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講 功和功率素養目標 1.認識功和功率的概念.(物理觀念) 2.掌握功的計算公式以及功率的兩個公式P=和P=Fv.(物理觀念) 3.掌握正、負功的判斷方法.(科學思維) 4.理解機車啟動的兩種方式并能進行相關計算.(科學思維)一、功1.定義: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2.做功的兩個要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3.公式:W=Flcos α.如圖所示.(1)l為力的作用點的位移,α是力與位移方向之間的夾角.(2)該公式只適用于恒力做功.4.功的正、負(1)當0°≤α<90°時,W>0,力對物體做正功.(2)當α=90°時,W=0,力對物體不做功.(3)當90°<α≤180°時,W<0,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者說物體克服這個力做了功.二、功率1.定義:功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2.物理意義:描述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3.公式(1)P=,P為時間t內的平均功率.(2)P=Fvcos_α(α為F與v的夾角).①v為平均速度,則P為平均功率.②v為瞬時速度,則P為瞬時功率.4.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1)額定功率:動力機械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最大功率.(2)實際功率:動力機械實際工作時輸出的功率,要求小于或等于額定功率.1.思維辨析(1)物體受力越大,位移越大,力對物體做功越多.( )(2)功有正、負,但正、負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大小.( )(3)摩擦力可以對物體做正功. ( )(4)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矢量和. ( )(5)作用力做正功時,反作用力一定做負功. ( )2.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m1A.W1>W2 B.W1C.W1=W2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3.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兩物體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A沿著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體運動.兩物體分別到達地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B.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C.重力的瞬時功率PA=PBD.重力的瞬時功率PA考點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計算1.功的正、負的判斷方法2.恒力做功的計算方法3.功率的理解與計算(1)平均功率:=.(2)瞬時功率:P=F·v·cos α.典例1 如圖所示,質量為m=2 kg的木塊在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斜面足夠長,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則前2 s內重力的平均功率和2 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分別為( )A.48 W,24 W B.24 W,48 WC.24 W,12 W D.12 W,24 W1.[正負功的判斷](多選)如圖所示,木塊M上表面是水平的,當木塊m置于M上,并與M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下滑,在下滑的過程中( )A.M對m的支持力做負功B.M對m的摩擦力做負功C.m所受的合外力對m做負功D.m的機械能守恒2.[功率的理解和計算](多選)如圖所示,四個小球質量分別為mA=mB=2m、mC=mD=m,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處以相同的速率分別豎直下拋、豎直上拋、平拋和斜拋,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關于這四個小球從拋出到落地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飛行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相同B.C、D兩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同C.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重力對四個小球做的功均相同D.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重力對小球A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考點 機車啟動的兩種模型1.模型一:以恒定功率啟動(1)動態過程(2)這一過程的P t圖像和v t圖像如圖所示. 2.模型二:以恒定加速度啟動(1)動態過程(2)這一過程的P t圖像和v t圖像如圖所示. 典例2 目前,上海有若干輛超級電容車試運行,運行中無需連接電纜,只需在乘客上車間隙充電30 s~1 min,就能行駛3~5 km.假設有一輛超級電容車,質量m=2×103 kg,額定功率P=60 kW,當超級電容車在平直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Ff是車重力的0.1倍,取g=10 m/s2.(1)超級電容車在此路面上行駛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超級電容車從靜止開始,保持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這一過程能維持多長時間?