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第1課 鴉片戰爭 同步分層練習(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第1課 鴉片戰爭 同步分層練習(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課《鴉片戰爭》分層作業
1.被稱為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的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太平天國運動 C.金田起義 D.義和團運動
2.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璦琿條約》 D.《天津條約》
3.帝國主義的炮聲驚醒了古老的大清王朝的美夢,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開始了。你知道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經過:________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封鎖珠江口后,直趨天津,威脅清政府;英軍于1841年初強占________;英軍進攻虎門炮臺,________等戰死;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1842年,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________率眾抵抗,力竭犧牲;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5.《南京條約》主要內容:開放廣州、福州、_____、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_____給英國;賠款_____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____,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6.其他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________》,從中獲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權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過條約,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1.虎門公開銷煙當天,林則徐發布《虎門銷煙告示》,詳細說明“海水浸化法”,并明確“一諭爾等沿海居民,在粵夷人,目睹此事,并引以為戒”等,借此宣傳嚴禁鴉片和歡迎正當貿易的政策。這最能反映林則徐( )
A.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 B.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
C.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D.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2.有人評價“此戰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寶島香港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戰”是指(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人民解放戰爭
3.鴉片戰爭中欽差大臣琦善認為:“該夷船堅地利,長于水戰”,“所恃者大地,其所畏者亦唯大地”。就派人在山海關一帶收集到了數尊炮,可還是明朝時期制造的土炮。可見,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之一是( )
A.武器落后 B.鴉片泛濫 C.政治腐敗 D.經濟腐敗
4.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它沒有歐美國際協定中通常有的仔細審議。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只字未提……中國皇帝在9月15日痛苦地批準了這項條約,維多利亞女王則在1842年12月28日批準了該條約。這項條約( )
A.簽訂標志著鴉片戰爭的結束 B.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條約 D.反映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意志
5.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實反應歷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動)的當時記錄,是事件的實際目擊者或參與者所經歷的。下列可以作為研究鴉片戰爭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舟山鴉片戰爭遺址 B.《清史演義》
C.電影《鴉片戰爭》 D.《魏源全集》
6.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酌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元,應如何分期交清開列于左……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
材料三: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基于對鴉片危害的認識,林則徐在廣東做出了怎樣愛國之舉?
(2)據材料二可知,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哪一條約?條約的內容有哪些?(寫出2條以上)
(3)據材料二,分析中國喪失了哪些主權。
(4)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的理解。
1.下圖是《1838年-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單位:鎊)統計圖表》(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中國成為英國的工業原料產地 B.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商品輸出
C.英國對華資本輸出不斷增加 D.中國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2.歐美的歷史學家曾說,如果不是林則徐禁運鴉片,英國資產階級也會找另一個借口來發動戰爭,這是可以斷言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發動這次戰爭,除了保護鴉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層次的意圖是( )
A.變中國為其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B.用武力保護鴉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爭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貿易關系 D.將先進的工業文明成果推廣到中國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6。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貿易的狀況。(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呈怎樣的趨勢?
(3)根據材料三,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839年6月,林則徐做出了什么禁煙壯舉?這一壯舉有何重要的歷史意義?
4.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并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史料③ 7月21日,我們奉命以現有的兵力向敵軍進攻:現在開到的人數約計一千人,配有三門小型野炮。……敵軍陣中旌旗林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其中有弓箭手,有手持長矛的士兵,看起來很為奇特。……我軍在城內的進攻遭到了敵軍最頑強的抵抗,這完全出乎總司令的意料之外,在許多場合中都是寸土必爭的。鎮江城被占領后,滿軍總司令海齡首先自殺。
——[英]康寧加木《鴉片戰爭——在華作戰回憶錄》
史料④ 《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戰前的封建社會在戰后一步步發生變化。
——馬敏《中國近現代史》
(1)按照史料價值可以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也叫直接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原始資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材料四則史料哪些屬于第一手史料?
