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物理 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一冊1.通過觀察與實驗,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2.認識光心、焦點和焦距,會畫光路圖.3.能用這些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相關現象.1.凸透鏡的特征凸透鏡的中央較厚、邊緣較薄,兩個表面中至少有一個是球面的一部分.放大鏡的鏡片是凸透鏡,照相機及望遠鏡等也用到了凸透鏡.如果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我們稱這種透鏡為薄透鏡.中學階段研究的透鏡均為薄透鏡,厚度可忽略不計.2.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一點(如圖),記下該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換個凸透鏡再次實驗,發現仍有光的會聚點,但該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改變.大量實驗表明: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后將會聚于一點,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因此凸透鏡又叫做會聚透鏡.教材深挖對“會聚作用”的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指的是“光束通過凸透鏡后變得收攏一些”,并不是說“一定會聚于一點”.減弱發散光的發散程度讓平行光會聚、會聚光更會聚(2)主光軸:通過光心且垂直于透鏡表面的直線稱為主光軸,簡稱光軸.3.凸透鏡的焦點與焦距(1)光心:凸透鏡的中心 稱為光心,通過光心的光,其傳播方向不變.(3)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的點稱為凸透鏡的焦點 ,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稱為焦距 .焦距是凸透鏡的一個重要參數,焦距的大小反映了凸透鏡對光的偏折程度.焦距越大,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小.教材深挖透鏡對光的作用的原理是光的折射,透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若把點光源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射向凸透鏡的光折射后會變成平行光,因此可利用凸透鏡獲得平行光.4.估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利用太陽光可以粗略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其做法:使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放置,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出現的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用刻度尺量出透鏡光心到紙上光斑間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注:太陽光可視為平行光)1.凹透鏡的特征凹透鏡的中央較薄、邊緣較厚,兩個表面中至少有一個是球面的一部分.2.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透鏡上,可看到光通過凹透鏡發生折射后向外散開.可見,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因此,凹透鏡又叫做發散透鏡.使平行光發散、發散光更發散減弱會聚光的會聚程度教材深挖對“發散作用”的理解: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指的是“光束通過凹透鏡后變得發散一些”,但仍有可能會聚于一點.3.凹透鏡的焦點與焦距與凸透鏡類似,凹透鏡也有主光軸、光心,通過凹透鏡光心的光,其傳播方向也不變.(1)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發散后,其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叫凹透鏡的焦點,凹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虛焦點(不是實際光的會聚點).(2)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稱為焦距 .凹透鏡兩側的焦距相等.典例1 [濟寧中考] 圖中畫出了光線通過透鏡(圖中未畫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鏡是( )CA. B.、C. D.、、、[解析] 、、 圖中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相對于入射光是發散的,可知是凹透鏡,而 圖中的情況與之相反,可知是凸透鏡.4.透鏡的三條特殊光路射向光心的光 平行于主光軸 的光 過(或射向)焦點的光凸透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向光心的光 平行于主光軸 的光 過(或射向)焦點的光凸透鏡 通過光心的光 經凸透鏡后,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的光經凸透鏡 后,折射光通 過焦點 通過焦點的光經凸透鏡后,折射光平行于主光軸射向光心的光 平行于主光軸 的光 過(或射向)焦點的光凹透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向光心的光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 過(或射向)焦點的光凹透鏡 通過光心的光 經凹透鏡后,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過凹透鏡的焦點 射向凹透鏡的光,如果其延長線通過焦點,則經凹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典例2 [ 南充中考改編 ] 如圖所示,凸透鏡與凹透鏡的一個焦點重合,請根據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出射光線.[答案] 如圖所示.特別提醒透鏡光路圖作圖規范(1)透鏡對光作用的作圖中,折射光線要與入射光線連接起來,不要在中間斷開.(2)凹透鏡的光路作圖中,入射光線的延長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要畫成虛線.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