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磁鐵的兩極》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磁鐵的兩極》。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困難解決、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幾個步驟向大家詳細地講解我對這節課的安排。一、教材分析《磁鐵的兩極》是教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磁鐵》第三課時的內容,本課指導學生認識磁鐵各部分的磁力是不同的,磁力最強的部分——磁極。為下一步學習磁鐵的磁極方向和指南針等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本課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推測“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探究“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以及判斷“蹄形磁鐵的磁極”。本課重點是通過指導,讓學生經歷感官體驗、比較磁鐵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針的遠近(先后)、觀察鐵粉在磁鐵上的分布等探究活動,發現: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明確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二、學情分析學生在前兩課學習中,已經探究過磁鐵能吸引回形針等鐵一類物質,為本課借助小鋼珠、回形針、鐵粉等進行探究實驗奠定了基礎。但他們并沒有去探索同一塊磁鐵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大部分二年級的學生對“同一塊磁鐵各部分的磁力大小是否有區別”的認識是模糊的,即使有少部分學生隱約知道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大,也不清楚中間部分的磁力是怎樣的。因此,需要明確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條形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操作方法,以及進一步培養學生借助示意圖表述實驗現象以及如何借助現象轉換成概念的證據意識。三、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根據課標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道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知道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2、通過比較、分析磁鐵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針的先后或數量,判斷磁鐵磁力分布。3、能用多種方法探究“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4、能體會證據對研究結論得出的重要性,初步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四、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探究條形磁鐵不同部分磁力大小”的活動,發現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難點:實驗并收集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相關證據。五、困難解決教材中的實驗是將條形磁鐵放在桌面上,在規定的位置分別擺放5枚回形針,在將條形磁鐵平移靠近回形針,通過條形磁鐵吸引回形針的遠近(先后),判斷條形磁鐵不同位置磁力的大小。學生也會想到在條形磁鐵不同位置懸掛回形針來判斷條形磁鐵不同位置磁力的大小。但在實驗操作中會產生以下的問題:1、在移動條形磁鐵的過程中,由于磁力大小的原因,回形針會發生偏移。2、回形針被條形磁鐵吸引后帶有磁性,懸掛著的回形針會相互吸引。因此我對此項實驗操作進行改進,將回形針用泡沫板間隔開。此實驗裝置可進行兩種實驗:1、通過磁鐵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針的遠近(先后)驗證磁鐵不同位置磁力的大小。2、通過磁鐵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針的數量驗證磁鐵不同位置磁力的大小。學生在實驗中,只要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實驗來認真完成,提示學生重復做幾次,以得到最準確的數據。學生實驗后會發現,磁鐵的兩端此力最強,中間此力最弱。六、教學過程設計: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通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磁鐵的磁性。(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1、幫老師解決間題,導入新課課堂開始,我先不小心將一盒回形針打翻,問:你們能用最快的方法把回形針撿起來嗎?學生在有了前一節課的基礎上,很容易就想到用磁鐵,順便復習了一下前一課的內容。隨后我又提出如果用磁鐵的其他部分來試試,激發學生的興趣。實驗后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吸引回形針,很自然的就讓學生了解到磁鐵各部分的磁力是不同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哪里的磁性最強呢?就是接下來要重點研究的。通過兩個實驗產生沖突,進而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興趣從而產生探究欲望,讓其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新課做好鋪墊。(二)、學生猜測,并設計實驗。師:你們猜測磁鐵那部分的磁力最強呢?通過剛才的實驗,學生很容易就能做出猜測:兩端磁力最強,中間磁力最弱。那怎么來設計實驗呢?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想到了實驗的方法,懸掛回形針。實驗中是將條形磁鐵的每一個部分都做實驗嗎?引導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實驗。依次做完每一個點。另外實驗中有一些小細節也應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比如,如果要測磁鐵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針數,該怎么做?可以在條形磁鐵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針?1、用感官感受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課件出示實驗材料,教師歸納并講解實驗操作方法,學生分組實驗,交流。通過親身體驗的科學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的變化,初步感受到條形磁鐵兩端磁力較大。2、用磁鐵的不同部位接觸回形針課件出示實驗材料以及教材中的觀察方法,學生交流、討論。實驗2是建立在實驗1的基礎上的,讓學生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找到了證據去支撐實驗1中自己的感官體驗活動中的真實感受,更加明確了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認識。(三)、借助鐵粉盒感受條形磁鐵的磁力分布視頻展示實驗現象學生經歷“用感官感受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用條形磁鐵的不同部位接觸回形針”以及“借助鐵粉盒觀察鐵粉在條形磁鐵上的分布”三個活動,觀察到條形磁鐵兩端吸引的能力更強,并由此現象得出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從而建構磁極的概念。(四)尋找蹄形磁鐵的磁極學生用已經學過的方法去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以致用。(五)、課堂小結:這一環節主要對本課學習內容作一個系統整理,讓學生知道本節課學了些什么知識,對知識點作一個強化和鞏固。七、教學評價:科學課程目標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發展,所以評價時,不應過于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應該關注學生參與的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因此,評價采用多種形式,例如:在創設情境和設計實驗這兩個環節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這個環節采取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以上這些就是我本節課的教學設想,謝謝!(共14張PPT)二年級下冊《磁鐵》單元《磁鐵的兩極》說課感受測試拓展驗證一、教材分析一、學情分析有磁性磁鐵上磁力大小認識模糊有磁力二、教學目標1、知道條形磁鐵的兩端磁力最大,中間磁力最小,知道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2、通過比較、分析磁鐵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針的先后或數量,判斷磁鐵磁力分布。3、能用多種方法探究“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4、能體會證據對研究結論得出的重要性,初步養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難點發現——提問——推測——證實重點MADE IN XIAOZHENG三、解決困難易移位,成功率不高MADE IN XIAOZHENG三、解決困難MADE IN XIAOZHENG三、解決困難四、教學過程【設計意圖】通過兩個實驗產生沖突,進而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興趣從而產生探究欲望,讓其自主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新課做好鋪墊。提問:磁鐵的其他部分能吸嗎?核心問題:磁鐵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一樣嗎?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四、教學過程【設計意圖】通過親身體驗的科學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的變化,初步感受到條形磁鐵兩端磁力較大。環節二:學生猜測,并設計實驗實驗1:用感官感受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四、教學過程實驗2:用磁鐵的不同部位接觸回形針實驗2是建立在實驗1的基礎上的,讓學生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找到了證據去支撐實驗1中自己的感官體驗活動中的真實感受,更加明確了條形磁鐵兩端磁力大,中間磁力小的認識。四、教學過程實驗3:借助鐵粉盒感受條形磁鐵的磁力分布【設計意圖】學生經歷三個活動,觀察到條形磁鐵兩端吸引的能力更強,并由此現象得出條形磁鐵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從而建構磁極的概念。四、教學過程【設計意圖】學生用已經學過的方法去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以致用。磁極?環節三:尋找蹄形磁鐵的磁極五、教學評價獲得的知識參與的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交流與合作動手實踐能力獲得的經驗與教訓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磁鐵的兩極》說課稿.docx 《磁鐵的兩極》說課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