(2)根據史料②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根據史料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中清軍英勇作戰,最終仍然失敗的原因。
(3)根據史料④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鴉片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性質等方面發生的變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課《鴉片戰爭》分層作業
1.被稱為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的事件是( )
A.虎門銷煙 B.太平天國運動 C.金田起義 D.義和團運動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林則徐的主持下,從英、美等國商販收繳的110多萬千克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項正確;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與禁煙斗爭無關,排除BC項;義和團運動是19世紀末出現的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排除D項。故選A項。
2.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璦琿條約》 D.《天津條約》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1840年,中英之間爆發鴉片戰爭,清政府以失敗告終,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A項正確;《北京條約》簽訂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排除B項;《璦琿條約》簽訂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排除C項;《天津條約》簽訂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A項。
3.帝國主義的炮聲驚醒了古老的大清王朝的美夢,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開始了。你知道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事件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解析】根據題意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可知,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簽訂了歷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標志著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進一步加深,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A項。
4.經過:________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封鎖珠江口后,直趨天津,威脅清政府;英軍于1841年初強占________;英軍進攻虎門炮臺,________等戰死;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1842年,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________率眾抵抗,力竭犧牲;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答案】 1840 香港島 關天培 陳化成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英軍攻陷定海,北上直逼天津。1841年,英軍占領香港島。英軍進攻虎門炮臺,關天培等戰死。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1842年,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陳化成率眾抵抗,壯烈殉國。1842年,英艦到達南京長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軍求和。故答案為1840;香港島;關天培;陳化成。
5.《南京條約》主要內容:開放廣州、福州、_____、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_____給英國;賠款_____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____,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答案】 廈門 香港島 2100萬 關稅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6.其他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________》,從中獲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________的權利。1844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中美《________》、中法《________》。通過條約,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答案】 虎門條約 領事裁判權 租地建房 望廈條約 黃埔條約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從中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虎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主權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是在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清朝與法國在廣州黃埔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法國和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通過這兩個不平等條約,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1.虎門公開銷煙當天,林則徐發布《虎門銷煙告示》,詳細說明“海水浸化法”,并明確“一諭爾等沿海居民,在粵夷人,目睹此事,并引以為戒”等,借此宣傳嚴禁鴉片和歡迎正當貿易的政策。這最能反映林則徐( )
A.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 B.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
C.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D.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借此宣傳嚴禁鴉片和歡迎正當貿易的政策”可知,林則徐于公開銷煙當天發布告示希望借助虎門銷煙震懾海內外商人,讓他們知道清政府嚴令禁煙,打擊鴉片貿易,希望外國商人要專做正當生意,中國只歡迎正當貿易。這種對外宣示的做法,體現了林則徐放眼世界的開放精神,A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犧牲”,排除B項;“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都與題干反映的內容不符,排除CD項。故選A項。
2.有人評價“此戰英國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在中國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處,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寶島香港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戰”是指(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人民解放戰爭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不但打開了中國市場,還使得寶島香港成為他們的殖民地達一百五十多年之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工業革命后,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1840年--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等。因此“此戰”是指鴉片戰爭。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排除B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C項;人民解放戰爭是1945—1949年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戰爭,排除D項。故選A項。
3.鴉片戰爭中欽差大臣琦善認為:“該夷船堅地利,長于水戰”,“所恃者大地,其所畏者亦唯大地”。就派人在山海關一帶收集到了數尊炮,可還是明朝時期制造的土炮。可見,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之一是( )
A.武器落后 B.鴉片泛濫 C.政治腐敗 D.經濟腐敗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該夷船堅炮利,長于水戰”“所恃者大炮,其所畏者亦唯大炮”“可還是明朝時期制造的土炮……”并結合所學可以看出鴉片戰爭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清軍的武器裝備落后,A項正確;鴉片泛濫、政治腐敗、 經濟腐敗都是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的原因,但與題意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
4.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它沒有歐美國際協定中通常有的仔細審議。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只字未提……中國皇帝在9月15日痛苦地批準了這項條約,維多利亞女王則在1842年12月28日批準了該條約。這項條約( )
A.簽訂標志著鴉片戰爭的結束 B.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條約 D.反映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意志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鴉片”“1842年”等可知,這項條約是《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簽訂標志著鴉片戰爭的結束。根據題意,A項正確;《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項;《南京條約》是中國歷史上喪權辱國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并不是第一個條約,排除C項;虎門銷煙,反映了中國人民禁煙的堅強意志,排除D項。故選A項。
5.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實反應歷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動)的當時記錄,是事件的實際目擊者或參與者所經歷的。下列可以作為研究鴉片戰爭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舟山鴉片戰爭遺址 B.《清史演義》
C.電影《鴉片戰爭》 D.《魏源全集》
【答案】A
【解析】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舟山鴉片戰爭遺址真實反映了當時發生的歷史史實,A項正確;《清史演義》是2019年5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士諤。本書敘述愛新覺羅氏發祥于長白山,通過征戰逐漸發展壯大,以至入主中原,建立清朝,直至宣統遜位的歷史。是第二手史料,排除B項;電影《鴉片戰爭》經過了后來的改編,不屬于第一手史料,排除C項;《魏源全集》是2005年5月1日岳麓書社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魏源 。本書收錄了清末著名思想家魏源的專著和專集,是研究魏源的第一手史料,不是研究鴉片戰爭的第一手史料,排除D項。故選A項。
6.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材料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酌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元,應如何分期交清開列于左……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
材料三: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基于對鴉片危害的認識,林則徐在廣東做出了怎樣愛國之舉?
