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講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講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含答案)【暑假彎道超車】2024年新高二化學暑假講義+習題(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講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通過對電解質的分類,進一步掌握物質分類的方法,并能從微觀層面理解強、弱電解質的本質。
2.認識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能運用電離平衡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并預測可能的結果,樹立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
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 或 能導電的 。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以 存在, 的化合物。
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1)實驗探究鹽酸和醋酸的電離程度
取相同體積、0.1 mol·L-1的鹽酸和醋酸,完成以下實驗。
酸 0.1 mol·L-1鹽酸 0.1 mol·L-1醋酸
pH
導電能力
與鎂條反應的現象 產生無色氣泡 產生無色氣泡
實驗結論 實驗表明鹽酸中c(H+) ,說明鹽酸的電離程度 醋酸的電離程度
【易錯提醒】HCl在水中完全電離,無HCl分子,為強電解質;CH3COOH在水中部分電離 ,有醋酸分子,為弱電解質。
(2)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比較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 電離的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只能 電離的電解質
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 既有 ,又有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部分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
實例 ①大部分鹽(包括難溶性鹽); ② ,如HCl、H2SO4等; ③ ,如KOH、Ba(OH)2等 ① ,如CH3COOH、HClO等; ② ,如NH3·H2O等; ③水
【易錯提醒】
1CO2、SO2、NH3等物質溶于水能導電,是因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電解質導電,不是其本身電離出離子,故應為非電解質。單質、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無關。難溶的鹽如AgCl、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電離程度較小,是弱電解質。
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1)強電解質
完全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2)弱電解質
部分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①一元弱酸、弱堿一步電離。
如CH3COOH:CH3COOHCH3COO-+H+,
NH3·H2O:NH3·H2ONH+OH-。
②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必須分步寫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如H2CO3:H2CO3H++HCO(主),HCOH++CO(次)。
③多元弱堿分步電離 (較復雜),在中學階段要求一步寫出。
如Fe(OH)3:Fe(OH)3Fe3++3OH-。
2.電離平衡狀態
(1)概念: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弱電解質分子 與 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離子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電離過程就達到了電離平衡狀態。
(2)建立過程
(3)電離平衡的特征
3.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
(1)溫度:弱電解質的電離一般是 過程,升高溫度使電離平衡向 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 。
(2)濃度:在一定溫度下,同一弱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小,離子相互碰撞結合為分子的幾率 ,電離程度 。
(3)同離子效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 。
(4)化學反應: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發生反應的離子時,電離平衡向 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
4.改變下列條件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
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c(H+) n(H+) 電離程度 導電能力
升高溫度
加H2O
通HCl
加少量NaOH(s)
加少量CH3COONa (s)
加少量CH3COOH
三、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1.電解質溶液的導電原理
電解質在溶液中 的陰、陽離子,在電源(電場)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 移動,形成電流。
2.影響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 及離子所帶 有關,離子濃度越大,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強。
【易錯警示】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有關,比較鹽酸和醋酸的導電能力強弱,只需比較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即可。當鹽酸中離子的濃度大于醋酸中離子的濃度時,鹽酸的導電能力比醋酸溶液的強。當鹽酸中離子的濃度小于醋酸中離子的濃度時,鹽酸的導電能力則比醋酸的弱。
考點01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判斷
【例1】下列物質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A. B. C. D.
【變式1-1】下列事實能說明HA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①HA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②HA酸溶液能導電
③HA酸溶液中存在HA酸分子
④測得HA酸的pH比鹽酸pH大
⑤在漂白劑溶液中滴加HA酸能增強漂白效果
⑥0.1mol/L的HA酸溶液的pH=2
⑦大小相同的鋅粒與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HA酸反應,HA酸產生氫氣速率慢。
A.①④⑥⑦ B.③⑥⑦ C.②④⑥ D.④⑤⑥⑦
【變式1-2】下列各組物質依次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是
A.NaCl、Cl2、CH3COOH B.酒精、NH4HCO3、H2O
C.CaO、燒堿、H2CO3 D.CO、MgCl2、BaSO4
考點02 電離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
【例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B.
