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化學 滬教版(全國)(2024)九年級上冊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第1節 認識化學科學1.能通過簡單的實例認識化學學科的神奇魅力。2.能以化學史為載體初步認識化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我國古代杰出的化學成就。3.能感悟化學作為中心科學的意義,體會化學對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1.化學的概述化學是研究物質(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不是物體)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自然科學。化學常通過實驗來探究和揭示自然界的規律,有著獨特的魅力。實驗探究 教材第2頁1.現象:產生大量氣泡。解釋: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2.現象:產生大量氣泡,紅豆上下翻滾。解釋: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持續產生的二氧化碳推動紅豆在液體中上下翻滾。交流討論 教材第3頁迅速下壓活塞時,活塞對筒內氣體做功,使筒內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達到乙醚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時,乙醚燃燒,進而引發棉花燃燒。觀察思考 教材第3頁手帕上的水蒸發吸收大量的熱量,溫度達不到手帕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手帕不燃燒,所以沒有被燒壞。2.探究微觀粒子的特性(含教材第4頁“實驗探究”答案)實驗1 實驗2實驗 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 現象 向蒸餾水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變色,繼續滴加濃氨 水后,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一段時間后,燒杯B中溶液變紅實驗1 實驗2實驗 分析 無色酚酞溶液遇蒸餾水不變 色,遇濃氨水變紅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來的氨分子從燒杯C中運動到燒杯B中,溶于水后形成氨水,使燒杯B中溶液變紅實驗1 實驗2實驗結論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是在不停地運動的應用 聞到花香、酒味,濕衣服會被曬干,敞口容器中的水 或酒精會不斷減少,都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微觀粒子在 不停地運動特別提醒對微觀粒子在不停地運動的理解1.無論物質處于什么狀態,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都在不停地運動。2.微觀粒子的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微觀粒子的運動速度越快,如濕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3.微觀粒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肉眼無法看到,因此我們平時看到的較小固體的運動,如塵土飛揚等不能用微觀粒子的觀點解釋。典例1 飛上天花板的氫氣球過了幾天后,慢慢縮小,掉落地面。這主要說明( )AA.微觀粒子在不停地運動 B.微觀粒子之間有空隙C.微觀粒子的質量很大 D.微觀粒子非常小[解析] 氫氣球落地,說明里面的氫氣減少了,原因是構成氫氣的微觀粒子在不停地運動,運動到氫氣球外面去了。3.化學可以創造出性能各異的各種新材料事例 材料特點全碳氣凝 膠——“碳海 綿” ①世界上最輕的材料;②具有很好的隔熱效能,可廣泛應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領域港珠澳大橋 ①新一代防腐涂層鋼筋可抗擊高溫高濕的海洋氣候環境對金屬的腐蝕;②由特殊的聚乙烯纖維制成的高性能繩索強度高、承重力大1.化學的發展化學是在人們對物質性質及其變化的認識、探索和應用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1)人類最初只是用石頭、樹木等天然材料制造工具從事生產勞動。(2)我國古代化學工藝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新石器時期就能燒制陶器;殷商時期就能冶煉、鑄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期已能熟練掌握鐵的冶煉技術,并用于各種器皿、農具和兵器的制造。②中國古代化學工藝為世界化學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創造了輝煌的成就。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評價道:整個化學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是從中國傳出去的。拓展培優火藥——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3)近代化學發展階段時間 成就1661年 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其著作《懷疑的化學家》中提出:化學需要通過實驗收集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從而認識物質的本性1775年 前后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建立了關于燃燒的氧化學說,運用定量實驗方法研究物質及其變化1803年 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學說時間 成就1811年 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提出了分子假說,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學說的基礎1869年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根據化學元素性質遞變規律,提出了元素周期律清代 我國著名學者徐壽參與翻譯《化學鑒原》并編寫了多部化學著作,對化學知識在我國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續表(4)20世紀初,隨著研究手段和技術的進步,科學家逐步揭示了原子、分子的結構,對化學反應規律的探索、物質結構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此,化學科學進入了現代化學的發展階段。2.化學科學的形成和發展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促進了不同時代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拓展培優化學是中心科學化學在相關科學的發展中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被稱為現代科學體系的“中心科學”,是21世紀最富有創造性的科學之一。1.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化學創造了大量的新物質,解決了人類面臨的各種危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社會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拓展培優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化學家,如汪猷、盧嘉錫、唐敖慶、徐光憲、閔恩澤等,他們為我國的科學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徐光憲:著名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家,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2008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閔恩澤:著名石油化工專家,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2007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化學科學在提取生物藥物、研制合成藥物、防治傳染病、治療疾病、保持健康和延長壽命等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