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一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第二節 反應熱的計算課程目標1、從能量守恒角度理解蓋斯定律的內容,了解其在科學研究中的意義。2、能正確運用蓋斯定律解決具體問題,說明蓋斯定律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能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異曲同工”是指不同的曲調演奏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同樣的目的。在化學反應 中,也有一種類似的現象,如C 和O 的反應:一種是C 和O 直接反應生成CO , 另一種是C 和O 反應先生成CO,CO 再和O 反應生成CO 。 那么上述 兩種生成CO 的反應途徑所釋放出的熱量一樣多嗎 【情境 ·導入】提示:在化學科研中,經常要測量化學反應的反應熱,但是某些物質的反應熱,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直接測得,只能通過化學計算的方式間接結出一條規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各反應物和終態(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 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反應熱是相同的,這就是蓋斯定律。用這一定律可以從已精確測定的反應的熱效應來計算難于測量或不能測量的反應的熱效應。瑞士化學家蓋斯一、蓋斯定律1、內容: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 相 同 (填“相同”或“不同”)的。2、特點: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只與反應體系的 始態和 終 態有關,而與反應的路徑 無關一、蓋斯定律3.解釋能量的釋放或吸收是以 的物質為基礎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 為主。4.應用對于進行得 的反應,不容易 的反應,(即有_ )的反應, 這些反應的反應熱有困難,如果應用 ,就可以 地把它們的反應熱計算出來。【思考 ·交流】1.你能否從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 提示:在指定狀態下,各種物質的焓值都是唯一確定的, 故無論經過哪些步驟從反應物變成生成物,它們的差值是不會改變的,即反應的焓變是一樣的。△H=△H +△H = △H +△H +△H 。【思考 ·交流】2.能直接測出反應C(g)+2O (g)==C0(g) 的反應熱△H嗎 為什么 提示:不能直接測出,在氧氣供應不足時,雖可生成C0, 但同時還有部分C0可繼續被氧化生 成CO 。5、應用蓋斯定律解題的常用方法。(1)虛擬路徑法若反應物A變為生成物D, 可以有兩個途徑:①由A直接變成D, 反應熱為△H;②由A經過B變成C, 再由C變成D,△H 、△H3,如圖所示: △HA每步的反應熱分別為△HB △H2 C △H △H則有:△H= AH +△H +AH 【回扣釋疑】1、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①C0(g)+1/20 (g)=CO (g)△H =-283.0kJ/mol②C(s)+0 (g)=CO (g) △H =-393.5kJ/mol 試運用蓋斯定律來計算反應③的反應熱③C(s)+1/20 (g)=CO(g) △H = (2)加和法①確定待求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②找出待求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出現在已知方程式 中的位置(是同側還是異側)。③利用同側相加、異側相減進行處理。④根據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通過乘除來 調整已知反應的化學計量數,并消去中間產物。⑤實施疊加并確定反應熱的變化。【演練獲得】2、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但反應熱相當小而且轉化速率 慢,有時還很不完全,測定反應熱很困難。現在可根據 蓋斯提出的觀點“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 成,這個總過程的熱效應是相同的”。已知:P (s、白磷)+5O (g)=P O 0(s);△H =-2983.2 kJ/mol P(s、紅磷)+5/4O (g)=1/4P O (s);△H =-738.5 kJ/mol試寫出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P (s、白磷)=4 P(s、紅磷);△H =-29.2 kJ/mol。6、應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的解題流程第一步:先確定待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二步: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質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 若在“同側”,計算△H時用”+",若在“異側",計算△H 時用“一",即“同側相加、異側相減”第三步:根據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確定對已知 方程式的乘數,即“化學計量數定乘數”第四步:依據第二步、第三步的結論,計算待求反應的△H【拓展提升】3、某次發射火箭,用N H (肼)在NO 中燃燒,生成N 、液態H O 。已知:N (g)+2O (g)==2NO (g) △H =+67.2kJ/molN H (g)+O (g)=N (g)+2H O(1)△H =-534kJ/mol假如都在相同狀態下,請寫出發射火箭反應的熱化學方程2N H (g)+2NO (g)==3N (g)+4H O(1)△H=-1135.2kJ/mol式。