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第一章 集合與邏輯1.1 集合最新課程標準 學科核心素養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理解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2.針對具體問題,能在自然語言和圖形語言的基礎上,用符號語言刻畫集合. 3.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義. 1.能判斷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邏輯推理) 2.記住并會用常見數集的表示符號.(數學抽象) 3.能用列舉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數學抽象) 4.能利用集合的基本屬性解題.(邏輯推理)1.1.1 集合第1課時 集合與元素教材要點要點一 集合與元素的概念在數學語言中,把一些對象放在一起考慮時,就說這些對象組成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這些對象中的每一個,都叫作這個集合的一個________.要點二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關系 概念 記法 讀法屬于 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說a屬于S ________ a屬于S不屬于 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說a不屬于S ________ a不屬于S狀元隨筆 a∈S與a S這兩種情況有且只有一種成立.要點三 元素的基本屬性(1)互異性:同一集合中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2)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亦即給定一個集合,任何一個元素屬于或不屬于這個集合是確定的.(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________.狀元隨筆 (1)互異性:對于給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相同的對象歸入同一個集合時只能算作集合的一個元素.(2)確定性:是指作為一個集合的元素必須是明確的,不能確定的對象不能構成集合,也就是說,給定一個集合,任何一個對象是不是這個集合的元素是確定的.(3)無序性:對于給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是不考慮順序的.如1,2,3與3,2,1 構成的集合是同一個集合.要點四 常用數集及表示符號名稱 自然數集 正整數集 整數集 有理數集 實數集記法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狀元隨筆 要點五 集合的分類(1)有限集:元素個數________的集合叫有限集(或有窮集).(2)無限集:元素________的集合叫無限集(或無窮集).(3)空集: 沒有元素的集合叫空集,記作________.基礎自測1.思考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在一個集合中可以找到兩個相同的元素.( )(2)我班喜歡打籃球的同學不能組成一個集合.( )(3)空集是無限集.( )(4)由方程x2-4=0和x-2=0的根組成的集合中有3個元素.( )2.(多選)下列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 )A.0∈N B.π∈QC.-1∈Z D. R3.已知集合A含有三個元素0,1,x-2,則實數x不能取的值是________.4.若A是不等式4x-5<3的解集,則1________A,2______A.(用∈或 填空)題型1 集合概念的理解例1 判斷下列每組對象能否構成一個集合:(1)援助湖北抗擊新冠疫情的醫護人員;(2)我校2021級所有高個子同學;(3)不小于3 的自然數;(4)的近似值的全體.方法歸納判斷一組對象能否組成集合的策略(1)注意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看是否給出一個明確的標準,使得對于任何一個對象,都能按此標準確定它是不是給定集合的元素,若具有此“標準”,就可以組成集合;否則,不能組成集合.(2)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無序性.跟蹤訓練1 (多選)下列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是( )A.聯合國常任理事國B.充分接近的實數的全體C.方程x2+x-1=0的實數根D.全國著名的高等院校題型2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例2 (1)(多選)由不超過5的實數組成集合A,a=,則( )A.a∈A B.a2∈AC.∈A D.a+1∈A(2)給出下列關系:①∈R;②|-3| N;③|-|∈Q;④0 N.其中正確的個數為( )A.1 B.2C.3 D.4方法歸納判斷元素和集合關系的兩種方法(1)直接法: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給出的.(2)推理法:對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跟蹤訓練2 (1)給出下列說法:①R中最小的元素是0;②若a∈Z,則-a Z;③若a∈Q,b∈N,則a+b∈Q.其中正確的個數為( )A.0 B.1C.2 D.3(2)設集合M是由不小于2的數組成的集合,a=,則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A.a∈M B.a MC.a=M D.a≠M題型3 集合特性的應用例3 設A為實數集,且滿足條件:若a∈A,則∈A(a≠1).求證:(1)若2∈A,則A中必還有另外兩個元素.(2)集合A不可能是單元素集.變式探究 本例前提條件不變,求證以下兩個問題:(1)若3∈A,則A中必還有另外兩個元素.(2)若a∈A,則1-∈A.方法歸納根據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值的三個步驟跟蹤訓練3 設集合A中含有三個元素3,x,x2-2x,(1)求實數x應滿足的條件.(2)若-2∈A,求實數x.易錯辨析 忽略集合元素的互異性例4 設a,b∈R,集合A中含有三個元素1,a+b,a,集合B中含有三個元素0,,b,且A=B,則a2 021+b2 021=________.解析:易知a≠0,a≠1,則根據兩個集合相等可知a+b=0,且b=1或=1.若b=1,由a+b=0得a=-1,經驗證,符合題意;若=1,則a=b,結合a+b=0,可知a=b=0,不符合題意.綜上可知a=-1,b=1.故a2 021+b2 021=(-1)2 021+12 021=0.