C. D.
【變式2-1】0.1mol/L的氨水中,關于電離平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離方程式:
B.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C.加水稀釋,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D.加熱溶液,減小
考點03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例3】在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情況能使電離平衡向左移動的是
A.加水 B.通HCl C.加NH4Cl固體 D.加CH3COOH
【變式3-1】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 H+,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醋酸的電離常數增大
B.溶液加少量的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C.的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減小
D.室溫下,欲使醋酸溶液的電離度增大,可加入少量冰醋酸
【變式3-2】下列有關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分子濃度和離子濃度相等
B.達到電離平衡時,由于分子和離子的濃度不斷發生變化,所以說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
C.電離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就可能發生移動
D.達到電離平衡后,溶液中不存在分子,只存在離子
1.下列各組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強電解質 Fe NaCl CaCO3 HNO3
弱電解質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電解質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2.下列敘述中,能說明該物質是弱電解質的是
A.熔化時不導電 B.不是離子化合物,而是共價化合物
C.水溶液的導電能力很差 D.溶液中溶質分子和電離出的離子共存
3.乙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乙酸以任意比與水互溶
B.0.1mol/L乙酸溶液的c(H+)=10-3mol/L
C.10mL1mol/L乙酸恰好與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應
D.乙酸溶液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4.下列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強電解質 NaOH溶液 CaCO3 石墨 H2SO4
弱電解質 H2CO3 CH3COOH Mg(OH)2 CH3COONH4
非電解質 乙醇 NH3 H2O 蔗糖
5.用食用白醋(醋酸濃度約為0.1mol/L)進行下列實驗,能證明醋酸為弱電解質的是
A.pH試紙顯示醋酸的pH為2~3 B.白醋能導電
C.蛋殼浸泡在白醋中有氣泡產生 D.白醋中滴加石蕊試液呈紅色
6.下列溶液中導電性最強的是
A.1L0.1mol/L醋酸 B.0.5L0.1mol/L鹽酸
C.0.1L0.1mol/LH2SO4溶液 D.2L0.1mol/LH3PO4溶液
7.下列物質中全部都是弱電解質的是
A.CH3COOH、C2H5OH、NH3 H2O B.HCl、KOH、NaHCO3
C.BaCl2、H2S、CH3COOH D.CH3COOH、H2O、NH3 H2O
8.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事實是
A.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弱
B.醋酸溶液與碳酸鈣反應,緩慢放出二氧化碳
C.醋酸溶液用水稀釋后,溶液的pH增大
D.的醋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約為
9.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A.NaOH溶液 B.鹽酸 C. Na2SO4固體 D. NaHSO4溶液
10.常溫下MOH和ROH兩種一元堿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時,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是一種強堿,是一種弱堿
B.在點,
C.稀釋前,
D.等物質的量濃度的與鹽酸反應所得溶液呈中性,則
11.某濃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OH-,若想增大的濃度,而不增大OH-的濃度,應采取的措施是
A.適當升高溫度 B.加入NH4Cl固體
C.通入NH3 D.加水稀釋
12.有關電離平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電解質在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時,分子濃度和離子的濃度相等
B.電離平衡狀態下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和質量分數均保持不變
C.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和其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過程均在進行
D.改變條件時,電離平衡會發生移動,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13.在溶液中存在:,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入少量冰醋酸,電離平衡向正向移動,保持不變
B.加入少量固體,溶液中濃度減小
C.升高溫度,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溶液減小
D.加入少量固體,減小
14.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0.1mol·L-1的CH3COOH溶液再加冰醋酸或加熱均可使CH3COO-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
B.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OH-濃度增大
C.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純醋酸,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
