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物理 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1.1 神奇的物理學新課引入新課講授課堂小結隨堂練習新課引入什么是物理學?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銀河系神舟十七號粒子對撞機物理學研究的具體現象包括聲現象、光現象、熱現象、力現象和電現象等。換句話說,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仔細觀察下列幾幅物理相關圖片,它們分別屬于哪方面的現象?鳥鳴聲水中倒影露珠的形成龍卷風的形成閃電聲學光學熱學電磁學力學新課講授知識點一物理學就在你我身邊1. 物理學的概念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2005年為“世界物理年”,左圖為世界物理年的徽標——紅色代表過去,綠色代表進步,黃色代表和平合作,藍頂代表未來。2. 物理現象——聲現象(1)生活中的聲現象(2)聲現象的應用體驗者的吶喊聲會使噴泉噴出水面,通過音量的高低來控制噴泉噴出的高度。聽診器可以將心臟部位的聲音放大,同時屏蔽其他聲音,使人聽得更清楚。瀑布聲樂器聲喊泉聽診器3. 物理現象——光現象(1)生活中的光現象(2)光現象的應用幻日奇景雨后彩虹水中倒影光纖激光可以在光纖內快速傳播,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傳輸大量信息。近視眼鏡根據近視眼成像特點設計的視力矯正工具。4. 物理現象——熱現象(1)生活中的熱現象(2)熱現象的應用人工降雨飛機上放出的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接觸空氣后使周圍環境迅速降溫,形成降雨。冰箱利用某種特殊的物質將冰箱內的“熱”搬運到周圍環境中。潑水成冰霧的形成開水壺口的“白氣”5. 物理現象——力現象(1)生活中的力現象(2)力現象的應用祝融號火星車利用力學知識分析參數,實現祝融號火星登陸、探索火星。飛機飛機的機翼上凸下平,高速前進時受到向上的力,從而起飛。水滴下落投籃漂浮的湯圓6. 物理現象——電現象(1)生活中的電現象(2)電現象的應用三峽水力發電站根據電學知識,利用水的流動進行發電。風扇利用電對風扇電機的作用帶動扇葉旋轉。閃電帶電直尺吸引紙屑帶電氣球使水柱彎曲【視頻欣賞】電現象知識點二物理學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物理學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有哪些關聯?1. 農耕時代遠古的人類,刀耕火種。掌握了火的運用,發明和應用許多簡單機械,生產力水平較低,但創造了許多巧奪天工的奇跡。2. 蒸汽時代17~18世紀,由于生產的需要和力學、熱學的發展,促進了蒸汽機的研制和改進,解決了機械的動力問題。人們從此由沿襲幾千年的手工業生產走向大規模機器生產,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根本變革。3. 電氣時代19世紀,基于電磁學研究的巨大成就,人們成功地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當今世界,電與人類生活已密不可分。4. 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時代20世紀以來,物理學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闊的領域內擴展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互聯網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原子能的利用,以及空間技術的發展等,使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亞灣核電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互聯網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進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進程,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說一說你眼中物理學與人類社會的關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①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設開始全面展開。②1999年11月,我國進行了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③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④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⑤2022年11月3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成功完成轉位,與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組合,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知識窗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隨后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嫦娥奔月”是我們的古老傳說,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名為“嫦娥工程”,它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中華民族的“逐月之旅”正式開始。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實現了中國首次繞月飛行,并在之后成功撞月,完成了我國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2010年,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它來到距離月球更近的軌道上,對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虹灣進行了拍攝。2013年,嫦娥三號發射升空,并順利在月球正面虹灣地區實現軟著陸。2018年,嫦娥四號成功發射,最終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嫦娥五號發射升空,而后帶著1 731g月球樣本平安返鄉。中國探月工程2024年2月24日中國載人工程網消息,中國載人月球探測計劃任務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入地、下海,“中國深度”!①“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2020年11月,我國自主研制的“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到10 909 m,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記錄。②深地塔科1井2024年2月13日,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鉆井深度已突破9 900 m,正向萬米底層沖刺鉆進。截至目前,我國首口萬米深井采用新換上的金剛石鉆頭,已連續50次取出古老巖石標本。知識窗從一窮二白到“上到九天攬月,下到五洋捉鱉”,這一切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發展與應用!知識點三物理學的召喚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比薩,是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創始人。他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簡介二、現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對運動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詳盡研究并給出了嚴格的數學表達式。1.伽利略—經典物理學開創者伽利略伽利略制作了伽利略型望遠鏡,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使用望遠鏡對金星相位的確認,發現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一、觀測天文學之父三、科學方法之父伽利略認為物理學原理必須來自觀察和實驗,并接受實踐的驗證;物理學的研究應尋求量的公理,即研究物體是怎樣運動的,并用數學的公式定量地表示出物體運動的規律。四、現代科學之父糾正了統治歐洲近兩千年的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點,不顧教會迫害堅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更創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牛頓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簡介主要貢獻①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②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③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④在數學上,牛頓與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并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2.牛頓—物理學之父我們不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來源,經歷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含義,并會運用它們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現代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簡介主要貢獻①提出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②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③量子場概念的開創者;④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3.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開創者愛因斯坦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和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4.我國老一輩物理學家錢學森我國老一輩物理學家,如錢學森、鄧稼先、任新民、郭永懷、趙忠堯、錢三強、王淦昌、于敏等,懷著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研制“兩彈一星”和培養科技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請同學們課后至少選擇其中一位物理學家,對其生平加以了解。(1)觀察和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5.怎樣學好物理(2)我們不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來源,經歷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科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弄清楚概念和規律的含義,并學會運用他們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與實驗,也離不開理性思考。(4)同學們要敢于超越常人的思維習慣,樂于在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中自由馳騁。1、良好心態,興趣助力。2、課堂認真專注,積極回答問題,緊跟老師節奏。3、作業按時按量完成,課后及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多做題,做好題。4、有問題及時解決,整理匯總錯題。根據錯題歸納疑點、錯點、難點并解決。5、常總結(提煉方法技巧),多反思(常思錯題找原因),巧記憶(理解概念公式,學會運用和表達),多運用(課后多與同學們討論身邊的物理現象及其解釋)。6、常舉手、多發言、多講題。7、書寫格式整齊規范。課堂及作業要求數學儲備知識科學計數法:12001.2×103314003.14×10480800008.08×1060.033×10-20.000252.5×10-40.0000022×10-6初級單位換算:注意單位大小與進率1 km103 m長度:1 m102 cm103 mm1 h60 min時間:60 s1 min1 m2102 dm2面積:104 cm2數學儲備知識1 m3103 dm3體積:106 cm3課堂小結希望你喜歡物理物理學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物理學物理學的召喚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種科學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怎樣學好物理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