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講 水的電離(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講 水的電離(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5講 水的電離
1.認識水的電離,了解水的離子積常數。
2.能運用弱電解質的電離模型分析水的電離、分析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3.會計算酸堿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或c(OH-),能分析應用水的電離平衡曲線。
一、水的電離平衡
1.水的電離
(1)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
(2)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H2OH3O++OH-,簡寫為H2OH++OH-。
(3)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
2.水的離子積
二、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分析下列條件的改變對水的電離平衡H2OH++OH- ΔH>0的影響
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OH-) 水的電離程度 Kw
升高溫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加入HCl(g) 左移 增大 減小 減小 不變
加入NaOH(s) 左移 減小 增大 減小 不變
加入活潑金屬(如Na) 右移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加入NaHSO4(s) 左移 增大 減小 減小 不變
三、Kw的應用
1.水的電離平衡曲線的理解與識別
(1)曲線上的任意點(如a,b,c)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溫度相同。
(2)曲線外的任意點(如d)與曲線上任意點的Kw不同,溫度不同。
(3)實現曲線上點之間的轉化需保持溫度不變,改變酸堿性;實現曲線上點與曲線外點之間的轉化一定改變溫度。
2.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或c(OH-)的計算方法
Kw表達式中c(H+)、c(OH-)均表示整個溶液中總物質的量濃度,但是一般情況下有:
(1)酸溶液中Kw=c酸(H+)·c水(OH-)(忽略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
(2)堿溶液中Kw=c水(H+)·c堿(OH-)(忽略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
(3)外界條件改變,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但由水電離出的c(H+)與水電離出的c(OH-)一定相等。
(4)室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
考點01 水的離子積
【例1】在-50 ℃時,液氨的電離跟水的電離相似,存在如下電離平衡:2NH3(l) +,的平衡濃度為1×10-15 mol·L-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離子積變大
B.在液氨中加入NH4Cl,液氨的離子積不變
C.此溫度下液氨的離子積K為1×10-30
D.在液氨中加入金屬鈉可能有NaNH2生成
【答案】A
【解析】 A.加入NaNH2,的濃度增大,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根據水的離子積可知,離子積只與溫度有關,與離子濃度無關,故A錯誤;
B.液氨的離子積只與溫度有關,在液氨中加入NH4Cl,液氨的離子積不變,故B正確;
C.根據根據水的離子積,得液氨的離子積K為1×10-15×1×10-15=1×10-30,故C正確;
D.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在液氨中加入金屬鈉可能生成NaNH2和H2,故D正確;
故選A。
【變式1-1】下列關于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Kw隨溶液中c(H+)和c(OH-)的變化而變化
B.水的離子積常數Kw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是同一個物理量
C.水的離子積常數僅僅是溫度的函數,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D.水的離子積常數Kw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是兩個沒有任何關系的物理量
【答案】C
【解析】 A.Kw只與溫度有關,不隨溶液中c(H+)和c(OH-)的變化而變化,A錯誤;
B.水的離子積常數,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不是同一個物理量,B錯誤;
C.水的電離是吸熱的,水的離子積常數僅僅是溫度的函數,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C正確;
D.水的離子積常數,水的電離平衡常數,一定溫度下,可以把看成一個常數,水的離子積常數Kw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幾乎相等,D錯誤;
故選C。
【變式1-2】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純水的電離說法正確的是
A.水中濃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B.點對應為、,該溫度下,
C.M點水的電離程度大于點水的電離程度
D.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
【答案】D
【分析】水的電離,,溫度升高,Kw值升高,說明水的電離為吸熱反應;
【解析】 A.根據分析,溫度升高促進水的電離,則氫離子濃度增大,A錯誤;
B.純水中,B錯誤;
C.溫度越高,水的電離程度越大,M點電離程度小于N點,C錯誤;
D.根據分析,水的電離為吸熱過程,D正確;
故答案為:D。
考點02 水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
【例2】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增大,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氯化銨,平衡逆向移動,增大
D.將水加熱,增大,不變
【答案】B
【解析】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增大,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A錯誤;
B.硫酸氫鈉電離出氫離子,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增大,溫度不變,不變,故B正確;
C.銨根離子水解,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氯化銨,平衡正向移動,溶液呈酸性,增大,故C錯誤;
D.將水加熱,氫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均增大,增大,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2-1】下列微粒對水的電離無影響的是
A.S2- B.OH- C. D.Na+
【答案】D
【解析】 A.S2-能水解,或者說硫離子與氫離子結合,使氫離子濃度減小而促進水的電離,故A錯誤;
B.OH-能抑制水的電離,故B錯誤;
C.能水解,或者說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使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而促進水的電離,故C錯誤;
