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實驗活動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九年級化學上冊 人教版 第六單元藥品的選擇原則:選擇反應速度適中,價格便宜,來源廣泛,污染少,實驗安全,所制氣體純凈的藥品。實驗裝置的設計:根據藥品的狀態和反應原理,以及反應條件設計裝置。裝置設計要簡單,便于控制和操作。氣體發生裝置反應物的狀態 ①固體 ②液體……反應條件:是否需要加熱、加催化劑等。氣體收集裝置排空氣法排 水 法向上排氣法:密度比空氣的大。向下排氣法:密度比空氣的小。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導入1、復習回顧: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的確定藥品:石灰石CaCO3和稀鹽酸HCl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檢驗:把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則可證明驗滿: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證明瓶內已充滿二氧化碳操作步驟:①檢查氣密性,②加入藥品,③收集注意事項(1)若用長頸漏斗來注入鹽酸,長頸漏斗下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2)若用試管來裝藥品時,試管口豎直向上,試管底部與鐵架臺面接觸。導氣管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的位置。CO2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集滿CO2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導入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實驗活動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1.練習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2.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認識。儀器:試管、單孔橡膠塞、玻璃導管、膠皮管、帶鐵夾的鐵架臺、集氣瓶、玻璃片、鑷子、燒杯、試管刷、試管架。藥品:大理石(石灰石)、稀鹽酸(1:2)、澄清石灰水(新配置)、紫色石蕊溶液。其它:蠟燭、火柴、廢液缸、污物杯、抹布、抽紙。一、實驗目的二、實驗用品1.連接儀器(選用大試管),并檢驗裝置的氣密性。2.用小試管分別取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3.裝適量石灰石,傾倒稀鹽酸約占試管容積的1/3,立即旋緊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4.將氣體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試管中,現象是( )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是( )。5.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是( )。6.收集一瓶CO2,檢驗集氣瓶是否已收集滿CO2。收集滿用玻璃片蓋住備用。7、選做實驗:把一只短蠟燭固定在燒杯內點燃,將收集滿的二氧化碳緩慢 倒入燒杯中,觀察現象是( )。8.洗滌儀器,整理并擦拭實驗臺。三、實驗步驟實驗一、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蒸餾水,然后各滴加1~2滴石蕊溶液,觀察試管內溶液的顏色。將其中一支試管靜置,向另一支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現象,并與靜置的試管中溶液的顏色進行對比。將通入二氧化碳的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現象。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現象 結論、解釋、化學方程式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呈紫色;通入CO2后,溶液變為紅色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H2O+CO2=H2CO3加熱后,紅色溶液變為紫色碳酸不穩定受熱容易分解。H2CO3=H2O+CO2↑實驗二、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3)另取一支試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現象。現象 結論、解釋、化學方程式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Ca(OH)2+CO2=CaCO3↓+H2O實驗三、蠟燭實驗(1)把一支短蠟燭固定在燒杯內,點燃。拿起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向燒杯內緩慢傾倒二氧化碳,觀察現象。現象 結論、解釋、化學方程式燃燒的蠟燭慢慢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實驗四、自主探究現有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和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欲設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請說說你的方案。用礦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打開瓶蓋,迅速倒入約1/3容積的水,擰緊瓶蓋,并用力振蕩,一段時間后會發現集氣瓶會變癟,說明二氧化碳氣體能溶于水中。小組匯報:實驗現象及分析四、問題與交流互幫互助:你能幫他解決這些問題嗎?實驗中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五、總結與反思2.本次實驗涉及到了哪些化學反應?請寫出化學方程式。H2CO3=H2O+CO2↑H2O+CO2 = H2CO3CO2+Ca(OH)2=CaCO3↓+ H2OCaCO3+2HCl = CaCl2+H2O+CO2↑1.從本次實驗中你能得到CO2的哪些性質?1、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2、通過實驗,進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隨時添加液體藥品能控制反應的隨時發生和停止能控制反應速率六、比較與評價1、實驗室制取CO2有以下幾個步驟:①按要求裝好儀器;②向漏斗中注入鹽酸;③向反應器中加入塊狀石灰石;④檢查裝置氣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氣體。以上操作正確排列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C【方法點撥】根據實驗操作過程,排列操作步驟,并注意各步驟中的操作要點。【解析】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藥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應采用“連→ 檢 →裝→注→集”等操作步驟 ,以此分析排序即可。七、強化練習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適宜的儀器是( )A.廣口瓶、集氣瓶、酒精燈B.漏斗、廣口瓶、集氣瓶、水槽C.長頸漏斗、廣口瓶、集氣瓶D.長頸漏斗、酒精燈、集氣瓶C【方法點撥】考查了儀器的名稱、儀器的選擇等。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解析】A、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不需要加熱,因此不需要酒精燈,故A不適宜;B、因二氧化碳溶于水,收集方法不能用排水法,用不到水槽,故B不適宜;C、在常溫下制取CO2,用到的儀器有:錐形瓶(或廣口瓶)、長頸漏斗、導管、雙孔橡膠塞、集氣瓶,故C適合;D、不需要加熱,不需要酒精燈,故D不適宜。3、小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d為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b、c為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裝置末畫出)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下列關于該實驗裝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通過推壓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進入飲料瓶內液體的量B、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C、石灰石接觸稀鹽酸后,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會立刻變藍D、該裝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氣C【方法點撥】掌握CO2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實驗室制取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A、注射器能控制滴加液體的速率,通過推壓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進入飲料瓶內液體的量,故A正確。B、ad會變紅色,bc不變色,且d比a先變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故B正確。C、石灰石接觸稀鹽酸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ad會變紅,故C錯誤。D、該裝置的左半部屬于固液常溫型,也可用于制取氧氣,利用的是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故D正確。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