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第5節 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省力省距離使用機械是否能省功?新知導入學習目標1.了解有用功和額外功;2.了解機械效率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3.認識什么是斜面。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重物緩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計算拉力所做的功。設物重為G ,提高的高度為h。所做的功:W1=G·h (此時 F=G )如圖乙所示,利用動滑輪把同一個重為G的物體,提高 h 的高度。動力所做的功:W2=F′·s研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實驗甲 乙【實驗設計】有用功和額外功一新知學習所以:W1= W2結論:使用機械做的功和直接用手做的功相等。甲 乙【理論分析】如果忽略動滑輪重和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但實際上,在使用動滑輪的時候,還得克服動滑輪的重力,以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做功。所以,使用機械不能省功,還需要額外多做一部分功。大量實驗表明: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1.有用功(W有):為了達到目的,人們必須做的對人們有用的功。若用滑輪組提升鉤碼,不得不克服動滑輪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響而做功(對目的沒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W有=G·h在上面的實驗中,克服鉤碼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2.額外功(W額) :人們并不需要但為了達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3.總功(W總):有用功跟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使用機械時,動力所做的功)。W總=W有+W額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額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從井里撈桶的時候,撈上的桶里帶了一些水,這種情況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額外功。判斷有用功和額外功,一定要弄清楚目的。想想議議在保證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況下,人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即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少越好。物理學中,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小結】(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沒有單位。1. 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η)(2)機械效率總小于1 。(因為有用功總小于總功)2. 公式:3. 特點:機械效率二使用起重機提升重物時所做的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是50%,也可以說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是50%,另外的50%是額外功。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50%,它表示什么意義?物理意義: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機械效率越高,機械的性能越好。一些機械的機械效率抽水機 60%~80%起重機 40%~50%噴氣發動機50~60%柴油機:28%~40%例題:一臺起重機將重3600 N的貨物提高5 m。求:(1) 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 如果額外功是12000 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解:(1) W有=Gh=3600 N×5 m=18000 J;(2) 如果額外功是12000 J,則總功為:W總=W有+W額=18000 J+12000 J=30000 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W有用W總×100%=η=1.8×104 J3×104 J×100%=60%。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使用斜面能夠省力。1.斜面斜面三一個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傾斜平面。斜面的應用螺旋——特殊的斜面螺旋可以看作是繞在圓柱上的斜面。飲料瓶瓶蓋、木螺絲、螺桿、螺母等都是利用螺旋的裝置。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探究使用機械是否省功有用功對人們有用的必須要做的功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機械效率總小于1機械效率額外功總功課堂總結斜面:一個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傾斜平面1.如圖,用滑輪組將一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升 2m,所用拉力 F=100N,若該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則滑輪組對重物做的有用功為______J。320課堂練習2.關于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越省力的機械,效率越高B.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效率越高C.做相同的功,額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做功越快的機械,效率越高C3.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每個滑輪重相同)勻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省力 機械效率甲圖大B.甲圖省力 機械效率一樣大C.乙圖省力 機械效率一樣大D.乙圖省力 機械效率乙圖大C4.用一個動滑輪,將2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F為120N,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已知:G =200N,h =2m,F =120N,s =2h=4m。求:η。解:W有 =Gh = 200N×2m = 400J;W總 =Fs = 120N×4m = 480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