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2024新版九上化學情景教學高效課件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2 氧氣 2.2主題情境: 火樹銀花不夜天, 千年非遺“打鐵花” 主題情境 火樹銀花不夜天,千年非遺“打鐵花” 用鐵絲模擬 打鐵花表演 揭秘火星四射 現象 打鐵花 防燙秘籍 問題線 知識線 情境線 空氣中模擬打鐵花表演 鐵絲能否出現火樹銀花的現象?為什么鐵水可以而鐵絲不行?如何使鐵絲燃燒? 為什么只有鐵燃燒有火星四射的現象?對比鐵、硫、碳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能夠得出什么結論? 打鐵花的人為什么不會被燙傷? 能否在空氣中也實現鐵的燃燒呢?對比兩個實驗,又能得到什么結論? 實驗探究鐵絲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和操作要點;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及證明氧氣的方法 實驗探究木炭和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書寫表達式,分析操作要點。通過對比得到氧氣含量會影響燃燒的劇烈程度 觀看鐵粉在空氣中燃燒的視頻,得到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第二個因素:接觸面積 觀看視頻,了解鐵花打好的四個要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打鐵花” 1.通過觀察、資料分析及生活經驗認識氧氣的物理性質 2.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并能書寫文字表達式,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3.初步學習從不同視角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知道化合反應、氧化反應,了解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 學習目標 重難點 重點 鐵水溫度高達一千多度,使用起來比較危險。鐵絲能否出現火樹銀花的現象? 現象:保持紅熱,不燃燒 如何使鐵絲燃燒? 嘗試:將其放入氧氣中。 我們能否模擬打鐵花表演,實現鐵的劇烈燃燒? 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呢? 1.無色、無臭的氣體 2.密度大于空氣 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 g/L,比空氣的密度(1.293 g/L)略大。 水中有溶解的氧氣。 在室溫下,1 L水只能溶解約30 mL氧氣 3.氧氣不易溶于水 顏色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思考:魚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呼吸呢? (觀察法) 4.三態顏色變化: 無色氣體 氧氣 淡藍色固體 固態氧 淡藍色液體 液態氧 101 kPa -183 ℃ 101 kPa -218.8 ℃ 如何證明瓶內氣體是氧氣? 嘗試:將鐵絲放入氧氣中。 把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操作 現象 結論 用鐵絲模擬打鐵花表演——嘗試:將鐵絲放入氧氣中 鐵絲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四氧化三鐵 鐵 + 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 嘗試書寫表達式: Fe O2 Fe3O4 1.鐵絲的燃燒 實驗現象 回顧實驗,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 2.鐵絲下端系一根火柴: 1.實驗前鐵絲需打磨: 除去鐵絲表面的鐵銹,有利于鐵絲和氧氣反應 引燃鐵絲 4.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薄層細沙: 3.待火柴即將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集氣瓶中: 防止火柴燃燒消耗集氣瓶中過多的氧氣而使鐵絲燃燒現象不明顯 避免濺落的熔融物損壞集氣瓶 小組討論: 資料卡片 實驗用的鐵絲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還有微量的硫、磷),碳與氧氣或熔融狀態的鐵的氧化物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使體積迅速膨脹。推動周圍的呈熔融狀態的鐵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飛濺,于是我們便看到火星四射的實驗現象。 為什么鐵絲燃燒會出現火星四射的現象? 木炭和硫的燃燒現象分別是怎樣的呢? 2.木炭的燃燒 空氣中: 持續紅熱,放出熱量 氧氣中: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碳 +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 表達式: 氧氣中 空氣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 O2 CO2 向木炭燃燒后的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生成了什么物質呢? 3.硫的燃燒 氧氣中 空氣中 空氣中: 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氧氣中: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 + 氧氣 點燃 二氧化硫 表達式: S O2 SO2 資料卡片 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與水蒸氣結合會形成酸雨,是大氣污染物之一。 實驗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減少空氣污染。 思考:實驗時集氣瓶中為什么要放少量水? 氧氣中 空氣中 對比鐵絲、木炭和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影響物質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氧氣的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 氧氣中 空氣中 氧氣中 空氣中 我們能否模仿打鐵花的場景,在空氣中也實現鐵的燃燒呢? 影響物質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二:物質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對比以上兩個實驗,我們又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鐵粉 鐵粉 打鐵花防燙秘籍 拓展小貼士 氧氣比較活潑 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點燃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 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 小結 氧氣的化學性質 支持燃燒 氧化性 是不是所有的氧化反應都伴有明顯的發光、放熱等現象呢? 緩慢氧化:進行得緩慢,不易被察覺 呼吸作用 金屬銹蝕 食物的腐爛 醋的釀造 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點燃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磷 + 氧氣 五氧化二磷 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點燃 點燃 點燃 點燃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通式: A+B+……→X 特點:多變一 思考:剩下的這幾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點? 判斷下列反應是化合反應還是氧化反應。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 小試牛刀 鋅 + 鹽酸 氯化氫 + 氫氣 鎂 + 氧氣 氧化鎂 點燃 氧化鈣 + 水 氫氧化鈣 石蠟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點燃 點燃 化合反應 交叉關系 小組討論: 氧氣 物理性質 顏色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無色、無臭的氣體 密度大于空氣 氧氣不易溶于水 三態顏色變化:無色氣體→淡藍色液體→淡藍色固體 課堂小結 氧氣 化學性質 碳 + 氧氣 二氧化碳 硫 + 氧氣 二氧化硫 鐵 + 氧氣 四氧化三鐵 點燃 點燃 點燃 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燃燒現象不同 影響物質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氧氣的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 影響物質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二:物質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鐵絲與鐵粉、鐵水在空氣中的燃燒現象不同 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 1.下列關于氧氣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魚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B. 氧氣加壓后變成淡藍色液體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C. 液氧可作火箭推進劑,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D. 物質跟氧氣反應都會發光放熱 B 可支持燃燒的性質 如呼吸作用、食物腐敗變質等緩慢氧化無發光現象,但都會放熱 隨堂練習 2.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 細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 3. 下列有關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合反應一定是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 B.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應 D.有些化學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 B D 如石蠟和氧氣的反應 物理變化 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能給生成物名稱 4.如圖所示是幾種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裝置。 (1)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它們有許多共同點:從反應條件分析,都要_____;從能量變化分析,都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從基本反應類型分析,都是_____反應。 (2)將丙中氣體換成空氣再次進行實驗,發現鐵絲紅熱并不燃燒,由此可知影響鐵絲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 點燃 放熱 化合 氧氣的濃度 5.小組同學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如圖所示。 (1)該實驗中_____(填“能”或“不能”)將燃燒匙中的紅磷換為硫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中_____(填“能”或“不能”)將燃燒匙中的紅磷換為鐵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硫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使裝置內壓強變化不明顯 不能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結合你的學習經驗,若要尋找紅磷的替代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該替代物應滿足的條件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成物最好是固體物質,若生成氣體,則氣體要能被某種溶液吸收。 只與空氣中氧氣反應 6.(雙選)下列實驗均用到了水,其中水起保護環境作用的是( ) BC 形成密閉裝置,便于觀察裝置是否漏氣 A B C D 集氣瓶中:①吸收反應產生的P2O5,防止污染空氣②降溫 燒杯中:通過水的體積間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氣 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集氣瓶瓶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