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醛 酮第三節1.認識醛的組成、結構特點、性質、轉化關系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理解乙醛的化學性質與醛基的關系,學會醛基的檢驗方法。3.了解甲醛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關注有機化合物安全使用問題。4.知道酮的結構特點及其應用。1.醛類和酮類的結構與性質。2.醛基的檢驗方法。[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自然界的許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為植物香料使用。肉桂醛苯甲醛情境導入分子式:C2H4O結構式:結構簡式:CH3CHO空間充填模型:球棍模型:核磁共振氫譜:(1)分子結構目標一 乙醛1.乙醛的組成和物理性質官能團:—CHO(或 )能與水、乙醇等互溶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沸點20.8℃,易揮發,易燃燒無色密度比水小乙醛CH3CHO(2)物理性質分析醛基的結構,推測其在化學反應中的斷裂方式判斷醛基有哪些性質?CHO碳氧鍵碳氫鍵2.乙醛的化學性質(1)加成反應①催化加氫(又稱還原反應)+H2 CH3—CH2—OH催化劑△【思考】乙醛為什么能發生加成反應?醛基碳不飽和②與HCN加成在醛基的碳氧雙鍵中,氧原子的電負性較大,碳氧雙鍵中的電子偏向氧原子,使氧原子帶部分負電荷,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從而使醛基具有較強的極性。2-羥基丙腈+H—CN―→醛基與極性分子氰化氫加成有什么規律,為什么?δ+δ-醛基與極性分子加成時,氧原子連接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碳原子連接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實驗3-7】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氨水,使最初產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將試管放在熱水浴中溫熱。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試管內壁出現光亮的銀鏡常用來檢驗醛基(2)氧化反應①與銀氨溶液反應銀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取1 mL 2%的AgNO3溶液于潔凈試管中,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制得銀氨溶液。化學反應方程式:(氫氧化二氨合銀)AgNO3+NH3·H2O===AgOH↓(白色)+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化學方程式:CH3CHO+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離子方程式:CH3CHO+2[Ag(NH3)2]++2OH 2Ag↓+CH3COO ++3NH3+H2O銀氨絡(合)離子(2)氧化反應①與銀氨溶液反應a.試管要潔凈——先用熱堿洗滌,再用蒸餾水沖洗。b.銀氨溶液必須現用現配,不可久置。c.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量。d.銀鏡反應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且需水浴加熱,反應過程中不能振蕩試管。e.實驗結束后,試管內壁上附著的單質銀可用稀硝酸進行洗滌。特別提醒銀鏡反應實驗的注意事項【思考】試推測下列哪些物質可以發生銀鏡反應?CH2 CH CH CH CH CH CHOOHOHOHOHOHOHCH3 C OCH3OH C OCH3OH C OHO① ② ③CH3 C CH3O④ ⑤ ⑥ ⑦H C HO CHO√√√√√【規律】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包括:醛類、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類等。【實驗3-8】在試管里加入2 mL10% NaOH溶液,加入5滴5% 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振蕩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試管中出現磚紅色沉淀②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常用來檢驗醛基化學方程式:磚紅色藍色②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2NaOH+CuSO4===Cu(OH)2↓+Na2SO4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特別提醒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的注意事項a.Cu(OH)2必須是新制的。b.制取Cu(OH)2時,NaOH溶液一定要過量,保證所得溶液呈堿性。c.反應必須加熱,但加熱時間不宜過長,避免Cu(OH)2分解。以上三個氧化反應中,乙醛的官能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體現出乙醛具有怎樣的性質?[O]加氧醛基 C H C OHOO羧基能被弱氧化劑氧化,體現出乙醛具有較強的還原性。③催化氧化【思考】乙醛能否被酸性KMnO4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催化劑△+O2④強氧化劑乙醛可以被銀氨溶液和新制的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更能與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強氧化劑反應。