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課件 2024-2025-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課件 2024-2025-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8張PPT)
第1節 認識運動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
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
知1-講
1
1. 定義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深度理解
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指物體間距離及方位的變化,如圖1所示:

知1-講
2. 對機械運動的理解
(1)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指宏觀物體相對位置的變化,它不同于物體內部分子和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生物體的生命運動、社會運動、思想運動。

知1-講
3. 機械運動的分類
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可把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知1-練
例 1
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東流 B. 桃子成熟
C. 海水奔騰 D. 地球繞太陽運動
解析:桃子成熟是植物生長運動,不屬于機械運動。
解題秘方:根據機械運動的定義進行判斷。
B
知1-練
易錯警示
轉動時物體方位、甚至距離會發生變化,因此轉動也屬于機械運動,不同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之間,相對方位發生了改變,都屬于機械運動。
知2-講
知識點
微觀世界的分子運動
2
1. 常見的物質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分子、原子組成的。
2. 分子極其微小 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那么,分子的直徑通常以10-10 m 為單位來量度。
特別提醒
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小微粒都不是分子,例如粉塵。
知2-講
3.現象探究:分子的運動
探究結論: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現象 結論
墻內開花墻外香 氣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鹽水中鴨蛋變咸 液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堆放煤的墻壁發黑 固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知2-講
4.物質三態及其分子運動情況
固態 液態 氣態
模型圖
知2-講
固態 液態 氣態
分子排列 固態物質的分子有一定的位置,就像教室里聽課的學生,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活動 液態物質的分子相對活躍, 就像課間時教室里的學生 氣態物質的分子運動劇烈,就像操場上到處亂跑的學生
特征 有一定體積,有一 定形狀,無流動性 有一定體積,無一定形狀,有流動性 無一定體積,無一定形狀,有流動性
知2-講
5.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1911 年,物理學家盧瑟福通過α 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著原子核運動,就像太陽系中的行星繞著太陽運動。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位于原子的中心,體積比原子小得多。
知2-講
6.分子運動與機械運動的判斷
(1)從概念上判斷:分子的運動是不間斷的,而機械運動是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
(2)從微觀和宏觀上判斷:微觀世界中分子的運動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觀世界中物體的機械運動是肉眼能夠看到的。
(3)從引起運動的因素上判斷:分子的運動是自發的,而物體的機械運動要受到外力的作用。
知2-講
拓展延伸
絕大多數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都變大,不過冰是個例外,冰變成水時體積變小。
知2-講
拓展延伸
模型法就是把要研究的問題,在抓住要點的基礎上進行簡化、抽象,建立理想化的模型。
利用模型法可以更具體、形象、生動、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同時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化,便于想象和思考研究問題。我們無法用肉眼直接觀測物質的微觀結構組成,但我們可以利
用模型法認識它們。
▲▲▲
▲▲▲
▲▲▲
原子的結構
知2-講
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運動,下列各運動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 地球繞太陽轉
B. 熟透的蘋果落向地面
C. 駿馬在草原上奔馳
D“. 固體清新劑”能使居室溫馨芳香
例 2
知2-講
解析:地球繞太陽轉、蘋果落向地面、駿馬奔馳都是物體位置的變化,都屬于機械運動;而“固體清新劑”能使居室溫馨芳香是分子運動的結果。
答案:D
解題秘方:分子運動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
知2-講
方法技巧
分子運動和機械運動的區別:
分子運動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只能通過一些現象去認識它,而機械運動是物體位置的變化,顯而易見。
認識運動
宏觀物體
認識運動
分子運動
微觀世界
機械運動
分類(共31張PPT)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
參照物
知1-講
1
1. 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首先要選一個標準物,這個標準物叫作參照物。
2. 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知1-講
3. 參照物的選取原則
選取 說明
具體性 參照物必須是具體的物體,而不是抽象的事物