(3)若超級電容車從靜止開始,保持額定功率做加速運動,50 s后達到最大速度,求此過程中超級電容車的位移大小.1.[對公式P=Fv的理解]如圖所示,高速公路上汽車定速巡航(即保持汽車的速率不變)通過路面abcd,其中ab段為平直上坡路面,bc段為水平路面,cd段為平直下坡路面.不考慮整個過程中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b段汽車的輸出功率逐漸減小B.汽車在ab段的輸出功率比bc段的大C.在cd段汽車的輸出功率逐漸減小D.汽車在cd段的輸出功率比bc段的大2.[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模型]某汽車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勻加速啟動,最后做勻速運動.已知汽車的質量為m,額定功率為P,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為v1,勻速運動的速度為vm,所受阻力為f,如圖所示是反映汽車的速度隨時間及功率、牽引力和加速度隨速度變化的圖像,其中不正確的是( )課題研究 計算變力做功的常用方法方法Ⅰ.微元法質量為m的木塊在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運動一周克服摩擦力做功Wf=f·Δx1+f·Δx2+f·Δx3+…=f(Δx1+Δx2+Δx3+…)=f·2πR.典例1 (多選)如圖所示,擺球質量為m,懸線長度為L,把懸線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設在擺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大小F阻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做功為mgLB.懸線的拉力做功為0C.空氣阻力做功為-mgLD.空氣阻力做功為-F阻πL方法Ⅱ.圖像法一水平拉力拉著一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位移為x1,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拉力所做的功W=(F0+F1)x1.典例2 如圖所示,建筑工地常使用打樁機將圓柱體打入地下一定深度,設定某打樁機每次打擊過程對圓柱體做功相同,圓柱體所受泥土阻力f與進入泥土深度h成正比(即f=kh,k為常量),圓柱體自重及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打樁機第一次打擊過程使圓柱體進入泥土深度為h1,則打樁機第n次打擊過程使圓柱體進入泥土深度為( )A.h1 B.nh1C.h1 D.(-)h1方法Ⅲ.平均力法彈簧由伸長x1被繼續拉至伸長x2的過程中,克服彈力做功W=·(x2-x1).典例3 (多選)如圖所示,A、B質量分別為m和M,B系在固定于墻上的水平輕彈簧的另一端,并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將B向右拉離平衡位置x后,無初速度釋放,在以后的運動中A、B保持相對靜止,則在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中( )A.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為B.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為C.摩擦力對A做功為D.摩擦力對A做功為方法Ⅳ.等效轉換法恒力F把物塊從A拉到B,繩子對物塊做功W=F·.典例4 (多選)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豎直桿上套著一個滑塊,滑塊用輕繩系著繞過光滑的定滑輪O.現以大小、方向不變的拉力F拉繩,使滑塊從A點由靜止開始上升,滑塊運動到C點時速度最大.已知滑塊的質量為m,滑輪O到豎直桿的距離為d,∠OAO′=37°,∠OCO′=53°,重力加速度為g(已知sin 37°=0.6,cos 37°=0.8).則( )A.拉力F大小為mgB.拉力F大小為mgC.滑塊由A到C的過程中輕繩對滑塊做功mgdD.滑塊由A到C的過程中輕繩對滑塊做功mgd答案及解析1.思維辨析(1)物體受力越大,位移越大,力對物體做功越多.(×)(2)功有正、負,但正、負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大小.(×)(3)摩擦力可以對物體做正功. (√)(4)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矢量和. (×)(5)作用力做正功時,反作用力一定做負功. (×)2.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m1A.W1>W2 B.W1C.W1=W2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答案:C3.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兩物體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A沿著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體運動.兩物體分別到達地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B.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C.重力的瞬時功率PA=PBD.重力的瞬時功率PA答案:D考點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計算典例1 如圖所示,質量為m=2 kg的木塊在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斜面足夠長,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則前2 s內重力的平均功率和2 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分別為( )A.48 W,24 W B.24 W,48 WC.24 W,12 W D.12 W,24 W解析:木塊所受的合外力F合=mgsin θ-μmgcos θ=4 N,木塊的加速度a==2 m/s2,前2 s內木塊的位移x=at2=×2×22 m=4 m,所以重力在前2 s內做的功為W=mgxsin θ=2×10×4×0.6 J=48 J,重力在前2 s內的平均功率==24 W,木塊在2 s末的速度v=at=2×2 m/s=4 m/s,2 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P=mgvsin θ=2×10×4×0.6 W=48 W,選項B正確.