金屬,a中混有c時。a先腐蝕;a與b組成原電池時,a為電池的正極。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a>b>c B.a>c>b C.b>c>a D.b>a>c
【變式4-1】 X、Y、Z都是金屬,把X浸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組成原電池時,Y為電池的負極。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X>Y>Z B.X>Z>Y C.Y>X>Z D.Y>Z>X
【變式4-2】有A、B、D、E四種金屬,當A、B組成原電池時,電子流動方向A→B;當A、D組成原電池時,A為正極;B與E構成原電池時,電極反應式為:E2++2e-=E,B-2e-=B2+則A、B、D、E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1.下列裝置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A. B. C. D.
2.對于原電池的電極名稱,下列敘述有錯誤的是(  )
A.發生氧化反應的為負極 B.正極為電子流入的一極
C.比較不活潑的金屬為負極 D.電流的方向由正極到負極
3.根據Fe+Cu2+===Fe2++Cu的反應原理設計一個原電池,當鐵為負極時,正極不可以選用的材料是
A.鉑 B.石墨 C.銅 D.鋅
4.關于下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鋅片為正極
C.石墨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
D.電流出鋅片通過導線流向石墨
5.下列反應不可用于設計成原電池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2CH3OH+3O2=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6.如圖所示的水果電池中,電子的流向正確的是(  )
A.鋅片→LED燈→銅片
B.銅片→LED燈→鋅片
C.鋅片→柳橙→銅片
D.銅片→柳橙→鋅片
7.下圖為銅鋅原電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鋅片逐漸溶解
B.燒杯中溶液逐漸呈藍色
C.電子由銅片通過導線流向鋅片
D.鋅為正極,銅為負極
8.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極只能由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
B.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是還原反應
C.工作時其正極不斷產生電子并經外電路流向負極
D.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電池中,負極上發生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B.原電池中,電流的方向是負極—導線—正極
C.雙液原電池中的鹽橋也可以用金屬導線代替
D.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
10.下圖中能組成原電池產生電流的是(  )
A. B. C. D.
11.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當該電池形成閉合回路時,鹽橋中的K+向右做定向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能夠自發進行
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C.反應過程中Ni電極的質量會減小
D.Cr、Ni兩種金屬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Cr>Ni
12.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X、Y為兩電極,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外電路中的電子流向如圖所示,對此裝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流動方向為:X→外電路→Y→溶液→X
B.若兩電極分別為Zn和石墨棒,則X為石墨棒,Y為Zn
C.移向X電極,Y電極上有氫氣產生
D.X極上發生的是還原反應,Y極上發生的是氧化反應
13.銅鋅原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為Zn-2e-===Zn2+
B.電池反應為Zn+Cu2+===Zn2++Cu
C.在外電路中,電子從銅電極流向鋅電極
D.鹽橋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14.由輝銅礦石(主要成分是Cu2S)制CuSO4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極為正極
B.X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M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u2S+10e-+4H2O=2Cu2++8H++
D.該電池工作時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反應速率最快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反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負極,發生還原反應
B.石墨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C.電子流動方向為石墨電極→電流表→鋅電極
D.鹽橋中移向溶液,移向溶液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2講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以鋅銅原電池為例,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會書寫其電極反應式。
2.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進一步理解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認識從簡單原電池發展到帶有鹽橋原電池的變化過程,并能理解帶有鹽橋原電池的實用性。
一、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1)定義:能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2)構成條件:
2.實驗探究:鋅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含鹽橋)
裝置示意圖 注:鹽橋中裝有含KCl飽和溶液的瓊膠
現象 鋅片逐漸溶解,銅片上有紅色物質生成,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能量轉換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微觀探析 在硫酸鋅溶液中,負極一端的Zn失去電子形成Zn2+進入溶液 在硫酸銅溶液中,正極一端的Cu2+獲得電子變成Cu沉積在銅片上