假定性 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
任意性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知1-講
選取 說明
排己性 參照物一般不選研究對象自身,若以研究對象自身為參照物,研究對象的位置是不可能變化的,即研究對象永遠是靜止的
不唯一性 參照物的選擇不是唯一的,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狀態的描述可能不同
深度理解
參照物的選擇方法:
為了方便研究機械運動,物理學中一般選擇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且可以不加說明。若選擇其他合適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則必須加以說明。
知1-講
知1-練
例 1
[教材圖片題]如圖1 所示,
知1-練
關于空中加油機正在給戰斗機加油的情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斗機甲是靜止的
B. 以地面為參照物,戰斗機乙是運動的
C. 以戰斗甲為參照物,戰斗機乙是運動的
D. 加油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知1-練
解析:以戰斗機甲為參照物,戰斗機乙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戰斗機乙是靜止的,故C 錯誤,符合題意。
答案:C
知1-練
方法技巧
判斷物體的動與靜,一般采用如下四步來分析:
一定:確定被研究的物體;二選:選擇一個參照物;三分析:分析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有沒有距離或方位的變化;四判斷:若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則物體就是靜止的;若位置發生變化,則物體就是運動的。




知2-講
知識點
動與靜:運動的相對性
2
1. 運動是絕對的 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運動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看似不動的樹木、高山、房屋都在隨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
2. 靜止是相對的 靜止是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生變化。
知2-講
3. 對運動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所選的參照物而言的,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同一物體運動狀態的描述不一定相同。
4. 相對靜止 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相同,運動方向相同,它們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這兩個物體就相對靜止。
知2-講
拓展視野
空中加油機在給戰斗機加油時,兩者是相對靜止的。
知2-講
速記口訣
運動和靜止,
重在參照物,
快慢和方向,
相同時靜止。
知2-練
如圖3 所示,人們利用同步衛星傳播電視節目,以地球為參照物,同步衛星是_______的,以太陽為參照物,同步衛星是_______的。
例 2
靜止
運動
知2-練
解題秘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知2-練
解析:地球與同步衛星同步,以地球為參照物,同步衛星與地球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同步衛星是靜止的;地球與同步衛星一同繞太陽公轉,同步衛星相對太陽位置不斷變化,所以以太陽為參照物,同步衛星是運動的。
知2-練
誤區警示
不要誤認為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一定不同,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知3-講
知識點
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3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如圖4 所示)
方法 比較方法 結果
1 相同時間比路程 路程越遠運動越快
2 相同路程比時間 時間越短運動越快
3 比路程與時間的比值 比值越大運動越快
知3-講
知識圖解
2.方法解讀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方法1 控制了時間(變量)相同,方法2 控制了路程(變量)相同。
知3-講

知3-練
在進行百米賽跑時,觀眾認為跑在最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觀眾采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而裁判員則認定到達終點用時最少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例 3
相同時間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時間
知3-練
教你一招:在運動時間和運動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則應通過比較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解題秘方:對比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個方法解題。
溫馨提示
“跑在最前面”說明通過的路程最大,“用時最少”則直接說明了裁判比的是時間。
知4-講
知識點
速度
4
1. 定義 在物理學中,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叫作運動的 速度。
知識鏈接
速度是利用路程和時間這兩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的,這種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給第三個物理量下定義的方法叫比值定義法。
▲▲▲▲▲
知4-講
2.物理意義 表示物體在某一過程中運動的快慢。
3.公式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時間
(1) 定義式:速度= ,即v=。
(2)變形式:s=vt(求路程),t= (求時間)。
知4-講
4. 速度的單位
(1)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km/h)作為速度的單位。