D.Na+不水解,或者說鈉離子不會影響氫離子、氫氧根離子的濃度,對水的電離平衡無影響,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變式2-2】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c向d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3
C.該溫度下,a點時的溶液一定是一種酸的溶液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b的變化
【答案】D
【分析】在abc這條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為水電離的平衡點,在相同溫度下KW都相等,據此回答。
【解析】 A.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常數增大,水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都增大,將不在曲線上,A錯誤;
B.b點(H+)=c(OH-)=1.0×10-6,故KW=1.0×10-6×1.0×10-6=1.0×10-12,B錯誤;
C.a點溶液中c(H+)>c(OH-),可能是酸溶液、鹽溶液等,C錯誤;
D.稀釋不會引起水的離子積的改變,溶液向中性靠近,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b的變化,D正確;故選D。
考點03 水的電離平衡的應用
【例3】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Al3+的溶液中:K+、Na+、HCO、Cl-
B.=1.0×10﹣12的溶液:Na+、AlO、NO、S2﹣、SO
C.使甲基橙顯黃色的溶液:Fe2+、Cl﹣、Mg2+、SO
D.常溫下,由水電離產生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Cl﹣、CO、SO
【答案】A
【解析】 A.含有Al3+的溶液中:K+、Na+、、Cl-,Al3+與兩種離子水解相互促進,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大量共存,A符合題意;
B.=1.0×10-12的溶液,H+濃度小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堿性,堿性溶液中Na+、、、S2﹣、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題意;
C.使甲基橙顯黃色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或堿性,堿性溶液中Fe2+、Mg2+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Fe2+、Cl-、Mg2+、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
D.常溫下,由水電離產生c(H+)=10-12mol/L的溶液中,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堿性溶液中Na+、Cl﹣、、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
【變式3-1】已知在t1、t2溫度下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1B.一定溫度下,改變水溶液中c平(H+)或c平(OH-)的濃度,KW不會發生變化
C.t2溫度c平(H+)為1×10-2 mol·L-1的HCl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平(H+)=1×10-10 mol·L-1
D.將t1溫度下0.1 mol·L-1的鹽酸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相應減小
【答案】D
【解析】 A.由圖像中數據可計算出時,,時,,結合,則,A項正確;
B.只與水溶液的溫度有關,因此改變水溶液中的,不變化,B正確;
C.時,的鹽酸中,水電離的,C正確;
D.溫度下,的鹽酸稀釋,減小,增大,D錯誤;
答案選D。
【變式3-2】下列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的操作是。
A.將純水加熱至100℃ B.向水中加氫氧化鋇固體
C.向水中投入少量的鈉 D.向水中加入少量
【答案】D
【分析】水為極弱的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H2OH++OH-,任何酸或堿均能抑制水的電離,若要使溶液中的,可加入酸或加入弱堿陽離子。
【解析】 A.將純水加熱至100℃,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且仍為中性,即,A不符合題意;
B.向水中加氫氧化鋇固體,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溶液呈堿性,,B不符合題意;
C.向水中投入少量的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影響水的電離,溶液呈堿性,,C不符合題意;
D.屬于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向水中加入少量,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水的電離被抑制,溶液呈酸性,,D符合題意;
答案選D。
1.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水是含極性鍵的極性分子
B.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C.純水中加入少量酸,水的電離受到抑制
D.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答案】B
【解析】 A.的結構式為,含有極性鍵,空間結構為形,屬于極性分子,A正確;
B.水為弱電解質,水的電離方程式為,B錯誤;
C.純水中加入少量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水的電離受到抑制,C正確;
D.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D正確;
故選B。
2.關于水的說法,下列錯誤的是
A.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B.純水的可能為6
C.時水中通入少量,恢復至,減小
D.水的電離過程的
【答案】C
【解析】 A.水是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為,故A正確;
B.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水的離子積增大,純水的可能為6,故B正確;
C.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不變,故C錯誤;
D.水的電離過程吸熱,,故D正確;
答案選C。
3.常溫時,在0.01 mol·L-1的Ba(OH)2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
A.5×10-13 mol/L B.0.02 mol/L C.1×10-7 mol/L D.1×10-12 mol/L
【答案】A
【解析】 溶液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等于水的離子積,氫氧化鋇是強電解質,電離出氫氧根的濃度為0.02mol/L,忽略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溶液中c(OH-)=0.02mol/L,c(H+)==mol/L=5×10-13mol/L,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等于氫氧化鋇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故選A。
4.下列有關水的離子積常數或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
A.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離子積常數減小
B.完全中和的溶液,需要的溶液
