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 神 經 調 節(1)---信息的接受、傳導和處理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神經元的結構;了解神經系統的組成;了解腦的組成及功能;了解脊髓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信息的接受和傳導的基本過程;科學思維:通過讀圖理解神經元的功能、神經調節的過程、大腦的功能與其結構相適應;探究實踐:通過對具體信息的接受和傳導過程的分析,進一步明確神經元的功能;態度責任:增強學生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態度。復習鞏固1、內分泌系統由 等內分泌腺構成;內分泌腺能分泌 ,以調節 ;2、生長激素是由 分泌的,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的 ;3、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 ,并與 一起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促進人體對各種刺激的反應。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中的胰島、卵巢、睪丸激素 生命活動垂體 生長發育生長發育、物質和能量的轉換、生殖神經系統小鳥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由激素和神經系統來控制和調節的。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會有反應呢?活動:1)兩個同學如圖 3-12 做好準備(0刻度端朝下), 測試者突然松開直尺,被測試者要僅用拇指和食指將尺夾住。2)記錄被測試者捏住尺的那個位置的刻度。再重復做2次,求出3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被測試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說明他的反應越快。3)讓被測試者按2、4、6、8 這樣的順序數到100 的同時,重復上述實驗,求出被測試者數數時夾住尺上與0刻度距離的平均值。4)被測試者閉上眼睛重復上述實驗步驟 1,2。測試者在放開直尺的那一剎那發出聲音,給被測試者一個信號。測3次,求平均值。活動討論①在上述實驗步驟 2 中,被測試者有哪些器官參與了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和作出應答性反應?實驗步驟 4 中參與的器官與實驗步驟2有什么不同?②在步驟 3 中,數數對反應時間有什么影響?③比較步驟 2 和步驟 4 的反應時間,哪種情況的反應時間更短?通過比較,關于人對不同信號的反應,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步驟2中,參與的器官:眼、手、骨骼肌、腦、脊髓等步驟4中,參與的器官:耳、手、骨骼肌、腦、脊髓等數數對反應時間的影響:使受試者反應變慢步驟2的反應時間更短些;結論:不同的人對同樣的刺激,反應的快慢不同;同一個人對不同的信號,反應的快慢不同。新知講解一、對刺激的反應1、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人們在感知環境中的刺激后,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等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2、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神經調節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新知講解二、信息的接受和傳導1、神經細胞(神經元):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的主要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 。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神經元獲取并傳遞的。如,眼的視網膜上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膜上有嗅覺細胞能接受氣味的變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學物質刺激的味覺細胞;在耳蝸內有能感受聲音的聽覺細胞,等。神經細胞新知講解2、神經細胞的結構: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個部分,突起可分為樹突和軸突。突起的主要功能是傳導神經沖動。樹突:短而數量多,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并產生興奮;軸突:長且只有一條,軸突外是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軸突的主要功能是將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新知講解3、神經沖動(興奮)的傳導:神經元的突起末端與其他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 形成復雜的網絡結構。當某神經元接受外界的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便在神經元之間傳遞,其傳遞方向:樹突→細胞體→軸突→另一神經元的樹突……神經沖動在神經元間的傳遞視頻:神經沖動的傳導(感謝勝哥的解說)思考討論1、與人體其他細胞相比,神經元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有什么意義?2、人體是如何接收環境中溫度變化的信息的?神經元具有突起, 這是與其他細胞的主要區別之一。 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 樹突用于接收信息, 軸突則用于傳導信息。 神經元的突起末端與其他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 形成復雜的網絡結構, 這種結構為人體內的信息傳遞和處理提供了基礎。 這種復雜的網絡結構使得神經系統能夠快速、 準確地傳遞和處理信息, 神經元的這種特殊結構和功能使其成為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對于維持生命活動和適應環境變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大腦中有體溫感覺中樞,當受到外界刺激后,由大腦皮層產生溫暖或寒冷的感受,人體就會產生溫暖或寒冷。