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第八章第2講 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課件 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第八章第2講 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課件 講義)

資源簡介

素養目標 1.通過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電路特點等電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重在培養學生的能量觀念.(物理觀念)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會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科學思維) 3.通過探究電源兩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體會圖像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作用.(科學思維)
一、串、并聯電路的規律
項目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路
電流 I=I1=I2=…=In I=I1+I2+…+In
電壓 U=U1+U2+…+Un U=U1=U2=…=Un
總電阻 R總=R1+R2+…+Rn =++…+
功率分配 = =
二、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1.電源
電源是把負電荷從正極搬到負極的一種裝置;從能的轉化角度看,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2.電動勢
(1)定義: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非靜電力把1 C的正電荷在電源內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所做的功.
(2)表達式:E=.
(3)物理意義: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3.內阻
電源內部也是由導體組成的,也有電阻,叫作電源的內阻,它是電源的另一重要參數.
三、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1.內容:閉合電路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
3.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
(1)關系式:U=E-Ir.
(2)U I圖像如圖所示.
①當電路斷路即I=0時,縱坐標的截距為電源電動勢.
②當外電路電壓為U=0時,橫坐標的截距為短路電流.
③圖線斜率的絕對值為電源的內阻.
1.思維辨析
(1)電動勢的大小反映了電源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強弱.( )
(2)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與電源的體積無關,與外電路無關.( )
(3)電路中某電阻增大,該電阻的功率一定增大.( )
(4)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路端電壓越大.( )
(5)在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電源的輸出功率越大.( )
2.(多選)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Ⅰ為某一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U I圖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相連組成閉合電路,由圖像可知(  )
A.電源的電動勢為3 V,內阻為0.5 Ω
B.電阻R的阻值為1 Ω
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4 W
D.電源的效率為50%
3.(2019·江蘇卷)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2 Ω.斷開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3 V;閉合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2 V,則電源的內阻r為(  )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考點 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1.電路動態分析的常用方法
(1)程序判斷法: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按以下步驟分析:
(2)“串反并同”法:所謂“串反”,即某一電阻增大(減小)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增大);所謂“并同”,即某一電阻增大(減小)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減小).
(3)極限法:因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動引起電路變化的問題,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滑至兩個極端,讓電阻最大或電阻為零,然后再討論有關問題.
(4)特殊值法:對有些復雜難以直接判斷的問題,可采用特殊值代入幫助分析.
2.電路動態分析的一般步驟
(1)弄清局部電路變化所引起的局部電路電阻的變化.
(2)根據局部電路電阻的變化,確定整個電路的外電阻如何變化.
(3)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總=,確定電路總電流如何變化.
(4)由U內=I總r確定電源內電壓如何變化.
(5)由U=E-U內確定路端電壓如何變化.
(6)確定支路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各支路的電流如何變化.
典例1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后,在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的過程中(  )
A.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
B.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增大
C.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流表的示數減小
D.電壓表的示數減小,電流表的示數增大
1.[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不變,不變
B.變大,變大
C.變大,不變
D.變大,不變
2.[含容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r=1 Ω,R0=3 Ω,R1=7.5 Ω,R2=3 Ω,R3=2 Ω,電容器的電容C=2 μF.開始時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
B.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是3 V
C.將開關S斷開,穩定后電容器極板所帶的電荷量是3.6×10-6 C
D.將開關S斷開至電路穩定的過程中通過R0的電荷量是9.6×10-6 C
考點 電源的功率和效率
1.電源的功率和效率
電源總功率 任意電路:P總=EI=P出+P內
純電阻電路:P總=I2(R+r)=
電源內部消耗的功率 P內=I2r=P總-P出
電源的輸出功率 任意電路:P出=UI=P總-P內
純電阻電路:P出=I2R=
P出與外電阻R的關系
電源的效率 任意電路:η=×100%=×100%
純電阻電路:η=×100%
2.等效電源
把含有電源、電阻的部分電路等效為新的“電源”,其“電動勢”“內阻”如下:
(1)兩點間斷路時的電壓等效為電動勢E′.
(2)兩點短路時的電流為等效短路電流I′短,等效內電阻r′=.