電子或離子移動方向 電子:負極流向正極 鹽橋: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
工作原理 負極:Zn-2e-===Zn2+(氧化反應) 正極:Cu2++2e-===Cu(還原反應) 總反應:Zn+Cu2+===Zn2++Cu
【特別提醒】
(1)鹽橋作用:離子通道,形成閉合回路。避免電極與電解質溶液直接反應,減少電流的衰減。
(2)原電池輸出電能的能力,取決于組成原電池的反應物的氧化還原能力。
【歸納總結】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二、原電池的應用
1.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在鋅與稀H2SO4反應時加入少量CuSO4溶液,CuSO4與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Cu,從而形成Cu-Zn微小原電池,加快產生H2的速率。
2.金屬活動性強弱比較
一般來說,作負極的金屬的活動性強于正極金屬。
如:有兩種金屬a和b,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觀察到a極溶解,b極上有氣泡產生。由此可判斷出a是負極、b是正極,且金屬活動性:a>b。
3.設計原電池
理論上,任何一個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1)外電路
負極——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正極——活潑性弱的物質,一般選碳棒
(2)內電路:化合價降低的物質作電解質溶液。
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負極:Cu
②活潑性較弱的物質 正極:C
③化合價降低的物質 電解質溶液:FeCl3
示意圖
【方法技巧】設計原電池時電解質溶液和電極材料的選擇
(1)電解質溶液一般要能夠與負極材料發生反應。但若是兩個半反應分別在兩個燒杯中進行,則燒杯中的電解質溶液應有與電極材料相同元素的陽離子。
(2)電池的電極材料必須能導電。
考點01 原電池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例1】原電池工作時
A.正極發生氧化反應 B.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C.電子從正極流出 D.負極質量一定減輕
【答案】B
【解析】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子經導線傳遞到正極,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B正確,A、C不正確;負極電極材料不一定失去電子,例如燃料電池中,電極不參與反應,D不正確,答案選B。
【變式1-1】下列裝置中,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答案】C
【分析】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據此判斷。
【解析】A.沒有用導線連接形成閉合回路,所以不能構成原電池,故A錯誤;
B.兩電極材料相同,所以不能構成原電池,故B錯誤;
C.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且兩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該裝置能構成原電池,故C正確;
D.乙醇是非電解質,且電極和乙醇不能自發的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不能構成原電池,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1-2】如圖是Zn和Cu形成的原電池,某實驗興趣小組做完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實驗后的記錄:
①Zn為正極,Cu為負極。
②H+向負極移動。
③電子流動方向:從Zn經外電路流向Cu。
④Cu極上有H2產生。
⑤若有1mol電子流過導線,則產生H2為0.5mol。
⑥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Zn可與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Cu不行,則Zn為負極,Cu為正極,①描述錯誤。
②H+向正極移動,②描述錯誤。
③電子流動方向為由負極流向正極:從Zn經外電路流向Cu,③描述正確。
④Cu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則有H2產生,④描述正確。
⑤若有1mol電子流過導線,則2mol氫離子得電子產生0.5mol H2,⑤描述正確。
⑥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⑥描述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B。
考點02 原電池電極的判斷和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例2】用銅片、銀片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以下有關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電子通過鹽橋從乙池移向甲池
B.鹽橋中K+向左移動
C.開始時,銀片上發生的反應是Ag-e-=Ag+
D.電路中每轉移2mole-,正極材料增重216g
【答案】D
【分析】銅比銀活潑,則該原電池中銅片為負極、銀片為正極,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正極反應式為:Ag++e-=Ag,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A.電子從銅片經外電路流向銀片,不經鹽橋,A錯誤;
B.鹽橋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則K+向右移動,B錯誤;
C.銀片上發生的反應是:Ag++e-=Ag,C錯誤;
D.每轉移2mole-,正極生成2molAg,增重為,D正確;
故答案選D。
【變式2-1】下圖為鋅銅原電池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外電路電子由銅片流向鋅片
B.鋅片上發生還原反應
C.銅片做正極,電極反應是:
D.鹽橋中的陽離子移向銅電極
【答案】D
【分析】銅鋅原電池中,因鋅的金屬性比銅強,則鋅片發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銅為正極,發生得到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原電池工作時,電子從負極鋅沿導線流向正極銅,內電路中陽離子移向正極Cu,陰離子移向負極Zn,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A.在原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電子由負極(鋅片)沿導線經過電流計流向正極(銅片),故A錯誤;
