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章 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6 利用三角函數測高列清單·劃重點知識點① 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如圖所示,要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物體 MN的高度.(1)在測點 A 處安置測傾器,測得 M的仰角(2)量出測點 A 到物體底部 N 的水平距離(3)量出測傾器的高度.(4)根據三角函數求出 MN 的高度為______________.知識點② 測量底部不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如圖所示,要測量底部不可以到達的物體 MN的高度.(1)在 A 處測得 M的仰角∠MCE=β;(2)在 B 處測得M 的仰角.(3)測出(4)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b,溫馨提示所謂“底部不可以到達”,就是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測得測點與被測物體的底部之間的距離.明考點·識方法考點① 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典例1 如圖所示,小明想測量校園內一棵不可攀的樹的高度,且無法直接測量A,B兩點之間的距離.請你用學過的數學知識,按下列要求設計一種測量方案.(1)畫出測量示意圖;(2)寫出測量的數據;(用字母表示)(3)計算A,B間的距離.變式 如圖,在離鐵塔 BC 底部 30 米的 D處,用測角儀從點 A 處測得塔頂B 的仰角為 ,測角儀高AD 為1.5 米,則鐵塔的高 BC為 ( )A.16.5 米 米 米 米考點② 測量底部不可以到達的物體的高度典例2 如圖所示,小山上有一棵樹.現有側傾器和皮尺兩種測量工具,請你設計一種測量方案,在山腳水平地面上測出小樹頂端A到水平地面的距離AB.要求:(1)畫出測量示意圖;(2)寫出測量的數據;(用字母表示)(3)根據(2)中的數據計算 AB.(寫出求解過程)變式 某綜合實踐研究小組為了測量觀察目標時的仰角和俯角,利用量角器和鉛錘自制了一個簡易測角儀,如圖1所示.(1)如圖2,在 P 點觀察所測物體最高點C,當量角器零刻度線上 A,B 兩點均在視線PC 上時,測得視線與鉛垂線所夾的銳角為α,設仰角為β,請直接用含α的代數式表示β;(2)如圖3,為了測量廣場上空氣球 A 離地面的高度,該小組利用自制簡易測角儀在點 B,C分別測得氣球A 的仰角 為為 地面上點 B,C,D在同一水平直線上,求氣球 A 離地面的高度 AD.(參考數據:當堂測·夯基礎1.“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小朋周末在公園草坪上放風箏,已知風箏拉線長80 米且拉線與地面夾角為 64°(如圖所示,假設拉線是直的,小朋身高忽略不計),則風箏離地面的高度可以表示為 ( )第1題圖 第2題圖2.如圖,某數學實踐小組測量操場的旗桿 AB 的高度,操作如下:(1)在點 D 處放置測角儀,量得測角儀的高度CD為a;(2)測得仰角∠ACE=α;(3)量得測角儀到旗桿的水平距離 BD為b.則旗桿的高度可表示為 ( )3.徐州電視塔為徐州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如圖,為了測量其高度,小明在云龍公園的點 C 處,用測角儀測得塔頂 A的仰角. 他在平地上沿正對電視塔的方向后退至點 D 處,測得塔頂 A 的仰角. 若測角儀距 地 面 的高度. 求電視塔的高度 AB.(精確到 0. 1 m,參考數據:參考答案【列清單·劃重點】知識點1知識點2【明考點·識方法】典例1解:(答案不唯一)(1)測量示意圖如圖所示;(2)測量出.變式 B典例2解:(1)測量示意圖如圖所示;(2)測量出∠AHE=α,CD=m,∠AFE=β,HC=FD=h;(3)設 AE=x.又∵HF=HE-EF=CD=m, 解得變式 解: (1)β=90°-α;(2)設AD=xm,∵∠ACD=45°,∠ADB=90°,∴CD=AD=xm,∵BC=20m,∴BD=(20+x)m,在 Rt△ABD 中,即 解得x=60,經檢驗,x=60是分式方程的解,∴AD=60(m),所以,氣球A 離地面的高度AD 是 60 m.【當堂測·夯基礎】1. A 2. A3.解:由題意,得GE⊥AB,EB=FC=GD=1.6m ,FG=CD=70 m,EF=BC,設 EF=BC=x m,∴GE=EF+FG=(x+70)m,在 Rt△AEG 中,∠AGE=30°,∴AE=EG·tan30°≈0.58(x+70)m,在 Rt△AEF中,∠AFE=36°,∴AE=EF·tan36°≈0.73x(m),∴0.73x=0.58(x+70),解得x≈270.67,∴AE=0.73x≈197.59(m),∴AB = AE + BE = 197.59 +1.6≈199.2(m),所以,電視塔的高度AB 約為 199.2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