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 長度單位 1.2 長度的測量方法;線段的初步認識【思考】你認識上面的工具嗎?內容認識尺 1. 豎線:三種長度不同的豎線都叫 ; 2. 數字:按 的順序排列; 3. 刻度:標志著開始。尺的測量方法 1. 一般常用的測量方法:把 刻度線對準 的一端,另一端對著 ,被測物體的長度就是 厘米; 2. 有時在測量物體時,物體的左端不是對準尺子的0刻度線,而是對準其他的刻度,用物體 所對的刻度數相 得到的差,就是物體的長度。【注意】 1. 尺子要放平,有 的邊緊貼物體的直邊,要與所測長度 ,不能 ; 2. 量時,手要 尺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邊 待測物體,要沿著物體的 來量; 3. 可以利用 或 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長度。用尺子測量長方形的紙條,( )號圖的測量方法是正確的,( )號長方形紙條超過4厘米。① ② ③A.①,② B.②,③ C.①,③如圖,橡皮長( )厘米。A.3 B.4 C.7哪個長度這把斷尺無法直接量出?( )A.2cm B.4cm C.6cm正方形的邊長是( )。A.大于6厘米 B.小于6厘米 C.等于6厘米內容線段的認識 1. 把線 ,兩手之間的 可以看成線段; 2. 線段可以用 表示。畫線段的方法 1. 通常以尺子的 為起點; 2. 是幾厘米長的線段就畫到尺子上 的地方。【注意】線段的特征:直的;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 )是線段。A. B. C.如圖,有5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能畫( )條線段。A.9條 B.10條 C.15條同同想畫一條2厘米的線段,下面畫的線段正確的是( )。A.B.C.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從直尺的( )開始畫起,畫到( )的地方。將這根繩子的兩頭拉緊,就成了一條( )。繩子的一端對準直尺的刻度“1”,另一端對準刻度“5”,那么這根繩子長( )厘米。1.蠟筆長( )厘米。A.7 B.2 C.52.下面三位同學的測量方法錯誤的是( )。A.第一位同學 B.第二位同學 C.第三位同學3.要知道學校的操場有多長,應該用( )測量。A.米尺 B.三角尺 C.直尺4.下面不可以看成線段的是( )。A.課桌邊 B.數學書邊 C.圓形鐘表邊5.比較下圖中的兩根釘子,選項( )是正確的。A.第①根長 B.第②根長 C.兩根一樣長6.下面是線段的是( )。A. B. C.7.這兩根紙條相比,( )比較長。8.畫一條2厘米長的線段。9.畫一條比3厘米長4厘米的線段。知識點一例1.B【分析】用尺子測量長度時,尺子的0刻度與物體的左側對齊,量物體時傾斜了,測量長度就超過了物體的長度,據此解答。【詳解】①左側沒有和0刻度對齊,測量時比物體的長度短了;②是正確測量方法;③測量物體時直尺斜了,測量長度超過了本來的長度;用尺子測量長方形的紙條,②號圖的測量方法是正確的,③號長方形紙條超過4厘米。故答案為:B例2. A【分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左側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物體右側與直尺對應的刻度就是物體的長度。若左側未與0刻度線對齊,則用測量結束的刻度-測量開始的刻度=物體的長度。由此解答。【詳解】7-4=3(厘米)橡皮長3厘米。故答案為:A練1. C【分析】這把斷尺一格表示2cm,2格就表示4cm,故,這把斷尺可以量出2cm和4cm,無法直接量出6cm,據此解答即可。【詳解】由題意分析得:A.4-2=2(cm),也就是這把斷尺可以直接量出2cm;B.6-2=4(cm),也就是這把斷尺可以直接量出4cm;C.這把斷尺不可以直接量出6cm;即,6厘米的長度這把斷尺無法直接量出。故答案為:C練2. B【分析】根據長度測量的方法,直尺的“0”刻度線與正方形的一條邊的頂點對齊,直尺的一條邊要與這條邊對齊。由于直尺是傾斜的,所以正方形的邊長小于6厘米,據此解答即可。【詳解】由析可知,正方形的邊長小于6厘米。故答案為:B知識點二例1.C【分析】線段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兩個端點之間的距離就是線段的長度,由此解答。【詳解】A.沒有兩個端點,不是直直的,不是線段;B.只有一個端點,不是線段;C.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是線段。是線段。故答案為:C例2.B【分析】第一個點出發可以畫4條,第二個點出發可以畫3條,第三個點出發可以畫2條,第四個點出發可以畫1條,將它們相加即可。【詳解】4+3+2+1=10(條)能畫10條線段。故答案為:B練1.B【分析】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常用刻度尺來測量長度。 測量長度時的注意事項: 1、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果零刻度線磨損可以另取一整數刻度線為零刻度線,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度線的刻度值。