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物質的分類——復雜內容的有序化、框架化問1:為何要進行物質分類 問2:如何對物質進行分類 交叉分類法:同一種事物可以按不同標準(角度)進行分類的方法以物質所含 金屬元素的 不同劃分以物質所含酸根 的不同進行劃分鈉鹽鉀鹽硫酸鹽碳酸鹽Na CO Na SO K SO K CO 樹狀分類法:對同類事物按照某些屬性進行再分類的方法物質純凈物 混合物化合物只由一種成分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 單質酸 堿 鹽 氧 化 物 . .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同素異形體 (Allotrope): 由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三種碳單質的形態酸、堿、鹽的分類【討論】請你對下列酸進行分類,并說明你分類的依據:H SO 、HNO 、HCl 、H CO 、H PO 、CH COOH 、H SO 酸性強弱、是否含氧、電離出H+ 的數目、水溶性、揮發性.....【討論】請你對下列堿進行分類,并說明你分類的依據:NaOH 、KOH 、Ba(OH) 、Ca(OH) 、Mg(OH) 、NH ·H O 、 Fe(OH) 、Cu(OH) 、Fe(OH) 、Al(OH) 請你對下列鹽進行分類,并說明你分類的依據:NaCI 、FeSO 、BaSO 、AgNO 、KNO 、CaCO 、ZnS、KMnO 、KHCO 、NaHSO 、Cu (OH) CO 、CuSO ·5H O酸式鹽:可電離出金屬離子或銨根、H+ 和酸根離子的鹽 堿式鹽:可電離出金屬離子或銨根、OH 一的酸根離子的鹽*復鹽:可電離出多種金屬離子或銨根和一種酸根離子的鹽*混鹽:可電離出一種金屬離子或銨根和多種酸根離子的鹽e.g. KAI(SO ) ·12H O 、(NH ) Fe(SO ) 6H O 、Ca (PO ) F氧化物的分類請你對下列氧化物進行分類,并說明你分類的依據:H O 、H O 、Na O 、CaO 、Al O 、CO 、CO 、SiO 、NO、NO 、P O 、SO 、SO 、CuO、FeO、Fe O 、Mn O 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堿性氧化物: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兩性氧化物:與 酸或堿反應均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與 酸或堿均不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思考:酸性/堿性氧化物與金屬/非金屬氧化物有何關系 酸性 不一定是 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氧化物酸酐酸性氧化物如何轉化為酸 酸如何轉化為酸性氧化物 CO +H O====H CO N O +H O====HNO P O +3H O====2H PO SO +H O====H SO SiO +H O 無法反應酸酐:酸脫水后的產物。無機含氧酸的酸酐是酸性氧化物。思考:酸酐都能結合水生成酸嗎 酸熱分解都能得到酸酐嗎 試類比寫出亞硝酸HNO 、碘 酸HIO 、重鉻酸H Cr O 的酸酐 N O I O CrO 典例精析【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堿脫水不一定得到堿性氧化物B. 能與堿反應但不能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含有兩種金屬元素的鹽一定是復鹽D. 含有兩種陰離子的鹽不一定是混鹽溫故知新歸納: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定義有什么共同點 溶液 (solution):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 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 質 (solute) , 溶解溶質的物質稱為溶劑 (solvent) 。懸濁液: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乳濁液:小液滴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都是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混合物。分散劑 分散質分散系實例氣態 氣態空氣液態云、霧固態煙、灰塵液態 氣態水中溶解氧液態酒精水溶液固態食鹽水固態 氣態泡沫塑料液態珍珠(包藏水的碳酸鈣)固態合金分散系的定義和實例分散系(dispersion system): 由一種或幾種物質 (分散質) 分散到另一種物質 (分散劑)里形成的混合體系。分散系 分散質粒子直徑 分散質 主要特點實例溶液 d<1nm 小分子、離子或原子 透明、均一、穩定糖水膠體 1nm血液濁液 d>100nm 分子的大聚集體 不透明、 不均一、不穩定泥水分散質的類型 ----直徑大小是本質原因濁液(emulsion):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于1×10-7m的分散系溶液 (solution):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小于1×10-9m的分散系膠體 (colloid): 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 ~1×10-7m的分散系分散質:分散劑: H O 分散質直徑:>10-7m10-9mplay stop上層隔板 細孔直徑 φ=10-7m 如:濾紙下層隔板細孔直徑φ=10-9m如:半透膜過濾、滲析原理 模擬過濾和滲析多種多樣的膠體生活中常見的含有膠體的分散系:液溶膠(分散劑為液態):血液、肥皂水、墨水、硅膠等 固溶膠(分散劑為固態):煙水晶、有色玻璃等氣溶膠(分散劑為氣態):云、霧、煙等PM2.5 、PM10等分散在空氣中的顆粒物屬于膠體嗎 PM2.5——直徑小于等于2.5μm的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膠體的制備【實驗1 - 1】取兩個100 mL小燒杯,分別加入40 mL蒸餾水和 40 mL CuSO 溶液。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 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 褐色,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Fe(OH) 膠體。把盛有CuSO 溶液和Fe(OH) 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 分別用紅色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在與光束垂直的方 向進行觀察,并記錄現象。硫酸銅溶液 氫氧化鐵膠體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性質,可鑒定某分散系是否為膠體。