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4講 電解原理(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4講 電解原理(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4講 電解原理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理解電解池中電子的移動、陰陽離子的移動、陰陽兩極上的反應及其變化、電流形成的過程和原理。
2.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建立電解過程的思維模型,理解電解的規律,判斷電解的產物,書寫電解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一、電解原理
1.實驗探究:電解氯化銅溶液
按下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并填寫下表。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原因分析
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說明電解質溶液導電,形成閉合回路 自由運動離子發生定向移動
與負極相連的b極上逐漸覆蓋了一層紅色物質 析出金屬銅 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
與正極相連的a極上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 產生了氯氣 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
2.電解和電解池
(1)電解: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而在陽極、陰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2)電解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也稱電解槽)。
(3)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①直流電源;②兩個電極;③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④形成閉合回路。
電解原理及電極判斷
(1)電解池反應原理
(2)電解池陰極和陽極的判斷依據
二、電解規律
1.電解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1)常見微粒的放電順序
陰極:Ag+>Fe3+>Cu2+>H+(酸)>Fe2+>Zn2+>H+(水)>……
陽極:活性電極>S2->I->Br->Cl->OH->含氧酸根
【特別提醒】
①活性電極一般指Pt、Au以外的金屬電極。
②電解的離子方程式中,若參與電極反應的H+或OH-是由水電離出來的,用H2O作為反應物。
(2)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
以惰性電極碳棒電解CuSO4溶液為例
①辨電極: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
②找離子:電解質溶液中:Cu2+、H+、SO、OH-。
③排順序:依據常見微粒放電順序,陰極:Cu2+>H+(水),陽極:OH-(水)>SO。
④電極式:陰極:Cu2++2e-===Cu,陽極:2H2O-4e-===O2↑+4H+。
⑤總反應:依據得失電子守恒,調整各電極計量數,然后相加,標上反應條件
2Cu2++2H2O2Cu+O2↑+4H+、2CuSO4+2H2O2Cu+O2↑+2H2SO4。
2.電解后溶液的復原規律
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酸、堿、鹽溶液,請填寫下表:
(1)電解H2O型
電解質 H2SO4 NaOH Na2SO4
陽極反應式 2H2O-4e-===O2↑+4H+ 4OH--4e-===O2↑+2H2O 2H2O-4e-===O2↑+4H+
陰極反應式 4H++4e-===2H2↑ 2H2O+4e-===2H2↑+4OH-
pH變化 減小 增大 不變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H2O
(2)電解電解質型
電解質 HCl CuCl2
陽極反應式 2Cl--2e-===Cl2↑
陰極反應式 2H++2e-===H2↑ Cu2++2e-===Cu
pH變化 增大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HCl 加入CuCl2
(3)電解質和水都發生電解型
電解質 NaCl CuSO4
陽極反應式 2Cl--2e-===Cl2↑ 2H2O-4e-===O2↑+4H+
陰極反應式 2H2O+2e-===H2↑+2OH- 2Cu2++4e-===2Cu
pH變化 增大 減小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HCl 加入CuO或CuCO3
【方法技巧】電解后溶液的復原,從溶液中放出的氣體和生成的沉淀,按照原子個數比組成具體物質再加入溶液即可。遵循“少什么加什么,少多少加多少”的原則。
3.電解池中的守恒規律
同一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是相等的,利用電子守恒使各電極得失電子均相等,在各極反應式中建立聯系。
三、電化學中多池裝置
1.判斷電池類型
(1)有外接電源時,各電池均為電解池。
(2)無外接電源,如燃料電池、鉛酸蓄電池在電池中作電源,其他均為電解池。
(3)無外接電源,有活潑性不同電極的為原電池,活潑性相同或均為惰性電極的為電解池。
(4)根據電極反應現象判斷。
2.解題方法步驟


四、電化學中的定量計算
1.計算的方法
(1)得失電子守恒法計算:用于串聯電路各極的電量相同等類型的計算。
(2)總反應式計算:根據總反應式列比例式計算。
(3)關系式計算: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關系建立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橋梁,建立計算所需的關系式。
2.解題步驟
(1)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注意陽極本身是否發生反應,當溶液中有多種離子放電時,注意離子放電的順序性和階段性。
(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各電極反應式,逐步計算各電極不同階段的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由此得出各電極質量的變化或各電極產生氣體體積的定量關系。
考點01 電解及其裝置(電解池)
【例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電解池
B.電解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
C.電解池中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D.電解時,電子從電解池的陰極流出,沿導線流回電源的負極
【答案】D
【解析】A、電解池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裝置,故A正確;
B、根據電解的原理,陰離子向陽極移動,陽離子向陰極移動,故B正確;
C、根據電解原理,陽離子在陰極上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陰離子在陽極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故C正確;
D、電解池中,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流出,轉移到電解池的陰極上,溶液中的陽離子在此處得到電子,陰離子在陽極上失去電子,電子沿導線流向電源的正極,故D錯誤。