酸性重鉻酸鉀(K2Cr2O7) Cr3+(橙紅色) (暗綠色)醛Mn2+酸性高錳酸鉀(KMnO4)(紫紅色) (無色)醛⑤可燃性2C2H4O+5O24CO2+4H2O點燃【小結】醛類的兩個特征反應及—CHO的檢驗特征反應 銀鏡反應 與新制的Cu(OH)2反應現象 產生銀鏡 產生磚紅色沉淀注意事項 ①試管內壁必須潔凈 ②銀氨溶液現用現配,不可久置 ③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④醛用量不宜太多 ⑤銀鏡可用稀HNO3浸泡洗滌除去 ①Cu(OH)2必須是新制的②配制Cu(OH)2時,所用NaOH溶液必須過量③反應必須加熱,但加熱時間不宜過長,避免Cu(OH)2分解共同點 ①兩個反應都必須在堿性環境中進行 ②—CHO與[Ag(NH3)2]OH或Cu(OH)2均以物質的量比1:2反應 乙醛的羥醛縮合反應受醛基的影響,α-H的活性增強,在堿性條件下,一個醛分子的α-H能對另一醛分子的羰基進行加成。 H2OCH3 CH + H CH2CHOOOH CH3 CH CH2CHOOHCH3 CH==CHCHO知識拓展1.正誤判斷(1)乙醛和乙酸的混合液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 )(2)乙醛加氫得到乙醇的反應是加成反應,也稱為還原反應( )(3)用新制銀氨溶液可區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4)銀氨溶液的配制,將硝酸銀溶液滴加到氨水中至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為止( )(5)乙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導思2.某醛的結構簡式為(CH3)2C==CHCH2CH2CHO。(1)檢驗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提示 加入銀氨溶液后,水浴加熱有銀鏡生成,可證明有醛基。(2)檢驗分子中碳碳雙鍵的方法?提示 加入溴水,看溶液是否褪色。(3)實驗操作中,哪一個官能團應先檢驗?為什么?檢驗第二個官能團時應注意什么?提示 由于Br2也能氧化—CHO,所以必須先用銀氨溶液氧化醛基,又因為氧化后溶液呈堿性,所以應先酸化后再加溴水檢驗碳碳雙鍵。1.下列有關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前,試管應先用熱的燒堿溶液洗滌,然后用蒸餾水洗滌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AgNO3溶液,配制銀氨溶液C.將乙醛滴入銀氨溶液中,加熱煮沸制銀鏡D.2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熱得磚紅色沉淀導練√做銀鏡反應實驗時試管要潔凈,實驗前用熱的燒堿溶液洗滌是為了將試管內壁上的油污洗凈,A項正確;配制銀氨溶液時,應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制得銀氨溶液,B項錯誤;制取光亮的銀鏡必須用水浴加熱,C項錯誤;根據題給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量知,CuSO4過量,而乙醛與新制的Cu(OH)2的反應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故觀察不到磚紅色沉淀,D項錯誤。2.有機化合物A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以下轉化:其中B可發生銀鏡反應,C跟石灰石反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1)A、B、C的結構簡式和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2OH,乙醇CH3CHO,乙醛CH3COOH,乙酸甲醛水溶液——福爾馬林丙酮——重要的有機溶劑葡萄糖——供給人體能量常見的醛酮目標二 醛類和酮甲醛俗名蟻醛,最簡單的醛類物質,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質量分數為35%~40%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具有防腐和殺菌能力,常作防腐殺菌劑(消毒、浸制標本);制藥(農藥、消毒劑),香料,染料;制造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維綸等。結構:性質:與乙醛相似不同點:①常溫下甲醛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②甲醛中有2個活潑氫可被氧化。H C HO1.醛類(1)常見的醛甲醛甲醛可以保持水發食品表面色澤光亮,還可以防腐,用它來浸泡海產品,可以固定海鮮形態,保持魚類色澤。食用甲醛過量會休克和致癌。家居裝修材料中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人造板材、墻紙、油漆和涂料等,含有甲醛成分并向外界散發。權威調查顯示,甲醛已成為兒童白血病發病的重要原因。危害吊蘭綠蘿袖珍椰子白掌生活小能手——室內去除甲醛植物高手組成和結構:分子式:C7H6O結構簡式:物理性質:苯甲醛是最簡單的芳香醛,俗稱苦杏仁油,是一種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用途:苯甲醛是制造染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苯甲醛(2)醛類的化學性質醛類的化學性質與乙醛類似,一般情況下,能被還原成醇,被氧化成羧酸,可以發生銀鏡反應,能與氰化氫加成。酮結構可表示為2.酮(1)酮的結構特點官能團:酮羰基( )飽和一元酮的通式為CnH2nO(n≥3)R—C—R'O‖丙酮的結構空間充填模型 球棍模型(2)最簡單的酮——丙酮CH3—C—CH3O‖①物理性質常溫下,丙酮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沸點56.2 ℃,易揮發,能與水、乙醇等互溶。②化學性質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但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發生催化加氫反應生成醇,也能與氰化氫發生加成反應。+H2催化劑△+HCN催化劑△(3)酮的應用酮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如丙酮可用作化學纖維、鋼瓶儲存乙炔等的溶劑,還用于生產有機玻璃、農藥和涂料等。1.正誤判斷(1)酮類物質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不能被銀氨溶液氧化,所以只能發生還原反應,不能發生氧化反應( )(2)丙酮難溶于水,但丙酮是常用的有機溶劑( )(3)醛和酮都能與H2、HCN等發生加成反應( )××√導思2.