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3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全章習題課件 2024-2025-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共3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第2節 測量: 實驗探究的基礎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知識點
從木工尺到米原器
知1-講
1
1. 測量 測量是實驗探究的基礎,是一個將待測量與公認的基準進行比較的過程。
2. 國際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為m。
3. 其他常用單位 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
知1-講
4.常用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如圖1 所示)
知1-講
5.長度的估測
知識儲備
◆國際單位制:國際計量組織制定的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
◆單位: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如長度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單位等。
知1-講
知1-練
例 1
下列長度 單位換算 過程正確的是( )
A. 96 cm= 96×10 mm= 960 mm
B. 96 nm=96×10-3=0.096 μm
C. 96 dm=96×10 cm=96 cm
D. 96 nm=96×10-8 m=9.6×10-7 m
科學思維
單位換算使用的是等量代換法,換算過程中要保證等式兩邊相等。
▲▲▲▲▲
知1-練
解析:96 cm=96×10 mm=960 mm,96 nm=
96×10 - 3μm=0.096 μm ,96dm = 96 × 10cm = 960cm ,96nm = 96×10-9 m= 9.6×10-8 m 。
答案:A
解題秘方:單位換算的關鍵是利用單位間的進率關系將“原單位”換算成“目標單位”。
知1-練
教你一招:若不能熟記非相鄰兩級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可以依次寫出“原單位”與“目標單位”,再統計兩者之間的進率關系。比如不熟悉“cm”和“km”之間進率關系時,可以依次寫出cm、dm、m、km,統計如圖2,則1 cm=
10-5 km 。
知1-練
方法技巧
單位換算三步法:
①數字不變;②乘進率;③單位變換。示例如下(圖3 ):
知2-講
知識點
測量長度
2
1. 測量工具 刻度尺。精確測量可選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圖4 所示):看零刻度線、看量程和看分度值。
知2-講
①量程即測量范圍,指測量工具所能測量的范圍。
②分度值是指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它決定測量的精確程度。
知2-講
(2)測量時要做到“四會”。
①會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②會放: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一端對齊,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與被測長度保持平行。
知識圖解
◆刻度尺的正確放法: ◆刻度尺的錯誤放法:
知2-講
③ 會讀:視線要正對刻度線,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 會記:測量結果記錄形式是“數值+ 單位”,如圖4 物體的長度為4. 2 0cm。
知2-練
[中考·六盤水]如圖7 所示,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
例 2
B
3.50
知2-練
解析:視線B 垂直于刻度面,正對刻度線,是正確的。被測物體左側對準零刻度線,右側對準3 大格5 小格處,故物體長度為3.50 cm 。
解題秘方:讀數時,視線應正對刻度線,不能“斜視”;測量結果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當物體的末端剛好與刻度線對齊時,估讀數字為0。
知2-練
延伸拓展:刻度尺的分度值決定了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所達到的精確程度不同。如圖8 所示,甲刻度尺能精確到
1 mm,測量值可以讀為3.40 cm,其中3.4 cm 是準確值,0.00 cm 是估讀值。乙刻度尺只能精確到1 cm,測量值可以讀為3.4 cm,其中3 cm 是準確值,0.4 cm 是估讀值,可見乙刻度尺沒有甲刻度尺精確。
知2-練
知2-練
知識儲備
對刻度尺進行讀數的三種情形(如圖9所示):
知3-講
知識點
誤差
3
1.誤差是指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2.誤差產生的原因
(1)測量工具不可能絕對精確;
(2)測量者的估計值不可能絕對準確。
3. 減小誤差的方法
(1) 提高測量工具的精確度;
(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3)采用科學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
知3-講
知3-講
知識對比
◆錯誤產生的原因:
①不遵守測量規則;
② 記錄結果時粗心。
