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暑假預習課第十三講 軸對稱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暑假預習課第十三講 軸對稱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暑假預習課
第十三講 軸對稱二
一、專題導航
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軸對稱
定義: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
①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
②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則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③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它們的交點在對稱軸上.
(3)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軸對稱是指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狀的一個圖形;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而軸對稱圖形是對一個圖形來說的.聯系:如果把一個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個圖形,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軸對稱;如果把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典例剖析1
例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軸對稱圖形是由兩個圖形組成的 B.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
C.兩個等面積的圖形一定軸對稱 D.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軸對稱圖形
例1-2.如圖所示,它們都是對稱圖形,請觀察并指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成軸對稱.
知識點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判定
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典例剖析2
例2-1.用直尺、圓規作圖,不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已知:.
求作:點P,使,且點P在邊的高上.
例2-2.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B與點C關于直線l對稱,直線l與的交點分別為點D,E.
(1)求點A到的距離;
(2)連接,補全圖形并求的面積;
(3)若位于x軸上方的點P在直線l上,,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
例2-3.如圖,在中,.
⑴已知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BC邊交于點P,連結AP,求證:;
⑵以點B為圓心,線段AB的長為半徑畫弧,與BC邊交于點Q,連結AQ,若,求的度數.
知識點3 尺規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作法
已知:如圖,線段MN.
求作:MN的垂直平分線.
作法:(1)分別以M、N為圓心,大于 相 線段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P,Q;
(2)連接PQ交MN于O.
則PQ就是所求作的MN的垂直平分線
典例剖析3
例3-1 .尺規作圖(保留做圖痕跡)
如下圖,在內求做一點P,使P到兩邊的距離相等,且.
例3-2.已知: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求作:在BC邊上找一點D,使得AD=CD.
小李同學在學習了尺規作圖的相關知識后,設計作圖步驟如下:
①分別以點A,C為圓心,大于AC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M,N兩點;
②連接MN,交BC于點D,連接AD;
③點D即為所求.
(1)請根據上述的設計方案,補全作圖痕跡,并分析小李同學的作圖依據是 _____;
(2)補充下面的證明過程:
證明:設MN交AC于點E,
∵MN垂直平分AC,
∴∠AED=∠CED=90°,_____,DE=DE,
∴△AED≌△CED,
∴AD=_____.( _____)(填推理依據).
知識點4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綜合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應用非常廣泛,很多問題利用中垂線的性質解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折疊問題、軸對稱問題都可以轉化成中垂線性質來解決。
典例剖析4
例4-1.如圖,在中,AB邊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AC邊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E,與相交于點O.
圖① 圖② 圖③
(1)如圖①,當時,的度數為________;
(2)如圖②,連接OA,OB,OC.若的周長為,的周長為.求線段BC,OA的長;
(3)如圖③,若,求的度數.
例4-2.如圖,在中,AF平分,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E,交AC于點D,,,求的度數.
答案:
解析:DE是AC的垂直平分線,




AF平分,



解得:.
三、變式訓練
訓練1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
1.如圖,在9×9的正方形網格中,△ABC三個頂點在格點上,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
(1)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后,若點A的坐標為(2,1),點C的坐標為(5,2),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寫出點B的坐標;
(2)直線l經過點A且與y軸平行,寫出點B、C關于直線l對稱點B1、C1的坐標;
(3)直接寫出BC上一點P(a,b)關于直線l對稱點P1的坐標.
2 .如圖是正方形網格,其中已有3個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現在要從其余白色小方格中選出一個也涂成黑色,使黑色圖形成為軸對稱圖形,這樣的白色小方格有 個.

