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第2課時 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第2課時 課件+教學設計+分層練習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課題1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同步分層練習
【基礎培優】
1.下列變化,能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是( )
A.干冰升華 B.分離空氣制取氧氣
C.硫磺研磨成硫粉 D.加熱氧化汞得到汞
2.關于液態氧與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①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 ②它們的化學性質不同 ③它們由不同的分子構成 ④它們為不同的物質 ⑤構成它們的分子相同,但分子之間的間隔不同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⑤
3.一定條件下,6000L氧氣可壓入40L的鋼瓶中。對此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A.氧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B.氧分子的質量變小
C.氧分子的體積變小 D.氧分子的數目減少
4.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
B. 変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
C.水降溫會結冰,是因為結冰時水分子靜止不動
D. 碘升華過程中分子變大了
5.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關于分子和原子的正確認識是 ( )
A.分子是運動的,原子是靜止的
B.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種類都發生變化
C.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物理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種類都不改變
【能力提升】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二氧化碳原子
C.碳原子和氧原子     D.碳分子和氧分子
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的分子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看不到
B.水和過氧化氫中都含有氫分子
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3.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分子機器”是世界上最小的機器。下列有關分子的認識錯誤的是(  )
A.食物腐敗時分子發生了變化
B.物質熱脹冷縮時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C.切洋蔥時辣眼睛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茉莉花香清淡,檀木香氣醇厚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4.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5.下面關于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反應說法正確的有( )
A.在反應中,氫分子變成氫原子,氯分子變成氯原子,它們相互結合成新的分子是氯化氫分子
B.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氯氣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氯分子
C.在這個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原子
D.該反應的類型屬于分解反應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D.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原子不能
7.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的質量比原子的質量大
C.相同原子可以構成不同分子 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保持不變
二、填空與探究
1.某海水淡化系統(如圖甲)工作時,蒸發腔中的水在光熱作用下變為水蒸氣,太陽能風扇將水蒸氣吹到冷凝腔冷凝,實現海水淡化。



(1)圖乙表示海水中水分子在一定空間內的分布,圖丙中能正確表示蒸發腔中的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微粒的分布的是    (填字母,可多選)。
(2)從微觀角度分析,水蒸氣冷凝為水,水分子間的間隔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海水變為淡水,水分子的化學性質    (填“不變”或“改變”)。
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C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B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比為    。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
【基礎培優】:
1.D 2.D 3.A 4.A 5.D
【能力提升】:
A 2.D 3.B 4.B 5.A 6.B 7.C
二、填空與探究
1.(1)C、D (2)變小 不變
2.(1)B;氨氣分子從燒杯 A ;運動到 B 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2)(1)混合物 (2)化合反應 (3)分子 (4)2∶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0張PPT)
第三單元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九年級

(第2課時)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分層作業
核心素養目標
通過分子與原子的學習,能夠從分子、原子角度描述物質的構成。
01
02
通過原子和原子的學習,能從原子或分子的視角解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的變化。
03
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
04
通過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化學觀念:
科學思維:
科學探究與實踐:
科學態度與責任:
新知導入
銀原子
1.分子、原子質量小體積小
2.分子、原子是不斷運動的
3.分子、原子之間有間隔
分子原子有哪些共同性質?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探究新知
2個氧原子
2個氫原子
2個氧原子
3個氫原子
1個碳原子
1個氮原子
1.一個氧分子由___________構成
2.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構成
問題:
2個氧原子
1個碳原子
2個氧原子
注意:二氧化碳分子中沒有氧分子!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探究新知
1.分子:大多數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如:水、氫氣、氧氣等。
2.原子: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
(1)金屬,如:鐵、銅、銀…
(2)稀有氣體,如:氦氣、氖氣 …
(3)固態非金屬,如:碳、硫…
3.離子(后邊學到)
構成物質的微粒:
帶“钅”字旁
氦氖氬氪氙氡
帶“石”字旁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探究新知
從微觀角度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
物質種類多少
分子種類多少
宏觀 微觀(分子)
純凈物
混合物
只有一種物質
只有一種分子構成
不同種物質
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探究新知
純凈物
混合物
問題:根據下列的圖形給物質分類(混合物、純凈物)
1種分子
2種分子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1種分子
3種分子
二、分子的定義
探究新知
從微觀角度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種類是否變化
分子種類是否變化
宏觀 微觀(分子)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物質種類不變
分子種類不變
物質種類改變
分子種類改變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水的蒸發
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物質的化學性質也各自保持不變。
品紅溶于水
物理變化
1.(1)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變化I是__________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下同),變化Ⅱ是_______________
“ ”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2)變化I前是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下同)變化Ⅱ后得到的是_________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混合物
純凈物
鞏固提高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過氧化氫分解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生了變化。
1.在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什么?
