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學像科學家那樣探究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像科學家那樣探究,而思考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值得探索的科學問題,接下來就讓我們借助礦泉水瓶開啟思考之旅吧!像科學家那樣探究你在探索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或規律時,探索過程是怎樣的,會有序地分成幾步呢?觀察提出問題假設實驗檢測驗證如果檢測失敗了,那我們改怎么辦呢?修改或提出新假設像科學家那樣探究通過剛才實驗探索過程的復盤,我們初步了解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其實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要比這個細致且完整的多,快速閱讀書本P26,了解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過程,說說一個完成的科學探究過程應該包括哪些?觀察提出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檢測分析證據,得出結論解釋、表達與交流嘗試像科學家那樣探究制作自動取水器材料:礦泉水瓶、剪刀、熱膠槍思考:取水器的出水速度會跟那些因素有關呢?開孔的位置吸管的粗細上方管子的長短像科學家那樣探究通過剛才的活動與思考,我們發現出水速度的影響因素可能會有很多種,那么我們如何操作才能找到真正的影響因素?控制變量法了解控制變量法在科學探究時,如果有多個變量會影響實驗結果,那么我們就必須對變量進行控制以達到準確探究的目的。我們可以把變量分為三類: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自變量:自變量是在實驗中認為控制的改變的量, 一般是需要研究的條件。 因變量:因變量是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改變的量。 無關變量:無關變量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但是必須控制各組的無關變量, 使其保持相同且適宜, 以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應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開孔的位置吸管的粗細上方管子的長短選擇其中一個變量開始你的探究,寫出你的實驗過程應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取水器的出水速度受到什么因素影響開孔的位置會影響出水的速度控制無關變量相同,只改變開孔的位置提出問題建立假設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和相關數據得出結論前提+結果反思與提升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我們能否通過一組實驗的結果得出結論呢?為什么?答案顯然是不能,為了讓實驗結論更加準確,我們需要對實驗現象進行對照,充當對照樣本的組別我們稱作對照組,起到對照作用。反思與提升除了剛才的原因之外還有嗎?當實驗的組別過少或者實驗的樣本過少時,實驗的結論會存在偶然性或者缺少普遍性。所以我們在科學探究中一般會進行多組或者在實驗過程中采用足夠的樣本以減小實驗的偶然性或使結論具有普遍性探究實戰1、當你感冒到醫院看病時,通常醫生會問你石頭頭痛、咳嗽、鼻塞,還要測量體溫或化驗血液指標等,這些行為屬于科學探究中的那個該過程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探究實戰下面是某同學在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食”的實驗設計。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cm)、一只螞蟻、一杯濃糖水、一杯清水、一個放大鏡、兩支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一只螞蟻等距離放在兩滴水之間。(如圖)②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覓食行為。請根據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的假設是 。(2)本實驗的變量是 。(3)對實驗結果的預測和分析:預測一: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處不動或不定向爬動,則不能說明螞蟻喜歡甜食。預測二: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濃糖水一端取食,則說明 。(4)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 。螞蟻喜歡甜食或螞蟻不喜歡甜食糖螞蟻喜歡甜食實驗螞蟻數量太少或沒有設置重復實驗探究實戰鹽度,即水體中的含鹽量,是一種非生物因素。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嗎?請設計一個實驗來尋找答案。提出問題: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嗎?作出假設:用含鹽量較高的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種子100粒、清水、10%的食鹽水。(1)實驗步驟:①將大豆種子平均分為A、B兩組,其中A組浸泡在50mL的10%食鹽水中,B組浸泡在 中。均在相同的條件下浸泡6 小時左右。②將浸泡后的A、B兩組種子分別用濕紙巾包起來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再將A、B塑料袋放置在溫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濕。在A、B兩組實驗中除了實驗變量外,其余的條件均相同,這樣的兩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其中實驗組是 組。③兩天后,打開塑料袋觀察并統計兩袋中已經萌發的種子數。(2)預測結果、得出結論:如果種子萌發數A組<B組,說明 。清水A10%的食鹽水抑制大豆種子的萌發。今天學到了什么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科學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分析證據得出結論、解釋交流與表達科學探究的重要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組與對照組減小實驗偶然性和普遍性的一般策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同步課堂】2024-2025學年浙教版科學七上 1.3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