C.由非電解質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氫氧化鈉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減小
【答案】D
【解析】 A.升高溫度,水的電離平衡右移,增大,A錯誤;
B.的硫酸溶液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所以完全中和硫酸需要溶液,B錯誤;
C.是非電解質,溶于水得到亞硫酸溶液,呈酸性,C錯誤;
D.溶液吸收空氣中的,溶液中減小,則增大,所以減小,D正確;
故選D。
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等物質的量的強酸和強堿反應得到的溶液
D.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
【答案】B
【解析】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時,水的離子積常數是10-12,溶液pH=6時呈中性,當pH=7時溶液呈堿性,故A錯誤;
B.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離子濃度相等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確;
C.等物質的量的強酸和強堿反應得到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等物質的量的二元強酸硫酸與一元強堿氫氧化鈉混合反應時,硫酸溶液過量,溶液呈酸性,故C錯誤;
D.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的溶液pH在5—8范圍間,溶液可能為酸性,或中性,或堿性,故D錯誤;
故選B。
6.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離子積常數增大的是
A.通入少量HCl氣體 B.加入少量CuSO4固體
C.加熱 D.滴入少量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 水的離子積常數是水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且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因此加熱能使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即水的離子積常數增大;綜上,答案選C。
7.2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005 溶液的pH=2,抑制了水的電離
B.向純水中加入NaOH固體,,促進了水的電離
C.0.005 溶液與0.0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pH=11
D.將100mL pH=5的溶液稀釋1000倍,pH=8
【答案】A
【解析】 A.硫酸是二元強酸,0.005mol/L硫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0.005mol/L×2=0.01mol/L,溶液pH為2,硫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的氫離子抑制水的電離,故A正確
B.溶于水的氫氧化鈉在溶液中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會抑制水的電離,故B錯誤;
C.等體積的0.005mol/L硫酸溶液與0.01mol/L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溶液呈中性,pH為7,故C錯誤;
D.將100mLpH為5的硫酸溶液稀釋1000倍后,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10—7 mol/L+10—8 mol/L=1.1×10—7mol/L,溶液pH小于7,故D錯誤;
故選A。
8.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c向d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3
C.該溫度下,α點時的溶液一定是一種酸的溶液
D.該溫度下,a、b兩點對應的Kw的值相等
【答案】D
【分析】由圖可知,該溫度下Kw=c(H+)c(OH-)=1.0×10-6×1.0×10-6=1.0×10-12。
【解析】 A.水的電離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c(H+)和c(OH-)均增大,且水電離的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濃度相等,即升溫不可能引起c向d的變化,故A錯誤;
B.經分析可知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2,故B錯誤;
C.該溫度下,b點溶液的c(H+)=c(OH-),即b點溶液呈中性,a點在b點基礎上,c(H+)增大、c(OH-)減小,即a點溶液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一種酸的溶液,如NaHSO4溶液呈酸性,但卻是一種鹽溶液,故C錯誤;
D.Kw僅與溫度有關,a、b兩點溫度相同,所以a、b兩點對應的Kw的值相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9.已知水在25°C和100°C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A.b點溶液呈酸性
B.d點溶液中可大量存在、、、
C.B曲線對應的溫度下,溶液中水的電離度:b點>a點
D.A曲線對應的溫度下,向純水中加入少量金屬Na,可使c點溶液變為d點溶液
【答案】C
【解析】 A.B點溶液c(H+)=c(OH-),溶液呈中性,故A錯誤;
B.d點顯酸性,與H+要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B曲線對應的溫度下,b點呈中性,a點呈堿性,說明a點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故水的電離程度b點>a點,故C正確;
D.d點溶液顯酸性,向純水中加入少量金屬Na,生成NaOH,溶液顯堿性,故不能使c點溶液變為d點溶液,故D錯誤。
答案選C。
10.下列離子可以在指定條件下大量共存的是
A.常溫下,的溶液中:、、
B.使紫色石蔤顯紅色的溶液中:、、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D.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A.常溫下,的溶液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亞鐵離子與硝酸根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離子、一氧化氮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使紫色石蔤顯紅色的溶液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硫離子與亞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沉淀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三種離子不發生任何反應,能大量共存,故C正確;
D.碳酸氫鉀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與鋇離子、氫氧根離子反應會生成碳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故選C。
11.pH相同的氨水和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前者與后者相比較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無法比較
【答案】C
【解析】 氨水是弱堿,向水中加入酸或堿都抑制水的電離,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醋酸根水解使水電離程度增大,故水的電離程度前者小于后者;本題選C。
