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1課時同步分層練習【基礎培優】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地球,飛船上用到了一種與智能手機屏幕相同的材料一硅酸鋁玻璃,以便于觀察飛船外的情況。下列關于硅酸鋁玻璃性質的推測正確的是( )A.易溶于水的固體B.見光易分解C.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D.透光性好2.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的物理性質需要通過物理變化才能表現出來B.物質的化學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C.當外界條件改變時,物質的性質不會發生改變D.穩定性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3.下列敘述中,前者是化學性質,后者是能表現出該性質的化學變化的是( )A.蠟燭有可燃性——點燃蠟燭產生黃色火焰,生成了氣體B.鐵的熔點高達1538℃——熔化的鐵極易在空氣中變成黑色物質C.酒精易揮發——滴幾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涼意D.汽油能燃燒——人靠近汽車時,能聞到一股刺激性的氣味4.三星堆出土的半張“黃金面具”被刷屏,同時出土的文物還有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這些物品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錘打黃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濕法煉銅5. 下列物質性質的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氣中燃燒 B.金屬汞常溫下是液體C.高錳酸鉀是紫黑色固體 D.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力提升】下列過程中,利用了化學反應產生能量的是( )海水曬鹽 B.干冰制冷 C.風力發電 D.火箭發射2.2024年4月25日,搭載神州十八號載人飛船的火箭成功發射。下列材料用途對應的性 質解釋不合理的是( )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B.鋁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C.碳纖維復合材料作飛船外殼——耐高溫D.特種橡膠制成太空服加壓層——彈性好3.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一枚“國璽”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 著熠熠生輝的共和國符號。她由銅胎鑄字,不易變形。選用這種材料為印章胎體最大的優點是( )A.硬度大 B.熔點較高 C.不溶于水 D.形狀美觀4.五育并舉,讓勞動成為一種教育。在下列勞動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掃地 B.生火 C.摘菜 D.提水5.制作豆腐的下列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挑選黃豆 B.研磨制漿 C.過濾豆渣 D.燃火煮漿6.瀘州釀造白酒的歷史悠久,被稱作“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釀造白 酒的工藝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淀粉水解 B.發酵產酒 C.窖藏增香 D.用水稀釋7.下列敘述中,屬于 C60化學性質的是( )A.常溫下為固體 B.密度為 1.68g/cm3C.熔點高于 280℃ D.能與鉀等金屬反應8.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酒精易燃燒,常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邊汽化邊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請分析歸納:酒精的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2)酒精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23 年 5 月 30 號“神州十六號”飛船成功發射,標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新階段(1)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氯酯橡膠是__________(填“隔熱”或“導熱”)材料 (2)太陽能電池板需要使用鋁合金箔片是利用了金屬的________性。同步分層練習答案【基礎培優】:1.D 2.B 3.C 4.D 5.A【能力提升】:D 2.B 3.A 4.B 5.D 6.B 7.B8.(1)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2)易燃燒;(3)汽化;(4)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9.(1)隔熱(2)延展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第一單元 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人教版)九年級上(第2課時)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核心素養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分析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0102將物質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培養分類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學生能夠進行邏輯推理,判斷物質性質類型,培養科學推理能力。03學生通過參與實驗,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根據性質判斷物質的能力。04通過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引發學生興趣。初步認識到在化學中存在的對立統一的規律。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新知導入根本區別:看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水的沸騰 木柴的燃燒物質發生變化,本質上是由它們的性質決定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物質的性質。新知導入1.顏色:2.狀態:3.氣味:4.揮發性:5.點燃能否燃燒:無色液體有特殊香味能燃燒易揮發討論寫出酒精的以下性質,并說明以下性質分別屬于物理還是化學性質?探究新知一、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當外界條件改變時,物質的某些性質也會隨著變化。因此,描述物質性質時往往要注明條件。例如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與氣壓有關)探究新知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變化化學性質木柴燃燒木柴能燃燒(可燃性)鐵生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鐵能生銹常見的化學性質: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腐蝕性、酸堿性、穩定性、毒性......探究新知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物理性質色、態、味顏色、狀態、氣味兩點硬度、密度兩度熔點、沸點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五性冰的熔點為0℃,水的沸點是100℃探究新知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性質化學性質本質區別是否需要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決定用途物理性質一、物質的性質探究新知變化是過程,性質是物質的特征變化性質例:蠟燭能燃燒二、物質變化與物質性質的區別:變化強調發生的過程,是動態的,重在“變”。性質強調具有的屬性,表示能力。(常有“能、會、可以、易、難”等字眼)過程化學變化在過程中表現出來化學性質蠟燭燃燒探究新知三、物質的性質的應用性質用途決定體現性質 用途二氧化碳酒精石墨銅鐵灰黑色質軟作燃料導電性制鉛筆芯導熱性作導線不支持燃燒滅火可燃性作鐵鍋1.發現物質的用途:探究新知可利用物理、化學性質不同來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2.鑒別不同物質:三、物質的性質的用途探究新知二氧化碳 氧氣物理性質 顏色狀態氣味化學性質 是否支持燃燒無色無色氣態氣態無味無味不支持燃燒支持燃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盡可能多地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三、物質的性質的用途探究新知如何區分二氧化碳與氧氣?方法1:分別將燃燒的木條伸入兩只集氣瓶中,若木條燃燒更旺,則為氧氣;若木條熄滅,則為二氧化碳。方法2:分別向兩只集氣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若無明顯現象,則為氧氣。課堂練習1.十九屆杭州亞運會主火炬燃料,全球首創采用零碳甲醇燃料。下列關于甲醇常溫常壓下性質的描述,屬于其化學性質的是( )A.