3 .電子鐘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實際時間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訓練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如圖,在中,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D,E.求證:.
2.如圖,在中,垂直平分,分別交,于點、,垂直平分,分別交、于點、,連接,.
(1)若,求的周長等于__________.
(2)若,求的度數
3.已知:如圖,在△ABC中,120°<∠BAC<180°,AD為邊BC的垂直平分線,以AC為邊作等邊三角形ACE,△ACE與△ABC在直線AC的異側,直線BE交DA的延長線于點F,連接FC交AE于點M.
(1)求證:∠FEA=∠FBA.
(2)求∠EFC的度數.
(3)猜想線段FE,FA,FD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訓練3 尺規作圖: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 .在中,,,.
(1)求線段的長;
(2)作邊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和點(利用尺規作圖,保留作圖痕跡);
(3)連接,若,求的度數.
2.如圖,已知△ABC,∠C=90°,AC(1)用直尺和圓規,作出點D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連接AD,若∠B=37°,求∠CAD的度數.
3.如圖,△ABC為銳角三角形.
(1)請在圖1中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在AC右上方確定點D,使∠DAC=∠ACB,且;(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在(1)的條件下,若,,,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 .(如需畫草圖,請使用試卷中的圖2)
訓練4 線段垂直平分線綜合
1.如圖,在中,,,AC的垂直平分線EF交AC于點E,交BC于點F.
求證:.
2.如圖,直線與分別是邊和的垂直平分線,與分別交邊于點和點.
(1)若,則的周長是多少?為什么?
(2)若,求的度數.
四、能力提升
提升1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
1.畫出圖中四邊形關于直線l的軸對稱圖形.
2.如圖,正方形網格中的與為軸對稱圖形.
(1)利用網格線作出與的對稱軸l;
(2)如果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請求出的面積.
3.在的網格中已經涂黑了三個小正方形,請在圖中涂黑一塊(或兩塊)小正方形,使涂黑的四個(或五個)小正方形組成一個軸對稱圖.
4.如圖,在長度為1個單位長度的小正方形組成的正方形網格中,點A、B、C在小正方形的頂點上.
(1)在圖中畫出與關于直線l成軸對稱的;
(2)線段被直線l_____;
(3)在直線l上找一點P,使的長最短;
(4)的面積=_____.
提升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在中,,D為內一點,連接,,延長到點E,使得.
(1)如圖1,延長到點F,使得,連接,.
①求證:;
②若,求證:;
(2)連接,交的延長線于點H,連接,依題意請補全圖2.若,試探究線段、與的數量關系.
2.在中,,點O是所在平面內一點,連接OA,延長OA到點E,使得,連接OC,過點B作BD與OC平行,并使,且,連接DE.若,且,,則的大小為______.
3.已知四邊形ABCD中,BC=CD.連接BD,過點C作BD的垂線交AB于點E,連接DE.
(1)如圖1,若,求證:四邊形BCDE是菱形;
(2)如圖2,連接AC,設BD,AC相交于點F,DE垂直平分線段AC.
(ⅰ)求∠CED的大小;
(ⅱ)若AF=AE,求證:BE=CF.
提升3 尺規作圖;作線段垂直平分線
1.如圖,在 Rt△ABC 中,∠C = 90°.
(1)請用尺規完成基本作圖:作 AB 的垂直平分線交 AB 于點 D,交 AC 于點 E;(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在(1)所作的圖形中,連接 BE,若 BE 平分∠ABC,DE = 4,求 BE 的長.
提升4 線段垂直平分線綜合
1 .如圖,在中,邊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邊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與相交于點.已知的周長為.