答案:0易錯警示易錯原因 糾錯心得忽略了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當a=1時,在一個集合中出現了兩個相同的元素. 含有參數的集合問題,涉及的內容多為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集合相等,解題時需要根據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對參數的取值進行分類討論.課堂十分鐘1.下列各組對象可以組成集合的是( )A.數學必修1課本中所有的難題B.小于8的所有素數C.直角坐標平面內第一象限的一些點D.所有小的正數2.設M是所有偶數組成的集合,則( )A.3∈M B.1∈MC.2∈M D.0 M3.下列各組中集合P與Q,表示同一個集合的是( )A.P是由元素1,,π構成的集合,Q是由元素π,1,|-|構成的集合B.P是由π構成的集合,Q是由3.141 59構成的集合C.P是由2,3構成的集合,Q是由有序數對(2,3)構成的集合D.P是滿足不等式-1≤x≤1的自然數構成的集合,Q是方程x2=1的解集4.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滿足x≥2,若a 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5.已知集合A是由所有形如3a+b(a∈Z,b∈Z)的數組成的,判斷-6+2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參考答案與解析新知初探·課前預習要點一 集合或集 元素要點二a是集合S的元素 a∈S a不是集合S中的元素 a S要點三 互不相同的 沒有順序要點四N N*或N+ Z Q R要點五 有限 無限多 [基礎自測]1.答案:(1)× (2)√ (3)× (4)×2.解析:顯然AC正確;π是無理數,B不正確;是實數,D不正確.故選AC.答案:AC3.解析:由元素的互異性可知x-2≠0且x-2≠1,即x≠2且x≠3.答案:2,34.解析:由4x-5<3得x<2,則1∈A,2 A.答案:∈ 題型探究·課堂解透例1 解析:(1)能構成集合.(2)“高個子”無明確的標準,對于某個人算不算高個子無法客觀地判斷,因此不能構成一個集合.(3)對于任意一個自然數能判斷是不是不小于3,所以能構成集合.(4)“的近似值”沒有明確精確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難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不能構成集合.跟蹤訓練1 解析:B、D中的元素不能確定,不能構成集合,故選AC.答案:AC例2 解析:(1)a=<=4<5,所以a∈A,a+1<+1=5,所以a+1∈A,a2=()2+2+()2=5+2>5,所以a2 A,==<5,所以∈A.故選ACD.(2)①正確;②③④不正確.故選A.答案:(1)ACD (2)A跟蹤訓練2 解析:(1)實數集中沒有最小的元素,故①不正確;對于②,若a∈Z,則-a也是整數,故-a∈Z,所以②也不正確;只有③正確.(2)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屬于某個集合,關鍵是看這個元素是否具有這個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若具有就是,否則不是.∵<2,∴a M.答案:(1)B (2)B例3 證明:(1)若a∈A,則∈A.又因為2∈A,所以=-1∈A.因為-1∈A,所以=∈A.因為∈A,所以=2∈A.根據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A中另外兩個元素為-1,,結論得證.(2)若A為單元素集,則a=,即a2-a+1=0,方程無實數解.所以a≠,所以集合A不可能是單元素集.變式探究 證明:(1)因為3∈A,所以=-∈A,所以=∈A,所以=3∈A,根據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A中另外兩個元素為-,結論得證.(2)因為a∈A,所以∈A,所以==1-∈A.跟蹤訓練3 解析:(1)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x≠3,且x≠x2-2x,x2-2x≠3.解之得x≠-1且x≠0,且x≠3.(2)因為-2∈A,所以x=-2或x2-2x=-2.由于x2-2x=(x-1)2-1≥-1,所以x=-2.[課堂十分鐘]1.解析:A中“難題”的標準不確定,不能構成集合;B能構成集合;C中“一些點”無明確的標準,對于某個點是否在“一些點”中無法確定,因此“直角坐標平面內第一象限的一些點”不能構成集合;D中沒有明確的標準,所以不能構成集合.故選B.答案:B2.解析:∵0和2是偶數,∴2∈M,0∈M,故選C.答案:C3.解析:由于A中P、Q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與Q表示同一個集合,而B、C、D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與Q不能表示同一個集合.故選A.答案:A4.解析:∵x≥2,且a A,∴a<2.答案:a<25.解析:因為-2∈Z且2∈Z,所以-6+2=3×(-2)+×2是形如3a+b(a∈Z,b∈Z)的數,即-6+2是集合A中的元素.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3集合的交與并-學案講義最新課程標準 學科核心素養1.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義,能求兩個集合的并集與交集. 2.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基本運算,體會圖形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1.能用Venn圖表示并集、交集.(直觀想象) 2.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并會用它們正確地進行集合的并集與交集運算.(數學運算)教材要點要點一 交集自然語言 把所有既屬于集合A又屬于集合B的____________組成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符號語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作“A交B”)圖形語言運算性質 A=B=A,A= = ,(A=A ________________狀元隨筆 集合運算中的“又”與生活用語中的“且”的含義相同,均表示“同時”的含義,即“x∈A且x∈B”表示元素x屬于集合A,同時屬于集合B.要點二 并集自然語言 把集合A,B中的元素______________組成的集合,稱為A與B的并集符號語言 A=________________(讀作“A并B”)圖形語言運算性質 A=B=A,A= =A,A (A=B ________狀元隨筆 (1)并集中的“或”與生活中的“或”字含義有所不同,生活中的“或”是只取其一,并不兼存;而并集中的“或”連接的并列成分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x∈A或x∈B”包括下列三種情況:①x∈A,但x B;②x A,但x∈B;③x∈A且x∈B.