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驗十一 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學中的物理量●注意事項1.多用電表使用注意事項(1)使用前要機械調零.(2)兩表筆在使用時,電流總是“紅進”“黑出”.(3)測電阻時①指針指中值附近較準,否則換擋.②每換一次擋位必須重新進行歐姆調零.③讀出示數要乘以倍率.(4)使用完畢,選擇開關置于“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長期不用應取出電池.2.電路故障檢測注意事項將多用電表撥到直流電壓擋作為電壓表使用.在電源完好時,將電壓表與外電路的各部分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等于電源電動勢,則說明該部分電路中有斷點.考點 多用電表的使用典例1 圖(a)為某同學組裝完成的簡易多用電表的電路圖.圖中E是電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電阻,R6是可變電阻;表頭G的滿偏電流為250 μA,內阻為480 Ω.虛線方框內為換擋開關,A端和B端分別與兩表筆相連.該多用電表有5個擋位,5個擋位為:直流電壓1 V擋和5 V擋,直流電流1 mA擋和2.5 mA擋,歐姆×100 Ω擋.(1)圖(a)中的A端與________(填“紅”或“黑”)色表筆相連接.(2)關于R6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在使用多用電表之前,調整R6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左端電流“0”位置B.使用歐姆擋時,先將兩表筆短接,調整R6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右端電阻“0”位置C.使用電流擋時,調整R6使電表指針盡可能指在表盤右端電流最大位置(3)根據題給條件可得R1+R2=________Ω,R4=________Ω.(4)某次測量時該多用電表指針位置如圖(b)所示.若此時B端是與“1”相連的,則多用電表讀數為________;若此時B端是與“3”相連的,則讀數為________;若此時B端是與“5”相連的,則讀數為________.(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變式1 錢華同學的爸爸是電氣工程師,錢華經常看到爸爸用多用電表進行一些測量.錢華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習了多用電表的用法之后,爸爸給他出了一道題目,讓他通過測量找到發光二極管的負極.(1)錢華同學做了如下兩步具體的操作:第一,將多用電表選擇開關旋轉到歐姆擋的“×1”擋,經過________之后,他把紅表筆接在二極管的短管腳上,把黑表筆接在二極管的長管腳上,發現二極管發出了耀眼的白光;然后他將兩表筆的位置互換以后,發現二極管不發光.這說明二極管的負極是________(填“長管腳”或“短管腳”)所連接的一極.(2)錢華同學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多用電表歐姆擋的“×1”擋、“×10”擋、“×100”擋、“×1 k”擋分別進行了二極管導通狀態的準確的測量(多用電表內部電源電動勢不變),他發現二極管發光的亮度越來越________(填“大”或“小”),請幫助他分析一下具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 多用電表的工作原理典例2 如圖甲所示是一個多量程多用電表的簡化電路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和電阻各有兩個量程.當選擇開關S旋到位置5、6時,電表用來測量________;當S旋到位置________時,電表可測量直流電流,且量程較大.(2)某同學用此多用電表測量某電學元件的電阻,選用“×10”倍率的歐姆擋測量,發現多用電表指針偏轉很小,因此需選擇________(填“×1”或“×100”)倍率的歐姆擋.(3)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列器材研究歐姆擋不同倍率的原理,組裝成如圖乙所示的簡易歐姆表.實驗器材如下:A.干電池(電動勢E為3.0 V,內阻不計);B.電流計G(量程為0~300 μA,內阻為99 Ω);C.可變電阻器R;D.定值電阻R0=1 Ω;E.導線若干,紅、黑表筆各一個.①在乙圖中,左側表筆是________(填“紅”或“黑”)表筆;②如果將R0與電流計并聯,如圖丙所示,這相當于歐姆表換擋,則換擋前、后倍率之比為________.變式2 在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實驗中:(1)一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有四個倍率,分別是×1、×10、×100、×1 k;用×100擋測量某電阻時,操作步驟正確,發現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為了較準確地進行測量,應換到________擋.