(1)求的長;
(2)分別連接,,,若的周長為,求的長.
2.如圖,在△ABC中,點E是BC邊上的一點,連接AE,BD垂直平分AE,垂足為F,交AC于點D,連接DE.
(1)若△ABC的周長為18,△DEC的周長為6,求AB的長.
(2)若∠ABC=30°,∠C=45°,求∠CDE的度數.
3.如圖,△ABE和△ADC分別沿著邊AB、AC翻折180°形成的,若∠BCA:∠ABC:∠BAC=28:5:3,BE與DC交于點F,則∠EFC的度數為(  )
A.20° B.30° C.40° D.45°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暑假預習課
第十三講 軸對稱二(解析版)
一、專題導航
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
(1)軸對稱圖形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軸對稱
定義: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的性質:
①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是全等形;
②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則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③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它們的交點在對稱軸上.
(3)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軸對稱是指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軸對稱圖形是指具有特殊形狀的一個圖形;軸對稱涉及兩個圖形,而軸對稱圖形是對一個圖形來說的.聯系:如果把一個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個圖形,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軸對稱;如果把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成一個整體,那么它就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典例剖析1
例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軸對稱圖形是由兩個圖形組成的 B.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
C.兩個等面積的圖形一定軸對稱 D.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軸對稱圖形
【答案】B
【分析】根據軸對稱圖形的定義逐一進行判定解答.
【詳解】解:A、軸對稱圖形可以是1個圖形,不符合題意;
B、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即三邊垂直平分線,符合題意;
C、兩個等面積的圖形不一定軸對稱,不符合題意;
D、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軸對稱圖形,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軸對稱圖形的定義與性質,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例1-2.如圖所示,它們都是對稱圖形,請觀察并指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圖形成軸對稱.
【答案】見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與軸對稱的概念;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與軸對稱的概念可作答.軸對稱的概念:把其中的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折疊,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詳解】解:圖(1)(3)(4)(6)(8)(10)是軸對稱圖形;
知識點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判定
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典例剖析2
例2-1.用直尺、圓規作圖,不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已知:.
求作:點P,使,且點P在邊的高上.
【答案】見解析
【解析】
作的垂直平分線和邊上的高,它們的交點為P點.
解:如圖,點P為所作.
【點睛】本題考查了作圖-復雜作圖: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悉基本幾何圖形的性質,結合幾何圖形的基本性質把復雜作圖拆解成基本作圖,逐步操作.也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例2-2.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B與點C關于直線l對稱,直線l與的交點分別為點D,E.
(1)求點A到的距離;
(2)連接,補全圖形并求的面積;
(3)若位于x軸上方的點P在直線l上,,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
【答案】(1)5 (2),圖見解析
(3)
【解析】(1)作于點F,得到,進而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和點A,B,C的坐標求解即可;
(2)根據題意補全圖形,首先求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由題意可知,直線l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于點D,,得到為等腰直角三角形,進而求出,最后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即可;
(3)由(2)可得,,可得到點P和點E重合,然后根據點D的坐標和的長度求解即可.
【小問1詳解】
作于點F,則.
由,
可得.
∴點A到的距離為5.
【小問2詳解】
補全圖形如下:
由,
可得.
∴.
∴.
∴在中,

由題意可知,直線l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于點D,.
∴.
∴.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小問3詳解】
由(2)可得,,
∴點P和點E重合,
∵,
∴點E的坐標為,
∴點P的坐標為.
【點睛】此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以上知識點.
例2-3.如圖,在中,.
⑴已知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BC邊交于點P,連結AP,求證:;
⑵以點B為圓心,線段AB的長為半徑畫弧,與BC邊交于點Q,連結AQ,若,求的度數.
【答案】(1)見解析;(2)∠B=36°.
【解析】(1)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到PA=PB,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到∠PAB=∠B,從而得到答案;
(2)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到∠BAQ=∠BQA,設∠B=x,由題意得到等式∠AQC=∠B+∠BAQ=3x,即可得到答案.
(1)證明:因為點P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
所以PA=PB,
所以∠PAB=∠B,
所以∠APC=∠PAB+∠B=2∠B.
(2)根據題意,得BQ=BA,
所以∠BAQ=∠BQA,
設∠B=x,
所以∠AQC=∠B+∠BAQ=3x,
所以∠BAQ=∠BQA=2x,
在△ABQ中,x+2x+2x=180°,
解得x=36°,即∠B=36°.
【點睛】本題考查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知識點3 尺規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作法
已知:如圖,線段MN.
求作:MN的垂直平分線.
作法:(1)分別以M、N為圓心,大于 相 線段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P,Q;
(2)連接PQ交MN于O.
則PQ就是所求作的MN的垂直平分線
典例剖析3
例3-1 .尺規作圖(保留做圖痕跡)
如下圖,在內求做一點P,使P到兩邊的距離相等,且.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連接,作出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和的平分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和的平分線的交點即為點P.
解:如圖,點P即為所求.
【點睛】本題考查了作圖 基本作圖,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熟練掌握角平分線和線段垂直平分線的作法是解題的關鍵.
例3-2.已知: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求作:在BC邊上找一點D,使得AD=CD.
小李同學在學習了尺規作圖的相關知識后,設計作圖步驟如下:
①分別以點A,C為圓心,大于AC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M,N兩點;
②連接MN,交BC于點D,連接AD;
③點D即為所求.
(1)請根據上述的設計方案,補全作圖痕跡,并分析小李同學的作圖依據是 _____;
(2)補充下面的證明過程:
證明:設MN交AC于點E,
∵MN垂直平分AC,
∴∠AED=∠CED=90°,_____,DE=DE,
∴△AED≌△CED,
∴AD=_____.( _____)(填推理依據).
【答案】(1)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2)垂直的定義;(3)CD;(4)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解析】(1)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作出圖形即可;
(2)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即可得到結論.
解:(1)如圖所示,
作圖依據是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故答案為: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2)證明:設MN交AC于點E,
∵MN垂直平分AC,
∴∠AED=∠CED=90°,(垂直的定義)DE=DE,
∴△AED≌△CED,
∴AD=CD.(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填推理依據).
故答案為:垂直的定義,CD,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知識點4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綜合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應用非常廣泛,很多問題利用中垂線的性質解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折疊問題、軸對稱問題都可以轉化成中垂線性質來解決。
典例剖析4
例4-1.如圖,在中,AB邊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D,AC邊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E,與相交于點O.
圖① 圖② 圖③
(1)如圖①,當時,的度數為________;
(2)如圖②,連接OA,OB,OC.若的周長為,的周長為.求線段BC,OA的長;
(3)如圖③,若,求的度數.
答案:(1)
(2),
(3)
解析:(1)如圖①,是AB邊的垂直平分線,是AC邊的垂直平分線,
圖①
,,

