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8講 鹽類的水解 (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8講 鹽類的水解 (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8講 鹽類的水解
1.通過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鹽的類型與其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2.能分析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掌握鹽類水解的原理及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規律。
3.理解鹽類水解的概念,認識鹽類水解有一定限度,能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
一、鹽溶液的酸堿性及原因
1.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
用pH計測定下列溶液的pH與7的關系,按強酸強堿鹽、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分類完成下表。
鹽溶液 pH 鹽類型 酸堿性
NaCl pH 7
Na2SO4 pH 7
Na2CO3 pH 7
NaHCO3 pH 7
CH3COONa pH 7
FeCl3 pH 7
(NH4)2SO4 pH 7
2.理論分析: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
(1)強酸強堿鹽(以Na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H2OH++OH- NaCl===Na++Cl-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 c(OH-),呈 性, 弱電解質生成
理論解釋 水的電離平衡不發生移動,溶液中c(H+) c(OH-)
(2)強酸弱堿鹽(以NH4Cl為例)
(3)強堿弱酸鹽(以CH3COONa為例)
3.鹽類水解
(1)概念: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 +或 結合生成 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生成 ,使水的電離平衡被破壞而建立起新的平衡。
(3)鹽類水解的特點
4.鹽類的水解規律
(1)一般規律
(2)常見不水解的離子
強酸陰離子:Cl-、SO、NO、Br-、I-、ClO
強堿陽離子:K+、Na+、Ca2+、Ba2+
二、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1.一元弱酸根離子、弱堿陽離子的水解
鹽類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時通常不生成 和 ,書寫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時,一般用“”連接,產物不標“↑”或“↓”。如:
(1)NaClO:ClO-+H2OHClO+OH-;
(2)(NH4)2SO4:NH+H2ONH3·H2O+H+。
2.多元弱酸根離子的水解
分步進行,水解以 為主。如:
Na2CO3:CO+H2OHCO+OH-、HCO+H2OH2CO3+OH-。
3.多元弱堿陽離子水解
反應過程復雜,只要求一步寫到底。如AlCl3:Al3++3H2OAl(OH)3+3H+。
4.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
Al3+與CO、HCO、S2-、HS-、AlO,Fe3+與CO、HCO等組成的鹽水解 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書寫時用“===”“↑”、“↓”表示。如Al3++3HCO===Al(OH)3↓+3CO2↑(一般要有弱堿沉淀生成)
考點01 鹽類水解實質及規律
【例1】常溫時,0.1mol/L下列溶液顯酸性的是
A.Ba(OH)2 B.Na2CO3 C.NH4Cl D.NaCl
【變式1-1】常溫下,一定濃度的某溶液,由水電離出c(OH-)=1×10-4 mol·L-1,則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
A.Al2(SO4)3 B.NaOH C.KCl D.CH3COOH
【變式1-2】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且溶于水為堿性的是
A.K2CO3 B.H2SO4 C.Cl2 D.NH4Cl
考點02 鹽類水解方程式
【例2】下列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B.
C.
D.
【變式2-1】下列物質在常溫下發生水解時,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變式2-2】下列水解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NH+2H2ONH3·H2O +H3O+
B.CO+2H2O 2OH- + H2CO3
C.Fe3++3H2OFe(OH)3↓+3H+
D.Cl2+H2OH++Cl-+HClO
考點03 離子共存與鹽類水解
【例3】下列哪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A.K+、、HS-、S2-、Al3+、
B.、Na+、、K+、Cl-
C.、Ag+、、S2-、、K+
D.Fe2+、Cl-、H+、
【變式3-1】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I-、Mg2+、、
B.滴加幾滴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K+、Na+、、
C.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K+、、S2-、Cl-
D.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中:K+、Na+、、
【變式3-2】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12的溶液:K+、Ba2+、Cl-、Br-
B.在含有大量Al3+溶液中:、Na+、Cl-、
C.mol/L的溶液中:、、、
D.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0-12 mol L-1的溶液:K+、Al3+、Cl-、
1.對H2O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
A. B.26Fe3+ C. D.CH3COO-
2.在鹽類發生水解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鹽的水解不屬于離子反應 B.溶液的pH一定發生改變
C.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D.一定無明顯現象的發生
3.下列反應中,屬于水解反應且使溶液顯酸性的是
A. B.
C. D.
4.下列方程式正確的是
A.的電離:
B.的水解:
C.的電離:
D.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5.下列物質在常溫下發生水解時,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I- Fe3+ Na+ B.Al3+ Ba2+ HCO
C.K+ Na+ CO D.NH K+ OH -
7.下列溶液因鹽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aHSO4溶液 B.溶液 C.NH4Cl溶液 D.溶液
8.已知常溫下,0.1mol/l的NH4Cl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NH3 H2O)>c(Cl-) B.c(H+)=c(OH-)
C.c(NH)9.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
B.