(2)重新測量后,指針位于如圖甲所示位置,被測電阻的測量值為________kΩ.(3)圖乙所示為歐姆表某倍率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已知電流計的量程Ig=100 μA,內阻為Rg,定值電阻R0=,電池電動勢E=4.5 V,R為調零電阻,則表盤上30 μA刻度線對應的電阻值是________k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4)當如圖乙所示歐姆表的電池的電動勢下降到4.2 V、內阻增加了5 Ω時仍可調零,調零后,調零電阻R的阻值將變________(填“大”或“小”);若測得某電阻為30 kΩ,則這個電阻的真實值為________kΩ.考點 實驗拓展與創新1.用多用電表檢測電路故障斷路故障的檢測方法(故障僅一處) (1)將多用電表撥到直流電壓擋作為電壓表使用. ①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零,說明電源良好,若電壓表示數為零,說明電源損壞. ②在電源完好時,再將電壓表與外電路的各部分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等于電源電動勢,則說明該部分電路中有斷路(2)將多用電表撥到直流電流擋作為電流表使用,將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若電流表的示數為零,則說明與電流表串聯的部分電路斷路(3)用歐姆擋檢測.將各元件與電源斷開,然后接到紅、黑表筆間,若有阻值(或有電流)說明元件完好,若電阻無窮大(或無電流)說明此元件斷路短路故障的檢測方法(故障僅一處) 將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說明電源被短路;若電壓表示數不為零,則外電路的部分電路未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2.黑箱內常見電學元件的特性電學元件 應用擋位 現象電源 電壓擋 兩接線柱正、反接時均無示數,說明無電源或與電源斷開電阻 歐姆擋 兩接線柱正、反接時示數相同二極管 歐姆擋 正接時示數很小,反接時示數很大電容器 歐姆擋 指針先指向某一小阻值,后逐漸增大到“∞”,且指針擺動越來越慢1.[用多用電表檢測電路故障]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4節干電池串聯,小燈泡A、B的規格為“3.8 V 0.3 A”.合上開關S后,無論怎樣移動滑片,A、B燈都不亮.(1)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檢查故障.①選擇開關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擋較為合適.A.2.5 V B.10 VC.50 V D.250 V②測得c、d間電壓約為5.8 V,e、f間電壓為0,則故障是________.A.燈泡A燈絲斷開B.燈泡B燈絲斷開C.d、e間連線斷開D.燈泡B被短路(2)接著練習使用歐姆表的“×1”擋測電阻,歐姆表經過“歐姆調零”.①測試前,一定要將電路中的開關S________.②測c、d間和e、f間電阻時,某次測試結果如圖乙所示,讀數為________Ω,此時測量的是________間電阻.根據小燈泡的規格計算出的電阻為________Ω.2.[使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元件]“黑盒子”表面有a、b、c三個接線柱,盒內總共有兩個電學元件,每兩個接線柱之間只可連接一個元件.為了探明盒內元件的種類及連接方式,某位同學用多用電表進行了如下探測.第一步:用電壓擋,對任意兩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均不發生偏轉.第二步:用電阻“×100 Ω”擋,對任意兩個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偏轉情況如圖甲所示.甲(1)第一步測量結果表明盒內____________.(2)圖乙給出了圖甲中①和②的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電阻是________Ω;圖丙給出了圖甲③中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阻值是________Ω.(3)請在圖丁的接線柱間,用電路符號畫出盒內的元件及連接情況. 答案及解析考點 多用電表的使用典例1 圖(a)為某同學組裝完成的簡易多用電表的電路圖.圖中E是電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電阻,R6是可變電阻;表頭G的滿偏電流為250 μA,內阻為480 Ω.