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核心概念】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學習內容與要求】1.4 常見的化合物 1.7常見物質的分類 認識酸、堿、鹽的主要性質和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用途【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熟練掌握物質轉化的規律。2.科學思維:歸納物質轉化的規律,理清物質間反應的條件。3.探究實踐:能正確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4.態度責任:通過梳理物質間的轉化規律,體會物質間是普遍聯系的。【教學思路】化合物間的轉化主要指酸、堿、鹽和氧化物間的轉化,主要是對酸和堿的通性及鹽的性質進行綜合歸納應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單質與化合物間可以相互轉化,化合物間是否也可以相互轉化呢 由已學知識為鋪墊,引出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情景展示] 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著各種物質間的相互轉化。石灰巖巖洞(又稱溶洞)里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就是巖石中的碳酸鈣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而成的。 (1)向石灰水中不斷地吹氣,觀察會發生什么現象? (2)將變澄清的溶液加熱,觀察又會發生什么現象?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溶洞的形成:CO2+Ca(OH)2═CaCO3↓+H2O CaCO3 + H2O +CO2 ═ Ca(HCO3)2 鐘乳石的形成:Ca(HCO3)2 == CaCO3↓+ H2O +CO2↑ 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著各種物質間的相互轉化。 [情景展示] 雞蛋在醋中浮沉 觀察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雞蛋殼和鹽酸反應現象步驟1: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觀察實驗現象1.雞蛋表面有 產生,且一會兒浮出液面,一會兒沉入溶液底部,不斷地上下沉浮 步驟2: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觀察蛋殼的變化2.蛋殼表面變白、變薄、變得粗糙、凹凸不平,質量減 步驟3:將雞蛋繼續放置在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觀察蛋殼的變化3.蛋殼幾乎反應完全,只剩一個軟軟的外皮 [問題探究] 雞蛋為什么會出現上述變化 以上兩個情景可以說明什么問題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當雞蛋剛剛放入稀鹽酸時,由于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當大量氣泡匯聚附著在蛋殼表面時,雞蛋受到的浮力增大至大于重力而上浮。浮到液面時,氣泡逸出,雞蛋所受浮力減小至小于其重力而下沉,這個過程不斷循環,雞蛋便不斷上下浮沉。反應幾分鐘時,由于反應一部分碳酸鈣,雞蛋殼表面變得粗糙且質量減小,當碳酸鈣完全反應時,就只剩下一個“軟皮蛋”。 研究表明,酸、堿、鹽、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相互轉化。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規律 [問題探究1] 歸納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相互轉化的規律有哪些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物質轉化的一般規律是:單質轉化為氧化物,氧化物再轉化為酸或者是堿,由酸或者是堿再轉化為鹽。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氧化物也會轉化為單質。可用下圖表示: [問題探究2] 以 Ca 為例,分析 Ca → CaO → Ca(OH)2 → CaCO3 的變化。以 C 為例,分析 C → CO2 → H2CO3 → Na2CO3 的變化。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問題探究3] 3. 設計制取ZnSO4的4種方法。 [思考交流] [歸納提升] 學習中結合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多討論歸納,有利于掌握物質間的轉化規律。課堂小結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浙教版 九年級上教材解析【核心概念】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結構與功能【學習內容與要求】1.4 常見的化合物 1.7常見物質的分類 認識酸、堿、鹽的主要性質和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用途結合具體的鹽的制取,綜合應用物質間的轉化關系。物質是不斷變化的,性質決定用途。酸和堿的通性及鹽的性質進行綜合歸納應用。創設情境酸水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單質氧氣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堿水金屬氧化物金屬單質氧氣鹽硫、氯氣等還原劑單質與化合物間可以相互轉化,化合物間是否也可以相互轉化呢 探究實踐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著各種物質間的相互轉化。石灰巖巖洞里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們是怎么長成的?鐘乳石 石筍 石柱探究實踐鐘乳石、石筍和石柱的形成:探究實踐1.向石灰水中不斷地吹氣,觀察會發生什么現象?現象:澄清——渾濁——澄清2.將變澄清的溶液加熱,觀察又會發生什么現象?現象:澄清——渾濁活動CO2+Ca(OH)2═CaCO3↓+H2OCaCO3 + H2O +CO2 ═ Ca(HCO3)2Ca(HCO3)2 == CaCO3↓+ H2O +CO2↑CaCO3 和Ca(HCO3)2都屬于鹽,可以相互轉化。探究實踐石灰巖巖洞里的鐘乳石和石筍,就是巖石中的碳酸鈣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而成的。CaCO3 + H2O +CO2 == Ca(HCO3)2(可溶于水)Ca(HCO3)2 == CaCO3↓+ H2O +CO2↑Ca(HCO3)2 溶于水形成溶液,會流動。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淀物。飽含著碳酸氫鈣的水通過洞頂的裂隙慢慢下滲,水分蒸發,碳酸氫鈣在較高溫度下發生分解。鐘乳石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著各種物質間的相互轉化。探究實踐探究實踐活動1. 將一只生雞蛋(或螺螄殼)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如圖所示,觀察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氣泡,2. 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凹凸不平3. 將雞蛋繼續放置在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又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釋上述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殼外層被稀鹽酸全部腐蝕,成為軟殼蛋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氣泡附在蛋殼表面,上浮;浮出液面后又下沉;如此反復研究表明:酸、堿、鹽、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相互轉化。探究實踐思考與討論1. 歸納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相互之間轉化的規律。金屬氧化物堿鹽鹽非金屬氧化物金屬酸非金屬鹽和酸鹽和水鹽和水鹽金屬和鹽氫氣和鹽鹽和鹽鹽鹽和水鹽和堿探究實踐2. 以 Ca 為例,分析 Ca → CaO → Ca(OH)2 → CaCO3 的變化。思考與討論2Ca + O2 = 2CaOCaO + H2O = Ca(OH)2Ca(OH)2 + CO2 = CaCO3 ↓+ H2OC + O2 = CO2點燃CO2 + H2O = H2CO3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以 C 為例,分析 C → CO2 → H2CO3 → Na2CO3 的變化。