答案選D。
【變式1-1】下列裝置能構成電解池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電解池必須有外接電源,形成閉合回路,有電解質溶液,據此分析。
【解析】電解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必須有外接電源,同時形成閉合電路;A裝置沒有形成閉合電路,錯誤;B和C沒有外接電源,錯誤;D的裝置滿足電解池的結構,正確;綜上所述,本題選D。
【變式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電解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②原電池是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裝置
③金屬和石墨導電均為物理變化,電解質溶液導電是化學變化
④電解池兩個電極材料可以相同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③
【答案】B
【解析】①電解池是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裝置,故①錯誤;
②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故②錯誤;
③金屬和石墨均為自由電子導電,屬于物理變化;電解質溶液導電的實質是電解,屬于化學變化,故③正確;
④電解池連接外接電源,兩個電極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故④正確;
故選B。
考點02 電解規律及其應用
【例2】用惰性電極電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時間陰極和陽極上析出的物質分別是
A.H2和Cl2 B.H2和O2 C.Cu和Cl2 D.Cu和O2
【答案】C
【解析】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陽離子的放電順序:Cu2+>H+>Na+,陰離子的放電順序:Cl->OH->酸根離子,因此用惰性電極電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陽極Cl-先失電子生成Cl2,陰極Cu2+先得電子生成Cu,即最初一段時間陰極和陽極上析出的物質分別是Cu和Cl2,C滿足題意;
答案選C。
【變式2-1】用惰性電極電解CuSO4溶液一段時間后,停止電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溶液濃度恢復至電解前,關于該電解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成Cu的物質的量是0.2mol
B.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0.4mol
C.隨著電解的進行溶液的pH減小
D.陽極反應是2H2O-4e-=4H++O2↑
【答案】B
【分析】電解硫酸銅溶液后溶液呈酸性,向電解后的溶液中加入堿式碳酸銅能恢復原溶液,堿式碳酸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質量增加的量是生成的銅離子和水的質量,所以實際上電解硫酸銅溶液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CuSO4+2H2O2Cu+O2↑+2H2SO4,銅離子在電極上全部析出;
第二階段:2H2O2H2↑+O2↑,電解部分水;
將堿式碳酸銅化學式改變為2CuO H2O CO2,所以加入0.1molCu2(OH)2CO3就相當于加入0.2molCuO和0.1mol水。
【解析】A.根據分析可知析出的銅與加入堿式碳酸銅的銅元素質量是相等的,故生成Cu的物質的量是0.2mol,故A正確;
B.第一階段:根據銅原子守恒知,電解硫酸銅溶液析出n(Cu)=n(CuO)=0.2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0.2mol×2=0.4mol;第二階段:電解生成0.1mol水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0.1mol×2=0.2mol;所以解過程中共轉移的電子數為0.4mol+0.2mol=0.6mol,故B錯誤;
C.隨著電解的進行硫酸的濃度增大,溶液的pH減小,故C正確;
D.陽極發生氧化反應,始終是氫氧根離子放電,生成氧氣,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變式2-2】用惰性電極進行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稀硫酸,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不變
B.電解稀溶液,要消耗,故溶液減小
C.電解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生成氣體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D.電解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生成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答案】D
【解析】A.電解稀硫酸,實質上是電解水,溶劑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溶液的濃度增大,的濃度增大,溶液的變小,A項錯誤;
B.電解稀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溶劑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溶液的濃度增大,的濃度增大,溶液的變大,B項錯誤;
C.電解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陰極上得電子生成氫氣,陽極上失電子生成氧氣,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在陰極上和陽極上生成氣體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C項錯誤;
D.電解溶液時,陰極上得電子生成銅,陽極上失電子生成氯氣,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項正確;
故選D。
考點03 電化學有關計算
【例3】用電解法可將轉化為工業原料、CO,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
B.若乙室產物只有1molCO生成,則乙室質量增加18g
C.若乙室生成CO、物質的量比為1∶1,則兩電極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
D.電解過程中甲室稀硫酸濃度不斷增大
【答案】C
【分析】二氧化碳在銅電板表面轉化為乙烯,碳元素從+4價降低為-2價,被還原,該電極是電解池的陰極,Pt為陽極。