◆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采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就可以避免錯誤。
知3-練
[中考·棗莊] 小華對一支鉛筆的長度進行了5 次測量,記錄數據如下:17.92 cm 、17.58 cm 、17.57 cm 、17.56 cm、17.57 cm,該鉛筆的長度是_______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例 3
17.57
1 mm
知3-練
解析:5個數據中,17.92 cm 是錯誤數據,將4次正確測量結果取平均值有:=
17.57 cm;因為讀取刻度尺示數時,讀到分度值還要估讀一位,則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 。
知3-練
警示誤區:在單位不變的情況下,平均值小數點后的位數與測量值小數點后的位數應相同。
知3-練
數據處理模型
剔除錯誤數據(沒有估讀到分度值下一位或與準確值差別較大,如題中的“17.92 cm”)

求正確數據的平均值

根據“四舍五入”,結果保留位數與所給數據的位數一致
知4-講
知識點
測量時間
4
1. 時間的測量工具
(1) 生活中常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為鐘表,實驗室及運動場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為秒表(有機械秒表和電子秒表兩種),如圖
10 所示。
知4-講
我國古人發明了最原始的計時器“土圭”,后來各種計時工具陸續出現: 日晷、沙漏、水鐘、機械鐘、天文鐘、石英鐘、分子鐘、原子鐘……
(2) 秒表的使用方法:一按走,二按停,三讀數,四歸零。
知4-講
2.時間的單位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為s。
(2)其他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知4-講
3.常見的時間單位間的關系(如圖11 所示)
知4-講
使用指南
1.明確關系:當大表盤指針轉過一圈時,對應的小表盤指針會轉過一小格還是半小格。
2.看清楚大小表盤對應的一周量度的時間及其對應的分度值。
3.讀數為大小表盤示數之和。適合記錄較短的時間,且時間記錄比較準確,誤差較小。
知4-練
如圖12 甲所示秒表的讀數是__________;如圖乙所示秒表的讀數是_________ 。
例 4
3 min 48 s
1 min 50 s
知4-練
解析:圖甲是“15′/30 "”型秒表,秒表中的小表盤是以min 為單位的,每小格表示0 .5 min ;大表盤是以s 為單位的,每小格表示0.1 s ,分針指在“3”與“4”之間且更偏向“4”,因此秒針指示的時間是4 8 s,即圖甲讀數是3 min
48s。圖乙是“ 30′/60″”型秒表,小表盤上每小格表示
1 min,大表盤上每小格表示1 s,分針在刻度“1”和“2”之間,秒針指在“50”刻度線處,故讀數為1 min 50 s 。
知4-練
方法技巧
“15′/30″”型秒表的大表盤讀數有兩種可能,如果小表盤的指針越過兩整刻度線之間的半刻度線,讀大于30 s的值,如果沒有越過兩整刻度線之間的半刻度線,讀小于30 s的值。
測量: 實驗探究的基礎
刻度尺
長度
測量
時間

測量
工具
國際
單位
誤差
減小
秒表

測量
工具
國際
單位(共30張PPT)
第1節 走進實驗室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知識點
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
知1-講
1
1. 物理學是研究聲、光、力、熱、電等形形色色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學科。
2. 一切奇妙的現象,其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科學探究就是要發現其中的奧秘,并總結出規律。觀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環節。
知1-講
拓展延伸:物理現象是指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質等的改變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現象。在初中階段,常見的物理現象有光現象、聲現象、力現象、熱現象、電現象等。
特別提醒
觀察是指人的眼睛在大腦指揮下,進行有意識、有組織的感知活動。
知1-講
知1-練
例 1
下列各種奇妙的物理現象中,屬于物理學中聲現象
的是( )
A. 拍桌子時手疼
B. 筷子在水中被“折”彎
C. 黃河“咆哮”
D. 磁鐵吸引鐵釘
知1-練
解析:拍桌子時手疼是一種力現象;筷子在水中被“折”彎是一種光現象;黃河“咆哮”是水流之間撞擊而發出聲音,是聲現象;磁鐵吸引鐵釘,屬于磁現象和力現象。
答案:C
解題秘方:利用我們對物理學中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了解區分不同的物理現象。
知1-練
方法點撥
觀察的要領:(1)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計劃性。(2) 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3) 要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4)善于使用各種觀察工具。(5)要克服各種主觀因素的影響,使觀察更客觀準確。
知2-講
知識點
從卡文迪什實驗室到中國空間站
2
1. 實驗室:是科學家們使用各種儀器和設備進行探究的基地,也是科學家們進行合作與交流的場所,他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在爭論和實驗中揭示大自然的奧秘,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知2-講