(2)對于A不能認為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因為A與B可能有公共元素,每一個公共元素只能算一個元素.基礎自測1.思考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集合A中的元素個數一定等于集合A和B的元素個數的和.( )(2)若集合A,B沒有公共元素,則這兩個集合就沒有交集.( )(3)若A=A,B≠ ,則B中的每個元素都屬于集合A.( )(4)若A=C則A=C.( )2.設集合A={1,2,3},B={2,3,4},則A=( )A.{1,2,3,4} B.{1,2,3}C.{2,3,4} D.{1,3,4}3.設集合A={3,5,6,8},B={4,5,7,8},則A等于( )A.{5,8} B.{3,6}C.{4,7} D.{3,5,6,8}4.設集合A={x|2≤x<5},B={x|3x-7≥8-2x},則A=________.題型1 并集的運算例1 (1)已知集合A={x|-1<x<2},B={x|x>1},則A=( )A.{x|-1<x<1} B.{x|1<x<2}C.{x|x>-1} D.{x|x>1}(2)已知集合A={x|x2-px+15=0,x∈Z},B={x|x2-5x+q=0,x∈Z},若A={2,3,5},則A=________,B=________.方法歸納并集的運算技巧(1)若集合中元素個數有限,則直接根據并集的定義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2)若集合中元素個數無限,可借助數軸,利用數軸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是否去掉端點值.跟蹤訓練1 (1)已知集合A={x|x2-3x=0},B={1,2,3},則A=( )A.{3} B.{1,2,3}C.{0,2,3} D.{0,1,2,3}(2)若集合A={2,4,x},B={2,x2},且A={2,4,x},則x=________.題型2 交集的運算例2 (1)已知集合A={x|x<2},B={x|0<x≤3},則A=( )A.{x|0<x<2} B.{x|0<x≤2}C.{x|2<x<3} D.{x|2<x≤3}(2)設集合A={(x,y)|x+y=2},B={(x,y)|y=x2},則=( )A.{1,-2,4} B.{(-2,4)}C.{(1,1),(-2,4)} D. 方法歸納求交集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識別所給集合,其次要化簡集合,使集合中的元素明朗化,最后再依據交集的定義寫出結果,有時要借助于Venn圖或數軸寫出交集.借助于數軸時要注意數軸上方“雙線”(即公共部分)下面的實數組成了交集.跟蹤訓練2 (1)已知集合A={x|-2<x<1},B={-2,-1,0,1,2},則A=( )A.{-2,-1,0} B.{-1,0,1}C.{-1,0} D.{0,1}(2)若集合A={x|-5≤x≤5},B={x|x≤-2或x>3},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型3 交集、并集性質的應用例3 (1)已知集合A={1,3,a2},B={1,a+2},若A=A,則實數a=________.(2)已知A={x|x2-ax+a2-19=0},B={x|x2-5x+8=2},C={x|x2+2x-8=0},若 ?(A且A= ,求a的值.方法歸納求集合運算中參數的思路(1)將集合中的運算關系轉化為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若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則可用觀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間的關系;與不等式有關的集合,則可利用數軸得到不同集合之間的關系.(2)將集合之間的關系轉化為方程或不等式是否有解,或解集為怎樣的范圍的問題.(3)解方程(組)或解不等式(組)來確定參數的值或范圍,解題時,需注意兩點:①由集合間的運算得到的新集合一定要滿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在求解含參數的問題時,要注意這一隱含的條件.②對于涉及A=A或A=B的問題,可利用集合的運算性質,轉化為相關集合之間的關系求解,注意空集的特殊性.跟蹤訓練3 (1)設集合A={x|-1≤x<2},B={x|x≤a},若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2)已知集合A={x|x≤1},B={x|x≥a},且A=R,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易錯辨析 利用數軸求參數時忽略端點值能否取到例4 已知集合A={x|x≥4或x<-5},B={x|a+1≤x≤a+3,a∈R},若A=B,則實數a取值范圍為________.解析:∵A=B,∴B A.利用數軸法表示B A.如圖所示.由數軸知a+3<-5或a+1≥4,解得a<-8或a≥3.∴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a|a<-8或a≥3}.答案:{a|a<-8或a≥3}易錯警示易錯原因 糾錯心得在求解過程中易忽略端點值的取舍,誤得a+3≤-5或a+1≥4,解得a≤-8或a≥3. 正確的做法就是把端點值代入原式,看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課堂十分鐘1.設集合A={x|-2A.{2} B.{2,3}C.{3,4} D.{2,3,4}2.已知集合A={x|x≥-3},B={x|-5≤x≤2},則A=( )A.{x|x≥-5} B.{x|x≤2}C.{x|-3<x≤2} D.{x|-5≤x≤2}3.(多選)已知集合M={1,2,3,4,5},M={4,5},則N可能為( )A.{1,2,3,4,5} B.{4,5,6}C.{4,5} D.{3,4,5}4.設集合A={1,2},則滿足A={1,2,3}的集合B的個數是________.5.已知集合A={x|3≤x≤6},B={x|a≤x≤8}.(1)在①a=7,②a=5,③a=4這三個條件中選擇一個條件,使得A并求A;(2)已知A={x|3≤x≤8},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集合的新定義問題集合新定義問題的類型:(1)新定義概念,(2)新定義性質,(3)新定義運算.解決集合新定義問題的著手點:(1)正確理解新定義:剝去新定義、新法則、新運算的外表,轉化為我們熟悉的集合知識.(2)合理利用集合性質:運用集合的性質(如元素的性質、集合的運算性質等)是破解新定義型集合問題的關鍵.(3)對于選擇題,可結合選項,通過驗證、排除、對比、特值法等進行求解或排除錯誤選項,當不滿足新定義的要求時,只需通過舉反例來說明.一、新定義集合的概念例1 若X是一個集合,τ是一個以X的某些子集為元素的集合,且滿足:①X屬于τ,空集 屬于τ;②τ中任意多個元素的并集屬于τ;③τ中任意多個元素的交集屬于τ.