寫出甲醛的結構式,寫出甲醛發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 甲醛結構可以看作兩個醛基: 。因此與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時,相當于兩個醛基的用量,且。3.回答下列問題(1)由丙醛制取1-丙醇和丙酸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苯甲醛在空氣中久置,在容器內壁會出現苯甲酸的結晶,這是為什么?CH3CH2CHO+H2CH3CH2CH2OH2CH3CH2CHO+O2 2CH3CH2COOH答案 醛基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羧基+O2―→4.丙醛和丙酮的分子式都是C3H6O。請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它們是什么關系?提示 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2)在化學性質上有哪些異同點?提示 化學性質相同點:都能與H2、HCN等發生加成反應,都能燃燒發生氧化反應;不同點:丙醛可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溴水、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而丙酮則不能。(3)可采用哪些方法鑒別它們?提示 ①用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鑒別。②用核磁共振氫譜和紅外光譜法鑒別。 醛 酮官能團 醛基:酮羰基:官能團位置 碳鏈末端(最簡單的醛是甲醛) 碳鏈中間(最簡單的酮是丙酮)結構通式 (R為烴基或氫原子)(R、R′均為烴基)醛和酮的區別與聯系歸納總結歸納總結醛 酮化學 性質 加成 均可與H2、HCN加成 氧化 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 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聯系 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脂肪醛和飽和一元脂肪酮互為同分異構體 醛和酮的區別與聯系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因反應而褪色的有機物小結 試劑 官能團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烯烴 能否褪色原因炔烴 能否褪色原因苯的 同系物 能否褪色原因知識拓展加成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能萃取)√(要有氫)不反應,能萃取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因反應而褪色的有機物小結 試劑 官能團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醇 能否褪色原因酚 能否褪色原因醛 能否褪色原因知識拓展√√√√√氧化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氧化反應取代反應×一般認為不氧化課堂小結官能團:表示為R—CHO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化學性質結構典型的醛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甲醛乙醛苯甲醛顏色、氣味、揮發性、溶解性結構異構同分官能團:—CHO表示為醛酮1.下列有關醛的判斷正確的是A.用溴水檢驗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雙鍵B.1 mol HCHO發生銀鏡反應最多生成2 mol AgC.對甲基苯甲醛( )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它含有醛基D.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類12自我測試√32.已知β-紫羅蘭酮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其分子式為C13H18O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屬于芳香族化合物D.能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水解反應自我測試12√3C13H20O含有碳碳雙鍵不含有苯環,不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官能團為碳碳雙鍵和酮羰基,都不能發生水解反應3.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 (1)試推測檸檬醛可能發生的反應有____(填字母)。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能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 ③能發生銀鏡反應 ④能與新制的Cu(OH)2反應 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自我測試12C3(2)檢驗檸檬醛分子含有醛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測試12加入銀氨溶液后水浴加熱,有銀鏡出現,說明有醛基+2[Ag(NH3)2]OH +2Ag↓+3NH3+H2O3(3)檢驗檸檬醛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操作中,應先檢驗哪一種官能團?______________。自我測試12加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氧化—CHO后,調pH至酸性,再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說明含有碳碳雙鍵醛基(或—CHO)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