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76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76張PPT)

資源簡介

(共76張PPT)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第 一 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第一課時物質的分類
1.掌握簡單分類法
——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2.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進行分類
3.感受分類方法對化學學科學習的重要作用
學習目標
特征相似的物
質歸類到一起 提高效率
更快更便捷
廚余垃圾 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美國《化學文摘》編輯部統計,已知的有機化合物數目:
· 1880年約為1.2萬種,
· 1910年約1.5萬種,
· 1940年約為50萬種,
· 1961年約為175萬種,
· 1990年已超過1000萬種
·2004年,達到3500萬種以上 ….. …
用分類法研究化學物質及其反應,
可以使化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并發現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預測物質的性質及 可能發生的變化,提高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
分類法:根據研究對象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它們區分為不
同種類和層次的科學方法。
分類步驟: (1)確定分類依據(2)得出分類結果
交叉分類法
組成的陽
離子不同
進行分類
組成的陰
離子不同
進行分類
交叉分類法:根據多種不同標準,對同一類事物進行多種分類,這些分類 之間存在交叉關系。交叉分類法體現了物質在性質上有多重性和相似性。
鈉鹽
鉀鹽
硫酸鹽
碳酸鹽
所屬類別
Na CO
Na SO K SO
K CO
一 、物質的分類
1.根據物質的組成分類
具體物質
一 、物質的分類 樹狀分類法(P7)
將下列物質進行分類:Cu、H 、NaOH、H SO 、H O、CuO、CO 空氣、KNO 、 鹽 酸
氧化物
非金屬單質
其他
金屬單質 金屬
氧化物
樹狀分類法:對事物按照從屬關系進行分類再分類的方法。 常按照由大到小以樹狀分類圖體現出事物間的關系。
單 質 化 合物
純 凈 物 混 合 物

非金屬


無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
純凈物 物
混合物
物 質
單 質

牛勿
1化七

牛勿


牛勿
指出分類依據:
①按是否由同種物質組成;
② 按是否由同種元素組成
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嗎
牛勿

純 凈
1
思考:1.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嗎
2.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1.定義:由同一種元素形成的幾種性質不同的單質
2.實例:金剛石、石墨和C6o;O 和O ; 紅磷和白磷。
二、同素異形體
1、根據物質的組成分類
1.從對化合物的分類方法出發,指出下列各組物質中與其他類
型不同的一種物質是
(1)Na O、CaO、SO 、CuO
(2)NaCl、KCI、NaClO 、CaCl
(3)HClO 、KClO 、HCl、NaClO
(4)NaHCO 、KHCO 、NH HCO 、K CO
實踐活動
2、根據物質的性質分類
2.對下列化合物進行分類:
①NaCl ②HCl ③CaCl
④Cu(OH)2 ⑤KOH ⑥NH H O 依據組成和性質為標準,可分為:
(1)酸 ②; ( 2 ) 鹽
(3)堿_
實踐活動
組成 →非金屬氧化物
元素 →金屬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如Fe O 、Na O
堿性氧化物,如K O、CuO— 兩性氧化物,如Al O -
酸性氧化物,如 SO 、Mn O
三 、氧化物(含氧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不成鹽氧化物,如NO、CO、H O—
性質→成鹽氧化物一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酸酐) 對應水化物 (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 (酸酐)
對應水化物 (含氧酸)
CO H CO N O
HNO
SO H SO SiO
H SiO
SO H SO Mn O
HMnO
1.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CO +2NaOH=Na CO +H O
SO +2NaOH=Na SO +H O
多數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與水化合生成酸。
三 、氧化物(含氧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堿性氧化物 對應水化物 (堿) 堿性氧化物
對應水化物 ( 堿 )
Na O NaOH CuO
Cu (OH)
K O KOH Fe O
Fe(OH)
CaO Ca(OH) FeO
Fe (OH)
2.堿性氧化物: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Fe O +6HCl=2FeCl +3H O
CaO+2HCl=CaCl +H O
2Na O +4HCl=4NaCl+2H O+O 個
三 、氧化物(含氧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非金屬氧化物_ CO 、CO 、NO 、N O 、H O
酸性氧化物 CO 、N O 、 Mn O
思考:
1、 判斷正誤,并用實例解釋。
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2、請用圖示表示非金屬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兩 組概念之間的涵蓋關系
(1)非金屬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例1、CO、CO 、NO、N O 、Mn O 、H O
非金屬 氧化物
酸性氧 化物
(2)金屬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
例2、Na O Na O Mn O Fe O H O
屬于金屬氧化物的是 Na O Na O Mn O7 Fe O
屬于堿性氧化物的是 Na O Fe O
思考:
1、 判斷正誤,并用實例解釋。
金屬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 x )
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 )
2、請用圖示表示非金屬氧化物和酸性氧化 物兩組概念之間的涵蓋關系
不一定 (特例:CO等)
酸性氧化物
(特例:Mn O 等 ) 交叉關系
不一定(特例:Mn O 、Al O 等)
堿性氧化物
一定
包含關系
【小結】
非金屬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三 、氧化物(含氧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不一定
揮 發 性 酸 HNO HCl HF HBr HI H S
難揮發性酸 H PO H SO
一 元酸 HNO HCI CH COOH HF HBr HI
二 元 酸 H SO H CO H SO H S
多元酸 H PO
含氧酸 HNO H SO H CO H PO
無氧酸 HCl HF HBr HI H S
強酸 HCl H SO HNO HBr HI 弱酸 H CO H PO H SO HClO
按揮發性
按提供氫 離子數目
按是否含氧
按酸性強弱
電離時陽離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四、酸