D.0.1mol/LCH3COOH溶液加氫氧化鈉固體,CH3COO-濃度增大
15.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講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通過對電解質的分類,進一步掌握物質分類的方法,并能從微觀層面理解強、弱電解質的本質。
2.認識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能運用電離平衡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并預測可能的結果,樹立對立統一、聯系發展和動態平衡的觀點。
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1)實驗探究鹽酸和醋酸的電離程度
取相同體積、0.1 mol·L-1的鹽酸和醋酸,完成以下實驗。
酸 0.1 mol·L-1鹽酸 0.1 mol·L-1醋酸
pH 較小 較大
導電能力 較強 較弱
與鎂條反應的現象 產生無色氣泡較快 產生無色氣泡較慢
實驗結論 實驗表明鹽酸中c(H+)更大,說明鹽酸的電離程度大于醋酸的電離程度
【易錯提醒】HCl在水中完全電離,無HCl分子,為強電解質;CH3COOH在水中部分電離 ,有醋酸分子,為弱電解質。
(2)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比較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全部電離的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
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陰、陽離子 既有陰、陽離子,又有電解質分子
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部分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
實例 ①大部分鹽(包括難溶性鹽); ②強酸,如HCl、H2SO4等; ③強堿,如KOH、Ba(OH)2等 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 ②弱堿,如NH3·H2O等; ③水
【易錯提醒】
1CO2、SO2、NH3等物質溶于水能導電,是因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電解質導電,不是其本身電離出離子,故應為非電解質。單質、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性無關。難溶的鹽如AgCl、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電離程度較小,是弱電解質。
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1.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1)強電解質
完全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2)弱電解質
部分電離,在寫電離方程式時,用“”。
①一元弱酸、弱堿一步電離。
如CH3COOH:CH3COOHCH3COO-+H+,
NH3·H2O:NH3·H2ONH+OH-。
②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必須分步寫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電離為主)。
如H2CO3:H2CO3H++HCO(主),HCOH++CO(次)。
③多元弱堿分步電離 (較復雜),在中學階段要求一步寫出。
如Fe(OH)3:Fe(OH)3Fe3++3OH-。
2.電離平衡狀態
(1)概念: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離子的濃度都不再發生變化,電離過程就達到了電離平衡狀態。
(2)建立過程
(3)電離平衡的特征
3.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
(1)溫度:弱電解質的電離一般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使電離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
(2)濃度:在一定溫度下,同一弱電解質溶液,濃度越小,離子相互碰撞結合為分子的幾率越小,電離程度越大。
(3)同離子效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減小。
(4)化學反應: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發生反應的離子時,電離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大。
4.改變下列條件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
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c(H+) n(H+) 電離程度 導電能力
升高溫度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強
加H2O 向右移動 減小 增大 增大 減弱
通HCl 向左移動 增大 增大 減小 增強
加少量NaOH(s) 向右移動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強
加少量CH3COONa (s) 向左移動 減小 減小 減小 增強
加少量CH3COOH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減小 增強
三、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1.電解質溶液的導電原理
電解質在溶液中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電源(電場)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影響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電荷多少有關,離子濃度越大,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強。
【易錯警示】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有關,比較鹽酸和醋酸的導電能力強弱,只需比較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即可。當鹽酸中離子的濃度大于醋酸中離子的濃度時,鹽酸的導電能力比醋酸溶液的強。當鹽酸中離子的濃度小于醋酸中離子的濃度時,鹽酸的導電能力則比醋酸的弱。
考點01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判斷
