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素養目標 1.通過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電路特點等電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重在培養學生的能量觀念.(物理觀念) 2.理解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會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科學思維) 3.通過探究電源兩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體會圖像法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作用.(科學思維)一、串、并聯電路的規律項目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電路電流 I=I1=I2=…=In I=I1+I2+…+In電壓 U=U1+U2+…+Un U=U1=U2=…=Un總電阻 R總=R1+R2+…+Rn =++…+功率分配 = =二、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1.電源電源是把負電荷從正極搬到負極的一種裝置;從能的轉化角度看,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2.電動勢(1)定義: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非靜電力把1 C的正電荷在電源內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所做的功.(2)表達式:E=.(3)物理意義:反映電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本領大小的物理量.3.內阻電源內部也是由導體組成的,也有電阻,叫作電源的內阻,它是電源的另一重要參數.三、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1.內容:閉合電路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3.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1)關系式:U=E-Ir.(2)U I圖像如圖所示.①當電路斷路即I=0時,縱坐標的截距為電源電動勢.②當外電路電壓為U=0時,橫坐標的截距為短路電流.③圖線斜率的絕對值為電源的內阻.1.思維辨析(1)電動勢的大小反映了電源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強弱.( )(2)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與電源的體積無關,與外電路無關.( )(3)電路中某電阻增大,該電阻的功率一定增大.( )(4)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路端電壓越大.( )(5)在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電源的輸出功率越大.( )2.(多選)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Ⅰ為某一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U I圖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相連組成閉合電路,由圖像可知( )A.電源的電動勢為3 V,內阻為0.5 ΩB.電阻R的阻值為1 Ω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4 WD.電源的效率為50%3.(2019·江蘇卷)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2 Ω.斷開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3 V;閉合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2 V,則電源的內阻r為( )A.1 Ω B.2 ΩC.3 Ω D.4 Ω考點 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1.電路動態分析的常用方法(1)程序判斷法: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思路,按以下步驟分析:(2)“串反并同”法:所謂“串反”,即某一電阻增大(減小)時,與它串聯或間接串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減小(增大);所謂“并同”,即某一電阻增大(減小)時,與它并聯或間接并聯的電阻中的電流、兩端電壓、電功率都將增大(減小).(3)極限法:因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動引起電路變化的問題,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滑至兩個極端,讓電阻最大或電阻為零,然后再討論有關問題.(4)特殊值法:對有些復雜難以直接判斷的問題,可采用特殊值代入幫助分析.2.電路動態分析的一般步驟(1)弄清局部電路變化所引起的局部電路電阻的變化.(2)根據局部電路電阻的變化,確定整個電路的外電阻如何變化.(3)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總=,確定電路總電流如何變化.(4)由U內=I總r確定電源內電壓如何變化.(5)由U=E-U內確定路端電壓如何變化.(6)確定支路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各支路的電流如何變化.典例1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后,在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的過程中( )A.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B.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增大C.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流表的示數減小D.電壓表的示數減小,電流表的示數增大1.[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不變,不變B.變大,變大C.變大,不變D.變大,不變2.[含容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r=1 Ω,R0=3 Ω,R1=7.5 Ω,R2=3 Ω,R3=2 Ω,電容器的電容C=2 μF.開始時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B.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是3 VC.將開關S斷開,穩定后電容器極板所帶的電荷量是3.6×10-6 CD.將開關S斷開至電路穩定的過程中通過R0的電荷量是9.6×10-6 C考點 電源的功率和效率1.電源的功率和效率電源總功率 任意電路:P總=EI=P出+P內純電阻電路:P總=I2(R+r)=電源內部消耗的功率 P內=I2r=P總-P出電源的輸出功率 任意電路:P出=UI=P總-P內純電阻電路:P出=I2R=P出與外電阻R的關系電源的效率 任意電路:η=×100%=×100%純電阻電路:η=×100%2.等效電源把含有電源、電阻的部分電路等效為新的“電源”,其“電動勢”“內阻”如下:(1)兩點間斷路時的電壓等效為電動勢E′.(2)兩點短路時的電流為等效短路電流I′短,等效內電阻r′=.常見電路等效電源如下:圖例 等效情況E′=E,r′=R+rE′=E,r′= 典例2 某一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圖乙中圖線是電路中的電源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5 Ω,定值電阻R0=3 Ω.求:(1)當R為何值時,R消耗的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2)當R為何值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1.[電源的輸出功率與效率的計算]如圖所示為某閉合電路電源的輸出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像,由此圖像可以判斷 ( )A.