【解析】A.二氧化碳在銅電板表面轉化為乙烯,碳元素從+4價降低為-2價,被還原,該電極是電解池的陰極,主要反應為:2CO2+12H++12e-=C2H4+4H2O,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4H+,因此裝置中的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陽極區的氫離子過交換膜進入陰極區,故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陰極發生的反應只有CO2+2H++2e-=CO+H2O,反應生成1molCO的同時生成1molH2O,因此乙室增加的質量為18g,故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若陰極生成CO與C2H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設兩種產物都是1mol,則轉移電子的總物質的量為14mol,陽極產生氧氣的物質的量為3.5mol,兩電極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相同,故C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電解過程中,甲室溶液中硫酸的物質的量不變,但水的量減少,導致硫酸濃度增大,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變式3-1】一種電解精煉廢鋼的工藝原理如圖,通過在兩極間的定向移動可實現廢鋼脫碳從而得到超低碳鋼,同時還可以回收硅作為副產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解時,M為電源的負極
B.不能選用稀硫酸作為電解質溶液
C.電解時,陽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D.若有1 mol 移向廢鋼電極,則爐渣電極所得硅的質量為28 g
【答案】D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該裝置可回收硅,因而產生硅單質的爐渣一極為得電子的陰極,連接的M極為負極,而連接廢鋼為陽極,N為正極。
【解析】A.根據分析可知,M為電源負極,選項A正確;
B.該實驗是廢鋼脫碳故其中含有大量Fe,用稀H2SO4會與之反應,不能選用稀硫酸作為電解質溶液,選項B正確;
C.電解時,陽極上C失電子產生CO,發生的電極反應為,選項C正確;
D.若有1 mol 移向廢鋼電極,由反應可知轉移電子為2mole-,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則爐渣電極所得硅的質量為,選項D;
答案選D。
【變式3-2】硼酸溶于水、酒精、甘油、醚類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可用作pH值調節劑、消毒劑、抑菌防腐劑等,還可用于電容器制造及電子元件工業。可以通過電解溶液的方法制備,其工作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接外電源的正極
B.N室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b膜為陽離子交換膜
D.理論上每生成1mol產品,陽極室可生成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是5.6L
【答案】C
【分析】該裝置外接電源,為電解池裝置,與電源正極相連的M室為陽極室,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與電源負極相連的N室為陰極室,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解析】A.M室為陽極室,發生氧化反應,接電源正極,A正確;
B.N室為陰極室,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B正確;
C.陽極室的H+穿過陽離子交換膜擴散至產品室,原料室的穿過陰離子交換膜擴散至產品室,二者反應生成H3BO3,則b膜為陰離子交換膜,C錯誤;
D.每生成1 mol產品,轉移電子1 mol,陽極室生成0.25 mol氧氣,其標準狀況下為5.6L氣體,D正確;
故選C。
考點04 多池裝置分析
【例4】如圖所示,三個燒杯中盛有足量的電解質溶液,a、b、c、d、e均為石墨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a電極上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電極上可以析出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
B.c電極周圍的溶液變紅
C.A燒杯中溶液的pH升高
D.B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KCl固體可使電解質溶液恢復原狀
【答案】B
【解析】a電極上有紅色物質析出,說明a為陰極,則b為陽極,c為陰極,d為陽極,e為陰極,以此解答本題。
【解析】A.根據上述分析:電解溶液時,e電極為陰極,有銅析出,故A錯誤;
B.根據上述分析:c為電解池的陰極,c電極附近生成氫氧化鉀,可使酚酞試液變紅,故B正確;
C.A燒杯中陽極銅被氧化,陰極上析出銅,因此溶液的溶質不變,其pH不變,故C錯誤;
B燒杯中陽極上析出氯氣,陰極上析出氫氣,因此需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氫氣體可使電解質溶液恢復原狀,故D錯誤;
故答案:B。
【變式4-1】濃差電池是利用物質的濃度差產生電勢的一種裝置。利用濃差電池電解溶液(a、b電極均為石墨電極),可制得、、和NaOH,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電池的比能量指參與電極反應的單位質量電極材料放出電能的大小。
A.與鉛蓄電池相比,該濃差電池的比能量更高
B.濃差電池從開始工作到放電結束,電解池理論上可制得
C.a電極的電極反應為
D.c、d分別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
【答案】B
【分析】濃差電池中,左側溶液中Cu2+濃度大,離子的氧化性強,所以Cu(1)電極為正極、電極上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Cu2++2e-=Cu;Cu(2)電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u-2e-=Cu2+;電解槽中a電極為陰極、b電極為陽極,陽極上水失電子生成O2和H+,電極反應為:2H2O-4e-=O2↑+4H+,陰極上水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生成H2,電極反應為2H2O+2e-=H2↑+2OH-,則鈉離子通過離子交換膜c進入陰極室生成NaOH,c為陽離子交換膜,硫酸根通過離子交換膜d進入陽極室生成硫酸、d為陰離子交換膜;
【解析】A.根據電池比能量的定義,濃差電池的比能量為,鉛蓄電池的比能量為,因此與鉛蓄電池相比,該濃差電池的比能量更高,故A說法正確;
B.濃差電池從開始工作到放電結束,正極區硫酸銅溶液濃度由2.5mol/L降低到1.5mol/L,負極區硫酸銅溶液濃度由0.5mol/L上升高1.5mol/L,即正極區被還原的Cu2+的物質的量為(2.5-1.5)mol/L×2L=2molCu,正極反應為Cu2++2e-=Cu,陽極反應為2H2O-4e-=O2↑+4H+,根據電子守恒有Cu~2e-~H2SO4,n(Cu)=n(H2SO4)=2mol,即得到硫酸質量為2mol×98g/mol=196g,故B說法錯誤;
C.a電極為陰極,陰極上水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電極反應為2H2O+2e-=H2↑+2OH-,故C說法正確;
D.根據上述分析可知,c、d離子交換膜依次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故D說法正確;
答案為B。
【變式4-2】利用甲醇燃料電池電解溶液、溶液,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甲醇電池總反應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乙、丙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B.反應一段時間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能使溶液恢復到原濃度
C.甲池通入的電極反應式為
D.甲池中消耗280mL,此時丙池中理論上最多產生1.45g固體
【答案】C