堿 按堿性強堿 KOH.NaOH.Ba(OH) Ca(OH) 強弱 弱堿 NH ·H O 難溶性堿
按提供 (一元堿 KOH.NaOH.NH H O 氫氧根
離子數目 二元堿 Ba(OH) .Mg(OH) Zn(OH)
多元堿 Fe(OH) .Al(OH)
可溶性堿KOH.NaOH.Ba(OH) .NH H O
難溶性堿 Cu(OH) .Fe(OH) .Mg(OH)
電離時陰離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
五 、堿
按溶 解性
由金屬陽離子或NH +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1)按陰、陽離子來分:
常見陽離子:K+Na+NH +Ag+Cu +Ca +
常見陰離子:NO -SO 2-Cl CO -HCO PO 3-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鹽:K+Na+NH +NO -HCO -H PO -
難溶性鹽:AgCl BaSO CaCO
五、鹽
由金屬陽離子或NH +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3)組成中是否有可電離的H+、OH-
復鹽: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陽離子(或NH +) 和
一種酸根離子構成的鹽。如KAI(SO )2、(NH ) Fe(SO )2
正鹽
Na CO
不能電離出H+ 和OH-的鹽
堿式鹽
Cu (OH) CO
能電離出 OH -的鹽
酸式鹽
NaHCO
能電離出 H +的鹽
五、鹽
2.分類依據
按組成分按性質分
1.分類方法
交叉分類法
樹 狀分類法
課堂小結
1、下列各組物質中均為純凈物的是( C )
A.生石灰,熟石灰,燒堿溶液
B.明礬,硫磺,礦泉水
C.乙醇,干冰,冰水混合物
D.玻璃,鹽酸,沼氣
2、下列各組概念中,后者屬于前者范圍的是( D )
A. 化合物,單質 B.金屬,單質
C.混合物,純凈物 D.純凈物,化合物
練習鞏固
物質 分類 堿 酸 鹽 堿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A Na CO H SO NaOH SO
CO
B NaOH HCl NaCl Na O
CO
C NaOH CH COOH CaCl CO
SO
D KOH HNO CaCO CaO
SO
3、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組合是( D )
練習鞏固
練習鞏固
4. 分類是化學學習與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C ) A .Na O 、MgO 、CO均屬于堿性氧化物
B. 燒堿、生石灰、純堿均屬于堿
C. 酸、堿、鹽之間的反應一般屬于復分解反應
D.SO 、CO 、BaO、SO 均屬于酸性氧化物
5、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C、堿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堿
D、酸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酸
練習鞏固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第 一 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第二課時物質的分類
學習目標
1.認識分散系,熟知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 2.了解膠體的性質及其應用,掌握鑒別溶液和膠體的方法
3.了解Fe(OH) 膠體的制備方法
混合物還可以再分類嗎
初中探究過哪類混合物
純凈物
混合物:
單質
化合物
氧化物