(2)1 m/s=3 .6 km/h。換算過程如下:1 m/s==
3.6 km/h。
知4-講
易錯提醒
運用速度的定義式和變形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的對應關系:“km”應和“h”搭配組合成單位“km/h”,“m”應和“s”搭配組合成單位“m/s”。
知4-練
[中考·揚州] G3106 次列車從揚州東站至寶應站用
時27 分鐘,鐵路線長約94.5 km,其速度約是_______km/h。
例 4
210
知4-練
解題秘方:運用公式v=解答。運用公式v= 進行計
算時要注意公式中v、s、t 三個物理量必須是同一物體在同一運動中的速度、路程及時間,同時要注意單位的對應搭配。
知4-練
解析:列車從揚州東站至寶應站平均速度約是v= =
=210 km/ h。
知4-練
教你一招
解物理計算題的格式與步驟:
第一步,寫出所用的公式;
第二步,代入物理量及相應的單位,且統一單位;
第三步,算出結果。概括為“一公式二代入三結果”。
運動的描述
運動的描述
判斷
物體
運動快慢比較
速度
物理意義
定義式
參照物
運動或靜止(共18張PPT)
第4節 能 量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
能量有多種形式
知1-講
1
1. 物質世界是運動的
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不同的運動形態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描述物質世界的運動離不開對能量的研究。從宏觀到微觀,物質運動的多樣性,決定了能量形式的多樣性。
知1-講
2.常見的能量類型
(1)光能:光能是最常見的能量。光可以用來照明、取暖;激光可以傳遞信息(圖片、文字、聲音等),還可以進行精密測量和機械加工等。太陽能以光和熱的形式到達地球,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來源。
知1-講
(2)機械能: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具有機械能。急流而下的水流能夠推動水輪機舂米、磨面、發電;風可以驅動風車;舉高的重錘能鍛打金屬;高速運動的空氣能夠形成龍卷風,具有很大的破壞力。
(3)內能:一切物體具有內能。像熾熱的巖漿具有大量內能,蒸汽機、內燃機都是利用氣體的內能進行工作的。
知1-講
(4)電能:發電廠 、電網供應電能。電能可用于照明、開動機器等。
(5)化學能:物質由于化學變化具有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等具有化學能。
(6)核能:當原子核發生裂變或聚變時就會釋放出核能。人們主要利用核能進行發電。
拓展延伸
◆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即以生物為載體的能量。
◆太陽能:太陽具有的能量叫太陽能,太陽能是由太陽內部氫原子核發生聚變釋放出巨大核能而產生的,是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地球上的風能、水能、海洋溫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質能都源于太陽;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從根本上說也是遠古以來貯存下來的太陽能。
知1-講
知1-練
例 1
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實例屬于機械能的是______,屬于內能的是______ ,屬于化學能的是______ ,屬于核能的是______ 。(均填序號)
①流動的水和高處的水具有的能量
②食物具有的能量
③熱水具有的能量
④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




知1-練
解析:流動的水具有動能,高處的水具有重力勢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食物具有的能量屬于化學能;熱水具有的能量是內能;原子彈爆炸釋放的能量屬于核能。
方法點撥
識別各種能量形式,采用概念辨析法。不同的運動形式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
▲▲▲▲▲
知2-講
知識點
能量可以轉移和轉化
2
1.能量的轉化
自然界中各種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下表所示。
知2-講
現象 能量轉化
摩擦生熱 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 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太陽能熱水器將水加熱 太陽能轉化為內能
給手機電池充電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燃料燃燒時 發熱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用電飯煲煮飯 電能轉化為內能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知2-講
2.能量的轉移
同種形式的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由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如下表所示。
知2-講
現象 能量的轉移
用爐火燒水 爐火的內能通過熱傳遞轉移給了壺和水,使壺和水內能增加
打臺球時,母球撞擊子球,子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機械能從母球轉移到子球
手握冰塊,冰塊很快熔化成水 內能從手轉移到冰塊
知2-講
方法技巧
判斷能量轉化與轉移的方法:
主要是看轉化與轉移前后能的形式是否發生變化,若能量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則是能量的轉化,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電能轉化為光能或內能等;若能量的形式沒有改變,則是能量的轉移,如高溫物體把內能轉移給低溫物體。
知2-練
下列各種能的轉化或轉移情況是:
(1)雙手掌用力搓,手心會發熱: _________________;
例 2
解析:雙手掌用力搓,手心會發熱,消耗機械能,得到內能,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知2-練
(2)打開開關后,電風扇會轉動: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打開開關后,電風扇會轉動,消耗電能,得到機械能,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知2-練
(3)冬天,將腳泡在熱水里覺得暖和: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冬天,將腳泡在熱水里覺得暖和,是水的內能轉移到腳上。