【例1】下列物質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完全電離的電解質為強電解質,包括強酸、強堿和大多數鹽。
【解析】A.NaCl在水中能完全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屬于強電解質,故A選;
B.水只能微弱電離,屬于弱電解質,故B不選;
C.醋酸在水中部分電離,是弱酸,屬于弱電解質,故C不選;
D.一水合氨在水中部分電離,是弱堿,屬于弱電解質,故D不選;
故選A。
【變式1-1】下列事實能說明HA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①HA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②HA酸溶液能導電
③HA酸溶液中存在HA酸分子
④測得HA酸的pH比鹽酸pH大
⑤在漂白劑溶液中滴加HA酸能增強漂白效果
⑥0.1mol/L的HA酸溶液的pH=2
⑦大小相同的鋅粒與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HA酸反應,HA酸產生氫氣速率慢。
A.①④⑥⑦ B.③⑥⑦ C.②④⑥ D.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①HA酸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說明HA酸的溶解度大,而不能證明HA酸的電離程度,所以不能證明HA酸為弱酸,①錯誤;
②HA酸溶液能導電,說明HA酸在水溶液里能電離出陰陽離子,為電解質,而不能證明HA酸的電離程度,所以不能證明HA酸為弱酸,②錯誤;
③HA酸溶液中存在HA酸分子,說明HA酸部分電離,能證明HA酸為弱電解質,故③正確;
④測得HA酸的pH比鹽酸pH大,但是不知道二者的濃度,所以不能確定HA酸是否完全電離,則不能證明HA酸為弱酸,故④錯誤;
⑤在漂白劑溶液中滴加HA酸能增強漂白效果,說明HA酸能電離出氫離子,但是不能確定HA酸是否完全電離,則不能證明HA酸為弱酸,故⑤錯誤;
⑥0.1mol/L的HA酸溶液的pH=2,說明HA酸部分電離,能證明HA酸為弱電解質,故⑥正確;
⑦大小相同的鋅粒與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HA酸反應,HA酸產生氫氣速率慢,說明HA酸中氫離子濃度小,即HA酸不完全電離,能證明HA酸為弱電解質,故⑦正確;
綜上所述③⑥⑦正確,故選B。
【變式1-2】下列各組物質依次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是
A.NaCl、Cl2、CH3COOH B.酒精、NH4HCO3、H2O
C.CaO、燒堿、H2CO3 D.CO、MgCl2、BaSO4
【答案】B
【解析】A.電解質要求屬于化合物,氯氣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A錯誤;
B.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強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的電解質、弱電解質是只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酒精、碳酸氫銨、水依次屬于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故B正確;
C.CaO是活潑金屬氧化物,在熔融態下能導電,是電解質,故C錯誤;
D.硫酸鋇屬于強電解質,故D錯誤;
故選B。
考點02 電離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
【例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NaHCO3是可溶性鹽,屬于強電解質,在溶液中電離產生Na+、,電離方程式應該為:NaHCO3=Na++,A錯誤;
B.HF是一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電離產生H+、F-,主要以電解質分子HF存在,電離方程式表示為:HFH++F-,B正確;
C.H2SO4是二元強酸,在水中完全電離產生H+、,電離方程式可表示為:H2SO4=2H++,C錯誤;
D.CH3COONH4是可溶性鹽,屬于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產生、CH3COO-,電離方程式應該為:,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變式2-1】0.1mol/L的氨水中,關于電離平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離方程式:
B.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C.加水稀釋,電離平衡正向移動
D.加熱溶液,減小
【答案】D
【解析】A.是弱堿,電離方程式:,故A正確;
B.加入NaOH固體,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B正確;
C.弱電解質“越稀越電離”,加水稀釋,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故C正確;
D.電離吸熱,加熱溶液,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增大,故D錯誤;
選D。
考點03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例3】在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情況能使電離平衡向左移動的是
A.加水 B.通HCl C.加NH4Cl固體 D.加CH3COOH
【答案】C
【解析】A.加水稀釋,氨水濃度減小,平衡向微粒數目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向右移動,A不符合題意;
B.通HCl,溶于水后電離產生的H+與OH-反應,從而減小溶液中的c(OH-),促使平衡向右移動,B不符合題意;
C.加NH4Cl固體,溶于水后使溶液中的c()增大,平衡向左移動,C符合題意;
D.加CH3COOH,電離產生的H+與OH-反應,從而減小溶液中的c(OH-),平衡向右移動,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變式3-1】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 H+,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醋酸的電離常數增大
B.溶液加少量的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C.的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減小
D.室溫下,欲使醋酸溶液的電離度增大,可加入少量冰醋酸
【答案】D