(2)據材料二可知,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哪一條約?條約的內容有哪些?(寫出2條以上)
(3)據材料二,分析中國喪失了哪些主權。
(4)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的理解。
【答案】
(1)造成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響之銀)。行動:查禁鴉片;主持虎門銷煙。(或禁煙運動)
(2)《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2100萬銀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答出兩點即可)
(3)領土主權;關稅自主權。
(4)理解: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解析】
(1)根據材料一“(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可知,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是造成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基于對鴉片危害的認識,林則徐在廣東進行了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2)這場戰爭失敗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的內容有: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2100萬銀元,割香港島給英國,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據材料二“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4)鴉片戰爭以后,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自然經濟遭到破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因而說“這場戰爭(鴉片戰爭)是一塊界碑”。
1.下圖是《1838年-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單位:鎊)統計圖表》(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對圖表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A.中國成為英國的工業原料產地 B.五口通商便利英國商品輸出
C.英國對華資本輸出不斷增加 D.中國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主要內容有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等,因此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B項正確;圖表顯示的是“英國制造品輸華值”,無法看出英國從中國掠奪的工業原料的情況,排除A項;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并不是持續增長,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中國長期以來自給自足的農業、手工業對于英國傾銷的商品具有一定抵制作用,因此中國并未完全抵制了英國的商品傾銷,排除D項。故選B項。
2.歐美的歷史學家曾說,如果不是林則徐禁運鴉片,英國資產階級也會找另一個借口來發動戰爭,這是可以斷言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發動這次戰爭,除了保護鴉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層次的意圖是( )
A.變中國為其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B.用武力保護鴉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爭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貿易關系 D.將先進的工業文明成果推廣到中國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虎門銷煙不過是英國發動戰爭的借口,英國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把中國變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A項正確;用武力保護鴉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是英國獲得利益、打開中國市場的手段,排除B項;英國以武力打開中國國門,并不是爭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貿易關系,排除C項;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本意不是將先進的工業文明成果推廣到中國,排除D項。故選A項。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6。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貿易的狀況。(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呈怎樣的趨勢?
(3)根據材料三,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839年6月,林則徐做出了什么禁煙壯舉?這一壯舉有何重要的歷史意義?
【答案】
(1)狀況:中國處于出超地位;英國出現貿易逆差(處于入超地位),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趨勢:激增。(上升、增加)
(3)危害: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
(4)壯舉:虎門銷煙。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解析】(1)根據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可知,在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英國出現貿易逆差(處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即可)
(2)根據材料二可知,1799年~1838年間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激增。(上升、增加亦可)
(3)根據材料三“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可知,鴉片輸入,造成大量白銀外流而威脅清政府財政;削弱軍隊戰斗力。
(4)結合所學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史稱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4.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并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史料③ 7月21日,我們奉命以現有的兵力向敵軍進攻:現在開到的人數約計一千人,配有三門小型野炮。……敵軍陣中旌旗林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其中有弓箭手,有手持長矛的士兵,看起來很為奇特。……我軍在城內的進攻遭到了敵軍最頑強的抵抗,這完全出乎總司令的意料之外,在許多場合中都是寸土必爭的。鎮江城被占領后,滿軍總司令海齡首先自殺。
——[英]康寧加木《鴉片戰爭——在華作戰回憶錄》
史料④ 《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戰前的封建社會在戰后一步步發生變化。
——馬敏《中國近現代史》
(1)按照史料價值可以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也叫直接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原始資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材料四則史料哪些屬于第一手史料?
(2)根據史料②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根據史料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中清軍英勇作戰,最終仍然失敗的原因。
(3)根據史料④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鴉片戰爭后,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性質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答案】
(1)①②③。
(2)爆發原因:英國維護罪惡的鴉片走私貿易;打開中國市場。失敗原因: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昧;經濟落后,舊式武器抵擋不住英軍新式的步槍和大炮。
(3)政治: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經濟:自然經濟遭到破壞;社會性質: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史料也叫直接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原始資料。史料①虎門炮臺遺址是留下來的遺跡,屬于第一手史料。材料②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繪圖是留下的資料,屬于第一手史料。史料③康寧加木《鴉片戰爭——在華作戰回憶錄》是當事人、親歷者的直接記錄,屬于第一手史料。史料④是第二手史料。
(2)根據史料“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繪圖”可知,英國為了維護罪惡的鴉片走私貿易,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鴉片戰爭。根據材料“現在開到的人數約計一千人,配有三門小型野炮。……敵軍陣中旌旗林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其中有弓箭手,有手持長矛的士兵,看起來很為奇特”可知,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是經濟落后,舊式武器抵擋不住英軍新式的步槍和大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統治中國的清政府處于封建社會,腐朽落后,英國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落后的封建制度難以對抗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清朝的統治者昏庸愚昧,導致戰爭的失敗。
(3)根據材料“《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可知,鴉片戰爭后,從政治方面講,中國的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壞。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時使我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了破壞,被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隆化县| 易门县| 田阳县| 毕节市| 宁明县| 黄冈市| 姚安县| 古田县| 车致| 松溪县| 武定县| 承德县| 洪湖市| 田林县| 台中市| 伊金霍洛旗| 新绛县| 筠连县| 清河县| 唐海县| 科技| 永靖县| 彭山县| 昆明市| 海盐县| 恭城| 济宁市| 武强县| 冷水江市| 东兰县| 乌拉特中旗| 积石山| 砀山县| 河池市| 久治县| 江达县| 绥中县| 潞城市| 大关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