則稱τ是集合X上的一個拓撲.已知集合X={a,b,c},對于下面給出的四個集合τ:①τ={ ,{a},{c},{a,b, c}};②τ={ ,{b},{c},{b,c},{a,b,c}};③τ={ ,{a},{a,b},{a,c}};④τ={ ,{a,c},{b,c},{c},{a,b,c}}.其中是集合X上的一個拓撲的集合τ的所有序號是________.解析:①τ={ ,{a},{c},{a,b,c}},因為{a}={a,c} τ,故①中的τ不是集合X上的拓撲;②滿足集合X上的拓撲的定義;③中{a,b}={a,b,c} τ,故③中的τ不是集合X上的拓撲;④滿足集合X上的拓撲的定義,故答案為②④.答案:②④二、新定義集合的性質例2 (1)若集合A具有以下性質:①0∈A,1∈A;②若x∈A,y∈A,則x -y∈A,且x≠0時,∈A.則稱集合A是“好集”.給出下列說法:①集合B={-1,0,1}是“好集”;②有理數集Q是“好集”;③設集合A是“好集”,若x∈A,y∈A,則x+y∈A.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是( )A.0 B.1C.2 D.3(2)若數集A={a1,a2,…,an}(1≤a1<a2<…<an,n≥2)具有性質P:對任意的i,j(1≤i≤j≤n),aiaj與兩數中至少有一個屬于A,則稱集合A為“權集”.則( )A.{1,3,4}為“權集”B.{1,2,3,6}為“權集”C.“權集”中元素可以有0D.“權集”中一定有元素1解析:(1)①假設集合B是“好集”,當-1∈B,1∈B時,-1-1=-2 B,這與-2∈B矛盾,所以集合B不是“好集”.②因為0∈Q,1∈Q,對任意x∈Q,y∈Q,有x-y∈Q,且x≠0時,∈Q,所以有理數集Q是“好集”.③因為集合A是“好集”,所以0∈A,若x∈A,y∈A,則0-y∈A,即-y∈A,所以x -(-y)∈A,即x+y∈A.(2)由于3×4與均不屬于數集{1,3,4},故A不正確;由于1×2,1×3,1×6,2×3,都屬于數集{1,2,3,6},故B正確;由“權集”的定義可知需有意義,故不能有0,同時不一定有1,C,D錯誤.答案:(1)C (2)B三、新定義集合的運算例3 (1)定義集合運算:AB={z|z=(x+y)×(x-y),x∈A,y∈B},設A ={, },B ={1, },則集合AB的真子集個數為( )A.8 B.7C.16 D.15(2)已知集合A ={x∈N|-1≤x≤3},B ={1,3},定義集合A,B之間的運算“*”:A*B={x|x=x1+x2,x1∈A,x2∈B},則A*B中的所有元素之和為( )A.15 B.16C.20 D.21解析:(1)由題意A={},B={1,},則AB中的元素有(+1)×(-1)=1,()×()=0.(+1)×(-1)=2,()×()=1四種結果,則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知,集合AB中有3個元素,故集合AB真子集的個數為23-1=7.故選B.(2)A={0,1,2,3},B={1,3},∴A*B中的元素有:0 +1=1,0 +3=3,1 +1=2,1 +3=4,2 +1=3(舍去),2 +3=5,3 +1=4(舍去),3 +3=6∴A*B={1,2,3,4,5,6}∴A*B中的所有元素之和為1 +2+ 3 +4 +5 +6=21.故選D.答案:(1)B (2)D參考答案與解析新知初探·課前預習要點一元素 A={x|x∈A且x∈B} A B要點二放在一起 {x|x∈A或x∈B} A B[基礎自測]1.答案:(1)× (2)× (3)√ (4)×2.解析:A={1,2,3,4}.答案:A3.解析:A={5,8}.答案:A4.解析:∵A={x|2≤x<5},B={x|3x-7≥8-2x}={x|x≥3},∴A={x|3≤x<5}.答案:{x|3≤x<5}題型探究·課堂解透例1 解析:(1)將集合A,B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如圖所示.所以A={x|x>-1}.故選C.(2)設A={x1,x2},B={x3,x4},因為x1,x2是方程x2-px+15=0的兩根,所以x1x2=15,由已知條件可知x1,x2∈{2,3,5},所以x1=3,x2=5或x1=5,x2=3,所以A={3,5},因為x3,x4是方程x2-5x+q=0的兩根,所以x3+x4=5,由已知條件可知x3,x4∈{2,3,5},所以x3=3,x4=2或x3=2,x4=3,所以B={2,3}.答案:(1)C (2){3,5} {2,3}跟蹤訓練1 解析:(1)∵A={x|x2-3x=0}={0,3},∴A={0,1,2,3}.故選D.(2)因為A={2,4,x},B={2,x2},且A={2,4,x},所以B A,所以x2=4或x2=x.解得x=0,1或±2.由元素的互異性知x≠2,所以x=0,1或-2.答案:(1)D (2)0,1或-2例2 解析:(1)∵A={x|x<2},B={x|0<x≤3},∴A={x|0<x<2}.故選A.(2)由A={(x,y)|x+y=2},B={(x,y)|y=x2}得解得或∴A={(1,1),(-2,4)}.故選C.答案:(1)A (2)C跟蹤訓練2 解析:(1)由題意A={-1,0}.故選C.(2)在數軸上表示出集合A與B,如下圖.由交集的定義可得A={x|-5≤x≤-2或3答案:(1)C (2){x|-5≤x≤-2或3例3 解析:(1)∵集合A={1,3,a2},B={1,a+2},A=A,∴B A,∴a+2=3,或a+2=a2,解得a=1,或a=2,當a=1時,A={1,3,1},不成立;當a=2時,A={1,3,4},B={1,4},成立.故實數a=2.(2)A={x|x2-ax+a2-19=0},B={2,3},C={-4,2}.因為 ?(A且A= ,那么3∈A,故9-3a+a2-19=0.即a2-3a-10=0.所以a=-2或a=5.當a=-2時A={x|x2+2x-15=0}={3,-5},符合題意.當a=5時A={x|x2-5x+6=0}={2,3},不符合A= .綜上知,a=-2.答案:(1)2 (2)-2跟蹤訓練3 解析:(1)由A借助于數軸可知a≥-1.(2)∵A=R,畫出數軸,如圖.由數軸可知,表示實數a的點必須與表示1的點重合或在表示1的點的左邊,所以a≤1.答案:(1)a≥-1 (2)a≤1[課堂十分鐘]1.解析:由題設有A=,故選B.答案:B2.解析:結合數軸(如圖)得A={x|x≥-5}.答案:A3.解析:由題意,集合M={1,2,3,4,5},M={4,5},可得集合N必含有元素4和5,但不能含有1,2,3,根據選項,可得集合N可能為{4,5,6},{4,5}.故選BC.答案:BC4.解析:易知3∈B,除此之外,1,2可以在B中,也可不在B中,共有22種可能,故集合B的個數為4.答案:45.解析:(1)選擇條件②a=5(或③a=4).若選②,則A={x|3≤x≤6}≤x≤8}={x|5≤x≤6}.若選③,則A={x|3≤x≤6}≤x≤8}={x|4≤x≤6}.(2)因為A={x|3≤x≤8},A={x|3≤x≤6},B={x|a≤x≤8}.結合數軸可得3≤a≤6,故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3≤a≤6.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2子集和補集-學案講義最新課程標準 學科核心素養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2.