C.
D.
10.在的下列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溶液變為紅色的是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11.下列各式中,屬于正確的水解反應方程式是
A.NH+2H2ONH3·H2O+H3O+
B.CO+2H2OH2CO3 +2OH-
C.CH3COOH+OH-=CH3COO-+H2O
D.CH3COOH+H2OCH3COO-+H3O+
12.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Na2S水溶液呈堿性:S2-+2H2OH2S+2OH-
B.0.1mol·L-1氨水的pH為11:NH3·H2ONH+OH-
C.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2Al(OH)3↓+3H2S↑
D.碳酸氫根離子的電離方程式:HCO+H2OH3O++CO
13.下列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B.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C.Na2CO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D.CH3COONH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4.下列過程與水解有關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沉淀
B.向飽和溶液中滴加濃鹽酸,產生白色沉淀
C.向溶液滴加,溶液顯酸性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渾濁和氣體
15.利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探究0.1mol/L Na2SO3溶液的pH隨溶液溫度的變化,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升溫和降溫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從a點到b點,p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C.d點pH低于a點的原因是部分Na2SO3被氧化成Na2SO4
D.a點和d點的Kw值不相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8講 鹽類的水解
1.通過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鹽的類型與其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2.能分析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掌握鹽類水解的原理及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規律。
3.理解鹽類水解的概念,認識鹽類水解有一定限度,能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和化學方程式。
一、鹽溶液的酸堿性及原因
1.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
用pH計測定下列溶液的pH與7的關系,按強酸強堿鹽、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分類完成下表。
鹽溶液 pH 鹽類型 酸堿性
NaCl pH=7 強酸強堿鹽 中性
Na2SO4 pH=7
Na2CO3 pH>7 強堿弱酸鹽 堿性
NaHCO3 pH>7
CH3COONa pH>7
FeCl3 pH<7 強酸弱堿鹽 酸性
(NH4)2SO4 pH<7
2.理論分析: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
(1)強酸強堿鹽(以Na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H2OH++OH- NaCl===Na++Cl-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否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c(OH-),呈中性,無弱電解質生成
理論解釋 水的電離平衡不發生移動,溶液中c(H+)=c(OH-)
(2)強酸弱堿鹽(以NH4Cl為例)
(3)強堿弱酸鹽(以CH3COONa為例)
3.鹽類水解
(1)概念: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生成弱酸或弱堿,使水的電離平衡被破壞而建立起新的平衡。
(3)鹽類水解的特點
4.鹽類的水解規律
(1)一般規律
(2)常見不水解的離子
強酸陰離子:Cl-、SO、NO、Br-、I-、ClO
強堿陽離子:K+、Na+、Ca2+、Ba2+
二、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1.一元弱酸根離子、弱堿陽離子的水解
鹽類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時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氣體,書寫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時,一般用“”連接,產物不標“↑”或“↓”。如:
(1)NaClO:ClO-+H2OHClO+OH-;
(2)(NH4)2SO4:NH+H2ONH3·H2O+H+。
2.多元弱酸根離子的水解
分步進行,水解以第一步為主。如:
Na2CO3:CO+H2OHCO+OH-、HCO+H2OH2CO3+OH-。
3.多元弱堿陽離子水解
反應過程復雜,只要求一步寫到底。如AlCl3:Al3++3H2OAl(OH)3+3H+。
4.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
Al3+與CO、HCO、S2-、HS-、AlO,Fe3+與CO、HCO等組成的鹽水解相互促進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書寫時用“===”“↑”、“↓”表示。如Al3++3HCO===Al(OH)3↓+3CO2↑(一般要有弱堿沉淀生成)
考點01 鹽類水解實質及規律
【例1】常溫時,0.1mol/L下列溶液顯酸性的是
A.Ba(OH)2 B.Na2CO3 C.NH4Cl D.NaCl
【答案】C