物質
還記得溶液的定義嗎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 、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溶解溶質的物質 實例:NaCl 溶液
75%酒精中的溶質和溶劑分別是什么
類比溶液的定義,思考分散系的定義。
分散質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分散劑 分散系中另一種物質
分散系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系中是兩種液體(沒有水),量多的是分散劑。
1、分散系中有水,水是分散劑;
一、分散系
一般規律:
分散系
1 分類標準: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溶液 膠體 濁液
<1nm 1~100nm >100nm
分類標準 分散質的狀態
懸濁液 乳濁液
二、分散系的分類及其依據
☆本質區別——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
2.按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不同共有_9 種分散系。 分散劑 分散質
固 固
二、分散系的分類及其依據
液 液

氣溶膠
粒子膠體
按分散劑
固溶膠
分類
分子膠體
液溶膠
霧、云、煙
有色玻璃、寶石、 泡沫塑料
Fe(OH) 膠體、
牛奶、油漆、泡沫、 墨汁、肥皂水、血液
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 (10-9-10-7m)之間的分散系叫做膠體。
Fe(OH)
Agl膠體
淀粉液 蛋白液
三、膠體
按分散質
分類
膠 體 的 分 類
生活中常見膠體
1.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
A. 食鹽水、牛奶、豆漿
B. 碘酒、泥水、血液
C. 白糖水、食鹽水、茶葉水
D. 石灰乳、澄清石灰水、石灰漿
練習鞏固
(1) 機械研磨法(如用機械研磨方法制黑墨汁);
(2) 溶解分散法(如將淀粉溶于水得淀粉膠體);
(3) 化學反應法(通過化學反應制取膠體)。
如 :Fe(OH) 膠體常通過化學反應來制取
四、膠體的制備
注意事項:
1.FeCl 飽和溶液(非稀溶液) 2.向沸水中滴加FeCl 飽和溶液 3.蒸餾水(不用自來水)
4.稍微加熱煮沸,但不宜時間過長 5.不用玻璃棒攪拌
原理:FeCl (飽和)+3H O=Fe(OH) (膠體)+3HCl
注:膠體不是一類物質,是物質的一種分散狀態。
在燒杯中加入蒸餾水 加熱至 沸騰 ,慢慢加入1~2mL
FeCl 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 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五 、Fe(OH)3 的制備
FeCl
飽和溶液
沸水
1.丁達爾現象: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能在膠體 中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
原因: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散射。
應用:區別溶液和膠體(物理方法)
六、膠體的性質
無光亮的通路
過濾后的現象
Fe(OH) 膠體
濾紙上無濾渣,濾液顏色不變,(無現象
Fe(OH) 沉淀
濾紙上有濾渣,濾液由渾濁變澄清
結論:膠體能透過濾紙,
而懸濁液不能,說明膠體 粒子比懸濁液粒子小。
六、膠體的性質
2.過濾
Fe(OH) 膠 體或泥水
3.滲析
利用半透膜把膠體中混有的離子或分子從膠體溶液里分離的操作。
其原理為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離子能透 過半透膜。
一定時間之后,
燒杯中能夠檢測出的是_ 檢測不出的是:
應用:膠體凈化、提純使 膠體和溶液分離
六、膠體的性質
淀粉膠體和 食鹽溶液
半透膜
蒸餾水
4.介穩性
原因1: 布朗運動
原 因 2 : 膠體粒子 電性相同 彼此排斥
六 、膠體的性質
42
陰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陽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淺
膠體中的分散質微粒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產生定向移動的現象叫電泳。
說明膠粒帶電荷。Fe(OH) 膠粒帶正電荷
應用:靜電除塵裝置(大氣飄塵礦山粉塵等)
OH CI-
CI
OH-
OH
Fe(OH)令
OH
OH CI
六、膠體的性質
整個體系不帶電性
5.電 泳
CI-
CI-
CI-
CI-
CI-
CI-
CI-
CI-
OH
6.聚沉:
使分散質聚集成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
硫酸鈣
MgCl ·6H O
豆腐
加入酸、堿、鹽:豆漿里加鹽鹵制或石膏豆腐 加熱或攪拌:淀粉制漿糊凝膠
加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用明礬、氯化鐵等凈水
思考:在Fe(OH) 膠體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 SO ,看到的現象是 如何解釋
六、膠體的性質
方 法
六、膠體的性質
向沸水中逐滴滴入FeCl 飽和溶液1~2mL繼續煮沸,待溶液呈紅褐色后, 即制得Fe(OH) 膠體。
(1)為什么不能用自來水代替蒸餾水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自來水中可能含有酸堿鹽等物質,可使Fe(OH) 膠體聚沉產生沉淀
(2)為什么要用FeCl 飽和溶液,而不能用稀溶液
濃度太小形成的Fe(OH) 顆粒達到1~100nm
(3)當加熱至溶液呈紅褐色時,為什么不能過度加熱
過度加熱膠體會產生聚沉,從而產生Fe(OH) 沉淀
土壤的保肥作用
血透,不同型號的血液不能互輸
制豆腐,明礬凈水
兩種型號的墨水不能混用。菖 江河入海口處形成三角洲
制有色玻璃,電泳原理選礦, 工廠煙囪靜電除塵
炸藥制成膠體
① 農業生 產 :
② 醫 療衛 生 :
③日常生活:
④自然地理:
⑤工業生產:
⑥國防工業:
七、膠體的應用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 d<1 nm nmd>100 nm
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均一透明介穩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
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
丁達爾效應 無 有