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基本關系,體會圖形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在具體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義. 4.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能求給定子集的補集. 1.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邏輯推理) 2.會列舉有限集的所有子集、真子集的方法.(邏輯推理) 3.會判斷集合間的關系,并能用符號和Venn圖表示.(直觀想象) 4.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并會用它們正確地進行集合的補集運算.(數學運算)教材要點要點一 子集文字語言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如果集合A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就說A包含于B,或者說B包含A,則稱A是B的一個子集. 由x∈A,能推出x∈B,就說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狀元隨筆 (1)集合A為集合B的子集,表明集合A如果存在元素,則它們都是集合B的元素,但集合B的元素則不一定是集合A的元素;(2)符號“∈”“ ”和“ ”“ ”的使用范圍是不一樣的,前者用于表示元素和集合的關系,后者用于表示集合和集合的關系.要點二 集合相等如果A B并且B A,就說兩個集合相等,記作A=B.狀元隨筆 1.若A B,且B A,則A=B;反之,如果A=B,則A B,且B A.2.若兩集合相等,則兩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與元素排列順序無關.要點三 真子集如果A B但A≠B,就說A是B的真子集,記作________.狀元隨筆 在真子集的定義中,A ?B首先要滿足A B,其次至少有一個x∈B,但x A.要點四 子集的性質1.每一個集合都是它自己的子集,即A A.2.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3.對于集合A,B,C,若A B,B C,則A C;若A?B,B?C,則A?C.要點五 全集與補集1.全集:如果在某個特定的場合,要討論的對象都是集合U的元素和子集,就可以約定把集合U叫作全集(或基本集).狀元隨筆 全集不是固定不變的,是相對于研究的問題而言的,如在整數范圍內研究問題,Z是全集;在實數范圍內研究問題,R是全集;在具體題目中,全集一般是給定的.2.補集自然語言 若A是全集U的子集,U中不屬于A的元素組成的子集叫作A的補集,記作________符號語言 U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形語言運算性質 A∪( UA)=________,A∩( UA)=________, U( UA)=A, UU= , U =U狀元隨筆 (1)補集既是集合之間的一種關系,同時也是集合之間的一種運算.求集合A的補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隨著所選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補集也是不同的,因此,它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兩個概念.(2) UA包含三層意思:①A U;② UA是一個集合,且( UA) U;③ UA是由U中所有不屬于A的元素構成的集合.(3)若x∈U,則x∈A或x∈( UA),二者必居其一.基礎自測1.思考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0,1}={1,0}={(0,1)}.( )(2)如果集合B A,那么若元素a不屬于A,則必不屬于B.( )(3)任何集合都有子集和真子集.( )(4)在全集U中存在某個元素x0,既有x0 A,又有x0 ( UA).( )2.已知集合M={x∈Z|1≤x≤m},若集合M有4個子集,則實數m=( )A.1 B.2C.3 D.43.(多選)已知集合A={x|x2-1=0},則下列式子表示正確的是( )A.1∈A B.{-1}∈AC. A D.{-1,1} A4.設全集U={n∈N|1≤n≤10},A={1,2,3,5,8},則 UA=________.題型1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問題例1 (1)滿足{a,b}?M?{a,b,c,d,e}的集合M的個數為( )A.6 B.7C.8 D.9(2)已知集合A={(x,y)|x+y=2,x,y∈N},試寫出A的所有子集.方法歸納1.假設集合A中含有n個元素,則有:(1)A的子集有2n個;(2)A的非空子集有(2n-1)個;(3)A的真子集有(2n-1)個;(4)A的非空真子集有(2n-2)個.2.求給定集合的子集的兩個注意點:(1)按子集中元素個數的多少,以一定的順序來寫;(2)在寫子集時要注意不要忘記空集和集合本身.跟蹤訓練1 (1)若集合A={x∈Z|-1<x<2},則A的真子集個數為( )A.1 B.2C.3 D.4(2)寫出滿足{3,4}?P {0,1,2,3,4}的所有集合P.題型2 集合間關系的判斷例2 指出下列各組集合之間的關系:(1)A={x|-1<x<5},B={x|0<x<5};(2)A={x|x=2n,n∈Z},B={x|x=4n,n∈Z};(3)A={(x,y)|xy>0},B={(x,y)|x>0,y>0或x<0,y<0};(4)A={x|x=1+a2,a∈N*},B={x|x=a2-4a+5,a∈N*}.方法歸納判斷集合間關系的方法(1)用定義判斷首先,判斷一個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屬于另一集合B,若是,則A B,否則A不是B的子集;其次,判斷另一個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屬于第一個集合A,若是,則B A,否則B不是A的子集;若既有A B,又有B A,則A=B.(2)數形結合判斷對于不等式表示的數集,可在數軸上標出集合的元素,直觀地進行判斷,但要注意端點值的取舍.跟蹤訓練2 (1)若集合M={x|x2-1=0},T={-1,0,1},則M與T的關系是( )A.M?T B.M?TC.M=T D.M T(2)設M={菱形},N={平行四邊形},P={四邊形},Q={正方形},則這些集合之間的關系為( )A.P N M Q B.Q M N PC.P M N Q D.Q N M P題型3 補集運算例3 (1)設集合U=R,M={x|x>2或x<-2},則 UM=( )A.{x|-2≤x≤2} B.{x|-2<x<2}C.{x|x<-2或x>2} D.{x|x≤-2或x≥2}(2)設U={0,1,2,3},A={x∈U|x2+mx=0},若 UA={1,2},則實數m=________.方法歸納求補集的原則和方法(1)一個基本原則.