12.某溫度下,將和體積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其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稀釋前溶液的濃度:
B.曲線Ⅱ表示的是HCl稀釋的過程
C.從b點到d點,溶液中逐漸增大
D.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 > c點
【答案】A
【分析】pH相同時,弱酸的濃度大,稀釋時弱酸的pH變化慢,以此解題。
【解析】 A.a點pH相同,醋酸是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電離,鹽酸是強酸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因此,故A正確;
B.a兩種酸的pH相同,醋酸是弱酸,則可知醋酸濃度大,稀釋時pH減小相對緩慢,曲線Ⅱ表示的是稀釋的過程,故B錯誤;
C.水的離子積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則溫度沒改變,不變,故C錯誤;
D.b點比c點pH小,氫離子濃度大對水電離的抑制程度大,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點,故D錯誤;
故選A。
13.水的電離過程為H2OOH++OH-。在25℃、3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分別為1.0×10-14、2.1×10-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的電離是放熱過程 B.水的電離度
C.在35℃時,純水中 D.純水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D
【解析】 A.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故A錯誤;
B.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水的電離度,故B錯誤;
C. 在35℃時,純水中,故C錯誤;
D.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純水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1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電離出的的溶液中:、、、
B.在0.1 溶液中:、、
C.透明的溶液中:、、、
D.0.1 溶液:、、、
【答案】C
【解析】 A.水電離出的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在兩種情況下均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B.在0.1 溶液中,溶液呈堿性,會生成沉淀或者,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C.透明的溶液中,、、、之間均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C正確;
D.0.1 溶液中,與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
答案選C。
1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常溫下,水電離的的溶液:、、、
C.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
D.常溫下,在的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A.的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中、、、可以共存,故A正確;
B.常溫下,水電離的的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堿性溶液,不能在堿性溶液中存在,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故B不正確;
C.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是堿性溶液,銨根離子和鎂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正確;
D.在中水電離的氫離子等于水電離的氫氧根離子等于10-13,溶液是酸性或者堿性,酸性溶液中、和H+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正確;
答案選A。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5講 水的電離
1.認識水的電離,了解水的離子積常數。
2.能運用弱電解質的電離模型分析水的電離、分析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3.會計算酸堿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或c(OH-),能分析應用水的電離平衡曲線。
一、水的電離平衡
1.水的電離
(1)水是一種極弱的 。
(2)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H2OH3O++OH-,簡寫為H2OH++OH-。
(3)水的電離是 過程。
2.水的離子積
二、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分析下列條件的改變對水的電離平衡H2OH++OH- ΔH>0的影響
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OH-) 水的電離程度 Kw
升高溫度
加入HCl(g)
加入NaOH(s)
加入活潑金屬(如Na)
加入NaHSO4(s)
三、Kw的應用
1.水的電離平衡曲線的理解與識別
(1)曲線上的任意點(如a,b,c)的Kw都 ,即c(H+)·c(OH-) ,溫度 。
(2)曲線外的任意點(如d)與曲線上任意點的Kw ,溫度 。
(3)實現曲線上點之間的轉化需保持溫度不變,改變 ;實現曲線上點與曲線外點之間的轉化一定改變溫度。
2.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或c(OH-)的計算方法
Kw表達式中c(H+)、c(OH-)均表示整個溶液中總物質的量濃度,但是一般情況下有:
(1)酸溶液中 (忽略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
(2)堿溶液中 (忽略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
(3)外界條件改變,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但由水電離出的c(H+)與水電離出的c(OH-)一定相等。
(4)室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 性,也可能呈 性。
考點01 水的離子積
【例1】在-50 ℃時,液氨的電離跟水的電離相似,存在如下電離平衡:2NH3(l) +,的平衡濃度為1×10-15 mol·L-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液氨中加入NaNH2,可使液氨的離子積變大
B.在液氨中加入NH4Cl,液氨的離子積不變
C.此溫度下液氨的離子積K為1×10-30
D.在液氨中加入金屬鈉可能有NaNH2生成
【變式1-1】下列關于水的離子積常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Kw隨溶液中c(H+)和c(OH-)的變化而變化
B.水的離子積常數Kw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是同一個物理量
C.水的離子積常數僅僅是溫度的函數,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D.水的離子積常數Kw與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是兩個沒有任何關系的物理量
【變式1-2】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純水的電離說法正確的是