電源的內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為9 WB.電源的效率最大為50%C.輸出功率最大時,外電路的總電阻為4 ΩD.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2.[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r=3 Ω,甲圖中R0=1 Ω,乙圖中額定輸出功率P0=2 W的直流電動機線圈內阻R′0=1 Ω.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1時,可使甲電路輸出功率最大;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2時,可使乙電路輸出功率最大,且此時電動機剛好正常工作.則( )A.R1=0 B.R1=1.5 ΩC.R2=1.5 Ω D.R2=2 Ω考點 兩類U I圖像的比較及應用項目 電源的U I圖像 電阻的U I圖像圖像物理意義 路端電壓隨電流的變化規律 電阻兩端電壓隨電流的變化規律截距 與縱軸交點表示電源電動勢E,與橫軸交點表示短路電流 過坐標軸原點,表示沒有電壓時電流為零斜率的絕對值 內電阻r 電阻大小坐標的乘積UI 表示電源的輸出功率 表示電阻消耗的功率坐標的U、I比值 表示外電阻的大小,不同點對應的外電阻大小不同 每一點對應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電阻的大小不變 典例3 (2024·北京通州區統考)圖甲為某電源的U I圖線,圖乙為某元件的U I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電源的內阻為5.0 ΩB.該元件的電阻隨著其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減小C.當該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它的電阻約為2.5 ΩD.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該元件的功率約為0.3 W1.[電路功率的比較]如圖甲、乙所示小燈泡的規格都相同,兩個電路的電池也相同.乙圖中每個小燈泡的亮度都明顯比甲圖中一個小燈泡暗,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關于甲、乙兩個電路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路端電壓大B.甲圖中的干路電流大C.甲圖中電源的總功率大D.甲圖中電源的效率低2.[兩類U I圖像的應用]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a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b為某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現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可知 ( )A.該電阻的阻值為2.0 ΩB.該電源的電動勢為6.0 V,內阻為0.5 ΩC.該電源的路端電壓為4.0 V,輸出功率為4.0 WD.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電源的輸出功率可能增大答案及解析1.思維辨析(1)電動勢的大小反映了電源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領強弱.(×)(2)電動勢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決定,與電源的體積無關,與外電路無關.(√)(3)電路中某電阻增大,該電阻的功率一定增大.(×)(4)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路端電壓越大.(√)(5)在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電源的輸出功率越大.(×)2.(多選)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Ⅰ為某一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圖線,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U I圖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相連組成閉合電路,由圖像可知( )A.電源的電動勢為3 V,內阻為0.5 ΩB.電阻R的阻值為1 Ω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4 WD.電源的效率為50%答案:ABC3.(2019·江蘇卷)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2 Ω.斷開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3 V;閉合S后,電壓表的讀數為2 V,則電源的內阻r為( )A.1 Ω B.2 ΩC.3 Ω D.4 Ω解析:當S斷開后,電壓表讀數為U=3 V,可認為電動勢E=3 V,當S閉合后,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E=U′+Ir,且I=,整理得電源內阻r==1 Ω,選項A正確.答案:A考點 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典例1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內阻不可忽略.開關S閉合后,在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的過程中( )A.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B.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增大C.電壓表的示數增大,電流表的示數減小D.電壓表的示數減小,電流表的示數增大解析:解法一:程序判斷法.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R0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總電流變大,電源的內電壓變大,外電壓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小,R1兩端的電壓變大,R2兩端的電壓變小,電流表的示數變小,A項正確.解法二:“串反并同”法.變阻器R0的滑動端向下滑動,R0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因電壓表與電流表都與R0“間接并聯”,故由“串反并同”法知,電壓表與電流表的示數都減小,A項正確.故選A.1.[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多選)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都發生變化,電表的示數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不變,不變B.變大,變大C.變大,不變D.變大,不變解析:因為==R1,且R1不變,所以不變,不變;因為=R2,且R2變大,所以變大,但==R1+r,所以不變;因為=R2+R1,所以變大,又==r,故不變.選項A、C、D正確.答案:ACD2.[含容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6 V,內阻r=1 Ω,R0=3 Ω,R1=7.5 Ω,R2=3 Ω,R3=2 Ω,電容器的電容C=2 μF.開始時開關S處于閉合狀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上極板帶正電B.開關S閉合時,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勢差是3 VC.將開關S斷開,穩定后電容器極板所帶的電荷量是3.6×10-6 CD.將開關S斷開至電路穩定的過程中通過R0的電荷量是9.6×10-6 C解析:開關S閉合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電容器C兩端電壓等于R3兩端電壓U3,已知電路總電阻R=+r=4 Ω,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知干路電流I==1.5 A,路端電壓U=E-Ir=4.5 V,則U3=U=1.8 V,此時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1=CU3=3.6×10-6 C,且上極板帶負電,下極板帶正電,故A、B錯誤.