【分析】該裝置中甲醇燃料電池為原電池裝置,是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通入氧氣的電極為正極,通入甲醇的電極為負極。乙和丙裝置為電解池,與正極相連的為陽極,為負極相連的為陰極,故電解中的電極從左往右依次為陽極、陰極、陽極、陰極,能量轉化方式為電能轉變為化學能。
【解析】A.根據分析,甲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乙、丙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A錯誤;
B.乙池中陽極電極反應為:2H2O-4e-=O2+4H+,陰極的電極反應為2Cu2++4e-=2Cu,電解池中失去的元素為Cu和O,且物質的量之比為1:1,反應一段時間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能使溶液恢復到原濃度, B錯誤;
C.甲池為原電池,根據已知甲醇轉化為碳酸根,電極反應為:,C正確;
D.無標況, 280mL的物質的量無法計算,生成固體的質量也無法計算,D錯誤;
故選C。
1.用如圖所示裝置的電解氯化鈉溶液(X、Y是碳棒)。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Y電極和電源的正極相連 B.X電極表面有氫氣生成
C.X電極表面發生氧化反應 D.電解過程的能量變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答案】C
【解析】A.Y電極連接電源的負極作陰極,A錯誤;
B.X電極連接電源的正極,為陽極,陽極上Cl-失去電子變為Cl2逸出,B錯誤;
C.X電極為陽極,溶液中的陰離子Cl-在陽極表面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變為Cl2,C正確;
D.電解過程是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在陰、陽兩極分別發生還原反應、氧化反應的過程,故電解過程的能量變化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2.關于如圖所示各裝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1是原電池,總反應是:Cu+2Fe3+=Cu2++2Fe2+
B.圖2通電一段時間后石墨I電極附近溶液紅褐色加深(已知氫氧化鐵膠粒帶正電荷)
C.若用圖3精煉銅,則d極為純銅,電子遷移方向為b→d→c→a
D.若用圖4電鍍,M為CuSO4溶液,可以實現在鐵上鍍銅
【答案】D
【解析】A.根據形成原電池裝置條件,圖1為原電池裝置,因為Fe比Cu活潑,且Fe能與Fe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Fe作負極,總反應為Fe+2Fe3+=3Fe2+,故A錯誤;
B.氫氧化鐵膠粒帶正電荷,通電后向陰極移動,即向石墨Ⅱ電極移動,該電極附近溶液紅褐色加深,故B錯誤;
C.根據圖3電流方向,a為正極,b為負極,依據原電池工作原理,電子不通過電解質溶液,電子遷移方向是b→d,c→a,精煉銅時,純銅作陰極,粗銅作陽極,即d電極為純銅,故C錯誤;
D.電鍍過程中,待鍍金屬作陰極,根據圖4可知,鐵作陰極,電解質溶液為硫酸銅溶液,根據原電池工作原理,陰極反應式為Cu2++2e-=Cu,可以實現在鐵上鍍銅,故D正確;
答案為D。
3.用如下圖a所示裝置電解溶液(電極為石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裝置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圖b可正確表示通電時溶液中溶質離子的遷移情況
C.陰極發生的反應為
D.用該裝置電解與的混合液,開始時與電解CuCl2溶液的原理相同
【答案】B
【分析】圖a、b裝置有外加電源,這些裝置為電解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電極為惰性電極,根據電解原理,圖b中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在陽極上放電,陽離子向陰極移動,在陰極上放電,左端電極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右端電極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據此分析。
【解析】A.圖a裝置有外加電源,該裝置為電解池,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故A正確;
B.根據電解原理,陽離子向陰極移動,在陰極上得電子,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在陽極上失電子,根據圖示,左端為陽極,Cl-向該極移動,右端為陰極,Cu2+向該極移動,故B錯誤;
C.根據上述分析,陰極電極反應式為,故C正確;
D.混合溶液中的陽離子有Cu2+、Na+、H+,放電順序是Cu2+>H+>Na+,陰離子有Cl-、OH-、,放電順序是Cl->OH->SO,CuCl2溶液中Cu2+先放電,Cl-先放電,兩者開始時電解原理相同,故D正確;
答案為B。
4.下圖是一個用石墨作電極,電解稀Na2SO4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極生成的氣體無色無味,B極生成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B.收集B極產生的氣體,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A極附近呈紅色,B極附近呈藍色
D.電解一段時間后,將全部電解液轉移到同一燒杯中,充分攪拌后溶解呈堿性
【答案】B
【分析】該裝置為電解池,與電源正極相連的B極作陽極,電極反應式為;與電源負極相連的A極作陰極,電極反應式為;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A.A、B電極反應式分別為、, A電極生成的H2與B電極生成的O2都是無色,無味的,A錯誤;
B.根據分析,B極作陽極,電極反應式為,陽極上生成O2,O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正確;
C.由電極反應式知,A電極附近溶液呈堿性,B電極附近溶液呈酸性,則A電極溶液呈藍色,B電極溶液呈紅色,C錯誤;
D.惰性電極電解稀Na2SO4溶液,實際是電解水,將全部電解液轉移到同一燒杯中,充分攪拌后溶解呈中性,D錯誤。
故選B。
5.工業上處理含的酸性工業廢水用Fe為電極進行電解;經過一段時間有和沉淀產生;過濾回收沉淀,廢水達到排放標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B.轉變成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C.兩極都能用Cu電極來代替Fe電極
D.實驗時若加入適量的電解效果更好
【答案】C
【解析】A.陽極為Fe,為活潑電極,本身失去電子生成:,陰極上溶液中的得電子生成:,A正確;
B.陽極上生成的具有還原性,與在酸性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和,離子方程式為:,B正確;
C.將Fe換為Cu,陽極上Cu失去電子生成,而無還原性,不能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之生成低價的,從而達不到處理廢水的目的,C不正確;
D.離子濃度越大,溶液的導電性越強,若污水中離子濃度較小,導電能力較差,可加入適量的來增強溶液導電性,故D正確。
故選C。
6.用惰性電極實現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氫氧化鈉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減小
B.電解稀硫酸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pH不變