【解析】氫氧化鋇是強堿,在溶液中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使溶液呈堿性;碳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氯化鈉是強酸強堿鹽,在溶液中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則常溫時,0.1mol/L氯化銨溶液顯酸性,故選C。
【變式1-1】常溫下,一定濃度的某溶液,由水電離出c(OH-)=1×10-4 mol·L-1,則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
A.Al2(SO4)3 B.NaOH C.KCl D.CH3COOH
【答案】A
【解析】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OH-)=10-4mol/L,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等于氫氧根離子濃度,則c(H+) c(OH-)=10-8>10-14,說明該溶液中溶質促進了的水的電離,CH3COOH、氫氧化鈉都抑制了水的電離,KCl對水的電離無影響,只有Al2(SO4)3屬于強酸弱堿鹽,鋁離子結合水電離的氫離子,促進了水的電離,故選A。
【變式1-2】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且溶于水為堿性的是
A.K2CO3 B.H2SO4 C.Cl2 D.NH4Cl
【答案】A
【分析】電解質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解析】A.K2CO3的水溶液和熔融態均可導電是電解質,水溶液因碳酸根離子的水解顯堿性,A正確;
B.硫酸為強酸,水溶液顯酸性,B錯誤;
C.氯氣是單質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C錯誤;
D.NH4Cl是鹽,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強電解質,但溶于水后因銨根離子水解顯酸性,D錯誤;
故選A。
考點02 鹽類水解方程式
【例2】下列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Br-是強酸的酸根離子,不會發生水解,A錯誤;
B.銨根是弱堿陽離子,水解生成氫離子,溶液呈酸性:,B正確;
C.酸根離子是二元弱酸離子,水解要分步,先水解成碳酸氫根離子,再水解成碳酸分子,而且以第一步水解為主,,C錯誤;
D.鐵離子水解是微弱的,不能形成沉淀,不能寫沉淀符號,,D錯誤;
故選B。
【變式2-1】下列物質在常溫下發生水解時,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鹽類水解程度很弱,需要可逆符號,且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要分步寫,主要發生一級水解,即①應為,(只寫第一步也可);④應為,即②③正確,故答案為:B。
【變式2-2】下列水解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NH+2H2ONH3·H2O +H3O+
B.CO+2H2O 2OH- + H2CO3
C.Fe3++3H2OFe(OH)3↓+3H+
D.Cl2+H2OH++Cl-+HClO
【答案】A
【解析】A.一水合氨是弱堿,銨根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一水合氨和氫離子,水解離子方程式為,A正確;
B.碳酸根分步水解,且以第一步水解反應為主,水解離子方程式為,B錯誤;
C.水解反應是微弱的,不產生沉淀,水解離子方程式為,C錯誤;
D.氯氣和水反應生成HCl和HClO是氧化還原反應,不是水解反應,D錯誤;
故選:A。
考點03 離子共存與鹽類水解
【例3】下列哪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A.K+、、HS-、S2-、Al3+、
B.、Na+、、K+、Cl-
C.、Ag+、、S2-、、K+
D.Fe2+、Cl-、H+、
【答案】B
【解析】A.Al3+和、HS-、S2-、均能發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選;
B.、Na+、、K+、Cl-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能夠大量共存,故B選;
C.Ag+和、、S2-等均能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選;
D.Fe2+、H+、NO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選;
答案選B。
【變式3-1】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I-、Mg2+、、
B.滴加幾滴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K+、Na+、、
C.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K+、、S2-、Cl-
D.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中:K+、Na+、、
【答案】D
【解析】A.pH=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環境中會和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B.滴加幾滴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和會發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水電離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水的電離被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堿性,S2-不能在酸性環境中大量存在,不能在堿性環境中大量存在,C錯誤;
D.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呈堿性,K+、Na+、、在堿性環境中不發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正確;
故選D。
【變式3-2】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12的溶液:K+、Ba2+、Cl-、Br-
B.在含有大量Al3+溶液中:、Na+、Cl-、
C.mol/L的溶液中:、、、
D.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0-12 mol L-1的溶液:K+、Al3+、Cl-、
【答案】A