液態 B.揮發性強 C.易燃 D.有醇香味2.2024年3月2日,我國航天員首次完成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會使用機械臂。在選用機械臂材質時,不需要考慮的性質是( )A.硬度 B.光澤 C.抗腐蝕性 D.密度CB3.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較好的純金屬之一。銅的性質如下,其中屬于銅的物理性質有: ;銅的化學性質有: 。①呈紫紅色光澤;②熔點為1083.4℃;③沸點為2567℃;④密度8.9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導電、導熱性較好,但含雜質時則導電性大受影響;⑦在干燥的空氣里很穩定;⑧在潮濕的空氣里表面可生成一層綠色物質,俗稱銅綠;⑨高溫時可被氧化,生成一層黑色氧化銅;⑩銅溶于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氣體。課堂練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課堂總結123物質的性質物質變化和性質的區別(變化是過程性質是特征)物質的性質的用途課題1(第2課時)物質的化學變化和性質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等)化學性質(可燃性毒性穩定性等)根據性質發現用途根據性質鑒別物質分層作業【基礎培優】:1.下列物質表現出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氧氣為無色無味的氣體碳在常溫下的性質穩定碳點燃時,可以燃燒碳高溫時,可以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E. 4℃時水的密度最大F. 醋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G. 鐵可以打成鐵片,磨成鐵粉分層作業【能力提升】:1.利用性質不同鑒別區分下列各組物質均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依據怎樣的性質可將它們鑒別出來 【示例】鐵絲和銅絲:觀察顏色,鐵絲為銀白色,銅絲為紅色。(1)陳醋和醬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糖和食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酒精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1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第1課時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的第一個課題,也是緒言后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節正式的化學課。本課題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過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再透過化學變化過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概念,以及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 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學生通過學習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分析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科學思維:將物質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培養分類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學生能夠進行邏輯推理,判斷物質性質類型,培養科學推理能力。科學探究與實踐:學生通過參與實驗,學習如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根據性質判斷物質的能力。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引發學生興趣。初步認識到在化學中存在的對立統一的規律。重點 分析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難點 分析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討論寫出酒精的以下性質,并說明以下性質分別屬于物理還是化學性質? 判斷是什么變化?什么性質? 溫故而知新。講授新課 物質的性質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與氣壓有關)【注意】當外界條件改變時,物質的某些性質也會隨著變化。因此,描述物質性質時往往要注明條件。化學性質常見的化學性質:可燃性、氧化性、還原性、腐蝕性、酸堿性、穩定性、毒性......物理性質常見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揮發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溶解性等。 根據實例判斷物理化學性質 給出定義,讓學生理解定義的應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二、物質變化與物質性質的區別:變化是過程,性質是物質的特征:例:變化—蠟燭燃燒 性質—蠟燭能燃燒敘述物質的性質時,常有特殊的字眼,如:能、會、可以、能夠、易、難等。 例如:火柴燃燒——化學變化; 火柴能燃燒——化學性質鐵生銹——化學變化; 鐵(在潮濕空氣里)易生銹——化學性質;鐵(在干燥的空氣里)難生銹——化學性質。 討論交流,理解掌握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的區別。 學生能夠進行邏輯推理,判斷物質性質類型,培養科學推理能力。三、物質的性質的應用1.發現物質的用途: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所以用來滅火;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用來作燃料;石墨灰黑色質軟,所以用來做鉛筆芯;銅具有導電性,所以用來作導線;鐵具有導熱性,所以用來作鐵鍋。2.鑒別不同物質:【實驗探究】:分別取一集氣瓶氧氣和一集氣瓶二氧化碳,觀察它們的顏色和狀態,聞一聞氣味。點燃一根小木條,將其分別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木條燃燒的現象并記錄發生的變化。【注意】聞氣體時應該小心,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盡可能多地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支持燃燒;氧氣: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支持燃燒。【提出問題】如何區分二氧化碳與氧氣?方法一:分別將燃燒的木條伸入兩只集氣瓶中,若木條燃燒更旺,則為氧氣;若木條熄滅,則為二氧化碳。方法二:分別向兩只集氣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若無明顯現象,則為氧氣。 認真觀察實驗,學習性質,應用性質解釋現象,根據現象鑒別物質, 學生通過學習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分析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質性質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體會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課堂練習 1.十九屆杭州亞運會主火炬燃料,全球首創采用零碳甲醇燃料。下列關于甲醇常溫常壓下性質的描述,屬于其化學性質的是( )A.液態 B.揮發性強 C.易燃 D.有醇香味2.2024年3月2日,我國航天員首次完成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會使用機械臂。在選用機械臂材質時,不需要考慮的性質是( )A.硬度 B.光澤 C.抗腐蝕性 D.密度3.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較好的純金屬之一。銅的性質如下, 其中屬于銅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銅的化學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呈紫紅色光澤; ②熔點為1083.4℃; ③沸點為2567℃; ④密度8.9g/cm3;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 ⑥導電、導熱性較好,但含雜質時則導電性大受影響; ⑦在干燥的空氣里很穩定; ⑧在潮濕的空氣里表面可生成一層綠色物質,俗稱銅綠; ⑨高溫時可被氧化,生成一層黑色氧化銅; ⑩銅溶于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氣體。課堂小結 1.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溶解性等)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的性質)2.物質變化和物質性質區別:變化是過程,性質是物質的特征。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分層練習.doc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doc 【核心素養】課題1第1課時《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