C.電解氯化銅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電解硫酸鈉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答案】C
【解析】A.電解稀氫氧化鈉溶液時,實質上是電解水,溶劑的質量減少,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氫氧根離子的濃度增大,溶液的pH值變大,選項A錯誤;
B.電解稀硫酸時,實質上是電解水,溶劑的質量減少,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氫離子的濃度增大,溶液的pH值變小,選項B錯誤;
C.電解氯化銅溶液時,陰極上銅離子得電子生成銅,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選項C正確;
D.電解硫酸鈉溶液,實質電解水,陽極生成氧氣,陰極生成氫氣,則陰極和陽極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7.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溶液,電解結束后加適量水,溶液能恢復至電解前狀態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電解結束后,向剩余電解液中加適量水,能使溶液和電解前相同,應為電解水型的電解,電解時陽極反應為:4OH--4e-=2H2O+O2↑,陰極反應為:4H++4e-=2H2↑,可為電解含氧酸溶液、強堿溶液或活潑金屬的含氧酸鹽溶液。
【解析】A.電解溶液,陰極析出銅,陽極生成氯氣,要使溶液恢復到原來的濃度,應加入CuCl2,故A不符;
B. 電解AgNO3,陰極析出Ag,陽極生成O2,要使溶液恢復到原來的濃度,應加入Ag2O,故B不符;
C. 電解溶液,陽極生成氧氣,陰極生成氫氣,實際為電解水,電解后加入水可恢復到原來的濃度,故C符合;
D. 電解KCl溶液,生成KOH、H2、Cl2,加水顯然不能恢復電解前的狀態,應通入適量的HCl氣體,故D不符;
故選C。
8.甲烷燃料電池采用鉑做電極材料,兩個電極上分別通入和,電解質溶液為溶液。某研究小組將上述甲烷燃料電池作為電源,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和電鍍的實驗,如圖所示,其中乙裝置中X為離子交換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防止生成的氯氣和氫氧化鈉接觸,乙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
B.丙中的溶液,銀離子濃度不變
C.甲烷燃料電池正極電極反應式是
D.乙中兩電極上一共產生氣體(標準狀況)時,丙中a極質量增加
【答案】C
【分析】甲烷燃料電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極為負極,通入氧氣的一極為正極,則乙裝置中Fe鐵電極為陰極,石墨電極為陽極,丙裝置中a電極為陰極,b電極為陽極。
【解析】A.乙裝置中,Fe鐵電極為陰極,水中的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余下氫氧根離子,石墨電極為陽極,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則乙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Na+移動向陰極,陰極得到NaOH和氫氣,為了防止生成的氯氣和氫氧化鈉接觸,乙中為陽離子交換膜,A正確;
B.丙裝置中電鍍時,a電極為陰極,銀離子得電子生成銀,b電極為陽極,銀失電子生成陰離子,溶液銀離子濃度不變,B正確;
C.甲烷燃料電池,堿性環境下,正極電極反應式是,C錯誤;
D.乙中上一共產生氣體2.24L(標準狀況)時,其物質的量為0.1mol時,各產生0.05mol的氫氣和氯氣,則電路中轉移0.1mol電子,則a極析出0.1mol銀單質,其質量增加10.8g,D正確;
故選C。
9.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接通電源后,用碳棒(、)作筆,在浸有飽和NaCl溶液和石蕊溶液的濕潤試紙上同時寫字,端的字跡呈白色。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a為電源的正極
B.端的字跡呈藍色
C.電流方向為:
D.碳棒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答案】D
【分析】由圖可知,a′端的字跡呈白色,則a′端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b′端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故a為正極,b為負極,據此作答。
【解析】A.a′端的字跡呈白色,則a′端為陽極,連接電源的正極的電解池中為陽極,故a為正極,故A正確;
B.b′端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石蕊遇堿變藍,故B正確;
C.電流從正極經導線流入負極,故電流方向為:a →a′→b′→b,故C正確;
D.碳棒b′端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故D錯誤;
故選:D。
10.如圖所示是電解NaCl溶液(滴加有酚酞溶液)裝置,其中c、d為石墨電極。下列有關的判斷正確的是
A.a為負極,d為陽極
B.電解過程中,d電極附近溶液變紅
C.電解過程中,氯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
D.c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答案】B
【分析】電源的電流是從正極流出,由電流電流的流向知,a極是正極,b極是負極。
【解析】A.陽極與電源的正極連接,故c極是陽極,A錯誤;
B.d極是陰極,電極反應式為,有氫氧根生成,d電極附近溶液變紅,B正確;
C.點解過程,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氯離子濃度變小,C錯誤;
D. c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D錯誤;
故選B。
11.用惰性電極電解(電解質足量)下列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一定質量的另一種物質(括號內),溶液能與原來完全一樣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溶液,則陽離子在陰極放電,陰離子在陽極放電,若加入物質能使溶液恢復到原來的成分和濃度,則從溶液中析出什么物質就應加入什么物質,以此來解答。
【解析】A.電解氯化銅時,陽極放氯氣,陰極生成金屬銅,所以應加氯化銅讓電解質溶液復原,故A不選;
B.電解NaCl溶液,氫離子和氯離子放電,則應加入HCl恢復原樣,故B選;
C.電極KNO3溶液實質是電解水,再加入水恢復溶液濃度即可,故C不選;
D.電解CuSO4溶液,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放電,則一段時間內應加入氧化銅能恢復原樣,加入氫氧化銅引入了氫原子,不符合題意,故D不選;
故答案選B。
12.下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幾滴酚酞溶液。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呈無色
B.溶液陰離子向a電極移動,陽離子向b電極移動
C.一電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體
D.電路中有0.2mol電子轉移時,b電極上有1.12L氣體產生
【答案】A
