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3.3 影子的秘密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說教材01.說教學重、難點04.說學情02.說教法、學法05.說教學目標03.說教學過程06.目錄CONTENTS07.說板書設計說教材第一部分《影子的秘密》是小學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中第三課的內容,說學情第二部分學生在第2課中已經了解了影子在一天之中的變化情況,知道了影子方向和長短兩個維度上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和太陽位置變化有關系,但是學生依然較難理解太陽位置的變化(高低和方向)是如何影響影子的變化(方向和長短)的,這需要學生對影子的成像原理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在本課,學生將再一次進行模擬實驗,該實驗涉及兩個變量——阻擋物和光源,并涉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學生將因此受到一些控制變量法的啟蒙。說教學目標第三部分科學觀念:知道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光源、阻擋物和屏(星現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和阻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科學思維:能設計對比實驗來研究影子的變化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實踐:能用實驗研究影子的形成和變化秘密。根據實驗發現,實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掌握模仿和創作不同手影的方法。態度責任:分工合作,樂于參與,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興趣。積極尋找改變影子的方法,體會創作手影帶來的樂趣。說教學重、難點第四部分重點了解產生影子的條件和過程,通過模擬實驗,理解產生影子的要素光源和阻擋物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難點理解在模擬實驗中控制一個變量不變,改變其他變量的方法,例如保持阻擋物擺放位置不變,改變光源。說教法、學法第五部分學法:合作探究法、發現法教法:實驗法、討論法說教學過程第六部分科學聚焦01我們已經觀察到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 科學探索02探索一:產生影子實驗材料手電筒木圓柱利用右邊的材料做模擬實驗,產生影子。想一想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影子產生的條件注意:影子所在方向與光源的方向總是相反。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實驗材料手電筒木圓柱利用右邊的材料繼續做模擬實驗,讓影子發生變化。想一想影子怎樣才能發生變化?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影子短影子長影子更長結論:影子的長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關,光源直射遮擋物時,影子短;光源斜射遮擋物時,影子長;斜射的角度越小,影子就越長。(1)光的照射角度與影子的變化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結論: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從不同的側面照射同一個物體,得到的影子的形狀會不同。(2)光照射物體的不同側面影子的變化。注意:并不是從不同側面照射物體時,所有物體的影子都是不同的,例如,球體無論從哪個側面照射,其形成的影子都是球形的。探索二:讓影子發生變化遮擋物離光源近,影子大;遮擋物離光源遠,影子小。(3)物體與光源的距離遠近與影子的變化結論:影子的大小和遮擋物離光源的遠近有關。遮擋物離光源近,影子大;遮擋物離光源遠,影子小。科學研討03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光源、遮擋物、屏是影子產生的條件(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影子可以發生哪些變化?影子的位置、方向隨著光源的位置而變化。影子的形狀,與遮擋物的側面形狀有關。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的變化有什么關系?太陽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課堂總結04說板書設計第七部分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