水的內能轉移到腳上
知2-練
方法提示
同種能量之間發生轉移,能量形式不變;不同種能量之間發生轉化,能量形式改變。
能 量
不同形式
能量之間
能量
轉化
相同形式
能量之間
轉移
多樣性(共40張PPT)
第3節 物體運動的速度
第2章 運動與能量
知識點
勻速直線運動
知1-講
1
1.在物理學中,一個物體沿著直線運動,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始終相等,這樣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
2.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運動,是速度不變的運動。
3.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計算公式v= 。
推導公式:路程s=vt,時間t=。
知1-講
4.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時刻、任意位置的速度都是相同的,不能認為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速度的大小與物體的路程和時間無關。認識勻速直線運動是研究復雜運動的基礎。
知識拓展
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知1-講
知1-練
例 1
[中考·衡陽]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
一種實驗方法,圖2 是小嚴同學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不同物體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知1-練
方法點撥
頻閃攝影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利用圖析法分析各選項,看各圖相鄰兩點間的距離是否相等,運動路線是否為直線,從而判斷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
▲ ▲ ▲
知1-練
解析:由圖知,只有B 中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相等且運動路線是直線,則B 中物體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B
解題秘方:從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去分析運動。
知2-講
知識點
變速直線運動
2
1. 物體運動的快慢經常是變化的。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這種運動叫作變速直線運動。
知2-講
2.平均速度
(1)為了粗略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通過某段路程或在某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我們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知2-講
(2)計算公式: v=。公式中的“s”是指通過的路程,“t”是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v”是指在這段時間內(或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3)由于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所以不同的路程段或時間段所對應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知2-講
(4)我們說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必須指出物體是在哪段時間內或在哪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否則平均速度的含義就不確切了。在利用公式 v=計算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注意s 與t 之間的對應關系:s 一定是物體在時間t 內通過的路程,t 一定是物體通過路程s 所用的時間,包括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間歇的時間。
知2-講
特別提醒
平均速度與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體在某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應根據公式 v=,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得。
速度的平均值:速度的平均值是指物體在各段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
知2-練
張先生駕車從廣州到肇慶旅游,汽車以9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駛0.5 h 到達三水,休息0.5 h 后,再以
8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駛1 h 到達肇慶。試求:
例 2
知2-練
解題秘方:畫出行程線段圖(如圖3 所示),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式和變形式解答。
知2-練
(1)廣州到三水,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解: 廣州到三水,汽車行駛的路程s1=v1t1=
90 km/ h×0.5 h= 45 km 。
知2-練
(2)廣州到肇慶,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哦!
解:三水到肇慶的路程s2=v2t2=8 0 km/h×1 h=80 km,
廣州到肇慶的總路程s=s1+s2=45 km+80 km=125 km,
廣州到肇慶汽車的平均速度 v= ==
62 .5 km/ h。
知2-練
易錯提醒
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時,物體在這之間靜止(休息) 的時間也應計入運動的總時間。
知2-練
教你一招
物理計算時,若涉及多個同一類型的物理量,則應利用角標的方式進行區分,例如題中利用s1、s2來區分不同的路程;注意一定不能利用x、y之類的字母表示物理量。
知3-講
知識點
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3
1.原理:v=。
2.實驗器材:刻度尺、秒表、斜面、小車、金屬片。
3.實驗裝置:如圖4 所示。
對斜面有什么要求?