③C H OH(1)+30 (g)==2CO 8( ).8 kJ/mol試計算 △H ==—1370 kJ/mol④2CO(g)+4H (g)=H O(1)+C H OH(1)的△H①×2+②×4-③=④所以,△H=△H ×2+△H ×4 —△H =—283.2×2—285.8×4+1370=—339.2 kJ/mol15 O—2(g△【拓展提升】4、已知①CO(g)+1/2 O (g)==CO (g)②H (g)+1/2 O (g)==H O(1△H ==—283.0 kJ/mol二、反應熱的計算1、反應熱的計算方法和類型。(1)根據熱化學方程式計算:反應熱與反應物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 (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計算:△H= 生成物的能量和一反應物的能量和。(3)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計算:△H= 反應物的鍵能和一生成物的鍵能和。(4)根據蓋斯定律計算:將熱化學方程式進行適當的“加”“減”等變形后,由過程的熱效應進行計算、比較。(5)根據物質燃燒放熱數值計算:Q( 放 ) = n (可燃物)×△H。(6)根據公式進行計算:Q=cm△t。【活學活用】1、已知下列信息:△H=-411 kJ·mol-1②乙醇的燃燒熱△H=-1366.8 kJ·mol-1③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CH COOH(1)+2O (g)===2CO (g)+2H O(1△H =—870.3 kJ·mol-1 C(s)+O (g)===CO (g) △H =—393.5 kJ·mol-1 H (g)+2O (g)===H O(1)△H =-285.8 kJ·mol-1(1)根據信息①,求生成2 mol NaCl的反應熱。提示:△H′=2△H=—411 kJ·mol- ×2(2)根據信息②,求1 kg乙醇充分燃燒后放出多少熱量 提示:Q=n×1366.8 kJ·mol-1~29713.0 kJ=2.97×10 kJ=—822 kJ mol-1(3)根據信息③,計算反應2C(s)+2H (g)+O (g)==CH COOH(1) 的反應熱。提示:將已知中的后2個方程式分別乘以2,然后相加,最后 減去第一個方程式即得要求的方程式,△H 也進行相應計算 處理。即△H'=-393.5 kJ·mol-1×2+(-285.8 kJ·mol-1×2)一(-870.3 kJ·mol-1)=-488.3 kJ·mol-12、反應熱的計算常用的解題方法:(1)列方程法:思路是先寫出熱化學方程式,再根據熱化學 方程式所體現的物質與反應熱間的關系直接求算反應熱。(2)估算法:根據熱化學方程式所表示反應的熱效應與混合 物燃燒放出熱量,大致估算各成分的比例。此法主要應用于 解答選擇題,根據題給信息找出大致范圍,便可以此為依據 找出答案,此法解題快速、簡便。(3)十字交叉法:混合物燃燒放熱求比例問題,既可以采用 常規的列方程組法,又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4)將熱化學方程式看做數學中的代數方程,擴大或縮小一 定倍數后,直接加減或移項變形,得到需要的熱化學反應,再 以此為依據計算求解或比較反應熱大小等。【活學活用】2、實驗中不能直接測出由石墨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的△H, 但可測出下面幾個反應的熱效應:CH (g)+2O (g)=CO (g)+2H O(I)△H =—890.3 kJ·mol-1①C(石墨)+O (g)=CO (g)△H =—393.5 kJ.mol-1②H (g)+O (g)=H O(I)△H =—285.8 kJ·mol-1③根據蓋斯定律求反應C(石墨)+2 H (g)=CH (g)④ 的△H 。解析:方法一:因為反應式①②③和④之間有以下關系:②+③×2—①=④。所以△H =△H +2△H 一△H =—393.5+2× (一285.8)一(一方法二:也可以設計一個途徑,使反應物經過一些中間步 驟最后回到產物:可見,△H =△H +2△H 一△H =—74.8 kJ·mol-1答案:△H =—74.8 kJ·mol-1890.3)=—74.8(kJ mol-1)3、反應熱的計算應注意的問題。(1)運用熱化學方程式進行反應熱的計算,可以從反應 式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質量、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反 應熱等對應關系,列式進行簡單計算。(2)在設計的反應過程中常會遇到同一物質固、液、 氣三態的相互轉化,物質的狀態由“固→液→氣”變 化時,會吸熱;反之會放熱。(3)注意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只表示物質的物質的 量,必須與△H 相對應,如果化學計量數加倍,則△H 也 要 加倍。尤其是利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時,熱化學方程式可 以直接相加減,化學計量數必須與△H 相對應。(4)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反應熱是指按所給形式反應完全時的 反應熱。(5)正、逆反應的反應熱數值相等,符號相反。【活學活用】3 、 已知:①CH (g)+2O (g)—CO (g)+2H O(1)△H ;② 2H (g)+O (g)— 2H O(g)△H ;③2H (g)+O (g)—2H O(1)△H 。室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氫氣11.2 L(標準狀況),經完 全燃燒后恢復至室溫,放出的熱量為( )A.-(0.4 mol×△H +0.05 mol×△H )B.-(0.4 mol×△H +0.05 mol×△H )C.-(0.4 mol×△H +0.1 mol×△H )D.-(0.4 mol×△H +0.1 mol×△H )6 總 執 旦點撥:進行有關反應熱的計算時,只要把反應熱看作類似于產物 之一即可,在實際計算時與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或質量等) 列比例計算。根據熱化學方程式進行熱量計算時,要注意△H 正、 負號的使用。解析:先算出甲烷和氫氣各自的體積,再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分別 求算它們各自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就可求出總熱量。也可以求出甲 烷和氫氣按體積比4:1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列比例來求反應放出答案: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