B.鋅片為負極,鋅失電子生成鋅離子,發生氧化反應,故B錯誤;
C.銅片做正極,溶液中的Cu2+在銅片上得電子生成銅,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故C錯誤;
D.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鹽橋中的陽離子移向銅電極,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2-2】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原電池工作時,電子從電極流出,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B.該裝置中和不直接接觸,使電流更持續更穩定
C.溶液的作用是離子導體,可用溶液代替
D.鹽橋中的移向溶液
【答案】D
【分析】比活潑,為負極,為正極。
【解析】A.原電池工作時,電子從電極流出,極上的電極反應為,A正確;
B.該裝置中和沒有直接接觸,使電流更持續更穩定,B正確;
C.溶液的作用是離子導體,沒有參與反應,可用溶液代替,C正確;
D.鹽橋中的移向負極區溶液,D錯誤;
故選D。
考點03 原電池的設計
【例3】某原電池的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不能實現該反應的原電池為
A.正極為Cu,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Cl3溶液
B.正極為Fe,負極為Zn,電解質溶液為Fe2(SO4)3溶液
C.正極為C,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2(SO4)3溶液
D.正極為Ag,負極為Fe,電解質溶液為Fe(NO3)3溶液
【答案】B
【解析】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設計成原電池;根據2Fe3++Fe=3Fe2+可以判斷,鐵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亞鐵離子,比Fe活潑性弱的Cu、Ag或C棒作正極,電解質溶液中含有Fe3+在正極放電發生還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鋅做負極,鋅會發生氧化反應生成鋅離子,故B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3-1】原電池的電極名稱不僅與電極材料的性質有關,也與電解質溶液有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由Al、Cu、稀硫酸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4OH-=AlO+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D.由Al、Cu、濃硝酸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答案】C
【解析】A.由Al、Cu、稀硫酸組成原電池中,Al能與稀硫酸反應,所以Al被氧化做負極,電極反應為Al-3e-=Al3+,A正確;
B.由Mg、Al、NaOH溶液組成原電池中,Al能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Al被氧化做負極,生成偏鋁酸根,電極反應為Al-3e-+4OH-=AlO+2H2O,B正確;
C.由Fe、Cu、FeCl3溶液組成原電池中,Fe比Cu的還原性強,所以Fe被氧化做負極,電極反應為Fe-2e-=Fe2+,C錯誤;
D.由Al、Cu、濃硝酸組成原電池中,Al發生鈍化,所以Cu被氧化做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u-2e-=Cu2+,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
【變式3-2】理論上不能設計為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是
A.CH4(g)+2O2(g)=CO2(g)+2H2O(l)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C.2H2(g)+O2(g)=2H2O(l) D.2FeCl3(aq)+Fe(s)= 3FeCl2(aq)
【答案】B
【分析】設計成原電池,反應必須為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A.CH4(g)+2O2(g)=CO2(g)+2H2O(l)為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設計成原電池;
C.2H2(g)+O2(g)=2H2O(l)是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D.2FeCl3(aq)+Fe(s)= 3FeCl2(aq) 是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所以符合題意的為B;
答案選B。
考點04 原電池的應用
【例4】a、b、c都是金屬,a中混有c時。a先腐蝕;a與b組成原電池時,a為電池的正極。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a>b>c B.a>c>b C.b>c>a D.b>a>c
【答案】D
【解析】a、b、c都是金屬,a中混有c時,a先腐蝕,活潑性a>c;原電池中,一般負極金屬的活潑性大于正極金屬的活潑性,因此a與b組成原電池時,a為電池的正極,活潑性b>a;結合以上分析可知,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b>a>c;故選D。
【變式4-1】 X、Y、Z都是金屬,把X浸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組成原電池時,Y為電池的負極。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A.X>Y>Z B.X>Z>Y C.Y>X>Z D.Y>Z>X
【答案】C
【解析】X浸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有Z析出,說明X能置換出Z,故活潑性X>Z;根據原電池原理,金屬活潑性強的容易失電子,在原電池中作負極,所以活潑性Y>X;故答案選C。
【變式4-2】有A、B、D、E四種金屬,當A、B組成原電池時,電子流動方向A→B;當A、D組成原電池時,A為正極;B與E構成原電池時,電極反應式為:E2++2e-=E,B-2e-=B2+則A、B、D、E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A﹥B﹥E﹥D B.A﹥B﹥D﹥E
C.D﹥E﹥A﹥B D.D﹥A﹥B﹥E
【答案】D
【解析】當A、B組成原電池時,電子流動方向A→B,則金屬活潑性為A>B;當A、D組成原電池時,A為正極,則金屬活潑性為D>A;B與E構成原電池時,電極反應式為:E2-+2e-→E,B-2e-→B2+,B失去電子,則金屬活潑性為B>E,綜上所述,金屬活潑性為D>A>B>E,故答案為:D。
1.下列裝置能構成原電池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沒有構成閉合的回路,故不能構成原電池,A錯誤;