讀圖:神經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腦神經脊髓神經周圍神經系統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其他部位的通訊支配頭部和頸部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新知講解三、信息的處理1、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1)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主要功能是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2)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主要功能是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其他部位的通訊;①腦神經主要是支配頭部和頸部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②脊神經主要是支配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新知講解2、腦和脊髓是信息處理的中心:生物在接受了環境變化的信息后,還需要能迅速處理信息并作出決定,根據決定快速行動。人體的腦和脊髓承擔著處理信息的重任。非洲草原上生活著的斑馬,能敏銳地覺察到環境的變化,如遇到獅子襲擊時,能及時發現,并迅速逃離,從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礙物時,也會迅速地繞開障礙物。新知講解3、腦的結構和功能:(1)腦: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腦干新知講解①大腦結構:大腦特別發達,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大腦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和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讀圖:1)觀察圖 3-16,認識腦的不同部位的功能。2)查找由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區。新知講解②大腦皮層是最高級的信息處理中心: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人的大腦皮層還能對語言和文字發生反應,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計算、想象等思維能力。大腦是人體中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萬物之靈。因此,保護好我們的大腦十分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免大腦產生疲勞,并注意營養,讓大腦的功能保持最佳狀態。討論交流為什么上課上了一定時間后,要有課間休息?課間休息的目的是為了讓大腦的興奮區和抑制區經常輪換, 避免長時間集中于同一任務導致大腦疲勞。 長時間的學習或工作會使大腦某一區域的細胞處于興奮狀態, 而其他區域的細胞則相對抑制。 為了保持大腦功能的旺盛狀態, 需要適時休息, 讓大腦皮層的某部分細胞由興奮轉為抑制, 以便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節課或工作任務。 新知講解(2)小腦: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體平衡。(3)腦干:腦干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無需任何意識的干預就能保持生命活動功能的正常運行。討論交流1)根據大腦皮層功能區劃分的原理,解釋為什么學校里編排課程表時,常常要把數學、外語、體育等科目交叉安排。2)如果小腦受到損傷,會出現什么后果?學校里編排課程表時常常要把數學、 外語、 體育等科目交叉安排, 這是因為這樣做可以使大腦皮層各部分得到交替活動和休息。同時, 通過交叉安排不同科目的學習, 可以刺激大腦不同區域的活動, 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促進思維發展小腦受損傷,導致協調性和平衡性變差,會出現動作不協調,走路不平穩等現象。新知講解4、脊髓的結構和功能:(1)脊髓是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2)脊髓的功能: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①脊髓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能完成一些軀體和內臟的反射活動。如縮手反射、排尿反射等;②脊髓除了能對身體內外的刺激發生有規律的反應外,還能把相關信息傳遞給大腦,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隨堂練習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大腦 B.神經元C.脊髓 D.神經末梢B隨堂練習2、在平衡木比賽中,起調節軀體平衡、控制動作姿勢和協調作用的主要結構是 ( )A.大腦 B.腦干C.小腦 D.脊髓C隨堂練習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命活動的調節使人體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B.生命活動的調節是人體特有的生理功能C.生命活動的調節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D.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主要機構是神經系統B隨堂練習4、下列有關神經細胞突起的敘述錯誤的是( )A.軸突較長,一般只有一條B.樹突一般短而數目多C.神經元一般都有樹突和軸突D.軸突分枝多,樹突沒有分枝D隨堂練習5、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細胞獲取或遞的。下列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方向正確的是 。①A→B→C ②C→B→A ③B→A→C隨堂練習6、信息的進一步傳導和處理,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在測試對刺激的反應的快慢實驗中,被測試者眼睛注視測試者的手指,當看到尺滑落,立即用手指夾住尺。請回答下列問題:(1)這個過程中接受刺激的器官是 ,作出反應的是 。(2)如果多次練習后再實驗,那么反應時間長短 (填“有”或“無”)變化。(3)由實驗可知,不同的人對同一刺激的反應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同一個人在同時從事多項活動時,對刺激的反應速度會 。 