求給定集合A的補集,從全集U中去掉屬于集合A的元素后,由所有剩下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即為A的補集.(2)兩種求解方法:①若所給的集合是有關不等式的集合,則常借助于數軸,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別表示在數軸上,然后再根據補集的定義求解,注意端點值的取舍.②若所給的集合是用列舉法表示,則用Venn圖求解.跟蹤訓練3 已知全集U={x|x≥-3},集合A={x|-3<x≤4},則 UA=________.易錯辨析 忽略空集的特殊性致誤例4 設M={x|x2-2x-3=0},N={x|ax-1=0},若N M,求所有滿足條件的a的取值集合.解析:由N M,M={x|x2-2x-3=0}={-1,3},得N= 或N={-1}或N={3}.當N= 時,ax-1=0無解,即a=0.當N={-1}時,由=-1,得a=-1.當N={3}時,由=3,得a=.故滿足條件的a的取值集合為.易錯警示易錯原因 糾錯心得忽略了N= 這種情況.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解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注意“空集優先”的原則.課堂十分鐘1.集合A={-1,0,1},在A的子集中,含有元素0的子集共有( )A.2個 B.4個C.6個 D.8個2.(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 B. {0}C.若a∈N,則-a N D.π Q3.已知集合A={x|ax=x2},B={0,1,2},若A B,則實數a的值為( )A.1或2 B.0或1C.0或2 D.0或1或24.設集合A={x∈R|x2+x-1=0},B={x∈R|x2-x+1=0},則集合A,B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5.已知集合A={x|-11},求 RA, RB.參考答案與解析新知初探·課前預習要點一每個 A B(或B A) A包含于B B包含A要點三A?B要點五 UA {x|x∈U,且x A} U [基礎自測]1.答案:(1)× (2)√ (3)× (4)×2.解析:根據題意,集合M有4個子集,則M中有2個元素,又由M={x∈Z|1≤x≤m},其元素為大于等于1而小于等于m的全部整數,則m=2.答案:B3.解析:由A={x|x2-1=0}={1,-1}知A、C、D正確,B錯誤.故選ACD.答案:ACD4.解析:由題意,得U={1,2,3,4,5,6,7,8,9,10},故 UA={4,6,7,9,10}.答案:{4,6,7,9,10}題型探究·課堂解透例1 解析:(1)根據題意,滿足{a,b}?M?{a,b,c,d,e}的集合M有:{a,b,c},{a,b,d},{a,b,e},{a,b,c,d},{a,b,c,e},{a,b,d,e}共6個.(2)因為A={(x,y)|x+y=2,x,y∈N},所以A={(0,2),(1,1),(2,0)}.所以A的子集有: ,{(0,2)},{(1,1)},{(2,0)},{(0,2),(1,1)},{(0,2),(2,0)},{(1,1),(2,0)},{(0,2),(1,1),(2,0)}.答案:(1)A (2)見解析跟蹤訓練1 解析:(1)∵集合A={x∈Z|-1<x<2}={0,1},∴集合A={x∈Z|-1<x<2}的真子集為 ,{0},{1},所以A的真子集個數為3.故選C.(2)由題意知,集合P中一定含有元素3,4,并且是至少含有三個元素的集合,因此所有滿足題意的集合P為:{0,3,4},{1,3,4},{2,3,4},{0,1,3,4},{0,2,3,4},{1,2,3,4},{0,1,2,3,4}.答案:(1)C (2)見解析例2 解析:(1)將集合A,B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如圖所示.∴B?A.(2)∵A是偶數集,B是4的倍數集,∴B?A.(3)集合A中的元素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集合B中的元素,也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一、三象限內的點,故A=B.(4)對于任意x∈A,有x=1+a2=(a+2)2-4(a+2)+5∵a∈N*,∴a+2∈N*.∴x∈B.由子集的定義知A B.設1∈B,此時a2-4a+5=1,解得a=2∈N*,∵1+a2=1在a∈N*時無解,∴1 A.綜上所述,A?B.跟蹤訓練2 解析:(1)∵M={x|x2-1=0}={-1,1},T={-1,0,1},∴M?T.(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應是菱形的一部分,∵正方形、菱形都屬于平行四邊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Q M N P.答案:(1)A (2)B例3 解析:(1)如圖,在數軸上表示出集合M,可知 UM={x|-2≤x≤2}.故選A.(2)∵ UA={1,2},∴A={0,3},∴m=-3.答案:(1)A (2)-3跟蹤訓練3 解析:借助數軸得 UA={x|x=-3,或x>4}.答案:{x|x=-3或x>4}[課堂十分鐘]1.解析:含有元素0的子集有:{0},{0,-1},{0,1},{-1,0,1},共4個.故選B.答案:B2.解析:空集中沒有元素,A錯誤;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B正確;若a=0,0∈N,C錯誤;π不是有理數,D正確.故選BD.答案:BD3.解析:依題意,當a=0時,A={0},滿足A B.當a≠0時,若A B,則1∈A,或者2∈A,若1∈A,則a×1=12,得a=1;若2∈A,則2a=22得a=2,綜上:a=0,1或a=2.故選D.答案:D4.解析:由已知A=,B= ,故B?A.答案:B?A5.解析: RA={x|x≤-1或x≥2}, RB={x|x≤1}.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1.2表示集合的方法-學案講義教材要點要點一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____________出來,叫作________.常用格式是在一個大括號里寫出每個元素的名字,相鄰的名字用逗號分隔.狀元隨筆 列舉法表示集合時的4個關注點(1)元素與元素之間必須用“,”隔開.(2)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明確的.(3)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復.(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2.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________,也只有該集合中元素才有的屬性描述出來,以確定這個集合.這叫作________.