常見電路等效電源如下:
圖例 等效情況
E′=E,r′=R+r
E′=E,r′=
                
典例2 某一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圖乙中圖線是電路中的電源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5 Ω,定值電阻R0=3 Ω.求:
(1)當R為何值時,R消耗的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2)當R為何值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1.[電源的輸出功率與效率的計算]如圖所示為某閉合電路電源的輸出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像,由此圖像可以判斷 (  )
A.電源的內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為9 W
B.電源的效率最大為50%
C.輸出功率最大時,外電路的總電阻為4 Ω
D.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
2.[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r=3 Ω,甲圖中R0=1 Ω,乙圖中額定輸出功率P0=2 W的直流電動機線圈內阻R′0=1 Ω.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1時,可使甲電路輸出功率最大;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2時,可使乙電路輸出功率最大,且此時電動機剛好正常工作.則(  )
A.R1=0 B.R1=1.5 Ω
C.R2=1.5 Ω D.R2=2 Ω
考點 兩類U I圖像的比較及應用
項目 電源的U I圖像 電阻的U I圖像
圖像
物理意義 路端電壓隨電流的變化規律 電阻兩端電壓隨電流的變化規律
截距 與縱軸交點表示電源電動勢E,與橫軸交點表示短路電流 過坐標軸原點,表示沒有電壓時電流為零
斜率的絕對值 內電阻r 電阻大小
坐標的乘積UI 表示電源的輸出功率 表示電阻消耗的功率
坐標的U、I比值 表示外電阻的大小,不同點對應的外電阻大小不同 每一點對應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電阻的大小不變
             
典例3 (2024·北京通州區統考)圖甲為某電源的U I圖線,圖乙為某元件的U I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電源的內阻為5.0 Ω
B.該元件的電阻隨著其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減小
C.當該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它的電阻約為2.5 Ω
D.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該元件的功率約為0.3 W
1.[電路功率的比較]如圖甲、乙所示小燈泡的規格都相同,兩個電路的電池也相同.乙圖中每個小燈泡的亮度都明顯比甲圖中一個小燈泡暗,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關于甲、乙兩個電路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路端電壓大
B.甲圖中的干路電流大
C.甲圖中電源的總功率大
D.甲圖中電源的效率低
2.[兩類U I圖像的應用]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a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b為某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現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可知 (  )
A.該電阻的阻值為2.0 Ω
B.該電源的電動勢為6.0 V,內阻為0.5 Ω
C.該電源的路端電壓為4.0 V,輸出功率為4.0 W
D.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電源的輸出功率可能增大
答案及解析
1.思維辨析
(1)電動勢的大小反映了電源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強弱.(×)
(2)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與電源的體積無關,與外電路無關.(√)
(3)電路中某電阻增大,該電阻的功率一定增大.(×)
(4)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路端電壓越大.(√)
(5)在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電源的輸出功率越大.(×)
2.(多選)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Ⅰ為某一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U I圖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相連組成閉合電路,由圖像可知(  )
A.電源的電動勢為3 V,內阻為0.5 Ω
B.電阻R的阻值為1 Ω
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4 W
D.電源的效率為50%
答案:ABC
3.(2019·江蘇卷)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2 Ω.斷開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3 V;閉合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2 V,則電源的內阻r為(  )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解析:當S斷開后,電壓表讀數為U=3 V,可認為電動勢E=3 V,當S閉合后,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E=U′+Ir,且I=,整理得電源內阻r==1 Ω,選項A正確.
答案:A
考點 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典例1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后,在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的過程中(  )
A.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
B.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增大
C.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流表的示數減小
D.電壓表的示數減小,電流表的示數增大
解析:解法一:程序判斷法.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R0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總電流變大,電源的內電壓變大,外電壓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小,R1兩端的電壓變大,R2兩端的電壓變小,電流表的示數變小,A項正確.
解法二:“串反并同”法.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R0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因電壓表與電流表都與R0“間接并聯”,故由“串反并同”法知,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A項正確.故選A.
1.[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不變,不變
B.變大,變大
C.變大,不變
D.變大,不變
解析:因為==R1,且R1不變,所以不變,不變;因為=R2,且R2變大,所以變大,但==R1+r,所以不變;因為=R2+R1,所以變大,又==r,故不變.選項A、C、D正確.
答案:ACD
2.[含容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r=1 Ω,R0=3 Ω,R1=7.5 Ω,R2=3 Ω,R3=2 Ω,電容器的電容C=2 μF.開始時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
B.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是3 V
C.將開關S斷開,穩定后電容器極板所帶的電荷量是3.6×10-6 C
D.將開關S斷開至電路穩定的過程中通過R0的電荷量是9.6×10-6 C
解析:開關S閉合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電容器C兩端電壓等于R3兩端電壓U3,已知電路總電阻R=+r=4 Ω,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干路電流I==1.5 A,路端電壓U=E-Ir=4.5 V,則U3=U=1.8 V,此時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1=CU3=3.6×10-6 C,且上極板帶負電,下極板帶正電,故A、B錯誤.開關S斷開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穩定后電容器C兩端電壓等于R2兩端電壓U2,此時U2=R2=3 V,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2=CU2=6×10-6 C,且上極板帶正電,下極板帶負電,故通過R0的電荷量Q=Q1+Q2=9.6×10-6 C,故C錯誤,D正確.
答案:D
考點 電源的功率和效率
典例2 某一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圖乙中圖線是電路中的電源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5 Ω,定值電阻R0=3 Ω.求:
(1)當R為何值時,R消耗的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2)當R為何值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解析:(1)由題圖乙知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分別為:E=20 V,r =Ω=7.5Ω把R。等效為電源內阻,當R=r十R。=10.5R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即R消耗功率最大,最大值為:
(2)當r=R+R。,即R=4.5Q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
=2×(3+4.5) W≈13.3 W.
