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九年級物理第三節《電阻的測量》第十七章《歐姆定律》1.知道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目標重點難點2.會畫出實驗電路圖和會連接實物圖。伏安法測量電阻的阻值實驗設計3.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的阻值。4.知道小燈泡燈絲電阻的特性。仔細閱讀課文并根據實驗現象,解決下面問題:一、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問題1.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問題2.實驗器材有哪些?畫出實驗電路圖。一、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問題1.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問題2.實驗器材有哪些?畫出實驗電路圖。解答: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 R=U/I解答:實驗器材有電源、開關、導線、定值電阻(10Ω)、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如圖所示電路。仔細閱讀課文并根據實驗現象,解決下面問題:一、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問題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問題4.實驗記錄表格怎樣設計?為什么要多次測量求電阻平均值?一、伏安法測量導體的電阻問題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問題4.實驗記錄表格怎樣設計?為什么要多次測量求電阻平均值?解答: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是保護電路和調節電壓。解答:因為測量有誤差 ,只有多次測量求平均值オ能減小誤差。問題5.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原理與測電阻的原理相同嗎?二、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問題6.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時,為什么不取平均值還要多次測量呢?問題7.通過實驗,你得出小燈泡的電阻值受什么因素影響?解答:通過實驗,你得出小燈泡的電阻值受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影響。解答: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原理是R=U/I解答:因為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其阻值變大 ,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研究燈絲阻隨 溫度 變化的規律。學習檢測:1.已知流過一只電阻為242Ω的小燈泡的電流是0.91A,加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是220.22V ,如果在燈泡兩端再并聯一個電阻為165Ω的電烙鐵,并聯電路的總電流是2.25A。2.某同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中,下列注意事項中沒有必要的是(B) A .不能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的正、負極上B .應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開關應靠近電源的正極C .在無法估計被測電阻大小時,電流表應先選用較大的量程進行試觸 D .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滑片應放在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4.小紅在做測定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將正常的電流表、電壓表接入電路,當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有讀數,電壓表讀數為零,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時電流表讀數有變化,電壓表讀數始終為零,其原因可能是(C)A .滑動變阻器接觸不良 B .開關接觸不良 C .燈泡短路 D .燈泡的鎢絲斷了3.某學生在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剛一“試觸”就發現電流表的指針迅速擺動超過最大刻度,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D)A .電流表的“+”“_”接線柱接反了B .待測電阻的電阻線斷了C .線路接錯,誤把電壓表串聯接入電路 D .電流表量程偏小5.某同學在如圖所示電路測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發現閉合開關以后,燈泡不亮,電流表沒有示數,怎么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電壓表的示數不變,且均為電源電壓。可能出現的問題是(B) A .電流表燒壞 B .燈泡處開路 C .燈泡.被短路 D .同時使用了滑動變阻器的上面兩個或下面兩個接線柱。6.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1)實驗原理是R=U/I。實驗中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接入電阻最大處。(2)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電路圖,其中有三處明顯錯誤,它們是:①電壓表接反了;②電壓表與被測電路并聯;③電流表與被測電路并聯。(3)若某次實驗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電壓U=2.5V,電流I=0.5A.電阻 R = 5 Ω。7.小明做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小燈泡的正常工作電壓為2.5 V ,已經連接如圖所示電路。(1)同組的小琴又給他補接了兩根導線使電路完整,請你將這兩根導線畫出來。7.小明做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小燈泡的正常工作電壓為2.5 V ,已經連接如圖所示電路。(2)小明利用上面的電路測小燈泡的電阻,已經記錄三組數據如下表,請你將表中的空白格幫小明補上。(3)小明處理完數據后發現,三次測得的燈絲電阻相差較大,與其他同學交流也是同樣的情況,你認為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不同溫度下燈絲電阻大小不同。小專題 特殊方法測電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