一般的格式是在一個大括號里寫出集合中元素的共有屬性,有些集合用一句描述起來不方便,通常在大括號里先寫出集合元素的一般屬性或形式,再畫一條豎線,然后在豎線后面列出這些元素要滿足的相關條件.狀元隨筆 描述法表示集合時的3個關注點(1)寫清楚集合中元素的符號,如數或點等;(2)說明該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如方程、不等式、函數式或幾何圖形等;(3)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要點二 區間1.區間的幾何表示(a定義 名稱 符號 數軸表示{x|a≤x≤b} 閉區間 ________{x|a<x<b} 開區間 ________{x|a≤x<b} 半開半閉區間 ________{x|a<x≤b} 半開半閉區間 ________2.實數集R的區間表示實數集R可以用區間表示為________,“∞”讀作“無窮大”(或“無窮”);“-∞”讀作“負無窮大”(或“負無窮”);“+∞”讀作“正無窮大”(或“正無窮”).3.無窮大的幾何表示定義 區間 數軸表示{x|x≥a} ________{x|x>a} ________{x|x≤b} ________{x|x<b} ________狀元隨筆 關于區間的3點說明:(1)區間實質上是一類特殊數集的另一種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數的集合都能用區間表示,如{0,1,2}就不能用區間表示.(2)區間的左端點必須小于右端點,有時我們將b-a 稱為區間(a,b)或[a,b]的長度.(3)用“-∞”或“+∞”作為區間端點時,需用開區間符號.基礎自測1.思考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由1,1,2,3組成的集合可用列舉法表示為{1,1,2,3}.( )(2)集合{(1,2)}中的元素是1和2.( )(3)∞是一個符號,不是數,以-∞或+∞作為區間一端時,這一端必須是小括號.( )(4)集合{x|x>3}與集合{t|t>3}相等.( )2.集合{x∈N|x-3<2}用列舉法表示是( )A.{1,2,3,4} B.{1,2,3,4,5}C.{0,1,2,3,4,5} D.{0,1,2,3,4}3.把集合{x|x2-4x+3=0}用列舉法表示為( )A.{1,3} B.{x|x=1,x=3}C.{x2-4x+3=0} D.{x=1,x=3}4.把集合{x|x≥0}用區間表示為________.題型1 列舉法表示集合例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組成的集合;(2)方程x2=2x的所有實數解組成的集合;(3)直線y=2x+1與y軸的交點所組成的集合;(4)由所有正整數構成的集合.方法歸納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應注意的兩點(1)應先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數,是點,還是其他元素.(2)若集合中的元素是點時,則應將有序實數對用小括號括起來表示一個元素.跟蹤訓練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給定的集合:(1)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數組成的集合A;(2)方程x2-9=0的實數根組成的集合B;(3)一次函數y=x+2與y=-2x+5的圖象的交點組成的集合D.題型2 描述法表示集合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非負整數構成的集合;(2)數軸上與原點的距離大于3的點構成的集合;(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四象限內的點構成的集合;(4)集合{1,3,5,7,…}.方法歸納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應弄清楚集合的屬性,即它是數集、點集還是其他的類型.一般地,數集用一個字母代表其元素,點集用一個有序實數對代表其元素.2.若描述部分出現代表元素以外的字母,則要對新字母說明其含義或指出其取值范圍.跟蹤訓練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正偶數集;(2)被3除余2的正整數集合;(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坐標軸上的點組成的集合.題型3 集合表示方法的綜合應用角度1 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例3 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被3除余1的自然數組成的集合;(2)自然數的平方組成的集合;(3)方程組的解集;(4)二次函數y=x2+2x-10的圖象上所有點的集合.方法歸納根據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屬性選擇適當的方法,列舉法的特征是能清楚地展現集合的元素,通常用于元素個數較少的集合,當集合中元素個數較多或無限時,通常不宜采用列舉法,應選擇描述法.描述法形式簡單,用于元素具有明顯的共同特征的集合,當元素的共同特征不易尋找,或元素的限制條件較多時,則不宜采用描述法.跟蹤訓練3 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所有奇數組成的集合B;(2)二次函數y=x2的圖象上所有點的縱坐標組成的集合;(3)D={(x,y)|x+y=5,x∈N*,y∈N*}.(4)構成英文單詞mathematics的全體字母.角度2 已知集合中元素個數求參數例4 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變式探究 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元素至少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方法歸納1.解答與描述法有關的問題時,明確集合中代表元素及其共同特征是解題的切入點及關鍵點.2.解集合與含有參數的方程的綜合問題時,一般要求對方程中最高次項的系數的取值進行分類討論,確定方程的根的情況,進而求得結果,需特別關注判別式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實數根個數的討論中的作用.跟蹤訓練4 已知集合A={x|kx2-8x+16=0}只有一個元素,試求實數k的值,并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易錯辨析 混淆點集與數集致誤例5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正確的是( )A.(-1,1),(0,0) B.{(-1,1),(0,0)}C.{x=-1或0,y=1或0} D.{-1,0,1}解析:解方程組可得或故答案為{(-1,1),(0,0)}.故選B.答案:B易錯警示易錯原因 糾錯心得沒弄清描述法中代表元素是數還是點,導致錯選. 