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第六章第2講 動量守恒定律(課件 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第六章第2講 動量守恒定律(課件 講義)

資源簡介

第2講 動量守恒定律
素養目標 1.知道動量守恒的條件.(物理觀念) 2.明確碰撞的概念和碰撞的分類.(物理觀念) 3.知道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的一般步驟.(科學思維) 4.能夠用動量守恒定律解決碰撞、爆炸和反沖問題.(科學思維) 5.體會用守恒的思想分析物理問題的方法,體會自然界的和諧與統一.(科學思維)
一、動量守恒定律
1.內容:如果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這就是動量守恒定律.
2.表達式
(1)p=p′,系統相互作用前的總動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總動量p′.
(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作用前的動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動量和.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動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二、碰撞、反沖和爆炸問題
1.碰撞
(1)概念:碰撞是指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持續時間很短,而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現象.
(2)特點:在碰撞現象中,一般都滿足內力遠大于外力,可認為相互碰撞的物體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
(3)分類
分類 動量是否守恒 機械能是否守恒
彈性碰撞 守恒 守恒
非彈性碰撞 守恒 有損失
完全非彈性碰撞 守恒 損失最大
2.反沖運動
(1)物體在內力作用下分裂為兩個不同部分,并且這兩部分向相反方向運動的現象.
(2)反沖運動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較大,通常可以用動量守恒定律來處理.
3.爆炸問題
(1)爆炸與碰撞類似,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很大,且遠大于系統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統動量守恒.
(2)爆炸過程中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計,作用后從相互作用前的位置以新的動量開始運動.
1.思維辨析
(1)系統動量不變是指系統的動量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
(2)系統的動量守恒時,機械能也一定守恒.( )
(3)當質量相等時,發生完全彈性碰撞的兩個球碰撞前后速度交換.( )
(4)光滑水平面上的兩球做相向運動,發生正碰后兩球均變為靜止,于是可以斷定碰撞前兩球的動量大小一定相等.( )
(5)只要系統內存在摩擦力,系統的動量就不可能守恒.( )
2.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木塊B與水平桌面間的接觸是光滑的,子彈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塊后留在其中,將彈簧壓縮到最短.若將子彈、木塊和彈簧合在一起作為系統,則此系統在從子彈開始射入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整個過程中(  )
A.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B.動量不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C.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D.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
3.(多選)半徑相等的兩個小球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若A球的質量大于B球的質量,發生彈性碰撞前,兩球的動能相等,碰撞后兩球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
A.A球的速度為零,B球的速度不為零
B.B球的速度為零,A球的速度不為零
C.兩球的速度均不為零
D.兩球的速度方向均與原方向相反,兩球的動能仍相等
考點 動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1.適用條件
(1)理想守恒: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則系統動量守恒.
(2)近似守恒:系統受到的合力不為零,但當內力遠大于外力時,系統的動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分方向守恒:系統在某個方向上所受合力為零時,系統在該方向上動量守恒.
2.動量守恒定律的“五性”
矢量性 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為矢量方程,解題時應選取統一的正方向
相對性 各物體的速度必須是相對同一參考系的速度(一般是相對于地面)
同時性 動量是一個瞬時量,表達式中的p1、p2、…必須是系統中各物體在相互作用前同一時刻的動量,p′1、p′2、…必須是系統中各物體在相互作用后同一時刻的動量
系統性 研究的對象是相互作用的兩個或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普適性 不僅適用于低速宏觀系統,也適用于高速微觀系統
3.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的步驟
典例1 (2024·黃岡中學檢測)人和冰車的總質量為M,另有一個質量為m的堅固木箱,開始時人坐在冰車上靜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某一時刻人將原來靜止在冰面上的木箱以速度v推向前方彈性擋板,木箱與擋板碰撞后又反向彈回,設木箱與擋板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的損失,人接到木箱后又以速度v將木箱推向擋板,如此反復多次,試求人推多少次木箱后將不可能再接到木箱.(已知M∶m=31∶2)
1.[對動量和沖量的理解](多選)使甲、乙兩條形磁鐵隔開一段距離,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極正對著乙的S極,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兩者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現同時釋放甲和乙,在它們相互接近過程中的任一時刻(  )
A.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
B.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
C.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相等
D.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
2.[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甲、乙兩小孩各乘一輛小車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勻速相向行駛,速度大小均為v0=6 m/s,甲車上有質量m=1 kg的小球若干個,甲和他的小車及小車上小球的總質量M1=50 kg,乙和他的小車的總質量M2=30 kg.為避免相撞,甲不斷地將小球以相對地面v′=16.5 m/s的水平速度拋向乙,且被乙接住,假如某一次甲將小球拋出且被乙接住后,剛好可保證兩車不相撞.則甲總共拋出的小球個數是(  )
A.12 B.13
C.14 D.15
考點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1.碰撞問題遵守的三條原則
(1)動量守恒:p1+p2=p′1+p′2.