虛線方框內為換擋開關,A端和B端分別與兩表筆相連.該多用電表有5個擋位,5個擋位為:直流電壓1 V擋和5 V擋,直流電流1 mA擋和2.5 mA擋,歐姆×100 Ω擋.(1)圖(a)中的A端與________(填“紅”或“黑”)色表筆相連接.(2)關于R6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在使用多用電表之前,調整R6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左端電流“0”位置B.使用歐姆擋時,先將兩表筆短接,調整R6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右端電阻“0”位置C.使用電流擋時,調整R6使電表指針盡可能指在表盤右端電流最大位置(3)根據題給條件可得R1+R2=________Ω,R4=________Ω.(4)某次測量時該多用電表指針位置如圖(b)所示.若此時B端是與“1”相連的,則多用電表讀數為________;若此時B端是與“3”相連的,則讀數為________;若此時B端是與“5”相連的,則讀數為________.(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解析:(1)當B端與“3”連接時,內部電源與外部電路形成閉合回路,電流從A端流出,故A端與黑色表筆相連接.(2)在使用多用電表之前,調整表頭指針定位螺絲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左端電流“0”位置,選項A錯誤;使用歐姆擋時,先將兩表筆短接,調整R6使電表指針指在表盤右端電阻“0”位置,選項B正確;使用電流擋時,電阻R6不在閉合電路中,調節無效,選項C錯誤.(3)根據題給條件可知,當B端與“2”連接時,表頭與R1、R2組成的串聯電路并聯,此時為量程1 mA的電流擋,由并聯電路兩支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知,==,解得R1+R2=160 Ω.當B端與“4”連接時,表頭與R1、R2組成的串聯電路并聯后再與R4串聯,此時為量程1 V的電壓擋,表頭與R1、R2組成的串聯電路并聯后的總電阻為120 Ω,兩端電壓為0.12 V,則R4兩端電壓為0.88 V,由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知:R4電阻為880 Ω.(4)若此時B端是與“1”連接的,多用電表作為直流電流表使用,量程為2.5 mA,讀數為1.42 mA.若此時B端是與“3”連接的,多用電表作為歐姆表使用,讀數為11×100 Ω=1.10 kΩ.若此時B端是與“5”連接的,多用電表作為直流電壓表使用,量程為5 V,讀數為2.85 V.答案:(1)黑 (2)B (3)160 880 (4)1.47 mA 1.10 kΩ 2.85 V變式1 錢華同學的爸爸是電氣工程師,錢華經常看到爸爸用多用電表進行一些測量.錢華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習了多用電表的用法之后,爸爸給他出了一道題目,讓他通過測量找到發光二極管的負極.(1)錢華同學做了如下兩步具體的操作:第一,將多用電表選擇開關旋轉到歐姆擋的“×1”擋,經過________之后,他把紅表筆接在二極管的短管腳上,把黑表筆接在二極管的長管腳上,發現二極管發出了耀眼的白光;然后他將兩表筆的位置互換以后,發現二極管不發光.這說明二極管的負極是________(填“長管腳”或“短管腳”)所連接的一極.(2)錢華同學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多用電表歐姆擋的“×1”擋、“×10”擋、“×100”擋、“×1 k”擋分別進行了二極管導通狀態的準確的測量(多用電表內部電源電動勢不變),他發現二極管發光的亮度越來越________(填“大”或“小”),請幫助他分析一下具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測量電阻時,選擇擋位后首先要進行歐姆調零;二極管發光時處于正向導通狀態,因為黑表筆所接的長管腳為二極管的正極,故短管腳為負極.(2)從“×1”擋、“×10”擋、“×100”擋到“×1 k”擋,多用電表的內阻越來越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可知,通過二極管的電流越來越小,根據P=I2R可知二極管的實際功率越來越小,即亮度越來越小.