故選B.1.[正負功的判斷](多選)如圖所示,木塊M上表面是水平的,當木塊m置于M上,并與M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靜止開始下滑,在下滑的過程中( )A.M對m的支持力做負功B.M對m的摩擦力做負功C.m所受的合外力對m做負功D.m的機械能守恒解析:分析木塊m的受力可知,支持力與速度間夾角為鈍角,摩擦力與速度間夾角為銳角,故A正確,B錯誤.整體沿斜面加速下滑,木塊m所受合外力對m一定做正功,故C錯誤.由整體受力分析可知整體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a=gsin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整體所受合外力等于其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這表明木塊m所受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與其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即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所以支持力與摩擦力對木塊m所做的總功為零,即除重力外其他力對木塊m做功為零,其機械能守恒,故D正確.答案:AD2.[功率的理解和計算](多選)如圖所示,四個小球質量分別為mA=mB=2m、mC=mD=m,在距地面相同的高度處以相同的速率分別豎直下拋、豎直上拋、平拋和斜拋,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關于這四個小球從拋出到落地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飛行過程中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相同B.C、D兩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同C.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重力對四個小球做的功均相同D.從開始運動至落地,重力對小球A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解析:由于四個小球在飛行過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則四個小球的加速度均等于重力加速度,則由Δv=gΔt可知單位時間內,四個小球的速度變化量相同,A正確;由于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則小球的機械能守恒,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mv,解得四個小球落地瞬間的速度大小均為v=,但由于C、D兩球落地瞬間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不等,則重力的瞬時功率不相等,B錯誤;由題意知,WGA=2mgh、WGB=2mgh、WGC=mgh、WGD=mgh,C錯誤;由題意可知,小球A做豎直下拋運動,則小球A在空中運動時間最短,而重力做功最多,所以平均功率最大,D正確.答案:AD考點 機車啟動的兩種模型典例2 目前,上海有若干輛超級電容車試運行,運行中無需連接電纜,只需在乘客上車間隙充電30 s~1 min,就能行駛3~5 km.假設有一輛超級電容車,質量m=2×103 kg,額定功率P=60 kW,當超級電容車在平直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Ff是車重力的0.1倍,取g=10 m/s2.(1)超級電容車在此路面上行駛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超級電容車從靜止開始,保持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這一過程能維持多長時間?(3)若超級電容車從靜止開始,保持額定功率做加速運動,50 s后達到最大速度,求此過程中超級電容車的位移大小.解析:(1)當超級電容車速度達到最大時,超級電容車的牽引力與阻力平衡,即F=Ff,Ff=kmg=2 000 N又P=Ffvm解得vm=30 m/s.(2)超級電容車做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1-Ff=ma解得F1=3 000 N設超級電容車剛達到額定功率時的速度為v1,有P=F1v1解得v1==20 m/s設超級電容車勻加速運動的時間為t,則v1=at,解得t=40 s.(3)從靜止到達到最大速度的整個過程牽引力與阻力做功由動能定理得Pt2-Ffx=mv解得x=1 050 m.答案:(1)30 m/s (2)40 s (3)1 050 m1.[對公式P=Fv的理解]如圖所示,高速公路上汽車定速巡航(即保持汽車的速率不變)通過路面abcd,其中ab段為平直上坡路面,bc段為水平路面,cd段為平直下坡路面.不考慮整個過程中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b段汽車的輸出功率逐漸減小B.汽車在ab段的輸出功率比bc段的大C.在cd段汽車的輸出功率逐漸減小D.汽車在cd段的輸出功率比bc段的大解析:在ab段,根據平衡條件可知,牽引力F1=mgsin θ+f,所以在ab段汽車的輸出功率P1=F1v,則P1不變;在bc段的牽引力F2=f,bc段的輸出功率P2=F2v答案:B2.[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模型]某汽車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勻加速啟動,最后做勻速運動.已知汽車的質量為m,額定功率為P,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為v1,勻速運動的速度為vm,所受阻力為f,如圖所示是反映汽車的速度隨時間及功率、牽引力和加速度隨速度變化的圖像,其中不正確的是( )解析:定性分析,汽車開始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達到額定功率時,勻加速結束,然后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直至最后做勻速運動,即汽車運動過程中開始加速度不變,后來加速度逐漸減小,最后加速度為零,故D錯誤,符合題意.