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一定條件下,分別對反應C(s)+CO (g)=2CO(g) 進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②減小CO 的濃度;③縮小反應體系的體 積;④減小壓強。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應速率顯著變大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課前檢查學習評價1概念辨析【思考與討論】1、為什么尾氣中總是有CO 2、為什么高爐增高后,尾氣中CO 的含量沒有改變 法國化學家勒夏特列( H.-L.Le Chatelier,1850-1936 )經(jīng)過深入的研究,才將這一謎底揭開。原來,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 是 :C+CO —2C0 是一個可逆反應,并且自下而上發(fā)生在高爐中有焦炭的地方。后來的研究證明,在高爐中Fe O 與C O反應也不能全部轉化為Fe 和CO 煉鐵高爐尾氣之謎: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是:其中產(chǎn)生CO 的反應是:生產(chǎn)中煉制生鐵所需焦炭的實際用量, 遠高于按照化學方程式計算所需的量,而且 從高爐爐頂出來的氣體中總是含有沒有利用 的CO 。開始,煉鐵工程師們認為是CO 與 鐵礦石接觸不充分造成的,于是設法增加 高爐的高度。然而,令人吃驚的是,高爐 增高后,高爐尾氣中CO 的比例竟然沒有改 變。這成了煉鐵技術中的科學懸念,人們一情境引入第六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二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第3課時化學反應限度 教學目標1.知道可逆反應的概念及特點。2.理解可逆反應的最大限度是達到化學平衡 狀態(tài)。知識回顧可逆反應:1.定義: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 行的反應。注:向生成物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 反應物 逆反應 生成物向反應物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書寫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不用“===”,用“— “2.特征: 雙向性 反應物 正向反應 生成物逆向反應雙同性 —正、逆反應是在同一條件下同時進行的共存性—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存在,反應物轉化率小于100%正反應3.常見的可逆反應:NH +H O=NH ·H OCl +H 0=HCl+HCIOSO +H O=H SO H (g)+I (8)—2HI(g)√ 學習評價1 概念辨析 課堂練習1.對于可逆反應2SO +O 催化劑 2SO , 在混合氣體中充入一定量的18O , 足 夠長的時間后,180原子( D )A.只存在于O 中 B.只存在于O 和SO 中C.只存在于O 和SO 中 D.存在于SO 、O 和SO 中2.14CO +C— CO, 達到化學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 的粒子有14CO 、 4C、 CO。一、化學反應的限度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在某固定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各物質(zhì)的濃度隨反應的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時間(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80c(SO ) 10 6 3 2 1.2 1 1 11c(O ) 5 3 1.5 1 0.6 0.5 0.5 0.50.5c(SO ) 0 4 7 8 8.8 9 9 99【思考】①此條件下進行到什么時候達到了這個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狀態(tài)) ②此時的反應是否停止了 ③此時為何三種物質(zhì)的濃度保持不變 開始時 c(SO )、c(O )最大,→v(正)最大,c(SO )=0→v(逆)=0 v( 正 ) 平衡狀態(tài)反應過程中 v(逆)c(SO )、c(O )逐漸減小 ,v(正)逐漸減小,0 t 時間(t)c(SO )逐漸增大,v(逆逐漸增大正逆反應都進行,v(逆)≠0, v(正)>v(逆)反應到t 時刻v(正)=v(逆) 動態(tài)平衡化學平衡的建立過程反應速率V正最大V逆為0V正逐漸減小逆逐漸增大V正=v逆≠0正反應逆反應時 間反應物濃度最大 生成物濃度為0反應物濃度減小 生成物濃度增大各物質(zhì)的濃度 不再改變生成物反應物→時間反應開始反應過程達到平衡0濃度速率0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中,當正、逆兩個方向的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 的濃度和生成物的濃度都不在改變,達到了一種表面靜止的狀態(tài),我們稱之 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所能達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該反 應的限度。化學反應的限度決定了反應物在一定條件下的最大轉化率。轉化率=(已被轉化的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反應物初始的物質(zhì)的量)×100%3.特征達到乎衡V 正=V逆時間t條件改變,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可逆反應v(正)=v(逆)≠0動態(tài)平衡判斷可逆反應是 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的標志。逆(前提)等(本質(zhì))動(特點)定(結果)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V 正V逆0 t 變(發(fā)展)應 速 率反A學習評價1 概念辨析 課堂練習3.(1)1 mol N 和3 mol H 在一定條件下可完全生成2 mol NH ×)(2)在一定條件下, 一個可逆反應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就是該反應所能達到的最大限度( √)(3)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平衡狀態(tài)時,化學反應將會停止((4)一定條件,可以通過延長化學反應的時間來改變反應物的最大轉化率 ((5)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相等 ((6)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質(zhì)的消耗速 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質(zhì)表示時,反應速率不一定相等 ()4.對于化學反應的限度的敘述,錯誤的是( D )A. 任何可逆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B. 化學反應達到限度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C. 化學反應的限度與時間的長短無關D. 化學反應的限度是不可改變的提高原料利用率促進有利反應提高反應速率降低 反應速率抑制有害反應減少甚至消除 有害物質(zhì)的產(chǎn)生 控制副反應的發(fā)生改變反 改變化學反應的 速率應條件改變可逆反應進行的 程度生產(chǎn)的 成 本實際可能性目的方法二、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問題考慮1、合成氨工業(yè)反應條件的控制合成氨的生產(chǎn)在溫度較低時,氨的產(chǎn)率較高;壓強越大,氨的產(chǎn)率越高。但溫度低,反應速率小 ,生產(chǎn)成本高,工業(yè)上通常選擇在400~500℃下進行。 壓強越大,對動力和生產(chǎn)設備的要求也越高,采用的壓強通常為10~30MPa 。400~500℃ 既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又適合所用催化劑的活性溫度化工生產(chǎn)中控制反應條件的原則原則:在化工生產(chǎn)中,為了提高反應進行的程度而調(diào)控反應條件時,需要考慮控制反應條件的成本和實際可能性控制生產(chǎn)成本 反應實際可能性2、煤燃燒反應條件的控制①將固體煤粉碎以增大接觸面積,同時空氣適當過量,以提 高轉化率。②爐膛材料盡量選擇保溫性能好的,煙道廢氣中的熱量用來 加熱水、發(fā)電等,以提高熱量利用率。思考與討論:為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應如何調(diào)控燃燒反應的條件 (提示:可以 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如燃料的狀態(tài)、空氣用量、爐膛材料、煙道廢氣中 熱能的利用,等等。)3.應選擇保溫隔熱且耐熱的爐(灶)膛材料。盡管煤燃燒是放熱反應,但反應過程中煤燃燒需要提供部分能量才能進行,而利用煤燃燒放出的部分熱量就可維持反應的持續(xù)進行。選用保溫隔熱材料的目的,是為防止熱量散失。2.空氣充足,煤燃燒得充分,產(chǎn)物主要為CO , 放熱量大;空氣不足,則煤燃燒不充分 部分生成CO,CO 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污染,且生成CO時,放出的熱量大大減小。1.煤被研得越細,粉末越小,與空氣中O 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充分,反應速率越快。逆:研究對象是可逆反應動:達到平衡時反應仍在進行, 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等:平衡時,v(正)=v(逆)定:各組分的質(zhì)量或濃度保持不變變:條件改變,原有的化學平衡 狀態(tài)可能會發(fā)生改變v(正)=v(逆)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各物質(zhì)濃度不變 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限度課堂小結特點判斷特點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判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