2. 卡文迪什實驗室,是近代科學史上第一個專業化的科學實驗室,由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于1 8 7 1 年創立,以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卡文迪什的名字命名。卡文迪什實驗室截至2 0 2 3 年底一共產生了湯姆孫、盧瑟福、康普頓、布萊克特等3 0 位諾貝爾獎得主。
知2-講
3. 中國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
號”空間站,是繼國際空間站之后的又一個空間實驗室系統,分為天和號核心艙、問天號實驗艙及夢天號實驗艙三段空間艙,整體呈T 字構型。
(1)大概情況:中國空間站質量為100 多噸,在距離地面約400 km 的軌道上繞地球高速飛行。晴天的夜晚,可通過望遠鏡觀察到空間站。
(2)建成時間:2022 年全面建成,目前已經正式運行。
知2-講
4. 中國已經建成的實驗室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等。
知2-講
知識拓展
實驗室的分類:實驗室按歸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屬于大學或者是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第二類實驗室屬于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于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
知2-講
知識拓展
當前在中國空間站完成的實驗:
1.植物生長實驗
2. 雙光子顯微鏡在軌驗證實驗
3.微重力物理科學實驗
4.材料艙外暴露實驗
5.腦電測試研究
6.空中授課等實驗。
知3-講
知識點
認識科學探究的工具
3
1. 測量是物理實驗的基礎,儀器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工具,對于測量儀器,我們需要識記儀器的名稱、作用以及用途。可根據不同儀器的作用和用途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1)長度測量儀器 刻度尺、游標卡尺、千分尺、盒尺。
(2)質量測量儀器 托盤天平。
(3)時間測量儀器 機械秒表、電子秒表。
(4)溫度測量儀器 溫度計、溫度傳感器。
(5)電流測量儀器 電流表。
(6)電壓測量儀器 電壓表。
(7)力的測量儀器 彈簧測力計、力傳感器。
(8)體積測量儀器 量筒、量杯。
知3-講
2. “家庭實驗室”
實驗室里的許多器材是當年科學家設計、使用過的儀器的復制品。生活中的易拉罐、小氣球、飲料瓶、鐵釘等,都是做實驗的好材料,收集起這些東西,再配備一些簡單的測量儀器和裝置,如溫度計、天平、量筒、電表等,就可以建立起你的“家庭實驗室”。
知3-講
知3-講
電子體溫計:生活中常用的測量體溫的測量工具。
知3-講
知識儲備
測量同一物理量的儀器,可能有不同的規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應根據實驗的需要合理選擇。選擇儀器時,并不是精度越高的儀器越好。
知3-練
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工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量筒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
B. 測量體積用托盤天平
C. 彈簧測力計可用來測量電流
D. 測量時間可以用秒表
例 2
知3-練
解析:量筒用來測量體積;托盤天平用來測量質量;彈簧測力計用來測量力;秒表用來測量時間。
答案:D
解題秘方:本題考查測量工具的用途,可根據不同儀器的作用解題。
知4-講
知識點
像科學家一樣探究
4
科學探究的六個環節(如圖1 所示)
(1)提出問題:根據生活經驗、自然現象或實驗觀察提出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
(2) 猜想與假設:根據自己的生活
經驗、科學事實,對提出的問
題進行推測和假設。
知4-講
(3)設 計實驗、制訂方案:對提出的推測和假設,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去驗證,要考慮實驗的可行性、安全性、科學性。
(4)進行實驗、收集證據:使用相關設備、材料進行安全操作,觀察實驗現象,注意操作的規范性,記錄相關數據。
知4-講
(5)得出結論,做出解釋: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及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結論的歸納,論證要嚴謹,語言要規范。
(6)交流、評估和反思: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能傾聽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觀點。對得出的實驗結論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和猜想與假設進行比較,反思整個實驗過程并改進方案。
知4-講
疑難辨析
科學探究的六個主要環節并不是在每個探究實驗中都要涉及,有時只涉及其中某幾個環節,這就要根據具體的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另外六個環節并非完全獨立,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知4-練
走進神奇”的動力,源于對神奇現象懷有好
奇心和神秘感,覺得這些現象是一個個謎,總想把它們解開,你也是這樣嗎?