B.Cu、Fe為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Fe為負極、Cu為正極,CuCl2為電解質溶液,B正確;
C.四氯化碳為有機物,非電解質,無法電離離子,C錯誤;
D.在兩個燒杯中,沒有構成閉合的回路,D錯誤;
故答案為:B。
2.對于原電池的電極名稱,下列敘述有錯誤的是(  )
A.發生氧化反應的為負極 B.正極為電子流入的一極
C.比較不活潑的金屬為負極 D.電流的方向由正極到負極
【答案】C
【解析】
A.原電池中,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的為負極,故A正確;
B.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則正極為電子流入的一極,故B正確;
C.一般情況下,比較不活潑的金屬為正極,活潑金屬為負極,故C錯誤;
D.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電子與電流流向相反,電流的方向由正極到負極,故D正確;
答案選C。
3.根據Fe+Cu2+===Fe2++Cu的反應原理設計一個原電池,當鐵為負極時,正極不可以選用的材料是
A.鉑 B.石墨 C.銅 D.鋅
【答案】D
【解析】當鐵做負極時,正極的金屬材料的金屬活動性應該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所以鋅不可選,D項符合題意。
4.關于下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裝置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鋅片為正極
C.石墨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
D.電流出鋅片通過導線流向石墨
【答案】C
【解析】A. 該裝置為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A錯誤;
B. 鋅是活潑的金屬,石墨是非金屬,鋅片為負極,石墨為正極,B錯誤;
C. 石墨電極為正極,氫離子發生得到電子的還原反應,C正確;
D. 鋅片為負極,石墨為正極,電流出石墨通過導線流向鋅片,D錯誤;
答案選C。
5.下列反應不可用于設計成原電池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2CH3OH+3O2=2CO2+4H2O
C.Zn+2HCl=ZnCl2+H2↑ D.4Al+3O2+6H2O=4Al(OH)3
【答案】A
【解析】A、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沒有元素化合價升降,所以不能設計成原電池;
B、甲醇的燃燒屬于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且該反應放熱,所以能設計成原電池;
C、鋅和鹽酸的反應屬于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且該反應放熱,所以能設計成原電池;
D、鋁和氧氣的反應屬于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且該反應放熱,所以能設計成原電池;
綜上所述,本題選A。
6.如圖所示的水果電池中,電子的流向正確的是(  )
A.鋅片→LED燈→銅片
B.銅片→LED燈→鋅片
C.鋅片→柳橙→銅片
D.銅片→柳橙→鋅片
【答案】A
【解析】柳橙提供電解質溶液,鋅的活潑性比銅強,鋅為負極失電子,電子從鋅片出來,沿導線經LED燈流向正極銅,故選A。
7.下圖為銅鋅原電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鋅片逐漸溶解
B.燒杯中溶液逐漸呈藍色
C.電子由銅片通過導線流向鋅片
D.鋅為正極,銅為負極
【答案】A
【分析】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發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正極發生得到電子的還原反應,據此解答。
【解析】A.鋅的金屬性強于銅,鋅是負極,鋅片逐漸溶解,A正確;
B.銅是正極,溶液中的氫離子放電,則燒杯中溶液不會呈藍色,B錯誤;
C.鋅是負極,銅是正極,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C錯誤;
D.鋅為負極,銅為正極,D錯誤;
答案選A。
8.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極只能由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
B.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是還原反應
C.工作時其正極不斷產生電子并經外電路流向負極
D.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答案】D
【解析】A.構成原電池的兩極可以是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也可以是一種金屬和一種非金屬,錯誤;
B.據原電池原理知,原電池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錯誤;
C.電子經外電路由負極流向正極,錯誤;
D.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正確;
答案選D。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電池中,負極上發生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B.原電池中,電流的方向是負極—導線—正極
C.雙液原電池中的鹽橋也可以用金屬導線代替
D.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
【答案】D
【解析】A.原電池中,負極上發生氧化反應,故A錯誤;
B.原電池中,電流的方向是電子移動方向的反方向,應是正極 導線 負極,故B錯誤;
C.鹽橋的作用是通過離子的定向移動,構成閉合回路,不能用金屬導線代替,故C錯誤;
D.在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故D正確;
故選D。
10.下圖中能組成原電池產生電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活潑性不同的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并形成閉合回路。
詳解:A選項中兩個電極的活動性相同,不能構成原電池,A選項錯誤;B選項中具備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可以形成原電池,能夠產生電流,B選項正確;C選項中酒精是非電解質,沒有電解質溶液,同時兩個電極的活動性相同,不能構成原電池,C選項錯誤;D選項中,Zn與ZnSO4不能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該裝置不能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不能形成原電池,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B。