,,,

故答案為:;
(2)如圖②,是AB邊的垂直平分線,是AC邊的垂直平分線,
圖②
,,,,
的周長,
的周長為,

的周長,的周長為,

解得;
(3)如圖③,是AB邊的垂直平分線,是AC邊的垂直平分線,
圖③
,,
,,


.
例4-2.如圖,在中,AF平分,AC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E,交AC于點D,,,求的度數.
答案:
解析:DE是AC的垂直平分線,




AF平分,



解得:.
三、變式訓練
訓練1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
1.如圖,在9×9的正方形網格中,△ABC三個頂點在格點上,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
(1)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后,若點A的坐標為(2,1),點C的坐標為(5,2),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寫出點B的坐標;
(2)直線l經過點A且與y軸平行,寫出點B、C關于直線l對稱點B1、C1的坐標;
(3)直接寫出BC上一點P(a,b)關于直線l對稱點P1的坐標.
【分析】(1)由點A的坐標為(2,1),可得點A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向下平移一個單位長度,即是坐標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再寫出點B的坐標即可;
(2)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得到點B1、C1的坐標;
(3)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得出點的坐標.
【解答】解:(1)如圖所示,B(4,4);
(2)如圖所示,B1(0,4),C1(﹣1,2);
(3)解:∵點P1為BC上一點P(a,b)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
∴P1(4﹣a,b).
2 .如圖是正方形網格,其中已有3個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現在要從其余白色小方格中選出一個也涂成黑色,使黑色圖形成為軸對稱圖形,這樣的白色小方格有 個.

【答案】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本題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即可找出符合題意的小方格,注意不要遺漏.
【詳解】解:如圖所示,有4個位置使之成為軸對稱圖形.