2.過氧化氫分子、水分子、氧氣分子化學性質一樣嗎 為什么
過氧化氫分子變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
不一樣,分子不一樣化學性質也不一樣。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1.在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什么?
不一樣,分子不一樣化學性質也不一樣。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氫分子、氯分子、氯化氫分子化學性質一樣嗎 為什么
氫分子和氯分子變成了氯化氫分子。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注意: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1.保持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2.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3.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過氧化氫分子
氧分子
鐵原子
同種分子(原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原子)化學性質不同。
4.保持氦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氦原子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1.氧氣和液氧雖然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相同的原因是什么?
它們都是由氧分子構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2.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水由水分子構成,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不同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鞏固提升
1.反應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
2.該反應是類型:___________
3.氧化汞是由___________構成;氧氣是_______由構成;汞是______由構成
4.該反應中可以再分粒子是:___________;不可以再分粒子是:______________
氧化汞分子
分解
結合
汞原子
氧原子
汞原子
氧分子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氧化汞
汞、氧氣
分解反應
氧化汞分子
氧分子
汞原子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氧原子
1.反應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
2.該反應是類型:___________
3.水是由___________構成;氧氣是_______由構成;氫氣是______由構成
4.該反應中可以再分粒子是:___________;不可以再分粒子是:__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二、分子的定義

氫氣、氧氣
分解反應
水分子
氧分子
氫分子
水分子
氫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
氫原子
氧原子
氫分子
氧分子
分解
結合
探究新知
三、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學變化的本質: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
面包房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烤了36個。如果每次能烤9個,剩下的還要烤幾次?
題目
探究新知
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氫分子和氯氣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原子(氫原子和氯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試分析在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
題目
分子 原子
相 似 點 區別
聯系 注 意 (1)分子(原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原子)不斷運動的,溫度升高,運動加快。
(3)分子(原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分子(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原子),性質不同。
(5)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分子可以分裂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學反應前后不可再分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分子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大
四、分子和原子比較:
探究新知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3)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4)分子可以構成物質,但原子不可以構成物質
(5)分子是由原子構成,1種原子只能構成一種分子
(6)從二氧化碳的化學式CO2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
(7)水蒸發,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水分子也變大了
(8)1體積黃豆和1體積小米摻在一起后,總量少于2體積,證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9)汞變成汞蒸氣,汞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10)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所氧氣的性質是由氧分子保持的。
探究新知
判斷下列說法正誤
探究新知
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PET/CT)
分子探針
追蹤靶分子獲得疾病發生原因
例如,一種能釋放正電子的分子探針在癌癥的PET/CT(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計算機體層成像)診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子探針已成為醫學和藥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領域。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C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    。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B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比為    。
課堂練習
混合物
1.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 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化合反應
分子
2:1
課堂練習
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有的分子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看不到
B.水和過氧化氫中都含有氫分子
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
3.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B.原子總是不斷地運動著
C.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D.原子很小,不可以再分
D
D
課堂練習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
5.下列現象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的是( )
A.100mL水和 10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 200mL
B.打開香水瓶蓋后能聞到香味
C.氣態氧在加壓降溫時變為淡藍色液態氧
D.分解過氧化氫得到水和氧氣
A
D
課堂總結
1
2
3
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
分子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課題1(第2課時)
分子和原子
4
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可分成原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分層作業
【基礎培優】:
1.下列變化中,能證明分子可再分的事實是( )
A.水蒸發變成水蒸氣
B.膽礬晶體研磨后變細
C.將空氣加壓降溫變成液態
D.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
分層作業
【能力提升】:
