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新課引入:第二十單元 電與磁20.2 電生磁本節在大單元整體學習中的地位:1.本節以第一節磁現象 磁場中建立的磁場的基本概念為前提,揭示電與磁之間的聯系,并且是后面探究磁生電的基礎。2.本節與第三節電磁鐵、電磁繼電器聯系密切,所以在學習本節課的同時會滲透第三節的部分內容。1.通過奧斯特實驗演示,說出什么是電流的磁效應。2.分組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方向,并能用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及其中的電流方向。3.與同學交流分享電生磁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目標奧斯特的故事 奧斯特是丹麥物理學家,他從小聰明好學,179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后來成為這所大學的物理教授。 他相信各種自然現象間存在聯系。經過長時間用實驗尋找,在多次失敗后,1820年,奧斯特在課堂上做實驗時發現了電和磁之間的聯系。動手實驗 思考反思:1.將磁針放置在直導線下,使導線和電池觸接,連通電路,觀察小磁針的變化。 磁針發生轉動。通電后磁針轉動,說明電流周圍有磁場。2.改變電流的方向,觀察磁針的變化。磁針轉動方向與之前相反 電流的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 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與電流方向有關的磁場,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結論總結: 1.將導線繞在圓筒上,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通電后各圈導線磁場產生疊加,磁場增強。螺線管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分組實驗:合作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實驗方案:1.把細鐵屑均勻撒在通電螺線管周圍,輕敲板面,觀察磁場大致分布(注意一定要輕敲板面)。2.把小磁針放到通電螺線管周圍,觀察并確定所在位置的磁場方向(注意一定要等小磁針靜止后再觀察)。3.改變電流方向,重復第二步操作(注意改變電流方向時一定要先斷開開關)。展示 分享展示內容 位置 小組 點評實驗現象(畫圖) 前后黑板 自由展示 作圖標準且結論正確組內加5分結論分享 總結提升:實驗結論: 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和條形磁體的磁場分布相似。 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關。 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三、安培定則N學生活動:一起繞起來器材準備:筆 線要求:用線在筆上繞一下,看有幾種繞法,完成后一起交流分享。對比分析,尋找規律NSNSNSNS牛刀小試,展示分享:根據電流方向判斷磁極根據磁場方向判斷電流方向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安培定則“有磁性的小車”原理揭秘:電磁起重機作業布置:1.動手實驗,利用以下器材(電池、開關、鐵釘、導線、銅絲、鐵屑)讓鐵釘帶上磁性。2.搜集電流的磁效應的其他應用電池開關細鐵屑鐵釘銅絲導線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