眼睛 手 有 不同 變慢 課堂總結1、神經調節過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這個過程需要多器官協同完成;2、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組成,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樹突接受刺激和產生興奮,軸突傳導興奮;3、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周圍神經系統由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4、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大腦的皮層有許多神經中樞;大腦是最高級的信息處理中心,小腦起協調和平衡作用;腦干調節人體的呼吸、循環等基本生命活動;5、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板書設計3.3 神經調節(1)1、神經調節: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2、神經元: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結構:細胞體、突起(樹突、軸突)功能:樹突接受刺激和產生興奮,軸突傳導興奮;3、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脊神經、4、腦:大腦、小腦、腦干大腦皮層:最高級的信息處理中心小腦:協調和平衡腦干:呼吸、心跳、循環等5、脊髓:反射、傳導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下一課時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3.3神經調節(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神經元的結構;2、掌握神經系統的組成;3、了解腦的組成及功能;4、了解脊髓的結構和功能;5、了解信息的接受和傳導的基本過程。一、知識點梳理:1、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3、神經元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神經元的主要功能是 ;4、神經系統包括 和 。腦和脊髓屬于 ,承擔著 的重任。5、大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最發達的是 ;6、大腦皮層是 高度集中的地方,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 。7、大腦皮層上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如 、 、 等。8、人區別與其他高等動物,主要大腦皮層還能對 和 發生反應,因而具有 等思維能力。9、小腦主要功能是負責人體動作的 ,并保持身體 。10、腦干主要控制 系統、 系統的活動,它無需任何意識的干預就能保持生命活動功能的正常運行。11、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和 。二、例題講解例題1、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位于( )A.腦干 B.小腦 C.脊髓 D.大腦皮層例題2、如圖是人體中樞神經的簡圖,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人是因為“甲”受損,所以無法言語、運動B.“丙”的功能包括心臟搏動、呼吸的恒定以及感覺C.體操選手的“乙”很發達,所以平衡感很好D.“手遇熱,立刻縮回“的反射控制中樞在“丁”例題3、兔的心臟受A和B兩種神經支配,某學者為了研究這兩種神經對心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別測定阻斷A神經和B神經后的心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則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實驗處理 正常時 僅阻斷A神經 僅阻斷B神經心率(次/分鐘) 90 180 70A.A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B神經對心率沒有明顯的影響B.A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B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C.A、B兩種神經的作用都是減緩心率D.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例題4、醉酒的人起初①心跳加快、面頰潮紅,進而②走路不穩,再而③說話不清,接著④出現幻覺,最后⑤思維混亂、失去知覺。(1)①現象出現說明少量飲酒可以促進 興奮。(2)②現象出現說明酒精麻痹了 。(3)③現象出現說明酒精麻痹了大腦皮層的 中樞。(4)④現象出現說明酒精麻痹了大腦皮層的 中樞。(5)⑤現象出現說明酒精已經麻痹了整個 。例題5、通過下列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認識腦的功能,并以此指導我們的生活:研究成果①:切除小白鼠的大腦,小白鼠失去知覺,但心跳和呼吸仍在進行,胃腸依然能夠消化。研究成果②: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腦,小白鼠的動作變得很不協調,步子邁得大而不穩,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時,嘴不容易準確地碰到食物。研究成果③:切除小白鼠的腦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1)“植物人”沒有意識、感覺和運動,可以判斷是腦的________________損傷了。(2)“舞蹈癥”患者的動作不準確、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斷是腦的___________發生了病變。(3)在體育課上,老師囑咐同學們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后腦,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你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有效地保護中樞神經系統,在騎摩托、滑冰時要采取的保護措施有: (寫一例)。三、隨堂練習:1、平衡木運動員比賽時,起調節軀體平衡、控制動作姿勢和協調作用的主要結構是(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2、臨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心跳而沒有其他生命體征的病人。該類患者腦部一般沒有受到損傷部位是( )A. 大腦 B. 小腦 C. 腦干 D. 大腦皮層3、與人體的其他細胞相比,神經元的功能是( )A.能夠收縮舒張產生運動B.能夠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C.能夠通過細胞體上的許多突起與其它組織細胞聯系D.能夠對生物體起到支持、連接、保護和營養的作用4、下列關于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中傳輸的方向正確的是( )A.軸突→細胞體→樹突 B.樹突→細胞體→軸突 C.細胞體→樹突 D.