利用被測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束刻度-測量起始刻度。【詳解】A.,2-1=1(厘米),此線段長度是1厘米;B.,2-0=2(厘米),此線段長度是2厘米;C.,此測量方法不對;因為0刻度沒有對準線段的一端;故,同同想畫一條2厘米的線段,畫的線段正確的是。故答案為:B練2. 0 8【分析】根據用直尺測量長度的方法,用直尺的“0”刻度線和線段的一個端點重合,另一個端點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該線段的長度;取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據此可求出長度。據此解答即可。【詳解】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從直尺的( 0 )開始畫起,畫到( 8 )的地方。(答案不唯一)練3. 線段 4【分析】根據題意將這根繩子的兩頭拉緊,就成了一條線段;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量起,起始點沒從0刻度開始,要從某刻度當作“0”刻度,計算時用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值即可。【詳解】5-1=4(厘米)將這根繩子的兩頭拉緊,就成了一條線段。繩子的一端對準直尺的刻度“1”,另一端對準刻度“5”,那么這根繩子長4厘米。課后強化1.C【分析】長度的測量方法: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果零刻度線磨損可以另取一整數刻度線為零刻度線,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度線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據此可知:圖中蠟筆的長度是:7厘米-2厘米=5厘米。【詳解】7厘米-2厘米=5厘米所以,蠟筆長5厘米。故答案為:C【點睛】熟練掌握長度的測量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注意長度單位的使用。2.A【分析】測量長度時的注意事項:1、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2、把物體的一端與零刻度線對齊,如果零刻度線磨損可以另取一整數刻度線為零刻度線,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度線的刻度值。3、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詳解】A.物體的一端沒有與零刻度線對齊,測量方法錯誤;B.物體的一端與零刻度線對齊,另一端指向4厘米,測量方法正確;C.物體的一端與零刻度線對齊,另一端指向大約5厘米處,測量方法正確。故答案為:A【點睛】掌握測量長度的方法是解題的關鍵。3.A【詳解】由于學校的操場特別長,所以選用長的尺來測量,即卷尺。4.C【詳解】線段的特征:都是直的,兩端有端點,可以量出長度,據此可知,課桌邊、數學書邊,都可以看成線段;而圓形鐘標邊是曲線,彎彎的,所以不可以看成線段。故答案為:C5.C【分析】看圖可知,第①根釘子從0cm開始測量,末端到5cm;第②根釘子從3cm開始測量,末端到8cm。用末端的數值減去開始的數值即可算出答案。【詳解】第①根釘子:5-0=5(cm)第②根釘子:8-3=5(cm)所以兩根釘子一樣長。故答案為:C【點睛】此題考查了長度的測量。6.C【分析】線段的特點:直直的,有兩個端點,據此解答。【詳解】A.沒有端點不是線段B.只有一個端點,不是線段C.是線段故答案為:C7.②【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線和線段的一個端點重合,另一個端點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該線段的長度;取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據此解答即可。【詳解】①5-1=4(厘米),刻度5后面還有小半段,所以①的長度比4厘米長,比5厘米短。②紙條一開始在刻度1和2中間,末尾在6和7中間,若取2為開始的刻度,則結束的刻度為7,所以7-2=5(厘米),②的長度是5厘米。所以②比較長。8.圖見詳解【分析】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要標注上長度,依此畫圖即可。【詳解】由分析作圖如下:【點睛】熟練掌握線段的畫法是解題的關鍵。9.見詳解【分析】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線段的畫法:先點一個點,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線對準這個點,接著找出所要畫的線段的刻度,并點上一個點,最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即可畫出線段,要將長度標注出來。比3厘米長4厘米,用3厘米+4厘米計算。【詳解】3厘米+4厘米=7厘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