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第2節 時間 位移 第1課時如果要準確地描述一輛行駛在北京長安街上的汽車所處的位置,你認為應該采用什么方法 你對時間是怎樣認識的 位置變化位置、時間等概念1.知道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區別和聯系,能在具體的情景下識別時刻和時間間隔。2.能在坐標系上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知道路程與位移的區別。3.初步了解矢量與標量的不同。01 時刻和時間間隔落地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助跑起跳騰空思考討論:上述運動包括了哪幾個時間段?能否利用質點定義及時間坐標軸畫出跳遠運動軌跡?012345助 跑騰 空時間軸 t/s騰 空落地助 跑時間間隔:1S102345時間間隔:3.5S起跳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如何表示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刻:是指某一瞬時,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用點來表示2.時間間隔:是指兩時刻的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用線段來表示102345時間軸 t/s圖中時間軸上的“3”,它表示3s初,還是3s末?2s末與3s初在時間軸上是同一點嗎?第一秒末第二秒初第二秒末第三秒初第三秒末第四秒初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第一秒初思考:3.時間間隔和時刻的比較項目 時間間隔 時 刻區 別 區別 物理意義時間數軸上的表示方法表述方法聯系時間間隔是事物運動、發展、變化所經歷的過程長短的量度,指某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時刻是事物運動、發展、變化所經歷的各個狀態先后順序的標志,指某一瞬間一段線段一個點“3秒內”“前3秒內”“后3秒內”“第2秒內”“第1秒末到第3秒末”等均指時間間隔“3秒末”“第3秒末”“第4秒初”“8:30”等均指時刻兩個時刻的間隔即為一段時間間隔,時間間隔是一系列連續時刻的積累過程,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好比是一段錄像;時刻可以顯示運動的一瞬間,好比是一張照片02 位置和位移為標定物體位置,在參考系上建立坐標系。坐標系是參考系的數學表達,包括:原點 坐標軸 標度 正方向。一維空間坐標系-2 -1 0 1 2 3 4 5 6x/mv四要素:原點 坐標軸 標度 正方向1m1.坐標系二維空間坐標系x/my/mox0y0A(x0 ,y0)2.路程例如:北京去重慶,可以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①乘火車②乘飛機③乘火車到武漢乘輪船沿長江而上。不同方式路程不同。北京重慶武漢鄭州石家莊就位置的變動來說相同嗎?(1)定義: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無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走過了怎樣不同的路徑,他總是從北京到達了西南方向、直線距離約1300km 的重慶,即位置的變化是相同的。AB如圖:只要物體的初、末位置確定,這個有向線段就是確定的,它不因路徑的不同而改變。3.位移(1)定義: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2)意義: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3)理解:大小:有向線段的長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注意:求位移時必須回答方向。路程位移4.路程與位移的區別與聯系(1)位移有方向,路程沒有方向(2)位移與運動路徑無關,只與初位置、末位置有關,路程只跟運動路徑有關。(3)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與路程相等。在其他情況中,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4)位移為零時,路程不一定為零。5.矢量和標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矢量。例如:力 、速度、位移。(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標量。比如說質量、體積、溫度、路程。北ABCAC①當兩個矢量共線時, (方向相同)矢量相加的法則可以用算術加法(代數和),但首先要規定正方向。AB=5mBC=3m合位移為ACAC=AB+BC=5m+3m =8m。表示A到C位移為8米,方向向北②當兩個矢量共線時, (方向相反)也可以用算術加法(代數和),但首先要規定正方向。AB=5m BC=-3m 合位移為ACAC=AB+BC=5m+(-3m) =2m。表示A到C位移為2米,方向向北北ABCAC小結:當兩個矢量共線時,在規定正方向時,矢量方向用正負號表示,直接進行代數和(相加)結果為負號表示合位移與正方向相反例:一位同學從操場中心A出發,向北走了40 m,到達C點,然后又向東走了30m,到達B點。用有向線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兩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變化的最后結果的位移)。三個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過這個實例總結出矢量相加的法則嗎?ABC北東當兩個矢量不共線時,應該遵從什么法則呢?當兩個矢量不共線時,應該遵從三角形定則:兩個矢量相加時,首尾依次相連,合矢量為從第一個矢量的起端指向第二個矢量的末端。對矢量、標量的理解(1)大小的比較標量大小的比較只看其自身數值大小,而矢量大小的比較要看其數值的絕對值大小,絕對值大的矢量就大。(2)運算方法標量的運算法則是算數法,即初中學過得加減乘除,乘方和開方等,矢量的運算法則為平行四邊形法則,這要以后才能學習。1.(多選)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間間隔是較長的一段時間,時刻是較短的一段時間B.“第2 s內”和“前2 s內”指的是不相等的兩段時間間隔C.“北京時間12點整”指的是時刻D.“1 min”只能分成60個時刻BC2.如圖所示,一物體沿三條不同的路徑由A運動到,下列關于該物體位移大小的表述正確的是( )A.沿1較大B.沿2較大C.沿3較大D.一樣大AB123D3.(多選)關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在某一段時間內質點運動的位移為零,該質點不一定是靜止的B. 在某一段時間內質點運動的路程為零,該質點一定是靜止的C. 在直線運動中,質點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線運動中,質點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ABD4.下圖為中國古代的太極圖,圖中大圓的半徑為R,圓心在O點(圖中未畫出),AC是直徑,中央“S”形部分是兩個半徑均為 R/2 的半圓。某人晨練時按此圖自A點出發,沿圖中箭頭所示路徑ABCOA進行,第一次返回A點的過程中,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別是( )A.0,0 B.0,2πRC.2πR,0 D.2πR,2πRC5.如圖是表示時間的坐標軸.請思考討論:(1)圖中A點和B點的意義是什么? (2)AB之間的線段表示什么?(3)“前兩秒”在圖中怎么表示? (4)“第六秒”在圖中怎么表示?(5)“第二秒末”和“第三秒初”在圖中怎么表示?它們是同一個時刻嗎?(1)A點和B點是兩個時刻;(2)AB之間的線段表示的是時間,且時間為1 s;(3)0~2 s末間的線段表示為前兩秒;(4)5~6 s之間的線段表示第六秒;(5)在圖中數字2所在的點表示“第二秒末”一、時刻和時間間隔1、時刻:是指某一瞬時,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用點來表示。2、時間間隔:是指兩時刻的間隔,用線段來表示,簡稱時間。二、位置和位移1、坐標系:為了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建立適當的坐標系。2、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3、矢量和標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