故答案為:.
3 .電子鐘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實際時間是(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答案】C
【分析】根據鏡面對稱的性質求解,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實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順序顛倒,且關于鏡面對稱.
【詳解】解:根據鏡面對稱的性質,分析可得題中所顯示的圖片與10:51成軸對稱,所以此時實際時刻為10:51.
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鏡面反射的原理與性質.解決此類題應認真觀察,注意技巧.
訓練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如圖,在中,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D,E.求證:.
【答案】證明見解析
【解析】如圖,連接證明 再求解 可得 從而可得答案.
證明:如圖,連接
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D,E,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掌握“直角三角形中,所對的直角邊是斜邊的一半”是解本題的關鍵.
2.如圖,在中,垂直平分,分別交,于點、,垂直平分,分別交、于點、,連接,.
(1)若,求的周長等于__________.
(2)若,求的度數
【答案】(1)9 (2)見解析
【解析】(1)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出,,根據三角形周長公式即可求解;
(2)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得,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以及等邊對等角可得, ,進而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小問1詳解】
解:∵是的垂直平分線,
∴,
∵是的垂直平分線,
∴,
∴的周長為.
【小問2詳解】
解:∵,
∴,
∵是的垂直平分線,
∴,
∴,
同理可得:,
∴,
∴.
【點睛】本題考查了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邊對等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掌握以上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3.已知:如圖,在△ABC中,120°<∠BAC<180°,AD為邊BC的垂直平分線,以AC為邊作等邊三角形ACE,△ACE與△ABC在直線AC的異側,直線BE交DA的延長線于點F,連接FC交AE于點M.
(1)求證:∠FEA=∠FBA.
(2)求∠EFC的度數.
(3)猜想線段FE,FA,FD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60° (3)FE+FA=2FD,證明見解析
【解析】(1)由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及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證明;
(2)利用角之間的相等關系進行等量代換,再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可得出答案;
(3)在CF上取 N使得FN=FE,利用(2)的結論,證明△EFN是等邊三角形,得到∠FEN=∠FNE=60°,EN=EF,再證明△EFA≌△ENC(SAS),得到FA=NC,FE+FA=FN+NC=FC,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得到FC=2FD,結論得證.
【小問1詳解】
解:∵AD為邊BC的垂直平分線,
∴AB=AC,
∵△ACE為等邊三角形,
∴AC=AE,
∴AB=AE,
∴∠FEA=∠FBA;
【小問2詳解】
解:∵AD為邊BC的垂直平分線
∴AB=AC,FB=FC,
∴∠ABC=∠ACB,∠FBC=∠FCB,
∴∠FBC-∠ABC=∠FCB-∠ACB,即∠ABE=∠ACF,
∵∠ABE=∠AEF,
∴∠AEF=∠ACF,
∵∠FME=∠CMA,
∴∠EFC=∠CAE,
∵等邊三角形ACE中,∠CAE=60°,
∴∠EFC=60°.
【小問3詳解】
解:FE+FA=2FD,
證明:CF上取 N使得FN=FE,
由(2)得∠EFM=∠CAM=60°,
∵FN=FE,
∴△EFN是等邊三角形,
∴∠FEN=∠FNE=60°,EN=EF,
∵△ACE為等邊三角形,
∴∠AEC=60°,EA=EC,
∴∠FEN=∠AEC,
∴∠FEN-∠MEN=∠AEC-∠MEN,即∠AEF=∠CEN,
在△EFA和∠ENC中,
EF=EN,∠AEF=∠CEN,EA=EC,
∴△EFA≌△ENC(SAS),
∴FA=NC,
∴FE+FA=FN+NC=FC,
∵∠EFC=∠FBC+∠FCB=60°,∠FBC=∠FCB,
∴∠FCB=×60°=30°,
∵AD⊥BC,
∴∠FDC=90°,
∴FC=2FD,
∴FE+FA=2FD.
【點睛】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應用及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熟練掌握相關判定和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訓練3 尺規作圖: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 .在中,,,.
(1)求線段的長;
(2)作邊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和點(利用尺規作圖,保留作圖痕跡);
(3)連接,若,求的度數.
【答案】(1)10 (2)見解析
(3)
【解析】(1)根據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根據題意作邊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于點和點;
(3)在中,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得出,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出,根據等邊對等角得出,根據即可求解.
【小問1詳解】
在中,,,,
根據勾股定理得:,
即:線段的長為10.
【小問2詳解】
如圖所示,線段的垂直平分線、點、為所求.
【小問3詳解】
解:如圖,連接,
在中,,,
∴,
∵為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
∴,
∴.
【點睛】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尺規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掌握以上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2.如圖,已知△ABC,∠C=90°,AC(1)用直尺和圓規,作出點D的位置(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連接AD,若∠B=37°,求∠CAD的度數.
【答案】(1)點D的位置如圖所示(D為AB中垂線與BC的交點).(2)16°.
【解析】(1)根據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作出AB的中垂線.
(2)要求∠CAD的度數,只需求出∠CAB,而由(1)可知:∠BAD=∠B
解:(1)點D的位置如圖所示(D為AB中垂線與BC的交點).
(2)∵在Rt△ABC中,∠B=37°,∴∠CAB=53°.
又∵AD=BD,∴∠BAD=∠B=37°.
∴∠CAD=53°-37°=16°.
3.如圖,△ABC為銳角三角形.
(1)請在圖1中用無刻度的直尺和圓規作圖:在AC右上方確定點D,使∠DAC=∠ACB,且;(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在(1)的條件下,若,,,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 .(如需畫草圖,請使用試卷中的圖2)
【答案】(1)見解析 (2)
【解析】(1)先作∠DAC=∠ACB,再利用垂直平分線的性質作,即可找出點D;
(2)由題意可知四邊形ABCD是梯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出AE、BE、CE、AD的長,求出梯形的面積即可.
【小問1詳解】
解:如圖,
∴點D為所求點.
【小問2詳解】
解:過點A作AE垂直于BC,垂足為E,
∵,,
∴,
∵,
∴,,
∴,
∵∠DAC=∠ACB,
∴,四邊形ABCD是梯形,
∴,
∴四邊形AECD是矩形,
∴,
∴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
故答案:.
【點睛】本題考查作圖,作相等的角,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做垂線,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勾股定理求線段的長,正確作出圖形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訓練4 線段垂直平分線綜合
1.如圖,在中,,,AC的垂直平分線EF交AC于點E,交BC于點F.
求證:.
答案:如圖,連接AF.
,,,
EF垂直平分AC,,