(2)動能不增加:Ek1+Ek2≥E′k1+E′k2.
(3)速度要符合實際情況
①碰前兩物體同向運動,若要發生碰撞,則應有v后>v前,碰后原來在前的物體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兩物體同向運動,則應有v′前≥v′后.
②碰前兩物體相向運動,碰后兩物體的運動方向不可能都不改變.
2.彈性碰撞模型
情境 發生彈性碰撞的兩個物體碰撞前、后系統動量守恒,動能守恒,如圖所示,若兩物體質量分別為m1和m2,碰前速度分別為v1、v2,碰后速度分別為v′1、v′2
規律 動量守恒 m1v1+m2v2=m1v′1+m2v′2
機械能守恒 m1v+m2v=m1v′+m2v′
結果 v′1=2-v1, v′2=2-v2
討論 若v2=0,則v′1=v1, v′2=v1
m1=m2 v′1=0, v′2=v1 質量相等,交換速度
m1>m2 v′1>0,v′2>0,且v′2>v′1 大碰小,一起跑
m1<m2 v′1<0,v′2>0 小碰大,要反彈
m1 m2 v′1≈v′1,v′2≈2v1 極大碰極小,大不變,小加倍(碰后小質量物體的速率為大質量物體原速率的2倍)
m1 m2 v′1≈-v1,v′2≈0 極小碰極大,大不變,小等速率反彈
3.完全非彈性碰撞模型
情境 如圖所示,若兩物體質量分別為m1和m2,碰前速度分別為v1、v2,碰后兩物體的速度相同,為v共
規律 動量守恒 m1v1+m2v2=(m1+m2)v共
有機械能損失(完全非彈性碰撞時系統損失的動能最多) 損失的動能ΔEk=m1v+m2v-(m1+m2)v
結果 v共=,ΔEk=(v1-v2)2
典例2 (2022·湖南卷)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線轟擊氫核,發現這種射線是由質量與質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組成.如圖所示,中子以速度v0分別碰撞靜止的氫核和氮核,碰撞后氫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設碰撞為彈性正碰,不考慮相對論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碰撞后氮核的動量比氫核的小
B.碰撞后氮核的動能比氫核的小
C.v2大于v1
D.v2大于v0
1.[彈性碰撞的計算]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向右運動,與質量為4m的靜止小球B發生碰撞,碰撞后小球A以速率v=kv0(k為待定系數且0A.C.k<或k≥ D.02.[碰撞可能性分析](多選)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小球A和B沿同一直線運動,已知碰前兩球動量分別為pA=12 kg·m/s,pB=13 kg·m/s,當A追上B發生碰撞后它們動量的變化分別是ΔpA和ΔpB,下列數值可能正確的是(  )
A.ΔpA=-3 kg·m/s,ΔpB=3 kg·m/s
B.ΔpA=-24 kg·m/s,ΔpB=24 kg·m/s
C.ΔpA=-5 kg·m/s,ΔpB=5 kg·m/s
D.ΔpA=4 kg·m/s,ΔpB=-4 kg·m/s
考點 爆炸和反沖
1.爆炸及其特點
概念 一個物體由于內力的巨大作用而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的過程
特點 動量 守恒 由于爆炸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的,爆炸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遠遠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過程中,系統的動量守恒
動能 增加 在爆炸過程中,由于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動能,所以爆炸后系統的總動能增加
位置 不變 爆炸的時間極短,因而在爆炸過程中,物體產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忽略不計,即認為位置不變
2.反沖運動及其特點
概念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如果一個靜止的物體在內力的作用下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向某個方向運動,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特點 作用原理 反沖運動是系統內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產生的效果
動量守恒 反沖運動中系統不受外力或內力遠大于外力,所以反沖運動遵循動量守恒定律
動能增加 反沖運動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動能,所以系統的總動能增加
典例3 (2024·湖南漢壽一中模擬)(多選)如圖所示,在返回艙距地面1 m時,返回艙底部的四臺反推發動機同時點火,使其著地速度減為零,實現“軟著陸”.已知返回艙的質量為3 t(含航天員,不考慮推進劑噴出對質量的影響),在距地面1 m時的速度為10 m/s,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遠遠大于返回艙的速度),共噴出推進劑的質量為10 kg,每臺發動機可以產生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4.5×104 N的恒定推力.若發動機的工作時間等于返回艙的落地時間,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則在返回艙距地面1 m后的著地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天員受到返回艙的作用力等于航天員重力的6倍