【解析】A.=10-12的溶液顯堿性,含有大量OH-,OH-與選項離子K+、Ba2+、Cl-、Br-之間不能發生任何反應,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題意;
B.在含有大量Al3+溶液中,Al3+與會發生鹽的雙水解反應產生Al(OH)3沉淀、CO2氣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題意;
C.mol/L的溶液顯酸性,含有大量H+,H+與、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
D.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0-12 mol L-1的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在堿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OH-與Al3+會發生反應產生,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A。
1.對H2O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
A. B.26Fe3+ C. D.CH3COO-
【答案】C
【解析】HCl抑制水的電離,Fe3+、CH3COO-都促進水的電離。
2.在鹽類發生水解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鹽的水解不屬于離子反應 B.溶液的pH一定發生改變
C.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D.一定無明顯現象的發生
【答案】C
【解析】A.鹽的水解是弱離子參加的反應,是離子反應,A錯誤;
B.有些鹽的水解會導致有的鹽溶液顯示酸堿性,而醋酸銨水解溶液的pH不變 ,B錯誤;
C.鹽類水解的過程是對水的電離平衡的促進過程,C正確;
D.有些鹽的水解反應可以生成沉淀或氣體,D錯誤;
故選C。
3.下列反應中,屬于水解反應且使溶液顯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是的電離過程,且因為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大于電離,溶液呈堿性,故A錯誤;
B.是電離過程且使溶液顯堿性,故B錯誤;
C.是的水解反應但使溶液顯堿性,故C錯誤;
D.是的水解反應且使溶液顯酸性,故D正確;
故選D。
4.下列方程式正確的是
A.的電離:
B.的水解:
C.的電離:
D.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
【答案】C
【解析】A.醋酸銨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用等號連接,A錯誤;
B.亞硫酸氫根離子水解生成亞硫酸和氫氧根離子,B錯誤;
C.氯化鋁是強電解質,上述電離方程式正確,C正確;
D.鋁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D錯誤。
故選C。
5.下列物質在常溫下發生水解時,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應為,(只寫第一步也可,不能兩步一起寫),①錯誤;②正確;③正確;④中水解程度小,應為,④錯誤;故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②③,正確答案選B。
6.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I- Fe3+ Na+ B.Al3+ Ba2+ HCO
C.K+ Na+ CO D.NH K+ OH -
【答案】C
【解析】A.I-、 Fe3+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Al3+、HCO之間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K+、Na+、CO之間不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C正確;
D.NH 、OH -之間發生反應生成一水合氨,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
故選C。
7.下列溶液因鹽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aHSO4溶液 B.溶液 C.NH4Cl溶液 D.溶液
【答案】C
【解析】A.NaHSO4溶液中硫酸氫鈉電離出氫離子,溶液顯酸性,與水解無關系,A不符合;
B.溶液中醋酸電離出氫離子,溶液顯酸性,與水解無關系,B不符合;
C.NH4Cl溶液中銨根水解,溶液顯酸性,與水解有關系,C符合;
D.硫酸鈉是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顯中性,D不符合;
答案選C。
8.已知常溫下,0.1mol/l的NH4Cl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NH3 H2O)>c(Cl-) B.c(H+)=c(OH-)
C.c(NH)【答案】C
【分析】NH4Cl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水解方程式為:NH+H2O NH3 H2O+H+,以此解題。
【解析】
A.由于銨根離子的水解是微弱的,則c(NH3 H2O)B.由分析可知,該溶液顯酸性,則c(H+)>c(OH-),B錯誤;
C.由于銨根離子的水解導致其濃度小于氯離子濃度,即c(NH)D.由分析可知,該溶液顯酸性,氫氧根離子較少,則c(Cl-)>c(OH-),D錯誤;
故選C。
9.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甲酸是一元弱酸,水分子作用下甲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甲酸根離子和水合氫離子,電離方程式為,A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出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有關方程式為,B不符合題意;
C.硫氫根離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水解方程式為,C符合題意;
D.氫硫酸根離子在溶液中存在電離趨勢,也存在水解趨勢,水分子作用下氫硫酸根離子電離出硫離子和水合氫離子,電離方程式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在的下列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溶液變為紅色的是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答案】B