,.
解析:
2.如圖,直線與分別是邊和的垂直平分線,與分別交邊于點和點.
(1)若,則的周長是多少?為什么?
(2)若,求的度數.
答案:(1)的周長;
(2)°.
四、能力提升
提升1 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
1.畫出圖中四邊形關于直線l的軸對稱圖形.
答案:見解析
解析:如圖,四邊形為所求作的圖形.
2.如圖,正方形網格中的與為軸對稱圖形.
(1)利用網格線作出與的對稱軸l;
(2)如果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請求出的面積.
答案:(1)見解析
(2)3
解析:(1)如圖(1),直線l為所作.
(2)如圖(2),由題意可得
.
3.在的網格中已經涂黑了三個小正方形,請在圖中涂黑一塊(或兩塊)小正方形,使涂黑的四個(或五個)小正方形組成一個軸對稱圖.
答案:見詳解
解析:第一種情況以水平陰影兩個正方形為對稱軸,
第二種情況以水平陰影的兩個正方形的鉛直對稱軸,
第三種情況以網格左上到右下對角線為對稱軸,
在第一種對稱軸上添加如圖也可在2,3,4三個位置添加第5圖,
在第三種情況添加第5個圖形,也可在對稱軸2,3,4位置添加.
4.如圖,在長度為1個單位長度的小正方形組成的正方形網格中,點A、B、C在小正方形的頂點上.
(1)在圖中畫出與關于直線l成軸對稱的;
(2)線段被直線l_____;
(3)在直線l上找一點P,使的長最短;
(4)的面積=_____.
答案:(1)見詳解
(2)垂直平分
(3)
(4)3
解析:(1)如圖,為所作;
(2)C點與關于直線l對稱,
線段被直線l垂直平分.
故答案為:垂直平分.
(3)如圖,當P,C,三點共線時,最小,
最小值為,
故答案為:;
(4)的面積;
故答案為3.
提升2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在中,,D為內一點,連接,,延長到點E,使得.
(1)如圖1,延長到點F,使得,連接,.
①求證:;
②若,求證:;
(2)連接,交的延長線于點H,連接,依題意請補全圖2.若,試探究線段、與的數量關系.
【答案】(1)①證明過程見解析;②證明過程解析
(2)作圖見解析;,證明過程見解析
【解析】(1)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證明,再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證明,即可得出結論;
(2)依題意如圖所示:延長到F,使,連接、,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與性質可得,證明,可得,,可證,再根據可證,
,從而證明,即可得出結論.
【小問1詳解】
①證明:在和中,