答案:(1)歐姆調零 短管腳 (2)小 原因見解析/高/分/技/法多用電表使用的注意事項使用前 多用電表在使用前,一定要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電流零刻度處,若有偏差,應調整機械零點(指針定位螺絲)使用中 測電流、電壓 合理選擇電流、電壓擋的量程,使指針偏轉角盡可能大,一般應在半偏以上測電阻 (1)測電阻時,待測電阻要與別的元件斷開,且不要用手接觸表筆. (2)首先根據估測電阻的大小選擇合適擋位,通常按大量程擋向小量程擋順序選擇,使指針盡可能指在表盤中央附近. (3)換用歐姆擋的量程時,一定要重新進行歐姆調零. (4)當用歐姆擋讀數時,注意乘以選擇開關所指的倍數使用后 實驗完畢,將表筆從插孔中拔出,并將選擇開關置于“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長期不用時應將多用電表中的電池取出考點 多用電表的工作原理典例2 如圖甲所示是一個多量程多用電表的簡化電路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和電阻各有兩個量程.當選擇開關S旋到位置5、6時,電表用來測量________;當S旋到位置________時,電表可測量直流電流,且量程較大.(2)某同學用此多用電表測量某電學元件的電阻,選用“×10”倍率的歐姆擋測量,發現多用電表指針偏轉很小,因此需選擇________(填“×1”或“×100”)倍率的歐姆擋.(3)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列器材研究歐姆擋不同倍率的原理,組裝成如圖乙所示的簡易歐姆表.實驗器材如下:A.干電池(電動勢E為3.0 V,內阻不計);B.電流計G(量程為0~300 μA,內阻為99 Ω);C.可變電阻器R;D.定值電阻R0=1 Ω;E.導線若干,紅、黑表筆各一個.①在乙圖中,左側表筆是________(填“紅”或“黑”)表筆;②如果將R0與電流計并聯,如圖丙所示,這相當于歐姆表換擋,則換擋前、后倍率之比為________.解析:(1)由題圖甲可知,當選擇開關S旋到位置5、6時,表頭G與電阻串聯,此時可用來測量直流電壓;當S旋到位置1、2時,表頭G與電阻并聯,此時可用來測量直流電流,當S旋到位置1時,并聯的電阻較小,量程較大.(2)測量某電學元件的電阻,選用“×10”倍率的歐姆擋測量,發現多用電表指針偏轉很小,則待測電阻阻值較大,說明所選倍率太小,為準確測量電阻阻值,需選擇“×100”倍率的歐姆擋,重新歐姆調零后再測量.(3)①根據電流“紅進黑出”結合題圖乙可知,左側表筆是紅表筆;②當電流計滿偏時,流過R0的電流I=99Ig,電流計內阻為99 Ω,給電流計并聯1 Ω的電阻,根據并聯分流的規律可知電流表量程擴大為原來的100倍,用該電流表改裝成歐姆表,同一刻度對應的電阻值變為原來的,歐姆表換擋前、后倍率之比等于100∶1.答案:(1)直流電壓 1 (2)×100 (3)①紅 ②100∶1變式2 在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實驗中:(1)一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有四個倍率,分別是×1、×10、×100、×1 k;用×100擋測量某電阻時,操作步驟正確,發現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為了較準確地進行測量,應換到________擋.(2)重新測量后,指針位于如圖甲所示位置,被測電阻的測量值為________kΩ.(3)圖乙所示為歐姆表某倍率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已知電流計的量程Ig=100 μA,內阻為Rg,定值電阻R0=,電池電動勢E=4.5 V,R為調零電阻,則表盤上30 μA刻度線對應的電阻值是________k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4)當如圖乙所示歐姆表的電池的電動勢下降到4.2 V、內阻增加了5 Ω時仍可調零,調零后,調零電阻R的阻值將變________(填“大”或“小”);若測得某電阻為30 kΩ,則這個電阻的真實值為________kΩ.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用×100擋測量某電阻時,操作步驟正確,發現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說明待測電阻較大,為了較準確地進行測量,應換到×1 k擋.(2)由題圖甲可知,被測電阻的測量值為17×1 kΩ=17 kΩ.(3)根據題意可知,當電流計滿偏時,電路總電流為3Ig,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歐姆表內阻R內==15 kΩ,則表盤上30 μA刻度線對應的電阻值Rx=-R內=35 kΩ.(4)根據題意可知,電池的電動勢下降到4.2 V,則歐姆表內阻R′內==14 kΩ,內阻增加了5 Ω時仍可調零,則調零電阻R的阻值將變小;若測得某電阻為30 kΩ,電池電動勢E=4.5 V,歐姆表內阻為15 kΩ,則電流計的電流I1=·= μA,電動勢下降到4.2 V,歐姆表內阻為14 kΩ,則這個電阻的真實值R真=-R′內=28 kΩ.答案:(1)×1 k (2)17 (3)35 (4)小 28/高/分/技/法歐姆表測電阻原理項目 電路圖 I與Rx的對應性兩表筆短接——歐姆調零 相當于待測電阻Rx=0,調節R使I=Ig=,即表頭滿偏(Rg+r+R是歐姆表的內阻,電阻R是可變電阻,也叫調零電阻)兩表筆斷路 相當于待測電阻Rx→∞,此時I=0,指針不偏轉測量電阻Rx 待測電阻為Rx,指針指到某確定位置,則I=.