樹突→細胞體5、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請繞行”的告示牌后改變了行走路線,而一只小狗卻照樣前行,這種差異的本質是人類有( )A.聽覺中樞 B.視覺中樞 C.語言中樞 D.軀體感覺中樞6、下列選項屬于大腦功能的是( ),下列選項屬于小腦功能的是( ),下列選項屬于腦干功能的是( )①維持身體平衡 ②協調骨骼肌運動 ③控制呼吸系統 ④調節心血管功能⑤維持和協調肌肉的緊張程度 ⑥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如嗅覺中樞7、信息的進一步傳導和處理,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在測試對刺激的反應的快慢實驗中,被測試者眼睛注視測試者的手指,當看到尺滑落,立即用手指夾住尺。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這個過程中接受刺激的器官是 ,作出反應的是 。(2)如果多次練習后再實驗,那么反應時間長短 (填“有”或“無”)變化。(3)由實驗可知,不同的人對同一刺激的反應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同一個人在同時從事多項活動時,對刺激的反應速度會 。四、課后練習:1、神經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刺激 B.產生興奮 C.傳導興奮 D.包括以上三項2、大腦表面分布的各種生命活動功能區,稱為( )A.大腦皮層 B.神經中樞 C.腦神經 D.中樞神經系統3、某人看見前方有一條小水溝卻向前跨了一大步,此人的腦的病變部位可能是(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腦神經4、下列有關人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腦是由大腦和小腦兩部分組成的 B.溝和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C.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 D.大腦是記憶、思維活動的高級中樞5、人體完成一項生命活動需要多個器官系統的協調配合,如跳舞時對動作進行調節控制的是( )A.運動系統 B.神經系統 C.消化系統 D.循環系統6、某人因受外傷,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講話,不能寫字,但能看書報,則他受傷的部位可能是( )A. 運動語言中樞 B. 聽覺語言中樞 C. 視覺語言中樞 D. 感覺語言中樞7、家兔適應陸地生活,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四肢,它的神經系統的組成是( )A.腦和脊髓 B.大腦和小腦 C.腦、脊髓和神經 D.大腦、脊髓和神經8、如圖表示人體神經元的結構。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體內,興奮的傳導方向為③→②→①B.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個部分C.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D.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9、海鹽滾燈被列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在元宵節燈會進行表演。表演者以滾燈為道具,運用協調靈活的動作,將競技與舞蹈融為一體。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任何一個活動都不是一個系統單獨完成的,它需要多個系統協調配合,在各系統之間起調節作用的主要是 系統。(2)表演者表演時要維持身體平衡,負責人體動作協調性的是 (填器官名稱)。10、根據課本“反應快慢的測試”的實驗回答:(1)如果 ,說明被測試者反應越快;(2)在實驗中每一測試都要重復3次的原因是 。(3)當被測試者看到直尺下落時馬上抓住直尺,這一過程接受直尺下落信息的器官是 。11、觀察該細胞并填空。(1)該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稱為 ,是由 和 兩部分構成的。(2)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細胞獲取或遞的。下列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方向正確的是 。①A→B→C ②C→B→A ③B→A→C(3)下列細胞屬于神經元的是 (可多選)。A.感光細胞 B.肌肉細胞 C.嗅覺細胞 D.味覺細胞(第11題圖) (第12題圖)12、如圖是人腦結構示意圖。據圖作答:(1)A表面有許多溝回,其意義是 。(2)騎自行車時平衡身體,使運動協調準確的部分是[ ] ,控制心跳的部分是[ ] ,產生視覺和聽覺的部分是[ ] ,能進行語言、藝術思維、邏輯思維的部分是[ ] 。13、為什么要實施“禁酒令”?八年級學生李敏在學習了本節內容后,模仿課本中“對刺激反應快慢的測試”活動,對一些成年人進行了飲酒前后反應能力的測試,具體操作如下:①李敏將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讓被測者將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②李敏突然松開直尺,被測者迅速將直尺夾住,記錄被測者夾住直尺處的刻度;③重復上述實驗3次,計算平均值填入表中。參與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飲酒前反應(cm) 13 14 12 13 14 13 13 12 14 13 13飲啤酒數(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應(cm) 16 15 16 17 19 21 25 24 28 26 無法完成測試(1)從研究的過程來看,你認為李敏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2)李敏對參與人飲酒前進行測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表中數據說明,飲酒后人的反應速度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1、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2、神經元(神經細胞)3、細胞體 突起 接受刺激信息后產生沖動、并將沖動傳導到其他神經元4、中樞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 處理信息5、大腦 小腦 腦干 大腦6、細胞體 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7、運動中樞 語言中樞 視覺中樞 聽覺中樞等(合理均可)8、語言 文字 抽象、概括、推理、計算、想象9、 協調性 平衡 10、 血液循環 呼吸11、對刺激作出反應(反射) 傳導信息二、例題講解:例題1、D解析:大腦皮層中有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中樞: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等,因此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位于大腦皮層,D符合題意。