【分析】該裝置有外接電源,屬于電解池裝置,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Na+、、H+、OH-,根據電解原理,b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4OH--4e-=O2↑+2H2O,a極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e-=H2↑,據此分析;
【解析】A. 根據電解原理,b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4e-=O2↑+4H+,b極附近溶液呈無色,a極為陰極,電極反應式2H2O+2e-=H2↑+2OH-,a電極附近呈紅色,故A正確;
B. 根據電解原理,陰離子向陽極移動,即向b極移動,陽離子向陰極移動,即向a極移動,故B錯誤;
C. a、b兩極產生的氣體為H2、O2,兩種氣體均為無色無味氣體,故C錯誤;
D. 題中沒有說明條件是標準狀況,因此無法計算氣體的體積,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3.以鉻酸鉀(K2CrO4)為原料,電化學法制備重鉻酸鉀(K2Cr2O7)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陽極放電,發生氧化反應
B.裝置中的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在陰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O+2e-=2OH-+H2↑
D.當電路中有0.4mol電子轉移時,標況下產生氣體的總體積為4.48L
【答案】C
【分析】根據裝置圖,惰性電極為陽極,陽極上發生氧化反應,2H2O-4e-=O2↑+4H+,根據2+2H+ +H2O,促進了水的電離;不銹鋼為陰極,在陰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O+2e-=2OH-+H2↑, 電解池中陽離子移向陰極,而圖中為陽離子交換膜,所以電解過程中,H+、K+均從陽極室通過陽離子膜移向陰極室,但主要是K+,由此分析。
【解析】A.水在陽極放電,發生氧化反應,轉變為時沒有化合價的變化,故沒有發生氧化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分析,裝置中的離子交換膜為陽離子交換膜,故B不符合題意;
C.在陰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O+2e-=2OH-+H2↑,故C符合題意;
D.根據電極反應可知,該反應原理為電解水,實質為2H2O2H2↑+O2↑,氫的化合價從+1價降低為0價,當電路中有4mol電子轉移時,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為3mol,當電路中有0.4mol電子轉移時,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3mol,標況下氣體的總體積為0.3mol ×22.4L/mol=6.72L,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C。
14.如圖是某課題組設計的一種利用電解原理制取H2O2并用來處理工業廢氨水的裝置。為了不影響H2O2的產量,需向廢氨水中加入適量硝酸調節溶液的pH約為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
B.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2H++2e-=H2O2
C.處理廢氨水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反應為3H2O2+2NH3 H2O=8H2O+N2↑
D.工作過程中陽極附近溶液的pH逐漸增大
【答案】C
【解析】A.根據題給裝置圖可知,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故A項錯誤;
B.根據題給裝置圖可知,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故B項錯誤;
C.根據題圖可知,可將氧化為,C項正確;
D.根據電極反應式可知,工作過程中陽極上生成氫離子,所以陽極附近溶液的逐漸減小,D項錯誤;
故選C。
15.用鋰一氟化碳(氟氣與碳生成的夾層化合物)電池電解含有尿素的堿性溶液,用于廢水處理和煤液化供氫,其裝置如圖所示(裝置中、均為惰性電極,隔膜僅阻止氣體通過)。則極和極產生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比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題圖可知a極為陽極,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O(NH2)2-6e-+8OH- =N2↑++6H2O,b極為陰極,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2e- =H2↑+2OH-,由電子守恒可知,a極和b極產生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比為1∶3,D項正確;
答案選D。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4講 電解原理
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理解電解池中電子的移動、陰陽離子的移動、陰陽兩極上的反應及其變化、電流形成的過程和原理。
2.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建立電解過程的思維模型,理解電解的規律,判斷電解的產物,書寫電解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一、電解原理
1.實驗探究:電解氯化銅溶液
按下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并填寫下表。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原因分析
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說明電解質溶液導電,形成 自由運動離子發生定向移動
與負極相連的b極上逐漸覆蓋了一層 析出金屬銅 陰極:Cu2++2e-===Cu( 反應)
與正極相連的a極上有 氣味的氣體產生,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 產生了 陽極:2Cl--2e-===Cl2↑( 反應)
2.電解和電解池
(1)電解:使電流通過 而在陽極、陰極引起 反應的過程。
(2)電解池:將 轉化為 的裝置(也稱 )。
(3)電解池的構成條件
①直流 ;②兩個 ;③ 或熔融電解質;④形成 。
電解原理及電極判斷
(1)電解池反應原理
(2)電解池陰極和陽極的判斷依據
二、電解規律
1.電解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1)常見微粒的放電順序
陰極:Ag+>Fe3+>Cu2+>H+(酸)>Fe2+>Zn2+>H+(水)>……
陽極:活性電極>S2->I->Br->Cl->OH->含氧酸根
【特別提醒】
①活性電極一般指Pt、Au以外的金屬電極。
②電解的離子方程式中,若參與電極反應的H+或OH-是由水電離出來的,用H2O作為反應物。
(2)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
以惰性電極碳棒電解CuSO4溶液為例
①辨電極:陰極與電源 相連,陽極與電源 相連。
②找離子:電解質溶液中:Cu2+、H+、SO、OH-。
③排順序:依據常見微粒放電順序,陰極:Cu2+>H+(水),陽極:OH-(水)>SO。
④電極式:陰極:Cu2++2e-===Cu,陽極:2H2O-4e-===O2↑+4H+。
⑤總反應:依據 守恒,調整各電極計量數,然后相加,標上反應條件
2Cu2++2H2O2Cu+O2↑+4H+、2CuSO4+2H2O2Cu+O2↑+2H2SO4。
2.電解后溶液的復原規律