B.航天員受到返回艙的作用力等于航天員重力的5倍
C.反推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3.6×103 m/s
D.反推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0.9×103 m/s
1.[爆炸與平拋運動的綜合應用]斜向上發射的炮彈在最高點爆炸(爆炸時間極短)成質量均為m的兩塊碎片,其中一塊碎片沿原來的方向飛去.已知炮彈爆炸時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炮彈爆炸前的動能為E,爆炸后系統的機械能增加了,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量,則兩塊碎片落地點間的距離為(  )
A. B.
C. D.2
2.[反沖運動的應用]2022年9月2日凌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中國航天員此次出艙活動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前沿科技——空間站核心艙機械臂.假設一個連同裝備共90 kg的航天員,離開空間站太空行走,在離飛船12 m的位置與空間站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裝備中有一個高壓氣源,能以60 m/s的速度噴出氣體.航天員為了能在2 min內返回空間站,他需要在開始返回的瞬間至少一次性向后噴出氣體的質量是(不計噴出氣體后航天員和裝備質量的變化)(  )
A.0.1 kg B.0.13 kg
C.0.15 kg D.0.16 kg
課題研究 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決“人船模型”問題
1.“人船模型”問題的特征
兩個原來靜止的物體發生相互作用時,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則動量守恒.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任一時刻兩物體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質量的反比.這樣的問題即為“人船模型”問題.
2.“人船模型”的特點
(1)兩物體滿足動量守恒定律:m1v1-m2v2=0.
(2)運動特點:人動船動,人靜船靜,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兩物體的位移滿足:m-M=0,x人+x船=L,即x人=L,x船=L.
(3)應用此關系時要注意一個問題:公式中v1和v2一般都是相對地面而言的.
3.類“人船模型”
  
典例 (多選)如圖所示,繩長為l,小球質量為m,小車質量為M,將小球向右拉至水平后放手,則(水平面光滑)(  )
A.系統的總動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時刻小球與小車的動量等大反向或都為零
C.小球不能向左擺到原高度
D.小車向右移動的最大距離為
變式 如圖所示,氣球下面有一根長繩,一個質量為m1=50 kg的人抓在氣球下方,氣球和長繩的總質量為m2=20 kg,長繩的下端剛好和水平面接觸,當靜止時人離地面的高度為h=5 m.如果這個人開始沿繩向下滑,當他滑到繩下端時,他離地面的高度是(可以把人看作質點)(  )
A.5 m B.3.6 m
C.2.6 m D.8 m
答案及解析
1.思維辨析
(1)系統動量不變是指系統的動量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2)系統的動量守恒時,機械能也一定守恒.(×)
(3)當質量相等時,發生完全彈性碰撞的兩個球碰撞前后速度交換.(√)
(4)光滑水平面上的兩球做相向運動,發生正碰后兩球均變為靜止,于是可以斷定碰撞前兩球的動量大小一定相等.(√)
(5)只要系統內存在摩擦力,系統的動量就不可能守恒.(×)
2.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木塊B與水平桌面間的接觸是光滑的,子彈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塊后留在其中,將彈簧壓縮到最短.若將子彈、木塊和彈簧合在一起作為系統,則此系統在從子彈開始射入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整個過程中(  )
A.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B.動量不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C.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D.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
解析:子彈射入木塊是瞬間完成的,這個過程相當于子彈與木塊發生一次完全非彈性碰撞,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一部分動能轉化為內能;之后木塊(連同子彈)壓縮彈簧,將其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這個過程機械能守恒,但動量不守恒,由于左側擋板的支持力的沖量作用,使系統的動量不斷減少,所以整個過程中,動量和機械能均不守恒.
