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章 運動的世界第2節 快與慢學習目標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2.了解測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4.知道v-t 圖像和s-t 圖像;5.學會平均速度的計算。新知引入現實版龜兔賽跑蘇炳添百米飛人半決賽新知學習知識點一:比較運動的快慢運動會上,短跑比賽正在緊張地進行著。1.在比賽過程中,觀眾是如何判斷誰跑得快的 2.運動員跑完全程后,裁判員是怎樣計算成績的 觀眾與裁判員所用的方法一樣嗎 為什么 觀眾:跑在前的運動得快。裁判員:用時短的運動得快。觀眾的判斷方法:正在比賽的過程中,所用時間相同,跑在前面的通過的路程長,運動得快。裁判員的判斷方法:比賽結束,通過的路程相等,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得快。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物體經過的路程,經過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在物體運動相同路程的情況下,比較它們所用的時間,所用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得快。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1.相同時間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時間。小聰同學的100m跑成績為17s,小明同學的50m跑成績為8s,要知道他倆誰跑得快,應該怎么辦 用所跑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即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在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其實就是通過相同時間比路程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定義:在物理學中,將物體在梯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稱為速度。通常用字母υ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那么有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個數值越大,表明物體運動得越快。速度2.公式: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為米/秒(m/s或m·s-1)5 m/s的物理意義:物體1 s內通過的路程為5 m.72 km/h的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體在1 h內通過的路程為72 km.交通運輸中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 km/h或km·h-1)1.v、s、t三個物理量必須對應一個物體;2.運算中單位要統一,且單位參與計算過程。4.單位換算關系:5 m/s= ____km/h;72 km/h=____ m/s1820新知學習知識點二:直線運動請根據速度公式計算下面這輛小車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20 m/s20 m/s20 m/s汽車的運動有哪些特點?①運動速度不變②直線運動③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一種理想情況,自然界中嚴格意義上的勻速直線運動是不常見的,但為了簡化問題便于研究,往往將某些運動近似地看成是勻速直線運動。請根據速度公式計算下面這只天鵝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10 m/s13.3 m/s20 m/s天鵝的運動有哪些特點?①運動速度發生變化②直線運動③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一定都相等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生活中所見到的運動基本上都是變速運動.如何在坐標軸上表示勻速直線運動?4m1s8m2s12m3s16m4s20m5s24m6s28m7s32m8s0m0st/s12345678s/m481216202428320t/s12345678v/m·s-1123456780s - t 圖像t/s12345678s/m481216202428320圖像越靠近 s 軸,速度越大t/s12345678v/m·s-1123456780圖像越靠近 t 軸,速度越小傾斜的直線平行于t 軸的直線v - t 圖像①②③④路程-時間與速度-時間的圖像(2)路程-時間圖像(4)速度-時間圖像勻速加速(1)速度-時間圖像(3)路程-時間圖像勻速靜止生活中的變速運動。行駛的列車升天的火箭物體在運動中,運動快慢在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用平均速度來大致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計算天鵝在0—650 m這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例題 小明乘坐上海中心大廈的超高速電梯上升,注意到上升的高度為559m時,經歷時間約為55s。那么,該電梯在上升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分析:電梯的運動是變速直線運動,已知電梯上升的路程和時間,根據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答:該電梯在上升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10.2m/s。解:科學書屋一些運動的大致速度地鐵運行人步行:1 ~ 1.5 m/s ;地鐵運行:11.1 ~ 22.2 m/s ;鷹捕食時:45 m/s ;民航客機巡航:250 m/s ;步槍子彈出膛:900 m/s ;地球同步衛星繞地球旋轉:3.07×103 m/s ;光在真空中傳播:3×108 m/s。速度概念: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單位:m/s、 km/h換算:1 m/s=3.6 km/h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公式:快與慢課堂小結課堂練習1.物理學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A.比較時間的長短B.比較路程的大小C.相同時間比路程D.運動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C2.對于“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的速度越大,它運動得越快B.物體的速度越大,運動的時間越短C.物體的速度越大,通過一定路程用的時間越少D.物體的速度越大,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就越大B3.一列火車長200 m,以15 m/s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6 km的鐵路橋,求火車全部過橋所用的時間?解:火車全部過橋火車頭通過的距離s為:s=1.6 km+200 m=1 800 m1.6 km200 m全部通過所用的時間t=?火車勻速通過,速度v=15 m/s全部通過所用的時間:分析:答:火車全部過橋所用的時間120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