定量分析,汽車做勻加速運動時有F-f=ma,已知勻加速剛結束時速度為v1,有P=Fv1,則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為v1=;汽車最后做勻速運動時有F=f、P=Fvm,則最后勻速運動的速度為vm=.在v 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車開始加速度不變,后來逐漸減小,最終為0,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開始汽車功率逐漸增加且加速度不變,則汽車的牽引力不變,故P=Fv,P v圖像中的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后來功率恒定且為額定功率,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汽車牽引力開始大小不變,然后逐漸減小,最后牽引力等于阻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答案:D課題研究 計算變力做功的常用方法典例1 (多選)如圖所示,擺球質量為m,懸線長度為L,把懸線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設在擺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大小F阻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做功為mgLB.懸線的拉力做功為0C.空氣阻力做功為-mgLD.空氣阻力做功為-F阻πL解析: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選項A正確;懸線拉力方向總與運動方向垂直,不做功,選項B正確;空氣阻力大小不變,方向總與運動方向相反,做的功等于力與運動路程的乘積,選項D正確,C錯誤.答案:ABD典例2 如圖所示,建筑工地常使用打樁機將圓柱體打入地下一定深度,設定某打樁機每次打擊過程對圓柱體做功相同,圓柱體所受泥土阻力f與進入泥土深度h成正比(即f=kh,k為常量),圓柱體自重及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打樁機第一次打擊過程使圓柱體進入泥土深度為h1,則打樁機第n次打擊過程使圓柱體進入泥土深度為( )A.h1 B.nh1C.h1 D.(-)h1解析: 由題意可知,阻力f與深度h成正比,則f h圖像如圖所示,f h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阻力所做的功,每次打樁機對圓柱體做的功相同,每次打擊過程所對應的f h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相等,由數學知識可知,h1∶h2∶h3∶…∶hn=1∶∶∶…∶,所以打樁機第n次打擊過程使圓柱體進入泥土深度為hn-hn-1=(-)h1,選項D正確.答案:D典例3 (多選)如圖所示,A、B質量分別為m和M,B系在固定于墻上的水平輕彈簧的另一端,并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將B向右拉離平衡位置x后,無初速度釋放,在以后的運動中A、B保持相對靜止,則在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中( )A.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為B.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值為C.摩擦力對A做功為D.摩擦力對A做功為解析:剛釋放時,A、B加速度最大,以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kx=(M+m)am,解得am=,此時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對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fm=mam=,故A錯誤,B正確;在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A受的摩擦力隨位移增大而線性減小到零,所以摩擦力對A做的功為W=·x=,故C錯誤,D正確.答案:BD典例4 (多選)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豎直桿上套著一個滑塊,滑塊用輕繩系著繞過光滑的定滑輪O.現以大小、方向不變的拉力F拉繩,使滑塊從A點由靜止開始上升,滑塊運動到C點時速度最大.已知滑塊的質量為m,滑輪O到豎直桿的距離為d,∠OAO′=37°,∠OCO′=53°,重力加速度為g(已知sin 37°=0.6,cos 37°=0.8).則( )A.拉力F大小為mgB.拉力F大小為mgC.滑塊由A到C的過程中輕繩對滑塊做功mgdD.滑塊由A到C的過程中輕繩對滑塊做功mgd解析:滑塊到C點時速度最大,其所受合力為零,則有Fcos 53°-mg=0,解得F=mg,故A正確,B錯誤;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拉力F做的功等于輕繩拉力對滑塊做的功,滑輪與A間的繩長L1=,滑輪與C間的繩長L2=,滑輪右側繩子增加的長度ΔL=L1-L2=-=,拉力做功W=FΔL=mgd,故C正確,D錯誤.答案:AC(共44張PPT)第1講 功和功率第五章 機械能理清教材 強基固本答案答案重難考點 全線突破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課題研究 提升能力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謝 謝 觀 看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講義第五章第1講 功和功率(含解析).docx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課件第五章 第1講功和功率(共44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