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1.掌握空氣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方法。2.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對物質簡單分類。3.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猜謎語】有一種物質:“看不見,摸不著,不香不臭沒味道。說它寶貴到處有,動物植物離不了?!?這是什么呢?空氣除了謎語中提到的性質,還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空氣。【答案】空氣拉瓦錫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閉的容器里連續加熱12天,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知識點 1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結論】1.空氣由氧氣( O2 )和氮氣( N2 )組成;2.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探究實驗 2-1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集氣瓶燒杯導管止水夾燃燒匙實驗步驟(1)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記號。(2)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3)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實驗現象。實驗裝置利用紅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大氣壓將水壓入瓶內的,進入瓶內水的體積即為消耗的氧氣的體積。紅磷燃燒消耗O2瓶內壓強變小水被壓入V進入水V消耗氣體V氧氣〓〓V進入水〓V氧氣〓V空氣V空氣所以,實驗原理點燃P2O5PO2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實驗現象(1)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2)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約占瓶內空氣總體積的1/5。文字表達式結論空氣中氧氣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實驗現象與結論集氣瓶中少量的水的作用?吸收熱量,縮短冷卻至室溫的時間;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燃燒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分析】集氣瓶中水上升至約1/5后,不再上升說明剩余的氣體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不溶于水。集氣瓶中的水上升到約1/5后,不能繼續上升,說明剩余氣體有什么性質?【分析】(1)裝置漏氣;(2)紅磷的量不足;(3)紅磷熄滅后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4)有部分水留在導管中未進入集氣瓶。在實驗中,進入集氣瓶內的水的體積常小于集氣瓶空氣總容積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 )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白霧( )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煙霧( )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 )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描述實驗現象要注意:1.煙和霧的區別2.結論不能代替現象√××√×實驗中進入水的體積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實驗中進入水的體積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裝置漏氣。②紅磷量不足。③未等裝置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④有部分水留在導管中未進入集氣瓶。①彈簧夾未夾緊。②燃燒匙伸入集氣瓶過慢。一百份體積的空氣氧氣(O2)21%氮氣(N2)78%其他氣體和雜質0.03%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像空氣這樣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叫做混合物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之間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它們保存著各自的化學性質。知識點 2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混合物與純凈物 1、定義混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如:空氣、牛奶、生活中的水(河水、自來水、礦泉水等)如:氧氣、二氧化碳、水(蒸餾水)等2、判斷依據:看組成物質種類的多少至少兩種只能一種注意:不能根據表面字眼,更不能看字的多少純凈的空氣、非常非常干凈的空氣、清新的空氣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純凈物液氧(液態的氧氣)帶“混合”字樣的不一定是混合物,;帶“純凈”字樣的不一定為純凈物。1.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下列現象能證明空氣中O2的含量的是( ?。?br/>A.紅磷燃燒,產生白煙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終上升至1處D.水槽中液面下降C(1)B裝置與A裝置相比,優點是。B裝置在集氣瓶內部點燃紅磷,不會產生空氣污染和因塞膠塞過慢產生的誤差2.某?;瘜W興趣小組用圖A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2)用B裝置進行實驗后發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分數大于1/5,可能的原因是 。止水夾未夾緊(3)從實驗現象分析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剩余4/5氣體有關性質是: 。1/5不可燃、不支持燃燒、不易溶于水3.空氣中各成分體積分數如圖所示,其中區域“a”代表的是( )A.氧氣 B.氦氣C.氮氣 D.二氧化碳CA.潔凈的食鹽水 B.冰水混合物C.凈化后的空氣 D.牛奶4. 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