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1節第一章 機械運動(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二課時(時間的測量)01學習目標1.認識生活中部分測量時間的工具2.掌握時間單位換算的規則3.掌握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手機秒表)以及石英鐘的讀數4.了解我國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體會古人解決問題的智慧02新課標要求+課標解讀了解我國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體會古人解決問題的智慧。03激趣導入03激趣導入漏刻沙漏03激趣導入圭(gui)表燃香計時03激趣導入日出日落記錄為一天的時間03激趣導入月亮的圓缺來記錄一個月的時間03激趣導入03激趣導入04掌握時間單位換算的規則像長度一樣,時間也是我們經常要測量的量。測量時間也要先規定它的單位,很久以前人類就以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作為時間單位,稱做一天(日)。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econd),符號是 s。時間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等,它們之間的關系是:1 h= 60 min 1 min =60 s 1s=1000ms(幾乎不用)秒的定義:1967年的國際計量大會規定,銫133原子振動9192631770次所需的時間定義為1 s。銫原子鐘的精確度非常高,大約每百萬年只有1 s的誤差。銫原子鐘使用方法:①第一次按下,表針開始走動②第二次按下時,表針停止走動③第三次按下時,表針回零因為機械停表采用齒輪傳動,指針不可能停留在兩小格之間,所以不能估讀出比0.1s更短的時間。讀數方法:短針讀數+長針讀數注意分針是在0~0.5分鐘范圍,還是在0.5~1分鐘范圍。例如右圖的讀數為:1min+39.8s=99.8s0.5~1分鐘范圍讀大數字05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人的脈搏大約70次/min05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05石英鐘的讀數時針分針秒針十二小時制讀數一般讀作:上午......點下午......點晚上......點凌晨......點每個數字對應讀作幾點;兩個數字之間相同的刻度(一共五小格),但是卻應用于三個指針;時針走完一大格,對應一小時,一小格就是12分鐘(分鐘要走完一圈哦);分針走一圈代表1h,一大格對應5min,一小格就是1min(秒針要走完一圈哦);秒針走完一圈代表1min,即60s,說明一小格就是1s。例如圖示所示,應讀作:10點6分35s【例題】如圖中停表的示數是_______s。337.505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解析】分針在5~6之間,所以是讀成5min,即300s,指針過半了,所以秒針應該大數字,即37.5s,所以最終答案為337.5s05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例題】如圖中停表的示數是_______s。【解析】分針在2~3之間,所以是讀成2min,即120s,指針沒過半,所以秒針應該小數字,即7.5s,所以最終答案為127.5s127.5最開始計時的時候都是從很小的時間開始,也就是秒和分,這兩個“ :”后面的是秒,前面的是分,由于還有比秒更小的,所以我們看到的位數可能有所區別,加上設備的設計等問題,題目中一般是下面這樣的。h min s06使用電子停表測量時間min s【例題】小明在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時速度變化”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圖中的時間是小車在A、B、C三處時電子秒表(單位s)所顯示的時間;其中B到C所用的時間為:________。06使用電子停表測量時間1s06使用電子停表測量時間【解析】這個是只有 min 和 s 的情況,因此讀數為1s07課堂小結時間的測量古代測量時間的工具時間單位換算的規則使用機械停表測量時間使用電子停表測量時間石英鐘的讀數08作業布置完成 課后鞏固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