例題2、B解析:A、植物人雖然仍有呼吸、血壓、心跳等,但已經沒有意識、知覺、思維等人類特有的高級中樞,是大腦受到損傷引起的,圖中甲是大腦,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圖中丙是腦干,腦干的灰質中含有一些調節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感覺是在大腦皮層產生的,B錯誤,符合題意; C、小腦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圖中乙是小腦, 體操選手的“乙”很發達,所以平衡感很好,C正確,不符合題意;D、 手遇熱,立刻縮回“ 屬于縮手反射,縮手反射屬于簡單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圖中丁是脊髓,D正確,不符合題意。例題3、D解析:分析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家兔正常情況下的心率是每分鐘90次,阻斷A時,心率為180次,比正常值高,阻斷B時,心率為70次,比正常值低,則說明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例題4、(1)中樞神經 (2)小腦 (3)語言 (4)視覺 (5)神經中樞解析:(1)①心跳加快現象出現說明少量飲酒可以促進中樞神經興奮。 (2)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腦,因此出現 ②走路不穩的現象。(3)說話是由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控制的,③現象出現說明酒精麻痹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4)視覺是由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控制的,④現象出現說明酒精麻痹了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5)⑤現象出現說明酒精已麻痹了整個神經中樞,導致思維混亂、失去知覺。例題5、(1)大腦 (2)小腦 (3)腦干位于后腦部位 (4)要帶頭盔解析:(1)研究成果一告訴我們:切除大腦的小白鼠其腦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沒有了意識、感覺和運動,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動,可判斷是大腦損傷了,(2)研究成果而告訴我們:切除小腦的小白鼠動作變得不協調,身體不能維持平衡,這與人的舞蹈癥患者具有相同的癥狀,因此可以判斷舞蹈癥患者損傷的是小腦,(3)研究成果三告訴我們:切除小白鼠的腦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這說明腦干中有調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因此我們在運動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后腦,因為腦干位于大腦的下方和小腦的前方,即后腦部位,(4)中樞神經系統主要位于頭部,在運動中,頭部的防護是關鍵,可以采取戴頭盔的方法來保護頭部。三、隨堂練習:1、B 2、C 3、B 4、B 5、C 6、⑥ ①②⑤ ③④7、(1)眼睛 手 (2)有 (3)不同 慢四、課后練習:1、D 2、B 3、B 4、A 5、B 6、A 7、C 8、A 9、(1)神經 (2)小腦10、(1)測試者抓到直尺的位置越靠近尺下端 (2)減少實驗誤差 (3)眼睛11、(1)神經細胞(或神經元);細胞體;突起(兩個位置可以互換)(2)③(3)A;C;D12、(1)增大大腦皮層的表面積(2)B;小腦;C;腦干;A;大腦;A;大腦13、(1)飲酒對人反應速度的影響 (2)設置對照組(或便于對比) (3)下降(或變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科學§3.3 神經調節(1)教學設計課題 3.3 神經調節(1)…神經元與神經系統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八上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第3節,主要介紹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腦的結構功能、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調節的物質基礎(反射弧)和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等。神經調節與激素調節相輔相成,共同完成人體的生命活動,同時也是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神經系統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中考重點內容之一,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擬用3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介紹信息的接受和傳導、信息的處理;第2課時介紹應答性反射和反射弧,第3課時介紹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神經元的結構;了解神經系統的組成;了解腦的組成及功能;了解脊髓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信息的接受和傳導的基本過程;科學思維:通過讀圖理解神經元的功能、神經調節的過程、大腦的功能與其結構相適應; 探究實踐:通過對具體信息的接受和傳導過程的分析,進一步明確神經元的功能;態度責任:增強學生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態度。重點 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腦的結構與功能;人體對刺激的反應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難點 信息的接受和傳導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復習:1、內分泌系統由 等內分泌腺構成;內分泌腺能分泌 ,以調節 ; 2、生長激素是由 分泌的,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的 ; 3、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 ,并與 一起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促進人體對各種刺激的反應。 過渡:小鳥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由激素和神經系統來控制和調節的。 