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乙烯的結構與性質》 說課說課內容教學內容分析 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環節設計 教學設計反思◆乙烯是石油化學工業重要的基本原料,通過有機化學反應可以由乙烯得到多種烴的衍生物及高分子材料; 同時,乙烯也是較簡單的含有官能團的有機物。通過 對乙烯的學習,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有機物的結構、 性質、用途及相互轉化規律,并將初步接觸決定有機 物分類與化學性質的特征基團(官能團)。教學內容分析◆本節教材在編排上依次從物理性質、分子結構、化學性質和用途這幾個方面介紹乙烯,給出在中學階 段認識有機物的一般流程,建立認知模型,使學生 進一步認識有機物的結構特點,體會物質結構對性 質和用途的決定作用。教學內容分析◆通過第一節《認識有機化合物》的學習,學生對碳原子的成鍵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初步具備了從微觀的化學鍵 視角探析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與性質的思維。本節課是對 最簡單的不飽和烴——乙烯的學習,其重點是從化學鍵和 官能團的視角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 幫助學生發展“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乙烯的結構和性質的學習模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不 飽和烴的結構和性質。學情分析◆內容要求:以典型物質為例認識碳原子的成鍵特點及有機物中的官能團;認識乙烯的結構及其主要性 質與應用,知道氧化、加成、取代、聚合等有機反 應類型;知道有機化合物之間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 轉化的;知道合成新物質是有機化學研究價值的重 要體現。《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學業要求:◆1、能概括常見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鍵類型,能描述乙烯的分子結構特征;◆2、能描述乙烯的主要化學性質及其相應性質實驗的現象,能書寫相關的反應式,能利用這些物質的主要性質進行鑒別;、◆3、能列舉合成高分子等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4、能從有機化合物及其性質的角度對有關能源、材料等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和評價《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評價目標(1)通過對乙烯與乙烷的球棍模型拼插活動的 交流、分享與點評,診斷并發展學生對于有機物 中碳原子成鍵特點的認識水平。(2)通過對乙烯與溴的加成反應實質探究方案 的交流與點評,發展學生從化學鍵視角分析反應 的水平及官能團性質的實驗探究設計的水平。(3)通過對其他加成反應的判斷、分析與表達 (方程式的書寫),診斷并發展學生對加成反應 本質的認識進階(物質水平、官能團水平、化學 鍵水平)。(4)通過對乙烯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用途的討 論與點評,診斷并發展學生對化學價值的認識水 平(學科及社會價值視角)。學習目標(1)通過球棍模型的拼插了解乙 烯分子的空間結構及化學鍵。(2)通過對乙烯加成反應的微觀 探析過程,建立從化學鍵視角認 識有機反應的模型。(3)通過對乙烯的主要化學性質 及用途的學習,感受合成新物質 是有機化學研究價值的重要體現, 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教學與評價目標設計反應機理的微觀探析與實驗探究發展從化學鍵視角分析反應的水平及官能團性質的實驗探究設計水平微觀本質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乙烯的加成、加聚反應及應用診斷并發展學生對加成反應本質的認識進階及對化學價值的讓識水平應用升華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搭建分子結構 球棍模型診斷并發展有機物中碳原子成鍵特點的認識水平結構初探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根據結構對比預測乙烯性質發展知識關聯結構化的水平對比預測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觀察并描述乙烯的燃燒等反應診斷化學語 言表達水平宏觀現象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教學環節設計設計意圖:從古詩詞出發引入主題,培養學生貫穿文理的能力,激發學習欲望。“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既發,并無澀味。”——宋 · 蘇軾《格物粗談 · 果品》情境引入沒有高品質的思維就沒有創新· 問題1:乙 烯(C H ) 與乙烷(C H ) 在組成和結構上有什么相 同點和不同點 · 問題2:與乙烷對比,預測乙烯的性質會有哪些相似點和不同點 · 問題3:乙烯與溴單質反應的過程中化學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問題4:乙烯還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加成反應 如何表達 · 問題5:乙烯的化學性質與其結構的關系是什么 · 問題6:為什么說乙烯的產量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的發展【學習任務1】搭建乙烯分子和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討論 乙烯分子的組成和結構特點。【評價任務1】診斷并發展學生對于有機物中碳原子成鍵特點的認識水平。設計意圖:加深學生的模型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對比和表達能力環節 一結構初探I 球棍模型【評價任務2】發展知識關聯結構化的水平。設計意圖: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體現知識關聯性,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能力。【學習任務2】根據結構預測乙烯性質環節二對比預測【學習任務3】觀察并描述乙烯的燃燒、與KMnO 、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反應實驗現象。【評價任務3】診斷學生的化學語言表達水平。設計意圖:診斷并發展學生的化學語言表達水平。環節三宏觀現象思考:乙烯與溴單質反應的過程中化學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請你提出你的猜想,用化學方程式加以表達,并設計實驗方 案驗證你的猜想。【評價任務4】發展從化學鍵視角分析反應的水平及官能團 性質的實驗探究設計水平。【學習任務4】從化學鍵的視角探究乙烯使溴水褪色的斷鍵 和成鍵過程。微觀本質環節四學習活動設計意圖(1)對乙烯與溴單質反應的微觀過程提 出假設,并搭建相應的球棍模型,書寫假 設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2)交流與討論:小組內部交流假設猜 想,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 (3)評價與反思:小組間相互評價,表 達與交流,反思實驗方案設計的可行性。 (4)證據推理:根據所給信息,推測最 具可能性的猜想。 (5)微觀探析:動畫模擬斷鍵過程。 (6)總結提升:加成反應概念學習。宏觀現象與微觀本質相 結合,通過提出假設、設 計驗證實驗、證據推理等 過程,幫助學生形成從化 學鍵視角分析有機反應的 思維模型,培養學生敢于 質疑,勇于探究的科學精 神。通過小組活動的開展, 進行對話式學習,相互評 價,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環節四 微觀本質乙烯與溴單質反應的過程中化學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信息1:參加反應的n(C H ):n(Br )=1:1345.6 kJ·mol-1H H(H H信息2:鍵能:413.5 kJ·mol-1264.4 kJ·mol-1三重表征微觀解釋符號表征宏觀現象【學習任務6】乙烯的加聚反應及加聚反應的用途。【學習任務5】用化學方程式表達乙烯與HCl、H O 的加成反應【評價任務5】診斷并發展學生對加成反應本質的認識進階。【評價任務6】診斷并發展學生對化學價值的認識水平。環節五應用升華催化劑n CH =CH [CH - -CH,單體 鏈節|聚合度聚合反應PE外層紡粘布 中層熔噴布 內層紡粘布聚合反應的價值PP· 化學創造物質,· 化學創造世界;學好化學,· 造福人類/A從傳統文化引入課 題,培養民族自信, 文化自信。C從預測、猜想到探究 設計、推理、遷移, 培養學科探究思維。B以問題探究驅動深度 學習,形成證據推理 意識。D注重培養認識有機物 與有機反應的學科視 角和方法。教學設計反思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