表頭電流I與電阻Rx一一對應,但I與Rx不成簡單的反比關系,所以歐姆表刻度不均勻且越靠近“∞”處越密考點 實驗拓展與創新1.[用多用電表檢測電路故障]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4節干電池串聯,小燈泡A、B的規格為“3.8 V 0.3 A”.合上開關S后,無論怎樣移動滑片,A、B燈都不亮.(1)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檢查故障.①選擇開關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擋較為合適.A.2.5 V B.10 VC.50 V D.250 V②測得c、d間電壓約為5.8 V,e、f間電壓為0,則故障是________.A.燈泡A燈絲斷開B.燈泡B燈絲斷開C.d、e間連線斷開D.燈泡B被短路(2)接著練習使用歐姆表的“×1”擋測電阻,歐姆表經過“歐姆調零”.①測試前,一定要將電路中的開關S________.②測c、d間和e、f間電阻時,某次測試結果如圖乙所示,讀數為________Ω,此時測量的是________間電阻.根據小燈泡的規格計算出的電阻為________Ω.解析:(1)①由于4節干電池串聯后電動勢為6 V,電壓表量程應選10 V,B正確.②燈泡不亮,說明電路斷路或短路,電壓表接c、d端時有示數且接近電源電動勢,說明有電流通過電壓表,c、d間以外其他部分電路接通,電壓表接e、f時無示數,說明c、d間燈泡斷路,A正確.(2)①使用歐姆表時一定要將被測電阻從電路中斷開,故填“斷開”.②溫度高時燈絲的電阻大,計算出的電阻是燈絲溫度高時的電阻(或測量出的電阻是常溫下的電阻).歐姆表讀數應該為6.0 Ω.由于燈泡A斷路,電阻無窮大,而歐姆表示數為6.0 Ω,說明測量的應該是e、f間電阻.由R=可求得電阻約為12.7 Ω.答案:(1)①B ②A (2)①斷開 ②6.0 e、f 12.72.[使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元件]“黑盒子”表面有a、b、c三個接線柱,盒內總共有兩個電學元件,每兩個接線柱之間只可連接一個元件.為了探明盒內元件的種類及連接方式,某位同學用多用電表進行了如下探測.第一步:用電壓擋,對任意兩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均不發生偏轉.第二步:用電阻“×100 Ω”擋,對任意兩個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偏轉情況如圖甲所示.甲(1)第一步測量結果表明盒內____________.(2)圖乙給出了圖甲中①和②的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電阻是________Ω;圖丙給出了圖甲③中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阻值是________Ω.(3)請在圖丁的接線柱間,用電路符號畫出盒內的元件及連接情況. 解析:(1)使用電壓擋進行測量,目的是看內部是否有電源,由于指針沒有示數,因此盒子內部無電源,故黑箱內不存在電源. (2)使用歐姆表讀數時注意其零刻度在右側,因此讀數時要從右側讀,讀出結果然后乘以擋位即所測電阻阻值.圖乙讀數R=12×100 Ω=1 200 Ω,圖丙讀數R′=5×100Ω=500 Ω. (3)使用歐姆擋進行測量時注意黑表筆是和內部電源的正極相連的,觀察圖甲中的①②可知:在測量bc之間的電阻時,對兩個接線柱進行正反測量,其阻值相同,說明bc之間接有一個定值電阻;觀察圖甲中的③④可知:在測量ac之間電阻時,黑表筆接c時電阻很小,接a時電阻很大,說明ac之間有二極管,而且c應該接二極管的正極;觀察圖甲中的⑤可知:黑表筆接b時電阻比③中黑表筆接c電阻大,說明a、c、b之間串聯了二極管、電阻兩個元件,由圖⑥可知,ab之間電阻無窮大,因此ab之間應該是斷路.故黑箱內元件的連接如圖所示.答案:(1)不存在電源 (2)1 200 500 (3)見解析圖(共36張PPT)實驗十一 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學中的物理量第八章 恒定電流實驗基礎 記熟背牢原型實驗 創新改進謝 謝 觀 看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講義第八章實驗十一 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學中的物理量(含解析).docx 2025屆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輪復習課件第八章 實驗十一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學中的物理量(共36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