鑒別方法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
溶液分層
靜置分層
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 豆漿、云、霧
泥漿、油水混合物
八、溶液、膠體、濁液的比較
練習鞏固
例:分散系是混合分散體系的簡稱, 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D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
A.根據體系的穩定性,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混合物
B.一種分散系的分散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態,但只能是純凈物
散射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溶液和膠體,他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D.用光束照射碳素墨水會出現丁達爾效應
1、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膠體外觀不均勻
B、膠體中的分散質微粒能通過濾紙
C、膠體帶電荷,溶液不帶電荷
D、膠體不穩定,靜置后容易產生沉淀
2、Fe(OH) 膠體和MgCl 溶液共同的性質是( A ) A、都比較穩定,密閉放置不產生沉淀
B、兩者均有丁達爾現象
C、加入鹽酸先產生沉淀,后溶解
D、兩種分散質微粒均可通過半透膜
練習鞏固
3、下列關于Fe(OH) 膠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D )
A. 制備Fe(OH) 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FeCl +3H O==Fe(OH) ↓+3HCl
B. 在制備Fe(OH) 膠體的實驗中,加熱煮沸時間越長, 越有利于膠體的生成
C.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 膠體時,產生的 現象相同
D.Fe(OH) 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并沉降, 達到凈水目的
練習鞏固
4、用特殊方法把固體物質加工到納米級
(1nm~100nm) 的超細粉末粒子,然后得到納米 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和這種粒子 具有相同數量級的是( C )
A、溶液 B、懸濁液 C、膠體 D、乳濁液
練習鞏固
5.下列分散系屬于膠體的是 ( B )
①肥皂水②豆漿③食鹽水④蔗糖水⑤泥水⑥淀粉液
A.只有② B.①②⑥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⑥
6.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D )
A.在豆漿里加入鹽鹵做豆腐
B.河流入海處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線照射蛋白質溶液時,從側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D.FeCl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練習鞏固
9種組合
Fe(OH)3 膠體的制備 丁達爾效應
介穩性
能透過濾紙
不能透過半透膜
按分散質、分 散劑的狀態分
按分散質粒 子直徑分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 質中得到的體系
概念
分類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系
課堂小結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第三課時物質的轉化
學習目標
1.能對酸、堿、鹽、氧化物及它們之間的反應進行描述和符 號表征。
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的性質,一定條件下各種物質可以 相互轉化。
3.建立物質轉化模型,認識物質的轉化規律。
與指示劑反應:使紫色石蕊試劑變紅,不能使酚酞試劑變色
與活潑金屬反應:6HCl+2AI===2AICl +3H 個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6HCl+Fe O ===2FeCl +3H O
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中和反應):HCl+NaOH===NaCl+H O
與某些鹽反應:2HCl+CaCO ===CaCl +H O+CO 個
一、酸的通性(以鹽酸為例)