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會有反應呢?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活動:1)兩個同學如圖 3-12 做好準備(0刻度端朝下), 測試者突然松開直尺,被測試者要僅用拇指和食指將尺夾住。2)記錄被測試者捏住尺的那個位置的刻度。再重復做2次,求出3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被測試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說明他的反應越快。3)讓被測試者按2、4、6、8 這樣的順序數到100 的同時,重復上述實驗,求出被測試者數數時夾住尺上與0刻度距離的平均值。4)被測試者閉上眼睛重復上述實驗步驟 1,2。測試者在放開直尺的那一剎那發出聲音,給被測試者一個信號。測3次,求平均值。 ①在上述實驗步驟 2 中,被測試者有哪些器官參與了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和作出應答性反應?實驗步驟 4 中參與的器官與實驗步驟2有什么不同? [參考:步驟2中,參與的器官:眼、手、骨骼肌、腦、脊髓等 步驟4中,參與的器官:耳、手、骨骼肌、腦、脊髓等 ]②在步驟 3 中,數數對反應時間有什么影響?[參考:數數使受試者反應變慢] ③比較步驟 2 和步驟 4 的反應時間,哪種情況的反應時間更短?通過比較,關于人對不同信號的反應,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參考:步驟2的反應時間更短些;結論:不同的人對同樣的刺激,反應的快慢不同;同一個人對不同的信號,反應的快慢不同。 ]一、對刺激的反應 1、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人們在感知環境中的刺激后,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 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等許多器官協同作用的結果。 2、神經調節的基本過程: 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神經調節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二、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1、神經細胞(神經元): 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的主要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 。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神經元獲取并傳遞的。 如,眼的視網膜上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膜上有嗅覺細胞能接受氣味的變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學物質刺激的味覺細胞;在耳蝸內有能感受聲音的聽覺細胞,等。 2、神經細胞的結構: 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個部分,突起可分為樹突和軸突。 突起的主要功能是傳導神經沖動。 樹突:短而數量多,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并產生興奮; 軸突:長且只有一條,軸突外是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軸突的主要功能是將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3、神經沖動(興奮)的傳導: 神經元的突起末端與其他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 形成復雜的網絡結構。當某神經元接受外界的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便在神經元之間傳遞,其傳遞方向: 樹突→細胞體→軸突→另一神經元的樹突……(附視頻)思考討論:1、與人體其他細胞相比,神經元的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有什么意義? 參考:神經元具有突起, 這是與其他細胞的主要區別之一。 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 樹突用于接收信息, 軸突則用于傳導信息。 神經元的突起末端與其他神經元的突起相連接, 形成復雜的網絡結構, 這種結構為人體內的信息傳遞和處理提供了基礎。 這種復雜的網絡結構使得神經系統能夠快速、 準確地傳遞和處理信息, 神經元的這種特殊結構和功能使其成為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對于維持生命活動和適應環境變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人體是如何接收環境中溫度變化的信息的?參考:在大腦中有體溫感覺中樞,當受到外界刺激后,由大腦皮層產生溫暖或寒冷的感受,人體就會產生溫暖或寒冷。 讀圖: 神經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 三、信息的處理 1、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 (1)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主要功能是接收并處理各種信息,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 (2)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主要功能是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其他部位的通訊; ①腦神經主要是支配頭部和頸部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②脊神經主要是支配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2、腦和脊髓是信息處理的中心: 生物在接受了環境變化的信息后,還需要能迅速處理信息并作出決定,根據決定快速行動。 人體的腦和脊髓承擔著處理信息的重任。 非洲草原上生活著的斑馬,能敏銳地覺察到環境的變化,如遇到獅子襲擊時,能及時發現,并迅速逃離,從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礙物時,也會迅速地繞開障礙物。 3、腦的結構和功能: (1)腦: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 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①大腦結構: 大腦特別發達,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 大腦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和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 讀圖:1)觀察圖 3-16,認識腦的不同部位的功能。