【解析】A.醋酸在溶液中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大,故A正確;
B.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溶液中的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B正確;
C.由電離常數公式可知,溶液中=,醋酸溶液稀釋時,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減小,電離常數不變, 則溶液中和的值減小,故C正確;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溶液的濃度增大,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但醋酸溶液的電離度減小,故D錯誤;
故選D。
【變式3-2】下列有關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分子濃度和離子濃度相等
B.達到電離平衡時,由于分子和離子的濃度不斷發生變化,所以說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
C.電離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就可能發生移動
D.達到電離平衡后,溶液中不存在分子,只存在離子
【答案】C
【解析】A.弱電解質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分子的濃度和離子的濃度均不變,但未必相等,故A錯誤;
B.弱電解質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分子仍然要電離為離子,離子也要結合為分子,只是二者速率相等,即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故B錯誤;
C.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是一定條件下的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可能會發生移動,故C正確;
D.弱電解質達到電離平衡時,弱電解質溶液中存在溶劑水分子和弱電解質分子,故D錯誤;
故選:C。
1.下列各組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強電解質 Fe NaCl CaCO3 HNO3
弱電解質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電解質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答案】C
【解析】A.鐵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A錯誤;
B.硫酸鋇是強電解質,B錯誤;
C.全部正確,C正確;
D.水是弱電解質,D錯誤;
故選C。
2.下列敘述中,能說明該物質是弱電解質的是
A.熔化時不導電 B.不是離子化合物,而是共價化合物
C.水溶液的導電能力很差 D.溶液中溶質分子和電離出的離子共存
【答案】D
【解析】A.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是區分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條件,而不是區分強、弱電解質的條件,A錯誤;
B.有許多共價化合物(如HCl、H2SO4等)是強電解質,B錯誤;
C.水溶液的導電能力不僅與電解質的強弱有關,還與溶液的濃度有關,C錯誤;
D.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可逆的,溶液中溶質分子和電離出的離子共存,則說明該物質是弱電解質,D正確;
故答案為D。
3.乙酸的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乙酸以任意比與水互溶
B.0.1mol/L乙酸溶液的c(H+)=10-3mol/L
C.10mL1mol/L乙酸恰好與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應
D.乙酸溶液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答案】B
【解析】A.乙酸水溶性是物理性質,不能證明是弱電解質,故A錯誤;
B.0.1mol/L的乙酸溶液的c(H+)約為10-3mol/L說明乙酸不能完全電離,可以證明是弱電解質,故B正確;
C.根據方程式可知不論酸堿強弱,只有一元酸與一元堿物質的量相等則恰好發生酸堿中和,完全反應,故C錯誤;
D.缺少條件,由于溶液濃度不確定,乙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溶液可能強也可能弱,故D錯誤;
故答案選B。
4.下列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 D
強電解質 NaOH溶液 CaCO3 石墨 H2SO4
弱電解質 H2CO3 CH3COOH Mg(OH)2 CH3COONH4
非電解質 乙醇 NH3 H2O 蔗糖
【答案】B
【解析】A.NaOH溶液屬于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A錯誤;
B.CaCO3在熔融態下能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CH3COOH屬于弱酸為弱電解質,NH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態下自身均無法電離,屬于非電解質,B正確;
C.H2O能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石墨屬于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C錯誤;
D.CH3COONH4溶于水能完全電離,所以是強電解質,D錯誤;
故答案選:B。
5.用食用白醋(醋酸濃度約為0.1mol/L)進行下列實驗,能證明醋酸為弱電解質的是
A.pH試紙顯示醋酸的pH為2~3 B.白醋能導電
C.蛋殼浸泡在白醋中有氣泡產生 D.白醋中滴加石蕊試液呈紅色
【答案】A
【分析】弱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電離的電解質,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A.若醋酸是強電解質,醋酸的濃度為0.1 mol/L時pH應該為1,現pH試紙顯示白醋的pH值為2~3,說明醋酸只有部分電離,故屬于弱電解質,A符合題意;
B.白醋能導電,說明白醋可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但不能說明醋酸是否完全電離,B不符合題意;
C.蛋殼浸泡在白醋中有氣體產生,只能說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碳酸為弱酸,但不能說明醋酸的強弱,不能說明醋酸是否為弱電解質,C不符合題意;