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酸、堿、鹽溶液,請填寫下表:
(1)電解H2O型
電解質 H2SO4 NaOH Na2SO4
陽極反應式
陰極反應式
pH變化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
(2)電解電解質型
電解質 HCl CuCl2
陽極反應式 2Cl--2e-===Cl2↑
陰極反應式 2H++2e-===H2↑ Cu2++2e-===Cu
pH變化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 加入
(3)電解質和水都發生電解型
電解質 NaCl CuSO4
陽極反應式
陰極反應式
pH變化
復原加入物質 加入 加入
【方法技巧】電解后溶液的復原,從溶液中放出的氣體和生成的沉淀,按照原子個數比組成具體物質再加入溶液即可。遵循“少什么加什么,少多少加多少”的原則。
3.電解池中的守恒規律
同一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是 的,利用電子守恒使各電極得失電子均相等,在各極反應式中建立聯系。
三、電化學中多池裝置
1.判斷電池類型
(1)有外接電源時,各電池均為電解池。
(2)無外接電源,如燃料電池、鉛酸蓄電池在電池中作電源,其他均為電解池。
(3)無外接電源,有活潑性不同電極的為原電池,活潑性相同或均為惰性電極的為電解池。
(4)根據電極反應現象判斷。
2.解題方法步驟


四、電化學中的定量計算
1.計算的方法
(1)得失電子守恒法計算:用于串聯電路各極的電量相同等類型的計算。
(2)總反應式計算:根據總反應式列比例式計算。
(3)關系式計算: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關系建立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橋梁,建立計算所需的關系式。
2.解題步驟
(1)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注意陽極本身是否發生反應,當溶液中有多種離子放電時,注意離子放電的順序性和階段性。
(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各電極反應式,逐步計算各電極不同階段的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由此得出各電極質量的變化或各電極產生氣體體積的定量關系。
考點01 電解及其裝置(電解池)
【例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電解池
B.電解時,陽離子向陰極移動,陰離子向陽極移動
C.電解池中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陽極發生氧化反應
D.電解時,電子從電解池的陰極流出,沿導線流回電源的負極
【變式1-1】下列裝置能構成電解池的是
A. B. C. D.
【變式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電解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②原電池是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裝置
③金屬和石墨導電均為物理變化,電解質溶液導電是化學變化
④電解池兩個電極材料可以相同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③
考點02 電解規律及其應用
【例2】用惰性電極電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時間陰極和陽極上析出的物質分別是
A.H2和Cl2 B.H2和O2 C.Cu和Cl2 D.Cu和O2
【變式2-1】用惰性電極電解CuSO4溶液一段時間后,停止電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溶液濃度恢復至電解前,關于該電解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成Cu的物質的量是0.2mol
B.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0.4mol
C.隨著電解的進行溶液的pH減小
D.陽極反應是2H2O-4e-=4H++O2↑
【變式2-2】用惰性電極進行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稀硫酸,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不變
B.電解稀溶液,要消耗,故溶液減小
C.電解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生成氣體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D.電解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生成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考點03 電化學有關計算
【例3】用電解法可將轉化為工業原料、CO,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
B.若乙室產物只有1molCO生成,則乙室質量增加18g
C.若乙室生成CO、物質的量比為1∶1,則兩電極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
D.電解過程中甲室稀硫酸濃度不斷增大
【變式3-1】一種電解精煉廢鋼的工藝原理如圖,通過在兩極間的定向移動可實現廢鋼脫碳從而得到超低碳鋼,同時還可以回收硅作為副產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解時,M為電源的負極
B.不能選用稀硫酸作為電解質溶液
C.電解時,陽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D.若有1 mol 移向廢鋼電極,則爐渣電極所得硅的質量為28 g
【變式3-2】硼酸溶于水、酒精、甘油、醚類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可用作pH值調節劑、消毒劑、抑菌防腐劑等,還可用于電容器制造及電子元件工業。可以通過電解溶液的方法制備,其工作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接外電源的正極
B.N室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b膜為陽離子交換膜
D.理論上每生成1mol產品,陽極室可生成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是5.6L
考點04 多池裝置分析
【例4】如圖所示,三個燒杯中盛有足量的電解質溶液,a、b、c、d、e均為石墨電極,通電一段時間后,a電極上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電極上可以析出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
B.c電極周圍的溶液變紅
C.A燒杯中溶液的pH升高
D.B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KCl固體可使電解質溶液恢復原狀
【變式4-1】濃差電池是利用物質的濃度差產生電勢的一種裝置。利用濃差電池電解溶液(a、b電極均為石墨電極),可制得、、和NaOH,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已知:電池的比能量指參與電極反應的單位質量電極材料放出電能的大小。
A.與鉛蓄電池相比,該濃差電池的比能量更高
B.濃差電池從開始工作到放電結束,電解池理論上可制得
C.a電極的電極反應為
D.c、d分別為陽離子交換膜和陰離子交換膜