堿的主要化學性質
1.堿與酸反應
Ca(OH) +2HCl=CaCl +2H O
2.堿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Ca(OH) +CO =CaCO ↓+H O
3.堿與某些鹽反應
2NaOH+CuSO =
Cu(OH) ↓+Na SO
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反應,能反應的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1.NH H O+HCl 2.NH H O+CO 3.NH ·H O+Mg(OH)
遇到石蕊變藍
或酚酞變紅
+酸堿指示劑
二、堿的通性(以燒堿為例)
+鹽
新堿+新鹽
鹽 + 水 + 酸 堿
+ 酸 性 氧化物
鹽+水
三、鹽的通性(以燒堿為例)
鹽的主要化學性質
新酸+新鹽 1.鹽與酸反應
Na CO +2HCI=2NaCl+H O+CO 1
+酸 2.鹽與堿反應
兩種新鹽 +鹽 鹽 + 堿 新鹽+新堿 Na CO +Ca(OH) =CaCO J+2NaOH 3.鹽與鹽反應
Na CO +BaCl =BaCO ↓+2NaCl
4.鹽與金屬單質反應
CuSO +Fe=FeSO +Cu
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反應,能反應的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金屬單質
新鹽+金屬單質
1.BaCO +HNO 2.MgCl +NH H O
酸性氧化物的主要化學性質
1.酸性氧化物+堿 → 鹽+ H O
CO +Ca(OH) =CaCO3j+H O
2.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
CO +CaO=CaCO
3.可溶性酸性氧化物+H O→ 酸
CO +H O=H CO
四、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堿性 氧化物
酸 + 水
酸性 氧化物
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反應,能反應的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1.SO +Ca(OH) /CaO/H O 2.SO +Ca(OH) /CaO/H O
+堿
鹽+水
堿性氧化物的主要化學性質
1.堿性氧化物+酸 → 鹽+ H O
Ca(OH) +2HCl=CaCl +2H O
2.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鹽
CaO+CO =CaCO
3.可溶性堿性氧化物+H O→ 堿
CaO+H O=Ca(OH)
五、堿性氧化物的通性

+酸性 氧化物
堿、+水
堿性 氧化物
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反應,能反應的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1.BaO+HCI 2.BaO+SO 3.BaO+H O
鹽+水
+酸
練習鞏固
例、下列關于Ba(OH) 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
C、能 與Na SO 溶液反應生成BaSO 沉淀
D、能與CO 反應生成水
1.A+ 酸=鹽+水,則A 不可能屬于(B)
①氧化物 ②金屬單質 ③堿 ④鹽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
2.某同學要在右面五環圖中填入物質,使相連物質間能發生反應,
不相連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你認為“五環”中有空缺的一環應填
入的物質是( C )
A.稀硫酸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氯化鈉
練習鞏固
初中我們學過的酸與金屬、鹽與金
屬的反應都屬于置換反應
Fe O +3H SO =Fe (SO ) +
HCl+NaOH =NaCl+H O
2NaOH+CuSO =Cu(OH) ↓+Na SO HCl+AgNO =AgCll+HNO
Na SO +BaCl =BaSO ↓+2NaC
Ca(OH) +CO =CaCO ↓+H O 的、 屬、 反、 與


復分解
鹽與堿
反應都
鹽與酸
鹽之間
酸與堿
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
置換反應
復分解反應
六、酸、堿和鹽的化學性質
基本反應類型
以心名
1.現有生石灰、鋅、水、氯化銅溶液、燒堿溶液,從中選擇適當
的物質,按下列要求各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
(1)化合反應CaO+H O=Ca(OH) 通電
(2)分解反應 2 H O = 2 H I +O 1
(3)置換反應 Zn+CuCl =ZnCl + Cu
(4)復分解反應CuCl +2NaOH=Cu(OH) ↓+2Na Cl
六、酸、堿和鹽的化學性質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①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
②鐵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③濃硫酸、硝酸與金屬反應不會生成氫氣
七、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沉淀,氣體,水
金屬與酸反應 的條件
①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
金屬活潑
金屬與鹽反應的條件 ②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
③K 、Ca 、Na 、Ba 等金屬與鹽反應不能生成另 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
鹽與鹽反應的條件
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鹽與堿反應的條件
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
七、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
①2Ca+O =2CaO
②CaO+H O=Ca(OH)
③Ca(OH) +H SO =CaSO +2H O
Ca(OH) +CuSO =Cu(OH) +CaSO ! Ca(OH) +SO =CaSO +H O
點 燃
④C+O ====CO
⑤CO +H O=H CO
⑥Ca(OH) +H CO =CaCO +2H O CaO+H CO =CaCO +H O
Ca+H CO =CaCO +H 個
【閱讀課本P10的思考與討論,完成(1)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CaSO