丁達爾(Tyndall)效應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垂直于光線的方向上看到一條光亮通路。資料卡片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因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J.Tyndall,1820—1893) 于1869年發現而 得名。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 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并不是膠體粒子本 身發光。可見光的波長為400~700 nm, 膠 體粒子的直徑為1~100 nm, 小于可見光的波長,能使光波發生散射;溶液也發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徑小于1 nm, 散射極其微弱。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 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看不到 這種現象。1 、粒子直徑大于入射光波長很多倍時,發生光的反射 2 、粒子直徑接近入射光的波長時,發生光的散射.膠體分散系1nm<粒子直徑<100nm粒子直徑>100nm溶液分散系濁液分散系粒子直徑<1nm生活中的丁達爾效應膠體的吸附性【實驗2】取三杯30mL有細微懸浮顆粒 的水,分別加入10mL Fe(OH) 膠體、飽和明礬 (KAl(SO ) ) 溶液和自來水。20min后120min后Fe(OHD) 、Al(OH) 等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顆粒并沉降用于凈水。物預的轉化酸的主要化學性質反應實例(寫出化學方程式)酸與活潑金屬反應酸與堿性氧化物反應酸與堿反應酸與某些鹽反應(2)請分別歸納堿和鹽這兩類物質的主要化學性質。(3)討論:酸、堿、鹽的主要化學性質中,涉及哪些反應類型 (1)酸的主要化學性質歸納如下,請列舉反應實例,完成下表。堿的通性1.與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2.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3.與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NaOH+HNO NaOH+CO Ca(OH) +Na CO Na CO +HCIMgCl +NaOHAgNO +BaCl Fe+CuSO 1.與酸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酸2.與堿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 3.與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4.與金屬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金屬所有的鹽之間都能發生反應嗎 鹽的通性金屬的化學性質:(1)與非金屬反應:2Cu+O 一 2CuO(2)與酸反應: Fe+2HCl=FeCl +H 個2Al+6HCl=2AICl +3H 個(3)與鹽反應:Fe+CuSO =FeSO +Cu2Al+3CuSO =Al (SO ) +3Cu廢棄試劑 打包處理H SO 、NaOH 固 體 、Na S、Na SO 、Na SO 、Na O 固體、SO 氣體、SO 固體、金屬Na、固 體S哪些物質可以放在一起打包 問題1:S,Na 能與上述哪些物質反應 (試劑在上述物質中找,O 可用)> 問 題 2 :SO 或SO ,Na O 能與上述哪些物質反應 (試劑在上述物質中找,O ,H O 可用)問 題 3 :H SO ,NaOH 能與上述哪些物質反應 (試劑在上述物質中找,O ,H O 可用)實驗室廢棄試劑打包處理物質:H SO 、NaOH 固體、Na S 、Na SO 、Na SO 、Na O 固體、SO 氣體、SO 固體、金 屬Na、固體S轉化關系+SNa S+H SO +O Na SO +SO /SO Na O+H O+Na ONaOH+H SO +Na SO +Na+Na O+NaOHH So +NaOH+SO /SO SO SO +H O+H SO Na SO +Na+O NaS非金屬單質 酸 酸性氧化物 酸 酸性氧化物 酸金屬單質+O 堿性氧化物+H O堿+S +H SO +SO /SO +H SO +SO /SO +H SO Na+O Na O+H ONaOH非金屬單質 +O 酸性氧化物 金屬單質堿性氧化物堿Na SNa SO Na SO 鹽+H O+Na O H So +NaOH+Na SO +Na+H O堿性氧化物+Na O+NaOH金屬單質-O 堿 鹽SO SO 歸納+Na酸S>問題4:金屬單質和鹽是否可以生成鹽 非金屬單質和鹽是否可以生成鹽 堿是否可以與鹽生成鹽 問題5:若非金屬單質還可以與一類物質生成鹽,你認為是哪一類物質 非金屬單質酸鹽酸性氧化物酸酸性氧化物酸鹽非金屬單質金屬單質+O 堿性氧化物+H O堿+H O堿性氧化物堿鹽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O 金屬單質堿鹽堿性氧化物堿酸性氧化物鹽酸分類打包時應注意(三類物質不要相互打包)①H SO 、SO 固體、SO 氣體、固體S②NaOH 固體、Na O 固體、金屬Na③Na S 固 體 、Na SO 固體、Na SO 固體三 、物質的轉化1、 常見的轉化方式 — — 單質轉化為鹽金屬單質 O → 堿性氧化物 H O→ 堿 酸或酸性氧化物 → 鹽非金屬單質 O → 酸性氧化物堿或堿性氧化物H O → 酸→ 鹽堿性氧化物 鹽 酸性氧化物+H鹽十水堿 酸新堿十新鹽 新酸十新鹽物質的轉化關系金 屬 鹽 非金屬鹽兩種新鹽鹽 十 氫 氣新 鹽 + 新 金 屬鹽問題解決你有多少種方法生成ZnCl (1)鋅跟氯氣反應 Zn+Cl =ZnCl (2)鋅跟鹽酸反應 Zn+2HCl=ZnCl +H (3)鋅跟氯化銅溶液反應Zn+CuCl =ZnCl +Cu(4)氧化鋅跟鹽酸反應 ZnO+2HCl=ZnCl +H O(5)氫氧化鋅跟鹽酸反應Zn(OH) +2HCl=ZnCl +2H O(6)碳酸鋅跟鹽酸反應 ZnCO +2HCl=ZnCl +H O+CO (7)硫酸鋅跟氯化鋇反應 ZnSO +BaCl =ZnCl +BaSO 2、物質轉化的應用——制取物質方法一:堿性氧化物+水 →堿方法二:鹽+堿→堿(2)工業制取物質:除了要考慮反應進行的可能性,還要考慮原料 來源、成本高低和設備要求例:工業制取NaOH, 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過去也曾用鹽 (Na CO ) 和 堿 (Ca(OH) ) 反應制取CH OHOH +60 OH OHOHNH CNO酶→6CO +6H O△有機物和無機物之間沒有鴻溝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首次用無機物氰酸銨人工合成了有機物尿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