1.如圖是在加熱條件下汞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汞和氧氣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1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到的微小粒子,本節課,學生將從認識分子、原子的真實存在,開始認識微觀世界,是化學學習由形象到抽象,從宏觀轉向微觀的開始。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了解微觀世界,形成微觀想象能力至關重要,是繼續探索物質結構奧秘,理解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一切化學反應實質的基礎。
核心素養目標 化學觀念:通過分子與原子的學習,能夠從分子、原子角度描述物質的構成。科學思維:通過原子和原子的學習,能從原子或分子的視角解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的變化。科學探究與實踐: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體驗探究活動的樂趣,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重點 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
難點 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分子原子有哪些共同性質?1.分子、原子質量小體積小2.分子、原子是不斷運動的3.分子、原子之間有間隔 思考回答 溫故知新
講授新課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有些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1、分子:大多數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如:水、氫氣、氧氣等。2、原子: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 (1)金屬,如:鐵、銅、銀… (2)稀有氣體,如:氦氣、氖氣 … (3)固態非金屬,如:碳、硫…透過微觀看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只有一種分子構成。混合物:不同種物質,不同種分子構成。 討論思考 通過分子與原子的學習,能夠從分子、原子角度描述物質的構成。
二、分子的定義透過微觀看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物理變化:物質種類不變,分子種類不變。化學變化:物質種類改變,分子種類改變。水的蒸發: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分子間隔發生了變化,化學性質也沒有變。品紅溶于水:是物理變化,品紅分子和水分子都沒有變成其他分子。它們的化學性質也各自保持不變。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生了變化。【過氧化氫分解】在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什么?在該反應中,過氧化氫分子變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過氧化氫分子、水分子、氧氣分子化學性質一樣嗎 為什么 不一樣,水分子和氧分子是不同于過氧化氫的分子。【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在該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什么?在該反應中,氫分子和氯分子變成了氯化氫分子。氫分子、氯分子、氯化氫分子化學性質一樣嗎 為什么 不一樣,氫分子和氯分子是不同于氯化氫的分子。【結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由原子子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保持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3.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4.保持氦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思考與討論】1.氧氣和液氧雖然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相同的原因是什么?2.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分析,小組合作 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
三、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變化的本質: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思考與討論】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試分析在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借助微粒模型分析、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一些物質的變化進行簡單分析與解釋。
四、分子原子的區別:相似點:(1)分子(原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原子)不斷運動的,溫度升高,運動加快。(3)分子(原子)之間有間隔。(4)同種分子(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原子),性質不同。(5)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區別: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原子在化學反應前后不可再分。聯系:分子可以分裂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分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注意:分子可以分裂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分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判斷正誤:(1)分子大,原子小(2)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3)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4)分子可以構成物質,但原子不可以構成物質(5)分子是由原子構成,1種原子只能構成一種分子(6)從二氧化碳的化學式CO2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7)水蒸發,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水分子也變大了(8)1體積黃豆和1體積小米摻在一起后,總量少于2體積,證明分子之間有間隔。(9)汞變成汞蒸氣,汞分子間的間隔變大(10)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所氧氣的性質是由氧分子保持的。【科學·技術·社會】分子探針:追蹤靶分子獲得疾病發生原因。例如,一種能釋放正電子的分子探針在癌癥的PET/CT(正電子發射體層成像/計算機體層成像)診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思考討論回答 通過比較加深對分子原子的認識。
課堂練習 1.1.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表示 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C屬于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該化學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 (3)從微觀角度看,物質B是由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4)參加反應的A與B的微粒個數比為___________。 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有的分子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看不到 B.水和過氧化氫中都含有氫分子 C.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 D.同種原子可以構成不同種分子3.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B.原子總是不斷地運動著 C.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D.原子很小,不可以再分4.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5.下列現象能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的是( ) A.100mL水和 10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 200mL B.打開香水瓶蓋后能聞到香味 C.氣態氧在加壓降溫時變為淡藍色液態氧 D.分解過氧化氫得到水和氧氣
課堂小結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化學變化分子本身發生變化 ,生成新的分子。2、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純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临海市| 梅州市| 伊川县| 鲁山县| 米林县| 南涧| 台州市| 余姚市| 新郑市| 罗定市| 忻州市| 新沂市| 台江县| 奉新县| 沭阳县| 宝坻区| 靖安县| 苏尼特右旗| 铜山县| 廉江市| 南投市| 龙游县| 常州市| 宝山区| 黔江区| 蓬莱市| 临朐县| 合肥市| 昌图县| 南澳县| 夏津县| 禹州市| 姜堰市| 田东县| 车险| 长兴县| 平度市| 安阳市| 红原县| 甘孜|