CaCO
八、物質的轉化

Ca

C
Ca(OH)
H CO
CaO
CO


Ca CaO Ca(OH)

Ca(OH) +H SO =CaSO +2H O
Ca(OH) +CuSO =Cu(OH) +CaSO Ca(OH) +SO =CaSO +H O
2Ca+O =2CaO
CaO+H O=Ca(OH)
八、物質的轉化
金屬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可溶性堿
金屬單質
CaSO
H O
O
C CO H CO CaCO
金屬 堿
非金屬單質 非金屬氧化物 H O 酸 鹽 鹽
堿性氧化物 堿、鹽、堿性氧化物
Ca(OH) +H CO =CaCO +2H O
CaO+H CO =CaCO +H O
Ca+H CO =CaCO +H 個
點燃 C+O ====CO
CO +H O=H CO
八、物質的轉化
八、物質的轉化
金 屬
堿 性 氧 化 物
鹽 + 金 屬

鹽 + 堿

非 金 屬
酸 性 氧 化 物

鹽 + 酸


鹽 + 水
兩 種 新 鹽
從物質轉化的角度
理解一類物質的轉化關系
鹽 + 氣 體
工業生產中制取NaOH, 是怎么做的呢
Na O+H O Na CO +Ba (OH) Na+H O
工業上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 O與H O反應,而主要采用電解
飽和食鹽水的方法
2NaCl+2H O====2NaOH+H 個+Cl 個
工業生產反應進行的可行性原料來源成本高低設備要求 Na CO +Ca (OH) =2NaOH+CaCO
八、物質的轉化
通電
同類物質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質
酸的化學性質:①酸可以與活潑金屬反應;②酸可以與堿性氧化物反應;③酸可以 與堿反應;④酸可以與某些鹽反應
堿的化學性質:①堿可以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②堿可以與酸反應;③堿可以與某些 鹽反應;④堿可以使酚酞試劑變紅,使紫色石蕊試劑變藍反應
鹽的化學性質:①鹽可以與金屬反應;②鹽可以與酸反應;③鹽可以與堿反應;
④鹽可以與某些鹽反應
物質的轉化: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通過化學變化實現物質之間的轉化。
物質 的 分 類 及 轉 化
課堂小結
1.A 、B 、C 、D 、E 中都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的相互
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D )
A.銅 B.碳 C.鐵 D.鈣
A H O B
高溫
E
Na CO
CO
Na CO
AgNO 溶 液
練習鞏固
硝 酸
鹽酸
D
C


MgSO4

金屬 氧化物
錯誤的是
A.①—Mg B.②—MgCl
C.③—H SO D.④—Mg(OH)
2、某同學在學習了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后,繪制了 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制取MgSO 的思維導圖,其中所選用的物質
酸 ④
練習鞏固


3、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的是( B )
A.BaCl → BaSO B.CuO→Cu(OH)
C.NaOH→ Na SO D.MgSO → Mg(OH)
練習鞏固
課 后 作 業 1
一、判斷下列物質之間能否反應,能反應的寫出化學方程式 1.CH COOH+Na O 2.SO +CaO
3.HC IO+NaOH 4.CH COOH+Na CO
5.CH COOH+NaHCO 6.NH ·H O+HCl
7.NH ·H O+CO 8.NH H O+Fe(OH)
9.BaCO +HNO 10.FeCl +NH H O
11.SO +Ca(OH) 12.SO +H O
13.BaO+SO 14.BaO+H 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河西区| 岐山县| 安阳县| 宜州市| 三门峡市| 富宁县| 北安市| 婺源县| 乌拉特前旗| 承德县| 阿城市| 榆林市| 鹤山市| 仁寿县| 徐州市| 延长县| 平潭县| 祁东县| 馆陶县| 临邑县| 中西区| 梨树县| 太谷县| 伊川县| 怀宁县| 崇阳县| 阳信县| 安义县| 通河县| 泾源县| 连平县| 建湖县| 卢龙县| 吉木萨尔县| 东源县| 普兰店市| 仁化县| 涪陵区| 玉林市|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