開關S斷開時的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穩定后電容器C兩端電壓等于R2兩端電壓U2,此時U2=R2=3 V,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2=CU2=6×10-6 C,且上極板帶正電,下極板帶負電,故通過R0的電荷量Q=Q1+Q2=9.6×10-6 C,故C錯誤,D正確.答案:D考點 電源的功率和效率典例2 某一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圖乙中圖線是電路中的電源的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關系圖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5 Ω,定值電阻R0=3 Ω.求:(1)當R為何值時,R消耗的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2)當R為何值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最大值為多少 解析:(1)由題圖乙知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為:分別為:E=20 V,r =Ω=7.5Ω把R。等效為電源內阻,當R=r十R。=10.5R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即R消耗功率最大,最大值為:(2)當r=R+R。,即R=4.5Q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2×(3+4.5) W≈13.3 W.答案:(1)10.5 Ω 9.5 W (2)4.5 Ω 13.3 W1.[電源的輸出功率與效率的計算]如圖所示為某閉合電路電源的輸出功率隨電流變化的圖像,由此圖像可以判斷 ( )A.電源的內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為9 WB.電源的效率最大為50%C.輸出功率最大時,外電路的總電阻為4 ΩD.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解析:由題圖可知,當電流為1.5 A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這時內阻消耗的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為9 W,電源的效率為50%,這時電源的總功率為18 W,根據P=IE,可求得電源的電動勢為12 V,D項正確;由Pr=I2r可知,電源的內阻為4 Ω,由于不確定外電路是不是純電阻電路,因此C項錯誤;隨著電流的增大,內阻消耗功率增大,A項錯誤;隨著電流的減小,電源的效率增大,B項錯誤.答案:D2.[閉合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 V,內阻r=3 Ω,甲圖中R0=1 Ω,乙圖中額定輸出功率P0=2 W的直流電動機線圈內阻R′0=1 Ω.當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1時,可使甲電路輸出功率最大;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2時,可使乙電路輸出功率最大,且此時電動機剛好正常工作.則( )A.R1=0 B.R1=1.5 ΩC.R2=1.5 Ω D.R2=2 Ω解析:對于題圖甲,當電路的外電阻等于內阻時電路的輸出功率最大,所以R1=r-R0=2 Ω;對于題圖乙,設電路中電流為I,則電源的輸出功率P輸出=EI-I2r,根據數學知識可知當I==2 A時,P輸出有最大值Pmax=12 W,由題意知此時電動機正常工作,設電動機兩端電壓為UM,有UMI=I2R′0+P0,解得UM=3 V,電源內電壓U內=Ir=6 V,R2兩端電壓U2=E-UM-U內=3 V,所以R2==1.5 Ω,故C正確,A、B、D錯誤.答案:C考點 兩類U I圖像的比較及應用典例3 (2024·北京通州區統考)圖甲為某電源的U I圖線,圖乙為某元件的U I圖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電源的內阻為5.0 ΩB.該元件的電阻隨著其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減小C.當該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它的電阻約為2.5 ΩD.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該元件的功率約為0.3 W解析:根據U=E-Ir可知題圖甲中圖線縱截距是電源電動勢,所以電源電動勢為E=1.5 V,根據圖像可知內阻為圖像斜率的絕對值,則該電源的內阻為r= Ω= Ω,故A錯誤;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圖乙中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就代表元件的電阻,則從圖乙中可知,隨著元件兩端電壓的增大,圖線上的點與坐標原點連線的斜率就越大,電阻也就越大,故B錯誤;由題圖乙可得,當元件兩端的電壓為0.75 V時,流過元件的電流為0.7 A,則根據歐姆定律可得,元件電阻為R== Ω= Ω,故C錯誤;讓電源和該元件組成閉合回路,將甲、乙兩圖線表示在同一圖像中,如圖所示,兩U I圖線的交點即該元件的工作電壓和電流,故從圖中可以看出元件的工作電壓和電流為U=0.5 V,I=0.6 A,所以該元件的功率約為P=UI=0.5×0.6 W=0.3 W,故D正確.故選D.1.[電路功率的比較]如圖甲、乙所示小燈泡的規格都相同,兩個電路的電池也相同.乙圖中每個小燈泡的亮度都明顯比甲圖中一個小燈泡暗,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關于甲、乙兩個電路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路端電壓大B.甲圖中的干路電流大C.甲圖中電源的總功率大D.甲圖中電源的效率低解析:乙圖兩個燈泡并聯,所以電阻小于甲圖中一個燈泡的電阻,由I=,可知乙圖中的干路電流更大,由U=E-Ir,乙圖電源內阻分壓更大,路端電壓更小,故A正確,B錯誤;由電源總功率P=EI,可知甲圖中電源總功率小,故C錯誤;電源效率η==,可知乙圖中電源效率低,故D錯誤.答案:A2.[兩類U I圖像的應用]在如圖所示的U I圖像中,直線a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b為某電阻R兩端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現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可知 ( )A.該電阻的阻值為2.0 ΩB.該電源的電動勢為6.0 V,內阻為0.5 ΩC.該電源的路端電壓為4.0 V,輸出功率為4.0 WD.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電源的輸出功率可能增大解析:由直線b可知,外電阻R== Ω=4 Ω,故A錯誤;由直線a可知,電源電動勢E=6.0 V,短路電流I短=3.0 A,電源內阻r== Ω=2 Ω,故B錯誤;路端電壓為4.0 V,干路電流為1.0 A,電源的輸出功率為P出=UI=4.0×1.0 W=4.0 W,故C正確;電源的內阻為r=2 Ω,電阻R=4 Ω,當外電阻R外與內阻r相等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可知用比R電阻大的電阻與該電源組成閉合回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一定減小,故D錯誤.答案:C(共41張PPT)第2講 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第八章 恒定電流理清教材 強基固本答案答案解析重難考點 全線突破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謝 謝 觀 看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講義第八章第2講 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含解析).docx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課件第八章 第2講電路 電路的基本規律(共41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