∴;
②∵,




【小問2詳解】
解;依題意如圖所示:延長到F,使,連接、,
,,
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在和中,


,,


,,
在中,,


,,

在中,,

【點睛】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與性質及勾股定理的定義,正確作出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2.在中,,點O是所在平面內一點,連接OA,延長OA到點E,使得,連接OC,過點B作BD與OC平行,并使,且,連接DE.若,且,,則的大小為______.
【答案】或
【解析】分點O在內部和點O在外部兩種情況,分別畫出圖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結合中位線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求出即可.
解:當點O在內部時,連接交于點F,連接,延長交于點M,連接,如圖所示:
∵,,,
∴,
∴,,
∵,
∴,
∴為垂直平分線,
∴,
∴,
∴,
∵,,
∴,
∴,
∴,
∴,
∵,,
∴,
∵,
∴,
∵,
∴,
∴,,
∴,
∴,
∵為的中點,A為的中點,
∴,
∴;
當點O在外部時,連接交于點F,連接,延長交于點M,連接,如圖所示:
同理可得:,
∴,
∵,,
∴,垂直平分,
∴,
∴,
∵,
∴,
∴、A、O、M四點共圓,
∴,
∵為的中點,A為的中點,
∴,
∴;
綜上分析可知,或.
故答案為:或.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垂直平分線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平行線的性質,解題的關鍵是分類討論,作出圖形,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
3.已知四邊形ABCD中,BC=CD.連接BD,過點C作BD的垂線交AB于點E,連接DE.
(1)如圖1,若,求證:四邊形BCDE是菱形;
(2)如圖2,連接AC,設BD,AC相交于點F,DE垂直平分線段AC.
(ⅰ)求∠CED的大小;
(ⅱ)若AF=AE,求證:BE=CF.
【答案】(1)見解析 (2)(ⅰ);(ⅱ)見解析
【解析】(1)先根據DC=BC,CE⊥BD,得出DO=BO,再根據“AAS”證明,得出DE=BC,得出四邊形BCDE為平行四邊形,再根據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為菱形,得出四邊形BCDE為菱形;
(2)(ⅰ)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和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證明∠BEG=∠DEO=∠BEO,再根據∠BEG+∠DEO+∠BEO=180°,即可得出;
(ⅱ)連接EF,根據已知條件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算出,得出,證明,再證明,即可證明結論.
【小問1詳解】
證明:∵DC=BC,CE⊥BD,
∴DO=BO,
∵,
∴,,
∴(AAS),
∴,
∴四邊形BCDE為平行四邊形,
∵CE⊥BD,
∴四邊形BCDE為菱形.
【小問2詳解】
(ⅰ)根據解析(1)可知,BO=DO,
∴CE垂直平分BD,
∴BE=DE,
∵BO=DO,
∴∠BEO=∠DEO,
∵DE垂直平分AC,
∴AE=CE,
∵EG⊥AC,
∴∠AEG=∠DEO,
∴∠AEG=∠DEO=∠BEO,
∵∠AEG+∠DEO+∠BEO=180°,
∴.
(ⅱ)連接EF,
∵EG⊥AC,
∴,
∴,

∵AE=AF,
∴,
∴,

∴,
∵,
∴,
∴,
∴,
∴,

∴,



∴,

∴(AAS),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質,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作出輔助線,得出,得出,是解題的關鍵.
提升3 尺規作圖;作線段垂直平分線
1.如圖,在 Rt△ABC 中,∠C = 90°.
(1)請用尺規完成基本作圖:作 AB 的垂直平分線交 AB 于點 D,交 AC 于點 E;(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在(1)所作的圖形中,連接 BE,若 BE 平分∠ABC,DE = 4,求 BE 的長.
【答案】(1)見解析 (2)8
【解析】(1)根據作線段垂直平分線作法即可解答;
(2)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可知:AE=BE,可得,再由BE 平分∠ABC,可得,再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即可求得,據此即可求得.
【小問1詳解】
解:作圖如下:
【小問2詳解】
解:如圖:連接BE,
垂直平分AB,


又BE 平分∠ABC,
,,



【點睛】本題考查了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定義,等邊對等角,熟練掌握和運用線段垂直平分線的作法和性質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提升4 線段垂直平分線綜合
1 .如圖,在中,邊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邊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與相交于點.已知的周長為.