觀察圖2 所示的物
理現象,根據這些
現象在你心中產生
的謎,提出相應的
問題,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例 3
知4-練
(1)甲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乙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丙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蘋果為什么會下落(或蘋果在下落過程中
運動的快慢變化嗎)
水面上為什么會產生倒影
壺嘴噴出的“白氣”是什么(或在燒水時,
為什么會聽到“嗞嗞”的聲音)
知4-練
解析:題圖所示的是大自然中或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可以根據自己產生的疑問,從力、熱、光、電、聲等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只要合理即可。
解題秘方: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合理即可。
知4-練
動力加油站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可以說“提出問題的能力”是人們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創造發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更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我們學習過程中要重視這一環節。
知4-練
技巧點撥
提出的問題一要具有研究價值;二要符合題中的情境,問題得到解決后要能解釋圖中的現象。


走進實驗室
熟悉科學探究環節
從卡文迪什實驗室到中國空間站
走進實驗室
觀察物理現象
認識實驗儀器(共38張PPT)
第3節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
第1章 走進實驗室
任務一 認識降落傘
降落傘是一種航空工具,主要用于使人或物從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
1.結構
常見的降落傘主要由傘衣、傘繩和安全保障裝置(如引導傘、背帶系統、開傘部件)組成(如圖1 所示)。
(1)傘衣:是降落傘的主體部分,通常由尼龍或聚酯纖維等柔性織物制成。常見的傘衣的形狀有圓形和方形,傘衣的形狀設計不僅要考慮空氣動力學性能和穩定性,還要考慮材料的密度和強度,以及開傘時的響應時間和安全性。
(2)傘繩:是連接傘衣和背帶系統的繩索,通常由高強度的合成纖維制成,以確保在強風或高速下降時保持穩定性。
(3)安全保障裝置:引導傘用于確保主傘迅速打開,背帶系統用于確保跳傘者的安全和舒適,開傘部件用于在適當的時候展開降落傘。
2.原理
當跳傘者從高空跳下時,降落傘會在適當的時候通過觸發器展開。傘衣的展開增加了跳傘者的空氣阻力,從而減緩了下降速度。同時,降落傘的形狀和穩定性設計確保跳傘者能夠安全、平穩地降落到地面。
3.類型
(1)人用降落傘:包括救生傘、訓練傘、跳傘運動員使用的競賽傘等。這些降落傘的設計考慮了人體重量、舒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物用降落傘:用于空投物資、回收飛行器等。這些降落傘通常具有較大的傘面和更高的強度,以應對更大的重量和更高的速度。
知識儲備
降落傘的用途
(1)軍事領域:降落傘是空降兵作戰和訓練的重要裝備,也是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的救生裝備。
(2)體育運動:跳傘運動是降落傘在體育運動領域的主要應用。跳傘運動員通過操縱降落傘,進行各種技巧表演和比賽。
(3)科研和航空航天:在科學研究和航空航天領域中,降落傘被用于空投實驗器材、回收太空艙等任務。
(4)民用領域:在一些極限運動、娛樂活動和應急救援中,降落傘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知1-講
任務二 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飛行時間的因素
1.問題
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通過閱讀新聞,同學們知道,神舟十七號降落時使用的降落傘傘衣為圓形,傘衣的面積相當于3 個籃球場。再結合生活經驗,同學們猜想:降落傘的飛行時間可能與降落傘的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等因素有關。
深度理解
問題是指初步具有科學探究意識,能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較為合理的猜測和假設。
知1-講
2.證據
(1)設計并進行實驗
因為猜想影響降落傘的飛行時間的因素有多個,所以設計實驗時要逐個考查其中一個因素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同時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作控制變量法。這里的“變量”是指影響所研究問題的因素。
如在本實驗探究中,所研究的問題是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變量則包括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因此,本實驗可以分解為以下五個實驗:
實驗一: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繩長度是否有關?實驗時,需要控制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不變,只改變傘繩長度。
實驗二: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衣的形狀是否有關?實驗時,需要控制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不變,只改變傘衣的形狀。
實驗三: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衣的面積否有關?實驗時,需要控制傘衣的形狀、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不變,只改變傘衣的面積。
實驗四: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降落的高度是否有
關?實驗時,需要控制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不變,只改變降落的高度。
實驗五: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降落傘的總質量是否有關?實驗時,需要控制降落傘的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和降落的高度不變,只改變降落傘的總質量。
深度理解
證據是指初步具有設計探究方案和獲取證據的能力,能實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種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
知1-講
(2)記錄數據,收集證據
根據實驗需要記錄的項目設計表格,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傘繩長度 傘衣的 形狀 傘衣的 面積 降落的 高度 降落傘 總質量 降落傘的飛行時間
1 1 m 圓形 0.5 m2 3 m 20 g 3.67 s
2 1 m 圓形 1 m2 3 m 20 g 5.82 s
3 1 m 圓形 1 m2 3 m 30 g 4.91 s
4 1 m 正方形 1 m2 3 m 20 g 5.81 s
5 1.5 m 正方形 1 m2 3 m 20 g 5.83 s
6 1.5 m 正方形 1 m2 6 m 20 g 9.24 s
注意
◆控制變量法是物理實驗探究活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
◆控制變量法中的“變量” 就是那些會影響(或人們認為可能會影響)這個問題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
◆控制變量法就是研究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時,控制其他量不變。
知1-講
(3)正確選擇和使用測量工具
在實驗前,需要測量傘衣的面積、傘繩的長度、降落的
高度以及降落傘的總質量;實驗時,需測量降落傘的飛行時間。因此,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托盤天平和機械秒表。正確選擇和使用測量工具是一項基本技能。
深度理解
根據測量的實際要求選用測量工具。不同的測量工具其分度值一般不同,精確程度也不同。實際要求測量精確度較高,就選用精密度較高的測量工具。不同的測量工具其量程一般不同。實際要求所用測量工具的量程較大,就選用量程較大的測量工具。
使用任何測量儀器,都要遵守其正確的操作方法。一般來說,在測量儀器使用前,都要進行調零。若不能調零,則要結合初始讀數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
知1-講
(4)測量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方格紙法)
如圖2 所示,把不規則圖形放在方格紙
上,在方格紙上描下它的輪廓,數一下輪廓
中包含的方格數,對不滿一格而大于或等于
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不計。
總的格數乘一個格的面積,就是不規則圖形
的大致面積。
3.解釋
在實驗探究中,對上表記錄數據的分析如下:
(1)比較序號為1、2 的兩次實驗可知,傘衣的形狀、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都相同,只有傘衣的面積不同。第1 次實驗中,傘衣的面積是0 .5 m2,降落傘的飛行時間為3 .67 s ;第2 次實驗中,傘衣的面積是1 m 2,降落傘的飛行時間為5 .82s 。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傘衣的形狀、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一定時,傘衣的面積越大,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越長。
