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二單元 認識物質的構成第一節 原子第2課時 計量原子的質量和原子、離子、分子克拉,源自古希臘語,指角豆樹,其種子——稻子豆,具有近乎一致的質量。由于鉆石比較小,缺少合適的計量標準和儀器,古希臘人就想到了以稻子豆為標準,每顆鉆石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就是鉆石的克拉值。這樣可以非常方便地比較鉆石的質量大小。可以體會,克拉是個相對質量數值。若一顆鉆石相當于兩個稻子豆重,就說它的克拉值是2。“克拉”之道鉆石質量的計量克拉新知導學:一個鎂原子的質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984kg一個硅原子的質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4648kg一個硫原子的質量: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312kgSiMgS任務一 理解相對原子質量觀察體會借取智慧(1)學校要10000張(500張為一包)復印紙,只需要打報告寫20包,就可以了。(2)商店要進2400雙襪子(12雙為1打),只要200打就可以了。(3)鉆石的計量單位是“克拉( 0.0002kg為1克拉), 0.0004kg的鉆石就是2克拉的鉆石。數字過大或者過小,書寫、使用都不方便。讓我們看看生活中化繁為簡的例子。以1.66 x 10-27kg為一份,鎂原子,硅原子,硫原子的質量可以怎么表示?應用智慧一個鎂原子的質量:3.984 x 10-26kg一個硅原子的質量:4.648 x 10-26kg一個硫原子的質量:5.312 x 10-26kg1.66 x 10-27kg3.984 x 10-26kg1.66 x 10-27kg4.648 x 10-26kg鎂原子5.312 x 10-26kg硅原子硫原子1.66 x 10-27kg=24= 28=321.66 x 10-27kg是什么?碳12原子質量(1.993 x10-26kg)的1/12我們得到這個比值是叫 。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碳12原子質量的1/12單位1,一般省略=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種類 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 中子數氫 1 1 0碳 12 6 6氧 16 8 8鈉 23 11 12磷 31 15 16硫 32 16 16鐵 56 26 30計算公式2: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 + 中子數活動1 討論相對原子質量和質子數、中子數之間的關系[化學史天地]我國的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鈰、鉺、鍺、鋅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任務二 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思考】電子在核外的空間里做高速的運動。它們會相互碰撞打架嗎?電子在核外運動有沒有可遵循的規律呢?電子的分層排布 :電子在離核遠近不同的區域運動。能量高低 低 → 高離核遠近 近 → 遠電子層 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活動2 認識核外電子的運動電子是如何運動的?284+14以硅原子Si為例次外層表示每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內數字表示質子數質子帶正電荷原子結構示意圖特點:圓圈里的數字=圈外數字之和,用化學語言解釋為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第三層(或最外層)有沒有一種簡潔的方法將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表示出來呢 活動3 探究電子分層排布規律分析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你能發現每一層核外電子的排布有哪些規律?②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①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③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第一層是最外層時最多排2個電子)電子分層排布規律+11氫原子硼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氟原子2+532+642+752+862+978+1448+1558+1668+1772222硅原子 磷原子 硫原子 氯原子+22氦原子氖原子2+1088+1882氬原子2+312+42鋰原子 鈹原子鈉原子 鎂原子 鋁原子8+1118+1228+133222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稀有氣體原子穩定結構原子都有形成穩定結構的趨勢分析部分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有何特點(2)在化學反應中是易得還是易失電子?原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與其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金屬原子 非金屬原子 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 電子數 一般少于 4個 一般等于或多于4個 8個(氦為2個)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情況 易失去電子 易得到電子 不易失電子,也不易得電子核外電子得失情況鈉 + 氯氣 氯化鈉 點燃活動4 根據原子的結構分析,氯化鈉是怎樣形成的?任務三 探究離子的形成Na(鈉原子)8+11128+1772Cl(氯原子)氯化鈉(NaCl)的形成過程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多數金屬原子易 電子,形成帶 電荷的 離子;多數非金屬原子易電子,形成帶 電荷的 離子。失正陽得負陰最外層電子數<4最外層電子數>4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純凈物,一般都是由離子構成的。氯化鎂MgCl2 氯化鈉NaCl硫化鈉Na2S 氧化鋇BaO數字前,符號后,電荷為1必須省略不寫。鎂離子:表示為鋰離子:表示為鋁離子:表示為Al3+Mg2+硫離子:表示為氧離子:表示為Li+S2-O2-先寫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數及電性。 離子符號的寫法: Mg2+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表示2個鎂離子(鎂離子的個數)離子符號的意義2分 子 原 子 離 子不同點相同點 聯 系 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小;不斷運動;有間隔不帶電,在化學變化中可分不帶電,在化學變化中 不 可 分帶電的微粒分子 原子 離子分解構成得失電子活動5 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與離子、分子有何異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多識一點 原子和中子還可以再分嗎原子可以再分為質子、中子和電子,那么質子、中子和電子能否再分 1964年,科學家首次提出了夸克模型,認為質子、中子由更小的夸克構成。這一模型的提出,成功地解釋了許多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僅利用大型粒子對撞機證明了夸克的存在,更發現與所有已知的質子、中子、電子等亞原子粒子不同,夸克帶有分數電荷且都是兩兩成對或三三成群。夸克的發現不僅刷新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知,也再次激發了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熱情。隨著眾多亞原子粒子不斷被發現,人類逼近微觀世界本質的步伐也越來越快。特性離子分子得失電子構成相對原子質量構成結構示意圖原子課堂小結1.如圖為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獲得的信息是( )A. 鈉原子的核外第一層有1 個電子B. 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1 個電子C. 鈉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為11,中子數為0D. 鈉原子的核外有2 層電子B課堂練習2. 第112號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5。關于該原子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12,核外電子數為173B.該原子實際質量是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285倍C.該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都是112D.該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73,核外電子數為112D課堂練習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氯化鈉由離子構成B.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C.氯化鈉形成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核內質子數D.金屬原子一般容易失去電子使次外層變成最外層達到穩定結構C課堂練習4.如圖是六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 。(3)屬于離子的是_________。A、C、EB、FC、E課堂練習5.根據如圖所示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該圖表示的是原子,x值為 ,該原子的符號是 。 (2)如果該圖表示的是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x值為 。(3)如果該圖表示的是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x值為 。 10Ne128課堂練習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