答案:B
3.(多選)半徑相等的兩個小球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運動.若A球的質量大于B球的質量,發生彈性碰撞前,兩球的動能相等,碰撞后兩球的運動狀態可能是(  )
A.A球的速度為零,B球的速度不為零
B.B球的速度為零,A球的速度不為零
C.兩球的速度均不為零
D.兩球的速度方向均與原方向相反,兩球的動能仍相等
解析:在動能相同的情況下,根據p=可知pA>pB,系統總動量方向與A球運動方向相同,根據動量守恒可知,A、C項正確,B項錯誤;若碰后兩球反向,動能仍相等,則系統總動量方向改變,D項錯誤.
答案:AC
考點 動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
典例1 (2024·黃岡中學檢測)人和冰車的總質量為M,另有一個質量為m的堅固木箱,開始時人坐在冰車上靜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某一時刻人將原來靜止在冰面上的木箱以速度v推向前方彈性擋板,木箱與擋板碰撞后又反向彈回,設木箱與擋板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的損失,人接到木箱后又以速度v將木箱推向擋板,如此反復多次,試求人推多少次木箱后將不可能再接到木箱.(已知M∶m=31∶2)
解析:人推木箱的過程,對于人和木箱組成的系統,由動量守恒定律有,第1次推木箱前后,0=Mv1-mv,第2次推木箱前后,Mv1+mv=Mv2-mv,…,第n次推木箱前后,Mvn-1+mv=Mvn-mv,n個式子相加得(n-1)mv=Mvn-nmv,所以vn==v,依題意可知vn≥v,則有n≥8.25,所以n=9.
答案:9次
1.[對動量和沖量的理解](多選)使甲、乙兩條形磁鐵隔開一段距離,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極正對著乙的S極,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兩者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現同時釋放甲和乙,在它們相互接近過程中的任一時刻(  )
A.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
B.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
C.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相等
D.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
解析:對甲、乙兩條形磁鐵分別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甲=,a乙=,由于m甲>m乙,所以a甲μm乙g,合力方向向左,合沖量方向向左,所以合動量方向向左,顯然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B、D正確,C錯誤.
答案:BD
2.[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甲、乙兩小孩各乘一輛小車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勻速相向行駛,速度大小均為v0=6 m/s,甲車上有質量m=1 kg的小球若干個,甲和他的小車及小車上小球的總質量M1=50 kg,乙和他的小車的總質量M2=30 kg.為避免相撞,甲不斷地將小球以相對地面v′=16.5 m/s的水平速度拋向乙,且被乙接住,假如某一次甲將小球拋出且被乙接住后,剛好可保證兩車不相撞.則甲總共拋出的小球個數是(  )
A.12 B.13
C.14 D.15
解析:規定甲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兩車剛好不相撞,則兩車速度相等,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0-M2v0=(M1+M2)v,解得v=1.5 m/s,對甲、小車及從甲車上拋出的小球,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v0=(M1-n·m)v+n·mv′,解得n=15,D正確.