A.水中濃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B.點對應為、,該溫度下,
C.M點水的電離程度大于點水的電離程度
D.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
考點02 水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
【例2】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增大,不變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氯化銨,平衡逆向移動,增大
D.將水加熱,增大,不變
【變式2-1】下列微粒對水的電離無影響的是
A.S2- B.OH- C. D.Na+
【變式2-2】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c向d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3
C.該溫度下,a點時的溶液一定是一種酸的溶液
D.該溫度下,稀釋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b的變化
考點03 水的電離平衡的應用
【例3】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Al3+的溶液中:K+、Na+、HCO、Cl-
B.=1.0×10﹣12的溶液:Na+、AlO、NO、S2﹣、SO
C.使甲基橙顯黃色的溶液:Fe2+、Cl﹣、Mg2+、SO
D.常溫下,由水電離產生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Cl﹣、CO、SO
【變式3-1】已知在t1、t2溫度下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1B.一定溫度下,改變水溶液中c平(H+)或c平(OH-)的濃度,KW不會發生變化
C.t2溫度c平(H+)為1×10-2 mol·L-1的HCl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平(H+)=1×10-10 mol·L-1
D.將t1溫度下0.1 mol·L-1的鹽酸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相應減小
【變式3-2】下列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的操作是。
A.將純水加熱至100℃ B.向水中加氫氧化鋇固體
C.向水中投入少量的鈉 D.向水中加入少量
1.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水是含極性鍵的極性分子
B.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C.純水中加入少量酸,水的電離受到抑制
D.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2.關于水的說法,下列錯誤的是
A.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B.純水的可能為6
C.時水中通入少量,恢復至,減小
D.水的電離過程的
3.常溫時,在0.01 mol·L-1的Ba(OH)2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
A.5×10-13 mol/L B.0.02 mol/L C.1×10-7 mol/L D.1×10-12 mol/L
4.下列有關水的離子積常數或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
A.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的離子積常數減小
B.完全中和的溶液,需要的溶液
C.由非電解質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氫氧化鈉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減小
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等物質的量的強酸和強堿反應得到的溶液
D.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
6.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離子積常數增大的是
A.通入少量HCl氣體 B.加入少量CuSO4固體
C.加熱 D.滴入少量NaOH溶液
7.2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005 溶液的pH=2,抑制了水的電離
B.向純水中加入NaOH固體,,促進了水的電離
C.0.005 溶液與0.0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pH=11
D.將100mL pH=5的溶液稀釋1000倍,pH=8
8.一定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能引起c向d的變化
B.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為1.0×10-13
C.該溫度下,α點時的溶液一定是一種酸的溶液
D.該溫度下,a、b兩點對應的Kw的值相等
9.已知水在25°C和100°C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A.b點溶液呈酸性
B.d點溶液中可大量存在、、、
C.B曲線對應的溫度下,溶液中水的電離度:b點>a點
D.A曲線對應的溫度下,向純水中加入少量金屬Na,可使c點溶液變為d點溶液
10.下列離子可以在指定條件下大量共存的是
A.常溫下,的溶液中:、、
B.使紫色石蔤顯紅色的溶液中:、、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
D.溶液中:、、
11.pH相同的氨水和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前者與后者相比較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無法比較
12.某溫度下,將和體積均相同的和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其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稀釋前溶液的濃度:
B.曲線Ⅱ表示的是HCl稀釋的過程
C.從b點到d點,溶液中逐漸增大
D.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 > c點
13.水的電離過程為H2OOH++OH-。在25℃、3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分別為1.0×10-14、2.1×10-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的電離是放熱過程 B.水的電離度
C.在35℃時,純水中 D.純水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電離出的的溶液中:、、、
B.在0.1 溶液中:、、
C.透明的溶液中:、、、
D.0.1 溶液:、、、
1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常溫下,水電離的的溶液:、、、
C.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
D.常溫下,在的溶液中:、、、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牡丹江市| 临猗县| 沁源县| 旅游| 南华县| 桂东县| 称多县| 绥化市| 湘潭市| 安龙县| 铜梁县| 温宿县| 化州市| 京山县| 新平| 始兴县| 邓州市| 高雄市| 韩城市| 栾川县| 吉木乃县| 台前县| 长子县| 莒南县| 金阳县| 汉中市| 香港| 宁都县| 阳江市| 乐至县| 通渭县| 芮城县| 宝坻区| 西安市| 九寨沟县| 滨海县| 武山县| 漳州市| 平远县| 隆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