D.白醋中滴入石蕊試液呈紅色僅僅能說明醋酸是酸,但不能說明其強弱,不能說明醋酸是否為弱電解質,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
6.下列溶液中導電性最強的是
A.1L0.1mol/L醋酸 B.0.5L0.1mol/L鹽酸
C.0.1L0.1mol/LH2SO4溶液 D.2L0.1mol/LH3PO4溶液
【答案】C
【解析】溶液的導電性強弱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大小而不是離子的數目、離子電荷,H3PO4和醋酸為弱電解質,0.1mol/LH3PO4和0.1mol/L醋酸溶液陰、陽離子的濃度均小于0.1mol/L,離子總濃度小于0.2mol/L;HCl為強電解質,0.1mol/L鹽酸中H+和Cl 的濃度均為0.1mol/L,離子總濃度等于0.2mol/L;H2SO4為強電解質,0.1mol/LH2SO4溶液中H+的濃度為0.2mol/L,SO的濃度為0.1mol/L,離子總濃度等于0.3mol/L,0.1mol/LH2SO4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最大,導電性最強,故選C。
7.下列物質中全部都是弱電解質的是
A.CH3COOH、C2H5OH、NH3 H2O B.HCl、KOH、NaHCO3
C.BaCl2、H2S、CH3COOH D.CH3COOH、H2O、NH3 H2O
【答案】D
【分析】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部分電離的是弱電解質,據此分析判斷。
【解析】A.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C2H5OH在熔融狀態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導電,是非電解質;NH3 H2O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故A不選;
B.HCl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KOH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故B不選;
C.BaCl2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H2S氣體溶于水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CH3COOH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故C不選;
D.CH3COOH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H2O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NH3 H2O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故D選;
故選D。
8.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事實是
A.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弱
B.醋酸溶液與碳酸鈣反應,緩慢放出二氧化碳
C.醋酸溶液用水稀釋后,溶液的pH增大
D.的醋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約為
【答案】D
【解析】A.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離子濃度有關,與電解質的強弱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醋酸溶液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說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但不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故B不符合題意;
C.無論醋酸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稀釋醋酸溶液,氫離子濃度都降低,溶液的pH都增大,所以不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故C不符合題意;
D.0.1mol L-1的CH3COOH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約為0.001mol/L,說明醋酸只有部分發生電離,在其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所以能說明醋酸是弱電解質,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9.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A.NaOH溶液 B.鹽酸 C. Na2SO4固體 D. NaHSO4溶液
【答案】A
【解析】A.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與H+反應,促使平衡正向移動,c(In-)增大,溶液呈黃色,A符合題意;
B.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鹽酸,增大溶液中的c(H+),使平衡逆向移動,c(HIn)增大,溶液呈紅色,B不符合題意;
C.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Na2SO4固體,由于Na2SO4呈中性,對平衡不產生影響,溶液的顏色不變,C不符合題意;
D.在指示劑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相當于加入H+,從而增大溶液中的c(H+),使平衡逆向移動,c(HIn)增大,溶液呈紅色,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常溫下MOH和ROH兩種一元堿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時,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是一種強堿,是一種弱堿
B.在點,
C.稀釋前,
D.等物質的量濃度的與鹽酸反應所得溶液呈中性,則
【答案】C
【解析】A.ROH開始的pH=13,稀釋100倍pH=11,則ROH為強堿,MOH開始的pH=12,稀釋100倍pH=11,則MOH為弱堿,A正確;
B.由ROH=R++OH-,MOHM++OH-可知,在x點,兩種溶液的pH相等,則c(OH-)相等,則c(M+)=c(R+),B正確;
C.根據選項A分析可知ROH為強堿,MOH為弱堿。稀釋前,c(ROH)=0.1 mol/L,c(MOH)>0.01 mol/L,則c(ROH)<10c(MOH),C錯誤;
D.MOH為弱堿,等物質的量濃度的MOH與鹽酸反應,假設等體積的兩種物質反應,則所得溶液呈酸性,要使所得溶液呈中性,則堿應該稍微過量,所以堿的體積應該大于酸,D正確;
