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九章 機械和功第6節 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對于同一個機械來說,它的機械效率是恒定不變的嗎?新知導入思考學習目標1.學會測滑輪組機械效率。2.了解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3.知道如何提高機械效率。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了解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學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認識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新知學習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實驗目的:實驗步驟:1.如圖組裝滑輪組,測出鉤碼的重力G,并記下鉤碼和繩端的位置。2.勻速豎直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緩慢上升,測出拉力F,并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3.算出有用功W有、總功W總、機械效率 并填入表格。4.改變鉤碼數量(或更換質量不同的動滑輪),多做幾次上面的實驗。演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鉤碼重G/N 鉤碼升高h/m 拉力F/N 拉力移動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η123實驗1:保持動滑輪重一定,增加鉤碼重。結論:動滑輪重一定,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F1 0.1 0.5 0.3 0.1 0.15 66.7%1.5 0.1 0.7 0.3 0.15 0.21 71.4%2 0.1 0.8 0.3 0.2 0.24 83.3%結論:物重一定,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實驗2:保持鉤碼重一定,增加動滑輪重。鉤碼重G/N 鉤碼升高h/m 拉力F/N 拉力移動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η122 0.1 0.8 0.3 0.2 0.24 83.3%2 0.1 0.9 0.4 0.2 0.36 55.6%關于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幾點說明:1.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可以不測量 s 和 h;2.若不考慮繩重和摩擦,只計動滑輪重力時:即:η=G+G動GGhFs=η= GhFnh=GFn即:η= GFnη= GFn=G+G動GF=G+G動n與滑輪組繞線方式無關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1.摩擦、繩重(輪與軸及輪與繩之間)(減小摩擦可以減少額外功,提高機械效率)如:加強機械運動部位的潤滑、采用輕質細繩2.物重(增加物重,提高機械效率)3.動滑輪重(減小動滑輪重,提高機械效率)η= =G+G動G拓展如何提高機械效率?1. 改進機械的結構,使它更合理,更輕巧。例如:動滑輪太重,使得滑輪組機械效率很低,換用較輕滑輪就可提高其機械效率。2. 減小機械間的摩擦力。例如:加強機械運動部位的潤滑。3. 增大物體的重量。在額外功不變的情況下增大有用功。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影響因素動滑輪重繩重摩擦物重實驗步驟實驗結論實驗說明課堂總結1.關于機械效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的有用功多B.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功快C.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功多D.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做的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例大D課堂練習2.小華對他的自行車進行維護,其中不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是( )。A.給軸承加潤滑油B.調節傳動鏈條的松緊度C.給輪胎打足氣D.更換車把手的塑料套D3.如圖所示,一卡車車廂車底底板距地面 1.5m 高,小張把一塊 3m 長的鋼板 AB搭在車廂底板上,構成一個斜面。他通過這個斜面,用 F=600N 的力,把一個大木箱從 B 處推到 A 處的車上,已知木箱重為1000N。則小張推木箱做功大小為________J,這個過程中,斜面的機械效率大小為________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180083.3%4.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 3 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________(選填“快速”或“緩慢”)上升;(2)進行第2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進行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________N,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4)分析實驗數據,實驗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緩慢次數 鉤碼重 /N 鉤碼上升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 彈簧測力計 上升的距離/cm 機械效率第1次 2 5 1 15 66.7%第2次 4 5 1.7 15第3次 6 5 15 83.3%78.4%2.40.3物重(或鉤碼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