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四章第 一 節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律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一節第一課時原子結構了解原子結構的演變模型,掌握原子的微觀結 構及質子、中子、質量數間的關系;掌握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規律,并能正確 地畫出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20世紀初后,人們對原子結構的奧秘被揭示之后,人們對元 素周期表的認識更加完善。那么,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表 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原子結構。道爾頓模型(1803年) :發現原子,認為原子結構是堅實、不 可再分的實心球。湯姆孫原子模型(1904年) :認為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 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 中性原子。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認為原子中心有一帶正電的核, 電子在它周圍沿著不同軌道運轉,即行星原子模型。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歷程葡萄干蛋糕模型實心球模型行星模型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 :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 饒核做高速圓周運動。電子云模型(1926-1935年) :現代物質結構學說。電子在原 子核外很小的空間內做高速運動,沒有確定的軌道。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歷程量子軌道模型電子云模型質子中子原子核電子電子質量很小,約為質子質量的1/1836。因此,原子的質量主要由原子核決定。原子(0)原子核(+)核外電子(-)一、原子結構1、原子的構成質子(+)中子(0)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叫做質量數 符號A。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若忽略電子的質量,將原子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請說出這些原子左側數字代表的含義。14 168質量數 A- 元素符號2、原子的表示方法質子數一 zX各電子層由內到外 電子層數 (n) 1 2 3 4 5 67電子層符號 K L M N O PQ離核遠近 由近到遠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核外電子的排布1、電子層在多電子原子里,把電子運動的不同能量的 區域 簡化為不連續的殼層,也稱作電子層。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1)核外電子總是盡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上,然后 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漸升高的電子層上(能量最低原理)。那么,每個電子層最多可以排布多少個電子呢 核電 荷數 元素 名稱 元素 符號 各電子層的電子數K L M N OP2 氦 He 210 氖 Ne 2 818 氬 Ar 2 8 836 氪 Kr 2 8 (18 854 氙 Xe 2 8 18 18 886 氡 Rn 2 8 18 32 188思考討論下表是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思考討論( 1 ) 當K 層為最外層時,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 除了K 層,其他各層為最外層時,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 (2)次外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 (3)你能歸納出第n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嗎 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1)核外電子總是盡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上,然后由 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漸升高的電子層上(能量最低原理);(2)各電子層最多容納2n 個電子;(3)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 層不超過2個);(4)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電子層kLMNa +11 2 8M 層電子數核內質子數(或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結構示意圖粒子符號 原子核(1)原子結構示意圖3、電子層K1 2 Q沒有M 層核內質子數(或核電荷數)十11(2)離子結構示意圖a粒子符號 原子核原子核不發生改變,僅僅是核外電子數發生改變。陽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結構示意圖3、課后練習請你根據所歸納的規律,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1~20 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電子層(K、L、M、N、O、P、Q)最外層電子數≤8(K層≤2)規律次外層電子數≤18原子構成 一 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上質子數=電子數中子質子結構示意圖(原子或離子)課堂小結核外電 子排布原 子 結 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