知3-講
知識鏈接
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設計實驗、制訂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得出結論、做出解釋→交流、評估和反思。
知3-講
特別提醒
間接測量法:將一個被測量的量轉換為若干可直接測量的量加以測量,再根據由定義或規律導出的關系式進行計算,從而間接獲得測量結果的測量方法,稱為間接測量法。平均速度的測量利用的就是間接測量法。
4. 實驗方法:用秒表測出小車在某段路程上運行的時間,用刻度尺測出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利用公式v= 算出小車的平均速度。
知3-講
知3-講
知識鏈接
小車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0.42 m/s。
知3-講
特別提醒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如實驗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1 ≠==0.35 m/s。
5.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1)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把金屬片垂直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
(2)用秒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下滑到撞擊金屬片所用的時間t1,將小車通過的路程s1 和所用的時間t1 填入表格中。
知3-講
(3)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的路程s2 和所用的時間t2,將數據填入表格中。
(4)利用公式v= 算出小車在全程和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5)推算出下半段路程s3 和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3,算出小車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知3-講
實驗數據:
知3-講
運動路程/m 運動時間/s 平均速度/(m·s-1)
s1=1 t1=3 v1 ≈ 0.33
s2=0.5 t2=1.8 v2 ≈ 0.28
s3=0.5 t3=1.2 v3 ≈ 0.42
6.分析論證 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越來越大。
7.交流與合作
(1)實驗中,應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多做幾次實驗,這樣得出的結論才可靠。
(2)為了方便測量時間,斜面應盡量長一些,斜面的傾斜程度不要過大或過小。
知3-講
(3)金屬片的作用:可以作為讓小車停止運動的擋板,保證小車在確定位置停下,便于準確測量時間。
(4)測量小車滑下的路程應以小車的前端(或后端)為準。
(5)測量每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小車都應從同一位置出發。
知3-講
知3-講
拓展延伸
利用光電門傳感器可以快速測小車的平均速度。
知3-講
實驗技巧
斜面的傾斜程度要適中。斜面傾斜程度太大,小車速度過大,不易記錄時間;斜面傾斜程度太小,小車速度過小,可能會導致測出的各段平均速度相近,甚至小車無法運動到終點。
知3-講
誤區警示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cm,則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時應估讀到“cm”的下一位。
◆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測量路程時忘了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
知3-練
小華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
圖5 所示的實驗裝置。
例 3
知3-練
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 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 三處時電子秒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時:分:秒”)。
解題秘方:平均速度的測量和分析都是圍繞公式v= 進行的。
知3-練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進行速度計算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填“大”或“小”)。
v=

知3-練
(3)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sAB= _______cm;tBC= ______ s;vAB= ______ m/s;vBC= ______ m/s。
解析:sAB=10.00 dm-6.00 dm=4.00 dm=40.0 cm,
sBC=6.00 dm-1.00 dm=5.00 dm=50.0cm,tAB=2s ,tBC=1s,AB 段的平均速度vAB====0.2 m/s,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0.5 m / s 。
40.0
1
0.2
0.5
知3-練
(4)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_____ ,是在做_________運動。

變速直線
知3-練
(5)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秒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 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 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填“大”或“小”)。

知3-練
解析:當小車過了A 點才開始計時,會導致測得的時間小于小車通過該段路程s 的時間t,路程s 準確,時間t 偏小,由公式v=知,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溫馨提示
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測量誤差的產生原因有:測得的路程有誤差,測得的時間有誤差。
物體運動的速度
器材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原理
結論
方法
平均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长治市| 梁平县| 德保县| 边坝县| 蓝山县| 绍兴市| 东方市| 龙里县| 盖州市| 陈巴尔虎旗| 贡觉县| 纳雍县| 崇阳县| 东海县| 虹口区| 平顺县| 盈江县| 阜南县| 大荔县| 仙居县| 长阳| 永安市| 巴彦淖尔市| 佛教| 晋江市| 达州市| 开江县| 万山特区| 连城县| 黎川县| 北海市| 当雄县| 子洲县| 玛纳斯县| 洪雅县| 大丰市| 卓资县| 衡东县| 江达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