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第 一 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第2課時分散系及其分類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2. 了解膠體的制備、性質及其應用,會鑒別膠體和溶液(重點)。3.通過對Fe(OH) 膠體性質的討論,能從微觀粒子尺度和宏觀性質相結合 的角度解釋相關現象(難點)。[學習目的CuSO 晶體 蒸餾水 CuSO 溶 液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均勻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新課引入1.分散系的概念與組成(1)概念:一種(或多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組成: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叫做分散質,另一種物質叫做分散劑。分散質十CuSO 晶體一、分散系CuSO 溶液分散系分散劑蒸餾水分散系 分散質分散劑煙 微小塵埃(固)空氣(氣)霧、云 微小水滴(液)空氣(氣)碘酒 碘(固)酒精(液)食鹽水 食鹽(固)水(液)有色玻璃 金屬氧化物(固)玻璃(固)一、分散系思考交流1(1)按照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分類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1nm=10-9m)溶液:如鹽酸、食鹽水等膠體:如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等濁液:如泥水、油水混合物等一、分散系2.分散系的分類及其依據懸濁液乳濁液(2)常見分散系0 1nm 100 nm溶液中分散質微粒是直徑小于1 nm(10-9m) 的分子或離子,而懸濁液、乳濁液中分散質微粒是分子集合體或離子集合體(分 別呈固態或液態),其微粒直徑大于100 nm。 根據圖示判斷: 膠體中的分散質微粒能否通過濾紙 濁液中的分散質粒子濾紙能透過濾紙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溶液中的分散質分子、離子一、分散系思考交流21.判斷正誤× 分散系有的是純凈物,有的是混合物√ 分散系可以是固態、液態或氣態×氯化鈉溶液均一、穩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 油水混合物屬于乳濁液ד冰水混合物”是一種分散系× 直徑為1~100 nm 的粒子稱為膠體懸濁液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分散質,而膠體不能應用體驗一、分散系2.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B.是否能通過濾紙C 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穩定應用體驗一、分散系煙水晶 有色玻璃二 、膠體幾種常見的膠體膠體根據分散劑的狀態不同氣溶膠 固溶膠如煙水晶、 有色玻璃 等二、膠體如豆漿、 稀牛奶 等1.膠體的樹狀分類分散 劑是 氣體分散 劑是 液體分散 劑是 固體如云、 煙等液溶膠(1)實驗操作FeCl 飽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繼續加熱停止加熱(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l +3H O== =Fe(OH) ( 膠 體 ) + 3HCI 。二 、膠體2.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Fe(OH) 膠體至液體呈 紅褐色Fe(OH) 膠體中分散質粒子是Fe(OH) 集合體,不能直接加熱FeCl 飽和溶液制備Fe(OH) 膠體,也不能向FeCl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或氨水制備Fe(OH) 膠體,否則會產生紅褐色Fe(OH) 沉淀,請從膠體分散質粒子組成角度分析原因。因為Fe(OH) 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是許多Fe(OH) 的集合體,若直接加熱FeCl 飽和溶液或向FeCl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則生成的Fe(OH) 多,分散 質粒子聚集程度增大,當粒子直徑大于100 nm 時形成沉淀。二 、膠體思考交流1操作 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 觀察現象原因分析Fe(OH) 膠體 一條光亮的“通路”膠體中粒子直徑1~100 nm,小于可見光 的波長,能使光波發生散射cuSO溶液 無明顯現象溶液中粒子直徑小于1 nm,散射極微弱3二、膠體3.膠體的性質——丁達爾效應(1)實驗探究(2)應用:區分膠體和溶液。某實驗小組同學攪拌渾濁的泥水后,將泥水靜置,發現用一束光照射泥水的上層清液產生丁達爾效應,過濾泥水得到的 濾液也產生丁達爾效應,從膠體粒子組成上分析該膠體的制 備方法。該方法是將大的分散質粒子分散成小的分散質粒子得到膠體。二 、膠體思考交流2二 、膠體 方法總結膠體制備的關鍵和制備方法(1)膠體制備的關鍵是控制分散質粒子的大小。(2)膠體制備的方法①凝聚法:如 Fe(OH) 膠體,使小于1 nm的粒子聚集成直徑為1~100 nm 的膠體粒子。②分散法:如泥水沉降后的清液,將大于100 nm 的粒子分散成直徑為 1~100 nm的膠體粒子。1. (2022 ·重慶八中高一期末)納米碳酸鈣”是一種微粒直徑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的特殊材料,將納米碳酸鈣分散到水中形成分散系,其具有的性質是A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 不能透過濾紙C.不能與鹽酸反應 D.一定是濁液2.AlCl 具有與FeCl 類似的性質,寫出AlCl 常溫下溶于水生成Al(OH) 膠體的化學方程式: AICl +3H O===Al(OH) (膠體)+3HCI應用體驗二 、膠體1. (2022 ·北京匯文中學高一期末)下列分散系中不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是①氫氧化鐵膠體 ②CuSO 溶液③霧 ④蔗糖溶液⑤FeCl 溶液 ⑥稀豆漿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自我測試2.FeCl 溶液、Fe(OH) 膠體、Fe(OH) 濁液是三種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膠體和溶液能透過濾紙,而濁液不能透過濾紙B.分別用一束光照射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 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三種分散系的穩定性:FeCl 溶液>Fe(OH) 膠體>Fe(OH) 濁液 D 根據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濁液和膠體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自我測試3.(2022.廣東清遠高一聯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手電筒 e體(OH) 驗,A.實驗室中進行Fe(OH) 膠體丁達爾效應實驗時的示意圖如上所示B.空氣中的顆粒物(PM .5)中細顆粒物的直徑小于2.5 μm, 其在空氣中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 膠體的分散質粒子直徑(1~100)nmC.Fe(OH) 膠體和FeCl 溶液的根本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D.Fe(OH) 膠體制備的化學方程式:FeCl +3H O===Fe(OH) L+3HCl不能用來做丁達爾效應實手電筒光束不是聚集光束自我測試4.某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1g KCl加入100 g水中②將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攪拌均勻后煮沸③將1 g CaCO 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蕩④將0.1 g植物油加入10g水中,充分振蕩⑤將96 mL酒精與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徑為1~100 nm)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屬于溶液的有①⑤(填序號,下同),屬于膠體的有②, 屬于濁液的有③④ 。自我測試分散系 溶液 膠體濁液分散質粒子 種類 分子、離子 大量分子聚集體 或大分子大量粒子聚集體分散質粒子 的直徑 小于1 nm 1~100 nm大于100 nm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較均一、透明、 較穩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久置沉淀(或分層)能否透過 濾紙 能 能不能鑒別方法 膠體和濁液可通過靜置鑒別;膠體和溶液可通過丁達爾效應鑒別溶液、膠體、濁液三類分散系的比較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