11.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當該電池形成閉合回路時,鹽橋中的K+向右做定向移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能夠自發進行
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C.反應過程中Ni電極的質量會減小
D.Cr、Ni兩種金屬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Cr>Ni
【答案】C
【分析】鹽橋中的K+向右做定向移動,所以Ni電極為正極,Cr電極為負極。
【解析】A.原電池反應為自發的放熱反應,又原電池的反應為,所以反應能夠自發進行,故A正確;
B.Cr電極為負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反應式為,故B正確;
C.Ni電極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反應式為Ni2++2e-=Ni,則反應過程中Ni電極的質量會增加,故C錯誤;
D.原電池的反應為,則Ni、Cr兩種金屬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Cr>Ni,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12.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X、Y為兩電極,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外電路中的電子流向如圖所示,對此裝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流動方向為:X→外電路→Y→溶液→X
B.若兩電極分別為Zn和石墨棒,則X為石墨棒,Y為Zn
C.移向X電極,Y電極上有氫氣產生
D.X極上發生的是還原反應,Y極上發生的是氧化反應
【答案】C
【解析】A.根據電子流動的方向,X為負極,Y為正極,電子從負極流出,經導線流向正極,電子不能經過電解質溶液,選項A錯誤;
B.X為負極,Zn為活潑金屬,作負極,石墨作正極,選項B錯誤;
C.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移向X電極,稀硫酸作為電解質,正極上產生,選項C正確;
D.X為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Y極為正極,得電子發生的是還原反應,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13.銅鋅原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為Zn-2e-===Zn2+
B.電池反應為Zn+Cu2+===Zn2++Cu
C.在外電路中,電子從銅電極流向鋅電極
D.鹽橋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在原電池中,負極為較活潑金屬,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在外電路中,電子從負極移向正極,在溶液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反應的總方程式為:Zn+Cu2+=Zn2++Cu。A. Zn是負極,電極反應式為:Zn 2e =Zn2+,故A正確;B. 電池總反應式為:Zn+Cu2+=Zn2++Cu,故B正確;C. 在外電路中,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所以電子是從鋅電極流向銅電極,故C錯誤;D. 在原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所以鹽橋中的K+移向CuSO4溶液,故D正確;答案選C。
14.由輝銅礦石(主要成分是Cu2S)制CuSO4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極為正極
B.X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M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u2S+10e-+4H2O=2Cu2++8H++
D.該電池工作時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反應速率最快
【答案】C
【分析】該裝置為原電池,輝銅礦石(主要成分是Cu2S)制CuSO4可知該M電極為負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N電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移向正極N,陰離子移向負極M。
【解析】A.由分析知N極為正極,A正確;
B.根據離子移動方向及電荷守恒可知,通過X交換膜膜移向M極,則X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B正確;
C.M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錯誤;
D.該電池工作時需要細菌,溫度太低,細菌生長太慢,反應速率太慢,溫度過高會殺死細菌,不利于其增長,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反應速率最快,D正確;
故選C。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反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負極,發生還原反應
B.石墨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
C.電子流動方向為石墨電極→電流表→鋅電極
D.鹽橋中移向溶液,移向溶液
【答案】B
【解析】A.根據反應總式可知,鋅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故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A錯誤;
B.石墨為正極,在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B正確;
C.電子從負極(鋅電極)流出,經電流表流向正極(石墨電極),C錯誤;
D.由于在石墨電極上得到電子生成,右側燒杯中正電荷減少,所以鹽橋中的陽離子移向溶液(陽向正),陰離子移向溶液(陰向負),D錯誤;
答案選B。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台前县| 札达县| 广西| 衡阳县| 恩施市| 利辛县| 闻喜县| 博湖县| 宁津县| 湾仔区| 南木林县| 宾川县| 北宁市| 南部县| 唐山市| 延寿县| 新河县| 桦南县| 长岭县| 和龙市| 南澳县| 田东县| 元阳县| 望谟县| 商丘市| 南江县| 阜宁县| 乌鲁木齐市| 阜平县| 亚东县| 阿拉善左旗| 周宁县| 安宁市| 温州市| 横峰县| 长岛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兴安县| 汕尾市|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