答案:D
考點 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
典例2 (2022·湖南卷)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線轟擊氫核,發現這種射線是由質量與質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組成.如圖所示,中子以速度v0分別碰撞靜止的氫核和氮核,碰撞后氫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設碰撞為彈性正碰,不考慮相對論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碰撞后氮核的動量比氫核的小
B.碰撞后氮核的動能比氫核的小
C.v2大于v1
D.v2大于v0
解析:設中子的質量為m,氫核的質量為m,氮核的質量為14m,設中子和氫核碰撞后中子速度為v3,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1+mv3
mv=mv+mv
聯立解得v1=v0
設中子和氮核碰撞后中子速度為v4,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14mv2+mv4
mv=·14mv+mv
聯立解得v2=v0
可得v1=v0>v2
碰撞后氫核的動量為pH=mv1=mv0
氮核的動量為pN=14mv2=
可得pN>pH
碰撞后氫核的動能為EkH=mv=mv
氮核的動能為EkN=·14mv=
可得EkH>EkN
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彈性碰撞的計算]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向右運動,與質量為4m的靜止小球B發生碰撞,碰撞后小球A以速率v=kv0(k為待定系數且0A.C.k<或k≥ D.0解析:A球與B球第一次碰撞過程中,設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kv0+4mvB,碰撞過程中系統總動能不會增加,則mv≥m(kv0)2+×4mv,要使A球能與B球再次發生碰撞,則小球A碰后返回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即kv0>vB,聯立解得答案:A
2.[碰撞可能性分析](多選)光滑水平面上,有兩個小球A和B沿同一直線運動,已知碰前兩球動量分別為pA=12 kg·m/s,pB=13 kg·m/s,當A追上B發生碰撞后它們動量的變化分別是ΔpA和ΔpB,下列數值可能正確的是(  )
A.ΔpA=-3 kg·m/s,ΔpB=3 kg·m/s
B.ΔpA=-24 kg·m/s,ΔpB=24 kg·m/s
C.ΔpA=-5 kg·m/s,ΔpB=5 kg·m/s
D.ΔpA=4 kg·m/s,ΔpB=-4 kg·m/s
解析:從動量的角度看,四個選項都滿足ΔpA=-ΔpB,即動量都守恒.從速度的角度看,A追上B發生碰撞,碰撞后B的速度要增大,即v′B>vB,故ΔpB>0,故D項錯誤.從動能的角度看,由Ek=可知,碰前系統動能Ek=+=+,而B選項中p′A=-12 kg·m/s,p′B=37 kg·m/s,則碰后系統動能E′k=+>Ek,故A、C項均正確,B項錯誤.
答案:AC
考點 爆炸和反沖
典例3 (2024·湖南漢壽一中模擬)(多選)如圖所示,在返回艙距地面1 m時,返回艙底部的四臺反推發動機同時點火,使其著地速度減為零,實現“軟著陸”.已知返回艙的質量為3 t(含航天員,不考慮推進劑噴出對質量的影響),在距地面1 m時的速度為10 m/s,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遠遠大于返回艙的速度),共噴出推進劑的質量為10 kg,每臺發動機可以產生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4.5×104 N的恒定推力.若發動機的工作時間等于返回艙的落地時間,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則在返回艙距地面1 m后的著地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天員受到返回艙的作用力等于航天員重力的6倍
B.航天員受到返回艙的作用力等于航天員重力的5倍
C.反推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3.6×103 m/s
D.反推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速度為v=0.9×103 m/s
解析:設返回艙加速度為a,單個發動機推力為F,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4F-Mg=Ma,代入數據解得a=5g,對航天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艙-mg=ma,代入數據解得F艙=6mg,故A正確,B錯誤;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返回艙落地時間t==0.2 s,由題意知反推發動機推進劑的噴出速度為v(遠遠大于返回艙的速度),設發動機噴出推進劑的總質量為Δm,以噴出的質量為Δm的推進劑為研究對象,根據動量定理有4Ft=Δmv,解得v==3.6×103 m/s,故C正確,D錯誤.故選AC.