(1)求的長;
(2)分別連接,,,若的周長為,求的長.
【答案】(1)
(2)
【分析】本題考查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1)由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推出,,由的周長為,得到,即可求出;(2)由線段垂直平分的性質得到,由的周長,,即可求出,得到.由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到,,是解題的關鍵.
【詳解】(1)解:垂直平分,

同理,得,
的周長為,


(2)如圖,連接,,,

垂直平分,

同理,得,
的周長,,


2.如圖,在△ABC中,點E是BC邊上的一點,連接AE,BD垂直平分AE,垂足為F,交AC于點D,連接DE.
(1)若△ABC的周長為18,△DEC的周長為6,求AB的長.
(2)若∠ABC=30°,∠C=45°,求∠CDE的度數.
【分析】(1)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到AB=BE,AD=DE,根據三角形的周長公式計算,得到答案;
(2)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出∠BAC,證明△BAD≌△BED,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BED=∠BAC=105°,根據三角形的外角性質計算即可.
【解析】解:(1)∵BD是線段AE的垂直平分線,
∴AB=BE,AD=DE,
∵△ABC的周長為18,△DEC的周長為6,
∴AB+BE+EC+CD+AD=18,CD+EC+DE=CD+CE+AD=6,
∴AB+BE=18﹣6=12,
∴AB=6;
(2)∵∠ABC=30°,∠C=45°,
∴∠BAC=180°﹣30°﹣45°=105°,
在△BAD和△BED中,

∴△BAD≌△BED(SSS),
∴∠BED=∠BAC=105°,
∴∠CDE=∠BED﹣∠C=105°﹣45°=60°.
3.如圖,△ABE和△ADC分別沿著邊AB、AC翻折180°形成的,若∠BCA:∠ABC:∠BAC=28:5:3,BE與DC交于點F,則∠EFC的度數為(  )
A.20° B.30° C.40° D.45°
【分析】根據∠BCA:∠ABC:∠BAC=28:5:3,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分別求得∠BCA,∠ABC,∠BAC的度數,然后根據折疊的性質求出∠D、∠DAE、∠BEA的度數,在△AOD中,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AOD的度數,繼而可求得∠EOF的度數,最后根據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求出∠EFC的度數.
【解析】在△ABC中,
∵∠BCA:∠ABC:∠BAC=28:5:3,
∴設∠BCA為28x,∠ABC為5x,∠BAC為3x,
則28x+5x+3x=180°,
解得:x=5°,
則∠BCA=140°,∠ABC=25°,∠BAC=15°,
由折疊的性質可得:∠D=25°,∠DAE=3∠BAC=45°,∠BEA=140°,
在△AOD中,∠AOD=180°﹣∠DAE﹣∠D=110°,
∴∠EOF=∠AOD=110°,
∴∠EFC=∠BEA﹣∠EOF=140°﹣110°=30°.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圖形的折疊變化及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關鍵是要理解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軸對稱的性質,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只是位置變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樟树市| 侯马市| 合山市| 宜春市| 中山市| 日喀则市| 龙南县| 涟水县| 太仓市| 土默特左旗| 观塘区| 蕉岭县| 朔州市| 泸水县| 凌源市| 许昌县| 靖远县| 彝良县| 阜平县| 友谊县| 大连市| 阳曲县| 同仁县| 南充市| 靖安县| 额尔古纳市| 东方市| 扬中市| 临夏市| 井冈山市| 建昌县| 金堂县| 陵川县| 江门市| 东丽区| 卓资县| 兴国县| 韶山市| 浮梁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