2)查找由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區。 ②大腦皮層是最高級的信息處理中心: 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 人的大腦皮層還能對語言和文字發生反應,因而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計算、想象等思維能力。大腦是人體中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它使人成了世界上的萬物之靈。 因此,保護好我們的大腦十分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免大腦產生疲勞,并注意營養,讓大腦的功能保持最佳狀態。 思考討論:為什么上課上了一定時間后,要有課間休息? 參考:課間休息的目的是為了讓大腦的興奮區和抑制區經常輪換, 避免長時間集中于同一任務導致大腦疲勞。 長時間的學習或工作會使大腦某一區域的細胞處于興奮狀態, 而其他區域的細胞則相對抑制。 為了保持大腦功能的旺盛狀態, 需要適時休息, 讓大腦皮層的某部分細胞由興奮轉為抑制, 以便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節課或工作任務。 4、脊髓的結構和功能: (1)脊髓是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 (2)脊髓的功能: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 ①脊髓是由許多神經元組成的,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能完成一些軀體和內臟的反射活動。如縮手反射、排尿反射等; ②脊髓除了能對身體內外的刺激發生有規律的反應外,還能把相關信息傳遞給大腦,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腦科學 從活動入手,一是提高學生的興奮度,盡快進入新的課堂,二是引出反應這一話題,使學生認識到反應需要多器官參與完成對刺激的反應 現植物的應激性不同,這里需要神經參與,與腦、脊髓等有關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系統的調節生命活動與每個神經元有關讀圖中獲知神經系統的結構組成和功能,提升閱讀的能力 和歸納能力神經系統的各部分中大腦是最重要的結構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相應從圖中獲取信息,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合理用腦也是學生必須知道的知識點,有利于學生有效處理學習與休息,提升學習效率脊髓的反射和傳導功能將在后續學習中詳細介紹課堂練習 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B ) A.大腦 B.神經元 C.脊髓 D.神經末梢2、在平衡木比賽中,起調節軀體平衡、控制動作姿勢和協調作用的主要結構是 ( C )A.大腦 B.腦干 C.小腦 D.脊髓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 A.生命活動的調節使人體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B.生命活動的調節是人體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動的調節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D.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主要機構是神經系統 4、下列有關神經細胞突起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軸突較長,一般只有一條 B.樹突一般短而數目多 C.神經元一般都有樹突和軸突 D.軸突分枝多,樹突沒有分枝 5、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細胞獲取或遞的。下列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方向正確的是 ③ 。① A→B→C ②C→B→A ③B→A→C 6、信息的進一步傳導和處理,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 在測試對刺激的反應的快慢實驗中,被測試者眼睛注視測試者的手指,當看到尺滑落,立即用手指夾住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這個過程中接受刺激的器官是 ,作出反應的是 。 (2)如果多次練習后再實驗,那么反應時間長短 (填“有”或“無”)變化。 (3)由實驗可知,不同的人對同一刺激的反應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同一個人在同時從事多項活動時,對刺激的反應速度會 。 [參考:(1)眼睛 手 (2)有 (2)不同 慢]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神經調節過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這個過程需要多器官協同完成; 2、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組成,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樹突接受刺激和產生興奮,軸突傳導興奮; 3、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組成,周圍神經系統由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 4、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大腦的皮層有許多神經中樞;大腦是最高級的信息處理中心,小腦起協調和平衡作用;腦干調節人體的呼吸、循環等基本生命活動; 5、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功能。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 3.3神經調節(1).pptx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3.3神經調節(1)學案.doc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學3.3神經調節(1)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神經元中沖動的傳導.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