1.[爆炸與平拋運動的綜合應用]斜向上發射的炮彈在最高點爆炸(爆炸時間極短)成質量均為m的兩塊碎片,其中一塊碎片沿原來的方向飛去.已知炮彈爆炸時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為H,炮彈爆炸前的動能為E,爆炸后系統的機械能增加了,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量,則兩塊碎片落地點間的距離為(  )
A. B.
C. D.2
解析:炮彈炸裂前質量為2m,設炸裂前速度為v,則v=,炮彈在最高點爆炸,設炸裂后的兩碎片速度分別為v1、v2,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則2mv=mv1+mv2,爆炸后系統的機械能增加了,則E+E=mv+mv,聯立解得v1=,v2=,由H=gt2得,兩塊碎片落地所用時間均為t=,兩塊碎片落地點間的距離為x=(v1-v2)t=,B正確.
答案:B
2.[反沖運動的應用]2022年9月2日凌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中國航天員此次出艙活動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前沿科技——空間站核心艙機械臂.假設一個連同裝備共90 kg的航天員,離開空間站太空行走,在離飛船12 m的位置與空間站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裝備中有一個高壓氣源,能以60 m/s的速度噴出氣體.航天員為了能在2 min內返回空間站,他需要在開始返回的瞬間至少一次性向后噴出氣體的質量是(不計噴出氣體后航天員和裝備質量的變化)(  )
A.0.1 kg B.0.13 kg
C.0.15 kg D.0.16 kg
解析:設噴出氣體后航天員及裝備相對空間站的速度大小為u,航天員連同裝備的總質量為M,一次性向后噴出氣體的質量是m,則u==0.1 m/s.噴出的氣體相對空間站的速度大小為v,對于噴氣過程,取噴出的氣體速度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Mu=0,解得m=0.15 kg,故C正確.
答案:C
課題研究 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決“人船模型”問題
典例 (多選)如圖所示,繩長為l,小球質量為m,小車質量為M,將小球向右拉至水平后放手,則(水平面光滑)(  )
A.系統的總動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時刻小球與小車的動量等大反向或都為零
C.小球不能向左擺到原高度
D.小車向右移動的最大距離為
解析:系統只是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為零,豎直方向的合力不為零,故水平方向的動量守恒,而總動量不守恒,A錯誤,B正確;根據水平方向的動量守恒及機械能守恒得,小球仍能向左擺到原高度,C錯誤;小球相對于小車的最大位移為2l,根據“人船模型”,系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設小球水平方向的平均速度為vm,小車水平方向的平均速度為vM,mvm-MvM=0,兩邊同時乘以運動時間t,mvmt-MvMt=0,即mxm=MxM,又xm+xM=2l,解得小車向右移動的最大距離為,D正確.
答案:BD
變式 如圖所示,氣球下面有一根長繩,一個質量為m1=50 kg的人抓在氣球下方,氣球和長繩的總質量為m2=20 kg,長繩的下端剛好和水平面接觸,當靜止時人離地面的高度為h=5 m.如果這個人開始沿繩向下滑,當他滑到繩下端時,他離地面的高度是(可以把人看作質點)(  )
A.5 m B.3.6 m
C.2.6 m D.8 m
解析:當人滑到繩下端時,如圖所示,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1=m2,且h1+h2=h.解得h1≈1.4 m,所以他離地高度H=h-h1=3.6 m,故選項B正確.
答案:B(共49張PPT)
第2講 動量守恒定律
第六章 碰撞與動量守恒
理清教材 強基固本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重難考點 全線突破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課題研究 提升能力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謝 謝 觀 看
O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土默特右旗| 连南| 泾源县| 武义县| 曲麻莱县| 凌云县| 慈溪市| 宜宾县| 洛南县| 宁蒗| 宣化县| 阿拉善右旗| 泰宁县| 政和县| 通化市| 屏东市| 隆回县| 邢台县| 宝山区| 府谷县| 东乡县| 平武县| 七台河市| 晋宁县| 山西省| 嵩明县| 龙里县| 兴文县| 韩城市| 若羌县| 陆川县| 无棣县| 太仆寺旗| 铜山县| 防城港市| 浦县| 中西区| 五常市| 双峰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