(2)比較序號為2、3 的兩次實驗可知,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和降落的高度都相同,只有降落傘的總質量不同。第2 次實驗中,降落傘的總質量是2 0 g,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 .82 s;第3 次實驗中,降落傘的總質量是3 0g,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4 .91 s 。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和降落的高度一定時,降落傘的總質量越小,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越長。
(3)比較序號為2、4 的兩次實驗可知,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都相同,只有傘衣的形狀不同。第2 次實驗中,傘衣是圓形,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8 2 s;第4 次實驗中,傘衣是方形,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8 1 s。考慮誤差的存在,5 .8 2 s 和5.8 1 s 可看作是時間相同。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衣的形狀無關。
(4)比較序號為4、5 的兩次實驗可知,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都相同,只有傘繩長度不同。第4 次實驗中,傘繩長度為1 m,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 .81 s;第5 次實驗中,傘繩長度為1 .5 m,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 .83 s。考慮誤差的存在,5 .81 s 和5.83 s 可看作是時間相同。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繩長度無關。
(5)比較序號為5、6 的兩次實驗可知,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和降落傘的總質量都相同,只有降落的高度不同。第5 次實驗中,降落的高度為3 m,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5 .8 3 s;第6 次實驗中,降落的高度為6 m,降落傘的飛行時間是9 .24 s 。
由此可初步得出結論:在傘衣的形狀、傘衣的面積、傘繩長度和降落傘的總質量一定時,降落的高度越大,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越長。
綜上可知,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衣的形狀、傘繩長度無關,與傘衣的面積、降落傘的總質量和降落的高度有關,傘衣面積越大、降落傘的總質量越小、降落的高度越大,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越長。
深度理解
解釋是指初步具有分析論證的能力,會使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分析、處理信息,描述、解釋探究結果和變化趨勢,基于證據得出合理的結論。
知1-講
4.交流
(1)上面的實驗中,只比較一組實驗數據就得出了結論,實驗結論可能具有偶然性。所以,為了得出普遍的結論,應多次進行實驗。
(2)在探究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的形狀、傘繩長度的關系時,對照組的實驗數據相差為1 s 或2 s ,這可能是誤差,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降落傘的飛行時間與傘的形狀、傘繩的長度無關,所以應進一步進行研究。
(3)降落傘的飛行時間還可能與傘衣材質等因素有關。
深度理解
交流是指初步具有交流與合作的意愿和能力,能準確表述、評估和反思探究過程與結果。如,在次實驗探究中,可以從實驗過程是否合理、實驗結論是否準確、猜想的影響因素是否全面等方面進行反思與交流。
知1-講
任務三 降落傘比賽
(1)準備材料:方形的布若干塊,線團,膠帶,橡皮泥,剪刀,如圖3 所示。
(2)制作降落傘(制作過程參考圖如圖4 所示)以小組為單位制作降落傘。
第一步:將布裁剪成圓形或正方形作為傘面。
第二步:剪出四根相同長度的線。將傘面上下
對折再左右對折,確定四個對稱點。在確定的
四個點位置各用膠帶粘上一根線的一端。
第三步:把四根線的另一端集中在一處,將橡皮泥粘在
上面。把橡皮泥搓成球狀,使線頭纏繞其中。
(3)進行比賽
站到二樓或三樓陽臺,張開傘面,各小組分別將做好的降落傘從同一高度自然釋放,記錄降落傘的飛行時間。
(4)交流與評價
對各小組自制降落傘的科學性、藝術性和飛行時間進行綜合評價。
跨學科實踐:降落傘
不規則圖形
面積的測量
活動:降落
傘比賽
控制變量法
儀器的選擇和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克东县| 中阳县| 阿合奇县| 浦江县| 平利县| 建阳市| 澜沧| 阿拉善左旗| 阜康市| 白河县| 林芝县| 元江| 巩留县| 黔西县| 兖州市| 西乡县| 桂平市| 襄汾县| 舟曲县| 榕江县| 长岛县| 汪清县| 涟源市| 固阳县| 八宿县| 东乡| 东宁县| 浦江县| 牙克石市| 罗田县| 沙坪坝区| 云阳县| 开阳县| 巴中市| 恩平市| 方山县| 玉林市| 娱乐| 湖口县| 临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