探究實踐思考與討論3. 設計制取ZnSO4的4種方法。① Zn + H2SO4 = ZnSO4 + H2↑② ZnO + H2SO4 = ZnSO4 + H2O③ Zn(OH)2 + H2SO4 = ZnSO4 + 2H2O④ ZnCO3 + H2SO4 = ZnSO4 + H2O + CO2↑根據物質轉化規律,制取一種鹽類物質具有多種途徑,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實驗。如:還有其它制取ZnSO4的方法,課后與同學交流。課堂小結金屬氧化物堿鹽鹽非金屬氧化物金屬酸非金屬鹽和酸鹽和水鹽和水鹽金屬和鹽氫氣和鹽鹽和鹽鹽鹽和水鹽和堿鹽的制取方法合適的方法進行實驗物質轉化規律遷移應用1.下列轉化能一步實現的是( )①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④Ba(OH)2→NaOH ⑤C→Cu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A2.將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種物質兩兩混合,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有( )A.4個 B.5個 C.6個 D.7個C遷移應用3.某同學在學習了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后,繪制了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制取MgSO4的思維導圖,其中所選用的物質錯誤的是( )BA.①—MgB.②—MgCl2C.③—H2SO4D.④—Mg(OH)2板書設計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 一、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二、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相互之間的轉化規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考試這樣考類型一 物質的轉化角度1:已知轉化關系,推斷物質1.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選項不能實現圖示轉化的是( )甲 乙 丙A CaCl2 CaCO3 CO2B FeCl2 FeSO4 FeC Na2SO4 Na2CO3 NaOHD CuO O2 H2O角度2:利用價類圖反映物質的轉化2.價類圖是以元素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繪制的圖像,它能將散亂的科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對科學問題的理解和整體認知。如圖是含碳元素物質的價類圖,其中“→”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1)寫出物質B的化學式________;(2)寫一個C→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3)如圖的物質相互轉化關系中,涉及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有改變的反應類型有________(填字母)。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類型二 物質的制取3.學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類型三 物質間的反應關系4.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關系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5.如圖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HCl五種溶液之間的部分反應關系,線條相連的溶液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1)圖中還缺少一條連線,此線應連在____兩溶液之間(填字母)。(2)E是______溶液。(3)A和B反應有氣體生成,則C是______溶液。類型四 學科綜合6.圖中的 a、b、c、d 是初中科學中常見的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連線的兩物質(或其水溶液)都能發生化學反應,分別生成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部分生成物已經略去)。其中甲是標準狀況下密度最小的氣體;乙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時必要的調味品;a 為常見的單質,它的制品在生活中應用極廣,其組成元素是合成人體血紅蛋白所必需的;c 中含有三種元素,c和d相混時會產生藍色絮狀沉淀物丙。(1)c 的化學式是 。(2)a 與 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c 與 d 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 。類型五 拓展創新7.小舟歸納了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1)請寫出符合圖中轉化規律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寫一個即可)。(2)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早發明使用濕法煉銅,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將銅礦中的銅轉變為可溶性的硫酸銅,第二步將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把銅置換出來。其中利用了圖中轉化規律⑧的是第______步。(3)我們學了“金屬的冶煉”的內容后,知道了“干法煉銅”。利用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冶煉出金屬銅,這是圖中轉化規律 。能力提升訓練1.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下列各物質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仍舊呈現紅色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銅溶液 C.稀鹽酸 D.碳酸鈉溶液2.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向該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Ba(OH)2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 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C.HCl和MgCl2一定存在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3.右圖是鐵、鹽酸、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氯化鎂五種物質的反應與轉化關系,“一”表示兩種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的物質轉化。(1)A物質是 (填化學式);C與E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2)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B反應生成D的物質有 (填序號)。 ①2類 ②3類 ③4類 ④5類參考答案考試這樣考1.A 2.(1)CO (2)2NaOH+CO2=Na2CO3+H2O (3)AC 3.C 4.A5.(1)BD;(2)氯化鈉;(3)氯化鋇6.(1)NaOH(2)Fe+2HCl=FeCl2+H2↑(3)復分解反應7.(1)2Mg+O22MgO (2)二 (3)⑥能力提升訓練1.D 2.C3.(1)Fe;(2)復分解反應;(3)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 教學設計.docx 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 (共18張PPT).pptx 考試這樣考--第5節 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docx 鐘乳石、石筍、溶洞的形成.mp4 雞蛋放入白醋中.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