首先要明確集合中元素的屬性,即把握住集合的代表元素是什么,然后明確元素具有怎樣的共同特征.課堂十分鐘1.用列舉法表示集合{x|x2-2x+1=0}為( )A.{1,1} B.{1}C.{x=1} D.{x2-2x+1=0}2.設集合A={-1,1,2},集合B={x|x∈A且2-x A},則B=( )A.{-1} B.{2}C.{-1,2} D.{1,2}3.下列集合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第二、四象限內的點集可表示為{(x,y)|xy≤0,x∈R,y∈R}B.不等式x-1<4的解集為{x<5}C.{全體整數}D.實數集可表示為R4.用區間表示下列數集:(1){x|2<x≤4}=________;(2){x|x>-1,且x≠2}=________.5.用另一種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絕對值不大于2的整數};(2){能被3整除,且小于10的正數};(3){x|x=|x|,x<5且x∈Z};(4){(x,y)|x+y=6,x,y均為正整數};(5){-3,-1,1,3,5}.參考答案與解析新知初探·課前預習要點一1.一一列舉 列舉法2.共有的 描述法要點二1.[a,b] (a,b) [a,b) (a,b]2.(-∞,+∞)3.[a,+∞) (a,+∞) (-∞,b] (-∞,b)[基礎自測]1.答案:(1)× (2)× (3)√ (4)√2.解析:由x-3<2得x<5,又x∈N,所以集合表示為{0,1,2,3,4}.故選D.答案:D3.解析:解方程x2-4x+3=0得x=1或x=3,用列舉法表示解集為{1,3}.答案:A4.答案:[0,+∞)題型探究·課堂解透例1 解析:(1)因為不大于10是指小于或等于10,非負是大于或等于0的意思,所以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集是{0,2,4,6,8,10}.(2)方程x2=2x的解是x=0或x=2,所以方程的解組成的集合為{0,2}.(3)將x=0代入y=2x+1,得y=1,即所求交點是(0,1),故交點組成的集合為{(0,1)}.(4)正整數有1,2,3,…,所求集合為{1,2,3,…}.跟蹤訓練1 解析:(1)因為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數包括2,3,4,5,所以A={2,3,4,5}.(2)方程x2-9=0的實數根為-3,3,所以B={-3,3}.(3)由得所以一次函數y=x+2與y=-2x+5的交點為(1,3),所以D={(1,3)}.例2 解析:(1)小于10的所有非負整數構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x|0≤x<10,x∈Z};(2)數軸上與原點的距離大于3 的點構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x||x|>3};(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四象限內的點的特征是橫、縱坐標符號相反,因此,構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x,y)|xy<0};(4)集合{1,3,5,7,…}內的元素是全體正奇數,用描述法可表示為{x|x=2k-1,k∈N+}.跟蹤訓練2 解析:(1)偶數可用式子x=2n,n∈Z表示,但此題要求為正偶數,故限定n∈N+.所以正偶數可表示為{x|x=2n,n∈N+}.(2)設被3除余2的數為x,則x=3n+2,n∈Z,但元素為正整數,故n∈N,所以被3除余2的正整數集合可表示為{x|x=3n+2,n∈N}.(3)坐標軸上的點(x,y)的特點是橫、縱坐標中至少有一個為0,即xy=0,故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坐標軸上的點的集合可表示為{(x,y)|xy=0}.例3 解析:(1)描述法:{x|x=3k+1,k∈N}.(2)列舉法:{0,12,22,32,…},也可用描述法:{x|x=n2,n∈N}.(3)列舉法:{(2,1)}.描述法:(4)描述法:{(x,y)|y=x2+2x-10}.跟蹤訓練3 解析:(1)描述法:B={x|x=2k+1,k∈Z}.(2)描述法:{y|y=x2}.(3)列舉法:{(1,4),(2,3),(3,2),(4,1)}.(4)列舉法:{m,a,t,h,e,i,c,s}.例4 解析:①當m=0時,原方程為-2x+3=0,x=,符合題意;②當m≠0時,方程mx2-2x+3=0為一元二次方程,由Δ=4-12m≤0,得m≥,即當m≥時,方程mx2-2x+3=0無實根或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符合題意.由①②知m=0或m≥.變式探究 解析: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即A中有一個或兩個元素,由例題可知,當m=0或m=時,A中有一個元素;當A中有兩個元素時,Δ=4-12m>0,即m<且m≠0.所以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時,m的取值范圍為m≤.跟蹤訓練4 解析:(1)當k=0時,方程kx2-8x+16=0變為-8x+16=0,解得x=2,A={2};(2)當k≠0時,要使集合A={x|kx2-8x+16=0}中只有一個元素,則方程kx2-8x+16=0只有一個實數根,所以Δ=64-64k=0,解得k=1,此時集合A={4}.綜上所述,k=0時,集合A={2};k=1時,集合A={4}.[課堂十分鐘]1.解析:∵x2-2x+1=0,即(x-1)2=0,∴x=1,選B.答案:B2.解析:當x=-1時,2-(-1)=3 A;當x=1時,2-1=1∈A;當x=2時,2-2=0 A.∴B={-1,2}.故選C.答案:C3.解析:選項A中應是xy<0;選項B的本意是想用描述法表示,但不符合描述法的規范格式,缺少了豎線和豎線前面的代表元素x;選項C的“{ }”與“全體”意思重復.故選D.答案:D4.答案:(1)(2,4] (2)(-1,2)5.答案:(1){-2,-1,0,1,2};(2){3,6,9};(3){0,1,2,3,4};(4){(1,5),(2,4),(3,3),(4,2),(5,1)};(5){x|x=2k-1,-1≤k≤3,k∈Z}.高中數學同步資源QQ群483122854 專注收集成套同步資源,成套的教案,成套的課件,成套的試題,成套的微專題 期待你的加入與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1.1集合與元素-學案講義【含答案].docx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1.2表示集合的方法-學案講義【含答案].docx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2子集和補集-學案講義【含答案].docx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1.1.3集合的交與并-學案講義【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