【解析】A.溶液中水解,溶液呈堿性,不能使甲基橙變為紅色,A項不符合題意;
B.溶液中電離出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溶液呈酸性,能使甲基橙變為紅色,B項符合題意;
C.溶液中水解,溶液呈堿性,不能使甲基橙變為紅色,C項不符合題意;
D.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溶液呈堿性,不能使甲基橙變為紅色,D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1.下列各式中,屬于正確的水解反應方程式是
A.NH+2H2ONH3·H2O+H3O+
B.CO+2H2OH2CO3 +2OH-
C.CH3COOH+OH-=CH3COO-+H2O
D.CH3COOH+H2OCH3COO-+H3O+
【答案】A
【解析】A.NH的水解方程式為NH+2H2ONH3·H2O+H3O+,A項正確;
B.CO的水解方程式為CO+H2OHCO+OH-,B項錯誤;
C.該方程式表示醋酸和堿的酸堿中和反應,不是水解反應,C項錯誤;
D.該方程式表示醋酸在水中的電離,不是水解反應,D項錯誤;
答案選A。
12.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Na2S水溶液呈堿性:S2-+2H2OH2S+2OH-
B.0.1mol·L-1氨水的pH為11:NH3·H2ONH+OH-
C.Al2S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Al2S3+6H2O=2Al(OH)3↓+3H2S↑
D.碳酸氫根離子的電離方程式:HCO+H2OH3O++CO
【答案】A
【解析】A.Na2S水溶液呈堿性是因為硫離子的水解,硫離子水解方程式為S2-+H2OHS-+OH-,故A錯誤;
B.一水合氨為弱電解質,不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OH-,所以0.1mol/L氨水的pH為11,故B正確;
C.鋁離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硫離子水解使溶液呈堿性,且由于水解程度較大,所以二者會發生徹底雙水解,離子方程式:Al2S3+6H2O=2Al(OH)3↓+3H2S↑,故C正確;
D. 碳酸氫根電離產生氫離子與水分子形成水合氫離子,電離方程式為HCO+H2OH3O++CO,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A。
13.下列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B.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C.Na2CO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D.CH3COONH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答案】C
【解析】A.NaHSO4是強酸的酸式鹽,在水溶液中電離生成鈉離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NaHSO4=Na++H++,故A錯誤;
B.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表示燃燒熱應生成H2O(l),故B錯誤;
C.水解分兩步,+H2O +OH-,+H2O H2CO3+ OH-,以第一步為主,故C正確;
D.CH3COONH4是鹽,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CH3COONH4=CH3COO +,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14.下列過程與水解有關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沉淀
B.向飽和溶液中滴加濃鹽酸,產生白色沉淀
C.向溶液滴加,溶液顯酸性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渾濁和氣體
【答案】A
【解析】A.純堿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產生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與少量溶液,生成沉淀,與水解有關,A選;
B.氯化鈉為強酸強堿鹽,不水解,飽和NaCl溶液中滴加濃鹽酸,氯離子濃度增大,導致產生氯化鈉晶體白色沉淀,與水解無關,B不選;
C.向溶液滴加,生成NaCl,溶液中溶有碳酸,溶液顯酸性,與水解無關,C不選;
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渾濁和氣體,發生反應:,與水解無關,D不選;
故選A。
15.利用pH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探究0.1mol/L Na2SO3溶液的pH隨溶液溫度的變化,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升溫和降溫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 HSO+OH-
B.從a點到b點,p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C.d點pH低于a點的原因是部分Na2SO3被氧化成Na2SO4
D.a點和d點的Kw值不相等
【答案】D
【解析】A.亞硫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分步發生水解使溶液呈堿性,以一級水解為主,水解的離子方程式:SO+H2O HSO+OH-,A正確;
B.從a點到b點,溫度升高,可能是由于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導致pH下降,B正確;
C.硫酸鈉是強酸強堿鹽,在溶液中不水解,則d點溶液pH低于a點說明溶液中部分亞硫酸鈉被氧化為硫酸鈉,C正確;
D.水的離子積常數是溫度函數,溫度不變,離子積常數不變,由圖可知,a點和d點的溫度相同,則a點和d點的離子積常數相等,D錯誤;
答案選D。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玉环县| 乡城县| 兴业县| 兴和县| 宝应县| 义马市| 汶上县| 乌兰察布市| 仙桃市| 石楼县| 赤水市| 昔阳县| 泉州市| 漾濞| 磐安县| 诏安县| 光泽县| 五莲县| 佛冈县| 乐昌市| 晋江市| 巍山| 凤冈县| 子洲县| 孝感市| 肥东县| 高清| 高唐县| 乌拉特中旗| 北辰区| 佛冈县| 凤冈县| 开鲁县| 宁陵县| 尉犁县| 阿图什市| 车险| 都江堰市| 郑州市|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