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第十一章 第1節魯科版 物理(初中)電荷 摩擦起電(九年級上冊)1課堂導入小實驗:用塑料直尺在頭發上摩擦后;氣球在墻上摩擦后;都能吸引紙屑演示實驗玻璃棒和絲綢摩擦橡膠棒和毛皮摩擦一些物體被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稱為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2課堂活動一、兩種電荷觀察與思考跟毛皮摩擦后的橡膠棒與跟絲綢摩擦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是否一樣呢?橡膠棒和玻璃棒吸引兩橡膠棒相互排斥兩玻璃棒相互排斥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1.正電荷 負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作正電荷,用“+”表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作負電荷,用“-”表示。2.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1)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帶電?問題與討論(2)驗電器3.驗電器:(2)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1)構造:(3)作用: 檢驗物體是否帶電想一想:驗電器張角的大小不同,說明什么?金屬球絕緣墊金屬桿金屬箔金屬罩接線柱4.電荷量(Q)(1)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一根摩擦過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大約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帶電的電荷,大約有幾十庫侖。(2)電荷的單位:庫侖,簡稱庫, 符號是C。(3)元電荷電子是帶有最小電荷的粒子。叫做元電荷,常用符號e表示。 e=1.6×10-19C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量都是e的整數倍。二、原子及其結構問題與討論物體摩擦后為什么會帶電,任意兩個物體摩擦后都會帶電?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1.原子結構束縛電子能力弱束縛電子能力強電子帶正電帶負電核外電子原子核+++–––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摩擦后發生了電子得失2.摩擦起電的原因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等量的負電.3課堂小結摩擦起電的原因:電子得失電 荷電荷1.摩擦起電2.兩種電荷正電荷負電荷3.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4.驗電器工作原理5.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原子及其結構原子原子核:帶正電電 子:帶負電本堂重點:電荷和摩擦起電本堂難點:摩擦起電的原因典例分析4考點一: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典型例題1】在探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的實驗中,用絕緣細線懸掛兩個小球,靜止時的狀態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兩球一定帶同種電荷B. 兩球可能帶異種電荷C. 兩球可能一個帶電,一個不帶電D. 兩球均只受兩個力A【遷移訓練1】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用絕緣細繩懸掛,相互作用情況如圖所示,如果丙帶正電荷,則甲( )A.一定帶正電荷B. 一定帶負電荷C. 可能帶負電荷D. 可能帶正電荷C考點二:摩擦起電的原因【典型例題2】小亮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在自己的頭發上摩擦后,就可以讓一只氣球在另一只氣球上方“跳舞”(如圖)。對該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使兩氣球帶了電B.摩擦的方法使氣球分子發生轉移而帶電C.這種現象與驗電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兩氣球因帶了異種電荷而互相排斥C【遷移訓練2】下列有關電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互相排斥B. 摩擦起電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創造電荷C. 電荷的移動形成電流D. 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負電荷A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