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物理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11.1 怎樣才叫做功新課引入新課講授隨堂練習課堂小結新課引入物理學中的“做功”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做工”有著 不同的含義。如圖所示,兩位同學用力搬石頭,沒有搬起,人雖竭盡全力、大汗淋漓,但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人卻沒有做功!新課講授怎樣才叫做功知識點1FFs小桶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升了一段距離s。小車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水平移動了一段距離s。二者的共同特點:物體在作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1. 機械功的定義:物理學中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了功。2. 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3. 力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有力無距離: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物體沒動,此時力對物體不做功。(2)有距離無力: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慣性移動了一段距離。(3)力與距離垂直: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移動一段距離,但移動的距離與力的方向垂直,力對物體不做功。勞而無功垂直無功不勞無功1. 物理學中規定,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即功=力×距離。2. 如果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則W=Fs。3. 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用符號J表示,1 J=1 N·m。怎樣測算功知識點24. 應用功的計算公式時,必須注意以下三點(1)F與s具有同時性:即在受力的同時移動了距離,移動距離的同時受了力。要明確是哪個力對物體做功,或者是哪個施力物體對哪個受力物體做功。(2)F與s具有同向性: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s是物體在力F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3)F與s具有同體性:即F與s對應同一個研究對象。力對物體做功的多少,只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F 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s 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速度、運動情況(如勻速、變速)、是否受到摩擦力等無關。點撥典例1 m用手勻速托著兩個雞蛋升高1 m,手對雞蛋做的功大約是多少焦?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為50 g,則兩個雞蛋的重力約為1 N,勻速升高1 m,則手對雞蛋做的功約為W=Fs=Gs=1 N×1 m=1 J人拉著重為2000 N的車子沿水平方向前進了5 m。有同學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人做的功是W=Fs=2000 N×5 m=10000 J。他的算法對嗎?如果不對,錯在哪里?典例錯誤。車子在水平方向前進,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要計算出人拉車的力所做的功,必須知道人拉車時所施加的水平拉力的大小。GG5 m機械功原理知識點3人們使用機械工作時,有時可以省力,有時可以省距離。研究表明:省力的機械必然費距離;省距離的機械則一定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是機械功原理。課堂小結隨堂練習1B下列過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A. 冰壺離開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B. 志愿者齊心協力推著受困車輛前行C. 學生用力抱著一摞書不動D. 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路面勻速行走隨堂練習2C隨堂練習3省力費距離功(浙江杭州中考)現有甲、乙、丙三個質量不同的物體(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別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豎直方向通過了相等的距離s,如圖所示。F在三種情況下做的功分別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斷正確的是( )A. W甲B. W甲>W乙>W丙C. W甲=W乙=W丙D. W甲=W乙隨堂練習4C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