【變式4-2】利用甲醇燃料電池電解溶液、溶液,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甲醇電池總反應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池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乙、丙池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B.反應一段時間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能使溶液恢復到原濃度
C.甲池通入的電極反應式為
D.甲池中消耗280mL,此時丙池中理論上最多產生1.45g固體
1.用如圖所示裝置的電解氯化鈉溶液(X、Y是碳棒)。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Y電極和電源的正極相連 B.X電極表面有氫氣生成
C.X電極表面發生氧化反應 D.電解過程的能量變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關于如圖所示各裝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1是原電池,總反應是:Cu+2Fe3+=Cu2++2Fe2+
B.圖2通電一段時間后石墨I電極附近溶液紅褐色加深(已知氫氧化鐵膠粒帶正電荷)
C.若用圖3精煉銅,則d極為純銅,電子遷移方向為b→d→c→a
D.若用圖4電鍍,M為CuSO4溶液,可以實現在鐵上鍍銅
3.用如下圖a所示裝置電解溶液(電極為石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裝置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圖b可正確表示通電時溶液中溶質離子的遷移情況
C.陰極發生的反應為
D.用該裝置電解與的混合液,開始時與電解CuCl2溶液的原理相同
4.下圖是一個用石墨作電極,電解稀Na2SO4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極生成的氣體無色無味,B極生成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B.收集B極產生的氣體,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A極附近呈紅色,B極附近呈藍色
D.電解一段時間后,將全部電解液轉移到同一燒杯中,充分攪拌后溶解呈堿性
5.工業上處理含的酸性工業廢水用Fe為電極進行電解;經過一段時間有和沉淀產生;過濾回收沉淀,廢水達到排放標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B.轉變成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C.兩極都能用Cu電極來代替Fe電極
D.實驗時若加入適量的電解效果更好
6.用惰性電極實現電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氫氧化鈉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減小
B.電解稀硫酸溶液,實質上是電解水,故溶液pH不變
C.電解氯化銅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電解硫酸鈉溶液,在陰極上和陽極上析出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7.用惰性電極電解下列溶液,電解結束后加適量水,溶液能恢復至電解前狀態的是
A. B. C. D.
8.甲烷燃料電池采用鉑做電極材料,兩個電極上分別通入和,電解質溶液為溶液。某研究小組將上述甲烷燃料電池作為電源,進行電解飽和食鹽水和電鍍的實驗,如圖所示,其中乙裝置中X為離子交換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防止生成的氯氣和氫氧化鈉接觸,乙中X為陽離子交換膜
B.丙中的溶液,銀離子濃度不變
C.甲烷燃料電池正極電極反應式是
D.乙中兩電極上一共產生氣體(標準狀況)時,丙中a極質量增加
9.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接通電源后,用碳棒(、)作筆,在浸有飽和NaCl溶液和石蕊溶液的濕潤試紙上同時寫字,端的字跡呈白色。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a為電源的正極
B.端的字跡呈藍色
C.電流方向為:
D.碳棒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10.如圖所示是電解NaCl溶液(滴加有酚酞溶液)裝置,其中c、d為石墨電極。下列有關的判斷正確的是
A.a為負極,d為陽極
B.電解過程中,d電極附近溶液變紅
C.電解過程中,氯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
D.c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11.用惰性電極電解(電解質足量)下列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一定質量的另一種物質(括號內),溶液能與原來完全一樣的是
A. B. C. D.
12.下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幾滴酚酞溶液。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呈無色
B.溶液陰離子向a電極移動,陽離子向b電極移動
C.一電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體
D.電路中有0.2mol電子轉移時,b電極上有1.12L氣體產生
13.以鉻酸鉀(K2CrO4)為原料,電化學法制備重鉻酸鉀(K2Cr2O7)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陽極放電,發生氧化反應
B.裝置中的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在陰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O+2e-=2OH-+H2↑
D.當電路中有0.4mol電子轉移時,標況下產生氣體的總體積為4.48L
14.如圖是某課題組設計的一種利用電解原理制取H2O2并用來處理工業廢氨水的裝置。為了不影響H2O2的產量,需向廢氨水中加入適量硝酸調節溶液的pH約為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
B.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2H++2e-=H2O2
C.處理廢氨水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反應為3H2O2+2NH3 H2O=8H2O+N2↑
D.工作過程中陽極附近溶液的pH逐漸增大
15.用鋰一氟化碳(氟氣與碳生成的夾層化合物)電池電解含有尿素的堿性溶液,用于廢水處理和煤液化供氫,其裝置如圖所示(裝置中、均為惰性電極,隔膜僅阻止氣體通過)。則極和極產生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比為
A. B. C. D.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华阴市| 乐平市| 固阳县| 中牟县| 邵阳县| 饶平县| 武隆县| 博湖县| 临猗县| 根河市| 邵武市| 措勤县| 南涧| 临桂县| 竹山县| 广汉市| 明水县| 南乐县| 樟树市| 栖霞市| 长乐市| 顺义区| 永昌县| 天气| 青河县| 新河县| 富源县| 玛沁县| 陆河县| 元谋县| 永顺县| 谢通门县| 阳朔县| 外汇| 昌黎县| 珲春市| 明水县| 海淀区| 蒲江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