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銀針試毒的原理:4Ag+O +2H S===2Ag S+2H O銀白色 黑色第三節(jié)氧化還原反應在這個反應里,氧化銅失去氧而變成單質銅。這種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木炭是使氧化銅還原為銅的物質,它具有還原 性。碳的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yè)。例如,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 還原出來。九年級課本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2CuO+c溫2Cu+CO 2Fe O + 3C 溫 4Fe+3CO 圖6-9用木炭還原氧化銅教材P20【思考與討論】(1)請根據初中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分析以下反應,完成下表。2Cu0+C=2Cu +CO 個Fe O +3C0 =2Fe +3CO 種物質失去氧發(fā)生還原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是同時進行的物質 反應物 發(fā)生的反應(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得氧物質 C、CO 氧化反應失氧物質 Cu0、Fe O 還原反應在一個化學反應中,一種物質得到氧發(fā)生氧化反應,同時必然有一反應類型得失氧氧化反應得到氧元素的反應還原反應失去氧元素的反應氧化還原 反應有氧得失的反應一 、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其本質1、從得失氧的角度認識(表觀)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化合價降低物質發(fā)生還原反應0 +2Fe +CuSO ==Cu+FeSO 有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發(fā)生變化 (判斷依據)2CuO +C二 二 2Cu+CO 個Fe O +3CO2Fe+3CO 高溫==高溫反應類型化合價變化氧化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還原反應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氧化還原 反應凡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 (特征)2、從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角度認識(特征)2、從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角度認識(特征)★以元素化合價是否變化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變化化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是否變化無變化氧化還原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學反應4Ag+O +2H S==2Ag S+2H O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在古代,由于生產技術落后,致使砒 霜(三氧化二砷)中伴有少量的硫和 硫化物,所以可以用銀針驗毒。化合價降低,被還原-2+1元素為什么會發(fā)生化合價變化 化合價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化合價的升降實質電子的轉移化合價的升降實質電子的得失失2×e-, 化合價升高,被氧化0 0 +1 -12Na +Cl =2NaCl得2×e-, 化合價降低,被還原Na+Na Cl-Na Cl化合物NaCl的形成過程Cl-電子對偏離,化合價升高,被氧化0 0 - 12H +Cl =2HCI電子對偏向,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化合價的升降實 質共用電子對的偏移化合物HCl的形成過程H +1 ClHClCIH: C反應類型化合價變化氧化反應有電子失去( 或偏離)的反應還原反應有電子得到( 或偏向)的反應氧化還原 反應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3、從電子轉移的角度認識(本質)--- 失-- -氧化- - - 還原劑--- 得--- 還原- - - 氧 化 劑化合價降低還原反應( 特 征 )某元素得到電子 (或電子對偏向)(本質)【小結】某元素失去 電 子 (或電子對偏離)氧化反應升 降化合價升高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0 +1 +2 0Zn +HC1 ZnCl 十 H 還原劑 氧化劑 氧化產物 還原產物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是 還 原 劑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是 氧 化 劑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元素被氧化,則一定有另一種元素 被還原,這句話對嗎 不對。可以是同一種元素既被氧化、又還原。如:Cl2+2NaOH =NaCl +NaC10+H O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劑、還原劑可以為同一物質,同樣,氧化產 物、還原產物也可以為同一物質。如:2Mg +0 =2Mg0氧化產物 還原產物二、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失去2×e-,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281得到2×e-,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NaCI你的電子借我用用點燃286H +Cl ===2HCICI雙線橋表示法288Cl288NaCI Cl你的電子借我用用286CI單線橋表示法2 e-281借點燃H +Cl ===2H Cl-2Na +Cl = △=2NaCl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嗎 不是,例如20 ==30 三 、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關系分解反應 有單質化合反應 有單質表示電子轉移的方法 單線橋法6e-Fe O +3C02re+3CO 化合反應 分解反應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同時發(fā)生的反應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發(fā)生變化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 得2×3e小結四種基本反映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定義特征本質Fe O +3CO 2 Fe+3CO 失3×2e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雙線橋法+3 0 十4復分解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