答案:(1)10.5 Ω 9.5 W (2)4.5 Ω 13.3 W
1.[電源的輸出功率與效率的計算]如圖所示為某閉合電路電源的輸出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像,由此圖像可以判斷 (  )
A.電源的內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為9 W
B.電源的效率最大為50%
C.輸出功率最大時,外電路的總電阻為4 Ω
D.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電流為1.5 A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這時內阻消耗的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為9 W,電源的效率為50%,這時電源的總功率為18 W,根據P=IE,可求得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D項正確;由Pr=I2r可知,電源的內阻為4 Ω,由于不確定外電路是不是純電阻電路,因此C項錯誤;隨著電流的增大,內阻消耗功率增大,A項錯誤;隨著電流的減小,電源的效率增大,B項錯誤.
答案:D
2.[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r=3 Ω,甲圖中R0=1 Ω,乙圖中額定輸出功率P0=2 W的直流電動機線圈內阻R′0=1 Ω.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1時,可使甲電路輸出功率最大;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2時,可使乙電路輸出功率最大,且此時電動機剛好正常工作.則(  )
A.R1=0 B.R1=1.5 Ω
C.R2=1.5 Ω D.R2=2 Ω
解析:對于題圖甲,當電路的外電阻等于內阻時電路的輸出功率最大,所以R1=r-R0=2 Ω;對于題圖乙,設電路中電流為I,則電源的輸出功率P輸出=EI-I2r,根據數學知識可知當I==2 A時,P輸出有最大值Pmax=12 W,由題意知此時電動機正常工作,設電動機兩端電壓為UM,有UMI=I2R′0+P0,解得UM=3 V,電源內電壓U內=Ir=6 V,R2兩端電壓U2=E-UM-U內=3 V,所以R2==1.5 Ω,故C正確,A、B、D錯誤.
答案:C
考點 兩類U I圖像的比較及應用
典例3 (2024·北京通州區統考)圖甲為某電源的U I圖線,圖乙為某元件的U I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電源的內阻為5.0 Ω
B.該元件的電阻隨著其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減小
C.當該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它的電阻約為2.5 Ω
D.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該元件的功率約為0.3 W
解析:根據U=E-Ir可知題圖甲中圖線縱截距是電源電動勢,所以電源電動勢為E=1.5 V,根據圖像可知內阻為圖像斜率的絕對值,則該電源的內阻為r= Ω= Ω,故A錯誤;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圖乙中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就代表元件的電阻,則從圖乙中可知,隨著元件兩端電壓的增大,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就越大,電阻也就越大,故B錯誤;由題圖乙可得,當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流過元件的電流為0.7 A,則根據歐姆定律可得,元件電阻為R== Ω= Ω,故C錯誤;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將甲、乙兩圖線表示在同一圖像中,如圖所示,兩U I圖線的交點即該元件的工作電壓和電流,故從圖中可以看出元件的工作電壓和電流為U=0.5 V,I=0.6 A,所以該元件的功率約為P=UI=0.5×0.6 W=0.3 W,故D正確.故選D.
1.[電路功率的比較]如圖甲、乙所示小燈泡的規格都相同,兩個電路的電池也相同.乙圖中每個小燈泡的亮度都明顯比甲圖中一個小燈泡暗,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關于甲、乙兩個電路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路端電壓大
B.甲圖中的干路電流大
C.甲圖中電源的總功率大
D.甲圖中電源的效率低
解析:乙圖兩個燈泡并聯,所以電阻小于甲圖中一個燈泡的電阻,由I=,可知乙圖中的干路電流更大,由U=E-Ir,乙圖電源內阻分壓更大,路端電壓更小,故A正確,B錯誤;由電源總功率P=EI,可知甲圖中電源總功率小,故C錯誤;電源效率η==,可知乙圖中電源效率低,故D錯誤.
答案:A
2.[兩類U I圖像的應用]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a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b為某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現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可知 (  )
A.該電阻的阻值為2.0 Ω
B.該電源的電動勢為6.0 V,內阻為0.5 Ω
C.該電源的路端電壓為4.0 V,輸出功率為4.0 W
D.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電源的輸出功率可能增大
解析:由直線b可知,外電阻R== Ω=4 Ω,故A錯誤;由直線a可知,電源電動勢E=6.0 V,短路電流I短=3.0 A,電源內阻r== Ω=2 Ω,故B錯誤;路端電壓為4.0 V,干路電流為1.0 A,電源的輸出功率為P出=UI=4.0×1.0 W=4.0 W,故C正確;電源的內阻為r=2 Ω,電阻R=4 Ω,當外電阻R外與內阻r相等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可知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一定減小,故D錯誤.
答案:C(共41張PPT)
第2講 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
第八章 恒定電流
理清教材 強基固本
答案
答案
解析
重難考點 全線突破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謝 謝 觀 看
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宣恩县| 通州市| 兴安盟| 涿州市| 阳原县| 酉阳| 岗巴县| 宜都市| 山阴县| 徐闻县| 泽普县| 广德县| 广东省| 五莲县| 雷波县| 叶城县| 岳普湖县| 连州市| 湟源县| 张北县| 临猗县| 平潭县| 长乐市| 神池县| 旬阳县| 新津县| 株洲县| 裕民县| 德江县| 宜黄县| 措美县| 临城县| 龙山县| 任丘市| 布尔津县| 乌拉特中旗| 宁蒗| 弥渡县| 佛山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