故選C。
11.某濃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OH-,若想增大的濃度,而不增大OH-的濃度,應采取的措施是
A.適當升高溫度 B.加入NH4Cl固體
C.通入NH3 D.加水稀釋
【答案】B
【解析】A.升高溫度,平衡向右移動,c()、c(OH-)都增大,A錯誤;
B.加入NH4Cl固體,相當于增大c(),平衡向左移動,c(OH-)減小,但c()仍較原來增大,因平衡移動只能減小其增大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抵消它增大的部分,B正確;
C.通入NH3平衡向右移動,c()、c(OH-)都增大,C錯誤;
D.加水稀釋,平衡右移,c()、c(OH-)均減小,D錯誤;
故選B。
12.有關電離平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電解質在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時,分子濃度和離子的濃度相等
B.電離平衡狀態下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和質量分數均保持不變
C.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和其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過程均在進行
D.改變條件時,電離平衡會發生移動,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答案】A
【解析】A. 電解質在溶液中達到電離平衡后,各種分子和離子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但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 電離平衡狀態下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和質量分數均保持不變,是動態平衡,故B正確;
C. 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弱電解質分子電離成離子和其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過程均在進行,速率不等于0,故C正確;
D. 電離平衡的建立是有條件的,改變條件時,電離平衡會發生移動,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故D正確;
故選A。
13.在溶液中存在:,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入少量冰醋酸,電離平衡向正向移動,保持不變
B.加入少量固體,溶液中濃度減小
C.升高溫度,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溶液減小
D.加入少量固體,減小
【答案】D
【解析】A.加入少量冰醋酸,濃度增大,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不變,A正確;
B.加入少量固體,中和溶液中的氫離子,使溶液中濃度減小,B正確;
C.升高溫度,促進電離,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增大,減小,C正確;
D.,加入少量固體,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減小,不變,則增大,D錯誤;
故答案選:D。
14.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0.1mol·L-1的CH3COOH溶液再加冰醋酸或加熱均可使CH3COO-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
B.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OH-濃度增大
C.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純醋酸,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增大
D.0.1mol/LCH3COOH溶液加氫氧化鈉固體,CH3COO-濃度增大
【答案】C
【分析】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醋酸電離程度增大。
【解析】A.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冰醋酸或加熱,平衡正向移動,均可使CH3COO-的物質的量增大,溶液體積幾乎不變,CH3COO-的物質的量濃度增大,A正確;
B.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醋酸電離氫離子個數增多,但溶液體積增大的幅度大于氫離子物質的量增加的幅度, c(H+)減小,c(OH-)增大,B正確;
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純醋酸,平衡正向移動,正向移動消耗的醋酸的量小于增加醋酸的量,醋酸電離程度減小,C錯誤;
D.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氫氧化鈉固體,平衡正向移動,醋酸根離子增多,溶液體積幾乎不變,醋酸根濃度增大,D正確;
故選C。
15.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B
【解析】A.加入水,溶液被稀釋,平衡正向移動,促進醋酸電離,A錯誤;
B.加入少量NaOH固體,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正確;
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HCl是強電解質,加入后溶液中c(H+)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達到新的平衡,溶液中增大,C錯誤;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溶液中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錯誤;
故選B。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成市| 光泽县| 临清市| 乌鲁木齐县| 凤台县| 阳江市| 黎平县| 伊吾县| 濉溪县| 策勒县| 孟州市| 宾川县| 佛学| 罗源县| 阳曲县| 临澧县| 望城县| 龙川县| 扶绥县| 江门市| 南阳市| 遂昌县| 湘潭市| 化州市| 双柏县| 增城市| 额尔古纳市| 庄河市| 龙里县| 璧山县| 武宣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安徽省| 雅安市| 吉水县| 垫江县| 宜宾县| 镇安县| 乌兰察布市| 东宁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